..續本文上一頁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華臺具本。四佛四菩薩醍醐果德,如衆實俱成。十世界微塵數金剛密慧差別智印,猶如須□。十世界微塵數大悲萬行波羅密門,猶如華藏。叁乘六道無量應身,猶如根莖條葉發晖相間,以如是衆德輪圓周備,故名曼荼羅也。又雲:曼荼羅,是具種種德義,即是如來秘密之德。如是秘密之德,如蓮華開敷而自莊嚴,是故金胎兩部曼荼羅者,諸佛理智之體性,衆生色心之實相也。如十住心論雲:秘密莊嚴住心者,即是究竟如實覺知自心之源底,如實證悟身之數量,所謂胎藏界會曼荼羅,金剛界會曼荼羅,金剛頂十八會曼荼羅,是也。又大疏雲:佛從平等心地開發無盡莊嚴藏大曼荼羅已,還用開發衆生平等心地無盡莊嚴藏大曼荼羅。誠以諸佛法性身心,衆生具縛色心,皆理理無數智智無邊之金胎兩部,而衆生狂醉,不覺不知,爲開發衆生自心所具萬德故,建立兩曼荼羅。所謂金剛界者,金剛有二義,一堅固義,自體堅固。不可破壞,故雲堅固,又利用義,能摧破一切物,故雲利用。智體亦爾,沈淪生死海中,不朽不壞,還能摧破一切煩惱,故名金剛。所謂胎藏界者,約胎藏爲喻。胎藏有二義,一含藏義,如母胎內,含藏子體。理體亦爾,能具足一切功德,又隱覆義,如人在母胎,覆藏其體。理體亦爾,隱煩惱中。此應譯胎藏法,對金剛界故,名胎藏界,即金剛界者,智差別之法門。胎藏界者,理平等之法門。此二二而一,一而二,密教謂之二而不二。茲列表如下:
金剛界 智 差別 心法 豎 識大 大智 佛
二 不二
胎藏界 理 平等 色法 橫 五大 大悲 衆生
元來理智者,一法之二義,不二而二。故雲法體不分,義門得別。
二、叁部五部
此宗准因果之勝劣,先金後胎,即胎藏界者,因門。金剛界者,果門也。胎藏界者,從果向因本覺下轉之化他門。金剛界者,從因至果始覺上轉之自利門也。胎藏界者化他門故,約大定智悲叁德,立佛蓮金叁部。一蓮華部者,衆生身中本有之淨菩提心清淨理,雖在六道生死泥中流轉,而不染不垢。如蓮華出生泥中,而不染不垢,故名蓮華部,當大悲。二金剛部者,衆生自心本有堅固之智慧,雖在生死泥中,經無數劫,而不朽不壞,能破煩惱。如金剛雖久埋地中,而不朽不壞,能摧諸怨敵固物,故名金剛部,當大智。叁佛部者,此理此智。凡位未顯。入果位,理智具足,覺道圓滿,故名佛部,當大定。金剛界者自行門故,約轉因位九識所得果上五智自證境,立佛金寶蓮羯五部,即胎藏叁部,加寶部羯摩部二部。寶部者,佛自利圓滿中具無邊功德,故名寶部。羯摩部者,爲衆生成辦一切事業,故名羯摩部。此中初二在纏因德,第叁理智具足出纏果位也,後叁于佛部中別開之。佛二利圓滿,其自證邊曰寶部,其化他邊曰羯摩部。
叁、金剛界九會
兩部曼荼羅中,金剛界有九會曼荼羅,胎藏界有八葉蓮臺十叁大院。金剛界九會者,現圖曼荼羅之作者,于十八會曼荼羅中,拔出此九會,建立現圖曼荼羅。第一會,大日如來以五相現成等正覺。成正覺後,以金剛叁摩地現出生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諸衆攝化衆生,故名成身會。此會爲第二以下諸會曼荼羅之總體,故名根本會;又此會諸尊皆住相好具足羯摩身,羯摩者,事業成就義,故名羯摩會,當四曼中大曼。此會具有一千六十一尊,略有叁十七尊。第二會,以印契及器仗等標幟,示成身會諸尊之內證本誓,故名叁昧耶會,當四曼中叁昧耶曼。第叁會,此會諸尊,皆住叁股金剛杵中,叁股表事業成辦義,故名羯摩會。羯摩會諸尊,各具五智無際智等微細圓融德,故名微細會。諸尊皆住定印,故名叁昧耶,當四曼中法曼。第四會,諸尊各各以寶冠華鬘等叁昧耶形,供養大日如來,故名供養會。當四曼中羯摩曼。以上第二第叁第四叁會,各有七十叁尊。第五會,合前四曼于一會,示四曼不離,故名四印會,又是大日五智故,名五智會,此會有十叁尊。以上五會,以大日爲中臺,顯因即果。第六會,上來總別四曼,攝歸大日如來獨一法身,顯四曼體一,大日如來住智拳一印,故名一印會,此會惟有大日一尊。已上六會,從粗至細之次第也,大日如來之自性輪身也,自證門也,四曼中法叁曼也。第七會,以金剛薩埵爲中臺,轉欲解愛慢四煩惱,爲欲解愛慢四菩薩,示深密之理趣,故名理趣會;又金剛薩埵,與普賢菩薩同體,故名普賢會。前六會之大日如來,來此會,現金剛薩埵身,說正法,化益衆生,顯果即因,此會有十七尊,此爲大日如來之正*輪身,四曼中法曼也。第八會,大日如來爲折伏剛強難伏之衆生,更從金剛薩埵,現降叁世明王忿怒身,左足踏自在天,右足踏烏摩後,故名降叁世羯摩會,四曼中大曼也,此會有七十七尊。第九會,前會諸尊,住降叁世本誓之叁昧耶,持大悲之弓箭,降伏魔王,又警覺衆生,故名降叁世叁昧耶會,四曼中叁曼也,此會有七十叁尊。此二會,大日如來化他之教令輪身也。要之,九會曼荼羅者,大日如來之叁輪身也。已上九會之次第,以羯摩會爲第一,降叁世叁昧耶會爲第九,是爲從果向因下轉之次第。
次從因至果上轉之次第,以降叁世叁昧耶會爲第一,羯摩會爲第九。第一降叁世叁昧耶會,降叁世明王,現叁昧耶形,降伏叁世怨敵,除成道之障礙。第二降叁世羯摩會,前叁昧耶形,轉成降叁世羯摩身,現大忿怒相,左足踏大自在天,表斷煩惱障,右足踏烏摩後,表斷所知障。第叁理趣會,由前二會斷二障叁毒,顯現般若之理趣。悟此理趣,則欲觸愛慢等十七位心,即本不生之妙體。第四一印會,表由五相秘觀,行者與本尊冥合,一切諸尊,皆攝入大日一尊。第五四印會,從大日一身,出現四佛,圓滿五智叁十七智等。第六供養會,從四印現叁十七尊,所現諸尊,皆入供養叁昧,互受法樂。第七微細會,示至現智身等遍入微細金剛之定相。第八叁昧耶會,至道場觀,種子轉成叁昧耶形,表內證本誓。第九羯摩會,前叁昧耶形,轉成相好具足大曼荼羅羯摩身。前九會者,大日如來,從本地至垂迹,利濟衆生之次第,即化他門之順序。此九會者,真言行者斷惑障開發心地之次第,即自行門之順序也。
金剛界九會曼荼羅,其主尊叁十七尊也,即根本一會曼荼羅之上,有五大月輪。大日如來,住中臺月輪中,持智拳印,佛部主,總德也。其前右後左,有金剛波羅密寶波羅密法波羅密羯摩波羅密四菩薩,爲大日四親近。阿等四如來,住四方月輪中,爲大日四大眷屬,總德中分德也。此四大眷屬又皆有四眷屬。即東輪中臺阿如來,金剛部主,前右左後,有金剛薩埵金剛王金剛愛金剛喜四親近菩薩。南輪中臺寶生如來,寶部主,前右左後,有金剛寶金剛光金剛幢金剛笑四親近菩薩。西輪中臺無量壽如來,蓮華部主,前右左後,有金剛法金剛利金剛因金剛語四親近菩薩。北輪中臺不空成就如來(即釋迦),羯摩部主,前右左後,有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四親近菩薩。次內四供養金剛喜金剛缦金剛歌金剛舞四菩薩,示四如來供養中央大日。次外供養金剛燒香金剛華金剛塗香金剛燈四菩薩,顯中央大日供養四如來,以上表自證德。次金剛鈎金剛索金剛鎖金剛鈴四攝菩薩,表化他德。此中以薩王愛喜乃至業護牙拳四佛四親近,爲慧門十六尊,以大日四親近四波羅密及八供四攝菩薩,爲定門十六尊。此叁十七尊,攝盡萬法。茲圖示金剛界九會曼荼羅如下:
南
東
理趣會
降叁世羯摩會
降叁世叁昧耶會
一印會
羯摩會
叁昧耶會
四印會
供養會
微細會
西
北
四、胎藏界十叁大院
胎藏界之十叁大院,中臺爲八葉蓮。大日如來,住中臺。無量壽寶幢開敷華天鼓四佛,文殊觀音彌勒普賢四菩薩,住八葉,合有九尊。八葉蓮華,表象生八瓣肉團心,示阿字本不生,顯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之理趣。此院爲胎藏曼荼羅之總體,他十二院其別德也。第二上方遍知院,表諸佛遍知之德與諸佛能生之德,此院有七尊。第叁北方觀音院,表如來大悲下化之德。第四南方金剛手院,表大智上求之德,各有叁十叁尊。第五下方持明院,表折伏攝受二德,有五尊。第六上方釋迦院,表方便攝化之德,智悲二德,變現爲釋迦如來,濟度衆生,有叁十九尊。第七南方除蓋障院,表由金剛之智門,除衆生之蓋障。第八北方地藏院,表由觀音之悲門,救九界之迷情,各有九尊。第九下方虛空藏院,表悲智合一,包藏萬德,能從衆生願授一切寶,兼智德,德爲本,有二十八尊。第十上方文殊院,表大日之智慧,能斷一切戲論,兼福德而以智德爲本。金剛手院,雖爲大智之德。然彼爲本有之智,實相之智。此爲修生之智,觀照之智,有二十五尊。第十一下方蘇悉地院,蘇悉地,譯雲妙成就,表自他二利成就之德。有八尊,第十二外金剛院,表隨類應化之德與聖凡不二之理,有二百零五尊。現圖略十叁四大護院。此中中臺佛部,觀音院蓮華部,金剛手院金剛部,遍釋文持虛蘇六院屬佛部,地屬蓮華部,除屬金剛部,外金剛屬叁部。胎藏曼荼羅,亦有從果向因從因至果及叁輪身義,准上可知。茲圖示胎藏界十叁大院如圖。
以上兩界曼荼羅諸尊,且約數量列之,共實十方法界,有無邊無盡諸尊,攝在此兩部中。而一一尊各各具大叁法羯四曼,橫堅無邊際。然此金胎兩部曼荼羅者,六大理智之法體,畢竟不外開顯衆生本具之色心實相,故曰密藏華嚴,塵數諸尊,森羅而住。一切衆生,萬德妙用,曆然而具。一切衆生,皆毗廬遮那。一切諸相,悉是覺王境界。
第叁章 六大體大
此宗以地水火風空識六法,爲宇宙法界之本體,諸法緣起之根源。上自叁世諸佛,下逮六道衆生,乃至法界諸法,無一非此六法所成,是曰六大緣起。此六法周遍法界,造作一切法,諸德圓滿,廣大無際,故雲大。塵塵法界,無一非此法性六大所成,故雲體大。如即身成佛義雲:如是六大,能造一切佛及一切衆生器界等四種法身叁種世間…
《佛教各宗大意(黃忏華居士編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