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廣大思維空間,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得其所,折射和表現出被測試人的心理,或者說,《周易》和其它科學心理檢測法一樣,有共同本質: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七章 周易心理檢測方法概述
《周易》分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爲《易經》,第二部分爲《易傳》。《易傳》共十篇,是對《易經》的研究、解釋,乃至發展。據說,孔子對《易傳》的形成有很大的貢獻。孔子本人也用《易經》作占蔔。在孔子之前,主要有叁種斷卦方式,起卦之後,按圖索骥,去《易經》上查這是哪一卦,用卦辭、爻辭及卦象,以斷吉凶。
1。卦辭。每一卦都有卦辭。如元、亨、利、貞,則作吉斷。
2。爻辭。在《易經》中,每一爻都有爻辭,一般已示吉凶,如爻辭爲吝、 厲、悔、咎、凶,則可斷爲不吉利。
3。卦象。即象征卦的事物。上下二純卦代表的事物可分屬陰陽, 陰陽可交合的爲吉,不可交合的爲凶。象征的事物本身也有吉凶。
在以上叁法中,也應加上斷卦者當時當地的自由聯想,在自由聯想中見仁見智,或向求卦者示之以仁,示之以智,以滿足他的需要。以下舉例分別說明卦辭、爻辭、卦象斷卦法:
爻辭。如,還是前面孔子、子貢爲魯將伐越所起“鼎之蠱”卦,看孔子爲什麼斷得比子貢高明。子貢將“鼎折足”解釋爲此戰不利,也沒毛病,但說沒毛病僅指字面上,自由聯想嘛。可是當時魯軍已整裝待發,大軍如箭在弦,不得不發,此時再討論是否該出征,必然懈怠軍心,贻誤軍機,必須一鼓作氣,一決雌雄。孔子馬上作了另一種解釋:越人水居,“折足”者,是讓我們多備舟楫,馬步軍用不上了。從軍事上、政治上孔子這樣解釋是高明的。這一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高明者見高明,書呆子見字面。這裏,爻辭上已經明示一“凶”字,“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子將凶解釋爲:卦示之以凶,對我們提出警告、提示,實爲吉,讓我們正確備戰。子貢在這裏用的就是爻辭,當然孔子用的也是爻辭,只不過作了新的、不同于子貢的聯想。
卦辭。如,前述成公之母穆姜爲預測可否逃走所起之卦,同是對“元、亨、利、貞、無咎”作出不同解釋,不同聯想。這裏“元、亨、利、貞、無咎”是隨卦卦辭,是對卦辭的不同應用。當然這裏不同解釋折射了不同心理。穆姜悔恨、自責,精神垮了,她作出了不吉利的聯想、解釋,但單按卦辭來說,是應該斷爲吉利的。這裏,卦怎麼解釋都會靈驗,逃,成公網開一面,靈驗;等死,甚至自殺也完全可能,也靈驗。
卦象。如,重耳歸晉一卦。重耳歸晉,不僅是他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甚至在中國曆史上也是著名事件。在政治上、戰爭上沒有那麼輕巧的事,斷其凶,則指險象環生,斷其吉,則爲政治需要,力量上已有可能(雖不是絕對優勢)。將這一卦解釋爲歸晉大吉,只是決策人政治勇氣和軍事膽略的折射,重耳相信這一解釋,說明重耳具備這一勇氣和膽略。若重耳爲一懦夫,不是曆史上著名的晉文公,可能相信這是一凶卦:屯卦上爲坎,爲水,爲陷,下卦爲震,爲車。行車遇水被陷是爲不吉。這裏是用卦象解卦,即卦所象征的事物解卦。
到了再後來,人們發現,八卦對自然界的分類並不是十分合適的,如山與地是什麼關系?重複不重複?澤和水能分清嗎?河是澤還是水?等等。于是出現了五行說。五行說將世界劃分爲水、金、火、土、木五種元素,這比較合理,是一進步。這裏將金列入五行,說明五行說的提出已是石器時代之後,至少進入銅器時代了。五行說追求的是簡單,把世界萬事萬物簡化爲五行。可是心理檢測則要求檢測工具涵蓋的事物多,追求的是複雜, 所以五行說不能取代八卦(當然八卦本身也不複雜,但其辭已很複雜),但是五行對事物相生相克關系的揭示很能說服人,在當時甚至可以說是很高明的,于是後人將五行配到了周易的卦中,主要是借用生克關系。幹宮八卦爲金,兌宮八卦爲金,離宮八卦爲火,震宮八卦爲木,巽宮八卦爲木,坎宮八卦爲水,艮宮八卦爲土,坤宮八卦爲土,六十四卦每一卦屬五行之一,上下卦又分別屬五行之一,每一卦之六爻又各屬五行之一。已經看到,每一卦有九個方面配五行(下邊還有些方面要配五行),五行生克定吉凶。這也是一種斷卦方法。這一工作是由西漢董仲舒完成的,《中國通史簡編》中說:“董仲舒用陰陽五行推論災異,預知吉凶。”
還是在西漢,儒者京房又對每卦及六爻增加了至少五項內容。
1。六親,及相互關系。父母克子孫,子孫克官鬼,官鬼克兄弟, 兄弟克妻財,妻財克父母。如,兄弟爲劫財之神,克妻財:古代分家,財産要分給兄弟一份,所以兄弟劫財,那時妻可視爲財産一類。
2。六獸:青龍、白虎、玄武、勾陳、騰蛇、朱雀。爻逢六獸有吉凶, 如逢朱雀,主口舌,不利,會爭吵或訴訟。
3。世應。在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有上下二純卦,若上卦爲世,代表自己, 爲主,則下卦必爲應,代表所測對方,爲客。世應只在上下卦的一爻中。世應所在的上下卦有五行生克,有吉凶,世應所在之爻有五行生克,有吉凶。世應所在之爻也配有父母、子孫等六親,六親有生克,有吉凶。看,僅世應就這麼多種方法,定這麼多樣的吉凶。
4。幹支。幹支本無生克,也就無吉凶,但京房將幹支不僅分到六爻中, 還分屬于五行,于是有了生克吉凶。僅生克又嫌簡單,他又定了一些介于生克──吉凶的中間狀態:刑、害、沖、合。
5。起卦時間。月建、月破、旬空,日建,四時旺相休囚,如正月建寅, 木旺等。
所以,現在每次起卦之後,我們面臨著這麼多的指針可以斷吉凶,而這樣得來的十幾個、幾十個吉凶並不一致,再考慮到萬物類象,你問這一卦是指哪方面的事(主要靠萬物類象)?是吉是凶?已經怎麼解釋都可以了。解釋爲吉,你有許多理由,如六親啦,爻辭啦爲吉,解釋爲凶你還有許多理由,如六獸啦,卦辭啦、世應啦。這麼多信息,僅吉凶就有十幾個幾十個且互相矛盾。選擇你最需要的信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又如穆姜,用卦辭,她已作出了與別人不同的、令人吃驚的解釋,若用世應、五行、幹支等更是既可解釋爲可逃又可解釋爲不可逃,無論你選可逃或不可逃,都可以從卦上找到理由,她精神崩潰,選擇與她的心理相符的“不可逃”的信息。
本來易卦是自由聯想、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屬“六經注我”,可是,因爲《易經》難讀,文化水平要求較高,京房等人的斷卦法雖遠離《易經》,但也算專業性很強,五行支幹世應等極其複雜,看懂了也記不住,不熟練,這就需要算卦先生幫助,指導求卦者來選擇,甚至把你認爲他需要的信息徑直給他。這樣,問題就起了變化,算卦者要正確理解求卦者的心境。卦是否靈驗,是否得到求卦者的認可,就看是否准確地理解了求卦者的心境。如你給穆姜算卦,斷她可以逃走,她不認可,認爲你斷得拙劣,你斷她逃脫不了懲罰,她認爲你斷對了。重耳一心歸晉,你斷他歸晉不吉,他必然不承認你是一個算卦高手,只能以貶低你來爲自己的行爲辯解。
這就存在一個察顔觀色的技巧。
先看例子。
某甲在外工作,一日接到家信,說老父有牢獄之災,便火速返回貧窮的老家小鎮,一下車,遇一算卦先生,主動求卦。先生從他時尚的衣著、有教養的風度,起卦後選五行,因按五行可定爲吉:“老弟大吉呀……”話未說完,甲面露不悅,先生感到了這一微妙變化,順勢改口:“但是,俗話說,凶卦中有喜訊,絕處逢生;吉卦中有隱患,暗藏殺機,老弟近日是會有點麻煩,你看幹支相刑了,這可是卦上的消息。”然後對幹支相刑講解一番,自然,“相刑”二字便使甲信服了,先生轉折自然,不露痕迹,然後又講了一番“絕處逢生,利見大人”的道理,對甲進行心靈安慰,取得甲的好感,自然也賺了錢。
又如,甲見到熟人乙,熱烈握手,突然發現了什麼,令乙起卦。在卦的衆多吉凶當中選不利的指針解釋。因爲握手時發現乙手心濕冷,爲精神病學上的焦慮症,植物神經功能亢進,才手心濕冷,必然心緒不甯,無論今天起的是六十四卦中的哪一卦,既可解釋爲吉,也可解釋爲不吉,但今天,在此處必不選吉,使乙認爲:“說對了,真神。”
其實《周易》就講察言觀色。《系辭下傳》這一篇中說:“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這就是從說話時的神態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周易》給後人提供了樣板、示範,後人對察言觀色進行了總結,更爲實用。
如《英耀篇》被一些占蔔者視爲寶典,其中有一段是關于觀察問蔔者心理的經驗。
一入門先問來意,即開言切莫躊蹰。
父來問子欲子貴,子來問父爲父憂。
妻問夫,
喜者欲憑夫貴,憂者爲夫而愁;
夫問妻,
非妻有事,定然子息艱難。
士子問前程,商賈問近況。
疊疊問此事,定然此事缺;
頻頻問原因,其中定有因。
一片真誠,
自說慕名而來,此人乃是顧客,
笑問請看我賤相如何?
此人非是權要,就是畜牲!
砂礫從中辨金石,衣冠隊裏別魚龍。
僧道縱清高,不忘利欲。
廟廊達士,志在山林。
初貴者志極高,久困者無大志。
聰明之子,家業常寒,
百拙之夫,財終不匮。
眉精眼企,白手起家之人。
破落戶窮極不離鞋襪,
新發家初起好炫金飾。
神暗額光,不是孤孀亦棄婦,
妖姿媚笑,倘非娼妓定寵姬。
滿口好好好,久居高位,
連聲是是是,出身卑微。
面帶愁容心神不定家有禍事,
眼睛閃爍故做安祥禍發自身。
好勇鬥狠,多遭橫死,
怯懦無能,常受人欺。
志大才疏,終生咄咄空抱恨,
才偏性執,不遭大禍亦窮身。
通商大邑…
《周易奧秘——心理學 第六章 見仁見智:作爲心理檢測工具的周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