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文》是最相應、最有力的忏悔方法。這個重要的修法,希望每個人都要重視。我們每一個覺得自己要忏悔罪業的修行人,最好每天不間斷地念誦,一天至少要念誦叁次。
密乘則主要觀修金剛薩埵(念“朵”音)佛,誦念其“百字明”咒或心咒(嗡巴紮爾薩埵吽)而忏悔,這被列爲密乘修行者必修的“四加行”之一。密宗認爲在佛宣說的無數淨除罪障的方便法門中,最殊勝的便是念修上師金剛薩埵。每天觀修金剛薩埵並念誦百字明二十一遍可消除當日所造之惡業。如果一心專注觀修金剛薩埵念誦百字明十萬遍可徹底清淨一切罪業。此法以極大的功德,摧毀以往劫來所造一切重罪。無論違反小乘、大乘、密乘何種戒律,造何種罪業,誠心忏悔,觀修此法,罪無有不清淨者。成佛的標准之一,是一切罪業悉皆清淨。聞法生信證功德的最大障礙爲自身的罪障習氣。故而密法在加行之中,首重淨罪業之法。此法十分重要,這是密法能成就迅速殊勝之處。修此法可止息一切惡念,令不增長;能破一切煩惱,增長無量無邊福智。晉美彭措法王所造的《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法王開示:此修法儀軌對漢地衆生有極大的利益,無論學顯宗、密宗及未受灌頂者都可以修。若此法能修圓滿,今生能成辦一切所願之事,來世亦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等自己所欲之淨土。此儀軌修法及講解載于益西彭措堪布的《甘露妙法(九)》文集中,如欲修此儀軌者可參閱此書。
忏悔忏至罪障消除,有嚴格的標志,稱“見罪淨相”。依佛經中說,見罪淨相有看見和夢見佛菩薩、光明等,或夢見聽聞佛法,吐汙物或黑水,喝清淨的甘露等等。
忏悔罪業是非常重要的修行。自心相續中充滿罪業的凡夫,如果能夠依善知識引導,努力忏盡罪業,即能徹底扭轉墮落惡趣的命運。我們應該想到,在往昔我們都曾造過堆積如山的惡業,如果不想承受這些惡業所感的苦果,都應精進忏悔業障!
第五節 如何斷除煩惱
在《大智度論》中“煩惱”定義爲:“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爲煩惱。”其中能爲一切煩惱生起之根本者,稱根本煩惱,有六種:1、貪,貪戀、占有欲。2、嗔恨。3、癡,對佛法所說的因果報應、緣起無我等的無知4、慢,高傲自大。5、疑,懷疑,專指對佛法僧叁寶,對佛法真實義理狐疑不信。6、惡見,指由于推理錯誤而形成的不符合真實、有害的見解,主要指違背佛學緣起法則的斷見、常見。從這六根本煩惱中而引發其他一切煩惱。
能引起煩惱的因有六種,即:
(1)所依:指煩惱的種子。平時未遇緣時,煩惱種子隨眠潛伏,一旦隨緣則會現起。
(2)所緣:指誘發煩惱的境界現前。如眼見色法、耳聞聲音等時,順我之意引生貪心,違我之意引生嗔心,這貪嗔的煩惱在外因環境的誘發容易現前。對于初學者來說,首先應遠離染汙的環境,以免爲境所牽而不能自主。對于修行穩固的人,則不必離境,或反需借境練心,但應以對治法爲第一。
(3)猥雜:指隨學惡友、惡知識。因人與人之間相處即會産生影響,與惡友相處,受其染汙,惟有引生煩惱、增長罪惡。古人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言教:指聽聞邪法,受了邪法的染汙。
(5)串習:指不斷增長煩惱之串習力,如再再習貪,則不待貪境現前,貪心自會熾盛生起。
(6)作意:指虛妄地增加或強化貪愛與厭惡之心,及對原本無常的萬法妄執爲恒常不變等的非理作意。如遇所愛的外境,如果作意思維,貪心必定增長。所以煩惱初起如火初生,不斷作意即是火上澆油,使火勢更猛。
由此逆向思維,要想避免煩惱的生起,如尚未生起性空智慧、不能斷煩惱種,則須遠離外境,心識不觸于境,也就無緣生起煩惱。不得已須與外境接觸時,必須提持正念、如理作意,不爲非理作意所轉,如是能防止煩惱觸發。又須平時遠離惡知識,不受邪法的影響,時常串習對治法,以此防患于未然,則緣境現前時方能作得了主。
以上六種,初修行人必須嚴密防護,不令煩惱生起。以前古代一些高僧大德爲淨心,防止心相續被汙染,以免未成就前爲惡緣所害,而破戒失身、前功盡棄,未到十分把握,均依止靜處,避迹山林。並且結交志同道合之士,互相督促勸勉。
因爲無始以來貪嗔癡煩惱極重,而世俗書多是描繪殺盜淫妄之事,陳述常斷各種邪見。如果近于世間的邪僻論著必定會染汙自心相續,導人造惡,所以初學之人對佛法的定解尚未生起時,必須遠離世學俗典,一味專于聖賢之書,久久熏染,使聖賢之意融入自心,如此陶冶,方成正器。他日遇境逢緣,自然能夠心中有一堅定不移的正見,不至于被惡緣牽引,誤入歧途。
佛法串習深時,世俗法串習必淺,世俗法串習深時,佛法串習必淺。生死事大,爲了淨化妄想習氣,許多大根基的修行人,尚需要精勤苦修,我們這些凡夫如不在佛法上精進串習,如何能勝過無始的煩惱習氣呢?
由上分析煩惱的生起因緣,對應當今的社會,我們便會明了今天的人們何以煩惱如此熾盛。煩惱産生的內因古今相同。但是誘發煩惱生起的外緣與古代相比,今天的環境確實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一個物欲文化流行的時代。在現代都市裏,人們的六根時時沈溺于難以超脫的欲塵海洋中,受到的刺激要強于古代百千倍:眼見燈紅酒綠,耳聞靡靡之音,誘使自己不由自主地隨衆前行,在如此具誘惑力的聲色境界,使得暫時壓服的煩惱隨時現行,六根隨之追逐外境,很快在這物質海洋中迷失了方向。信息時代的今天,媒體、網絡大量散布宣揚著種種時尚、種種享受,不斷撩撥起人們的貪欲。當今,因爲誘生煩惱的所緣境紛繁迷離,閃現頻率高,感染性強,所以衆生的煩惱和痛苦也就必然地不斷增上。
古時候,人們恭敬聖言量,以聖賢經典爲准繩,以曆史爲借鑒,並經由一代代的傳承,使聖賢文化的命脈不致中斷,這些純正文化的目的無非是要指導人心、救度世人。而傲慢無知的現代人已不再重視聖言量,甚至把聖言量也“打倒”在地。一正不正百邪並生,人們沒有聖賢智悲的指引、教導,心中邪見紛纭,思想極其混亂邪僻,而隨順人心無明煩惱、宣揚貪嗔癡、斷常見的邪說便開始粉墨登場,在邪見的稠林中人們見不到一絲真理的光芒,接納的是邪惡混濁的思想,在這裏只有如何享樂的指引、如何欺詐的說教、如何自欺欺人的包裝技巧……而這些使人眼花缭亂的種種方法和技巧只是隨順、誘導、增上人們的煩惱而已。
正因爲沒有聖言量的指導,現代人大多造業的同時已毫無取舍的智慧,對善惡染淨的辨別力幾乎完全喪失。人們根本不知道返觀自心、認識煩惱,反而時時隨順煩惱、加強煩惱,所以在遇上誘生貪嗔癡等的對境時,毫無對治力,根本不知如何防護,煩惱一發不可收。
對煩惱既不知對治,便不能有絲毫的止息,這樣自心相續中的貪嗔癡只會不間斷地串習加強。不斷增上的串習力,使得即使離開對境,在獨處甚至睡夢中依然貪欲熾盛,所以在華麗外表包裝掩飾下的現代人,其內心狀態比起古代人不知要煩惱多少倍,而煩惱一旦超出控製力,即會現前各種嚴重的心理病症甚至精神崩潰、人格分裂、喪心病狂。
分析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便會知道何以現代人內心的煩惱如此深重,清楚當今成爲五濁惡世的原因所在。
如果能在遠離俗世紅塵的清淨道場(如喇榮五明佛學院)中安住修習佛法,無有誘惑造業的外緣,各種迷亂聲色不會現前與眼耳接觸,惟見上師、僧衆、佛像等;聽聞上師傳授的解脫妙法,修學者熏習的是佛陀傳承至今的聖者言教,清除無明,開明心地。以此爲依,相續中會生起清淨的正見,由此指導,身語意都安住在清淨的修行生活中;且遠離惡友,所交往的都是同發菩提心的道友,彼此相依,見解、行持相互增上,這樣時時所串習的是出世解脫法、菩提心法等,堅固如理作意。所以依止靜處,不離上師、正法、道友,自心相續煩惱必定得以調服乃至斷除。和濁世的環境相比,一在淨土,一在苦海,其境遇何止天壤之別。
如在家不能離俗之人,一定要時時警策、檢點身心。在遇境觸緣時務必再再提持正念,因染緣如此強盛,須如只身與千萬人交戰般慎之又慎,才能火中栽蓮。否則與世俗同流合汙,反美其名曰“隨順衆生”,實爲隨順自己的貪嗔癡煩惱而已。這裏且看心態,如煩惱時時現起,難得止息,就應首先盡量遠離聲色場所,不受汙染,不得已無法離境時,也要戰戰兢兢,時時以正知正念攝持,如理作意,否則甘于沈淪、不思奮起,則可以斷定,必是與煩惱相隨,欲獲解脫豈非妄想!
要從根本上斷除煩惱,必須要對煩惱所産生的危害有著清醒的認識。這些損害自他,使自心苦悶的煩惱,是我們修道中最大的怨敵。從無始以來,一直將我們牢牢捆住,時時刻刻役使我們,驅使我們不停造作惡業,我們又因所造的惡業而感受到叁惡趣的苦果。煩惱從無始以來潛伏在我們心中,一直與我們爲敵,無論過去、現在、將來,它一刻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停止工作,它是損害、痛苦的根源,衆生在輪回中遇到的一切違緣痛苦,其製造者、操縱者就是它。如果沒有煩惱,衆生不可能墮入叁惡趣,不會有水火災難,也不會有各種疾病、饑餓……。如果我們以教證和理證深入細致地觀察,可以明確地了解到:煩惱是輪回中一切痛苦的製造者,它是世間衆生最大的敵人。我們在無量劫中遭受痛苦,都是因爲隨順煩惱,一直沒有對治而導致,就如同一個人在草叢遇到毒蛇,沒有采取措施而讓毒蛇咬上,毒液滲滿全身而死。我們若不去降服煩惱,就會讓它完全控製自己,然後將自己推入地獄火坑。所以要解脫痛苦,必須降服煩惱。只有把煩惱從我們心中趕走,才會超脫生死輪回,獲得自由自在、安樂無比的境界。
認識到煩惱的危害後,我們應發起降服煩惱的大決心,依各種竅訣,去斷除煩惱。
在斷除煩惱之前,首先要認識煩…
《佛法要義淺釋——向現代人介紹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