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的人特別的緊張,結果單位就把他淘汰掉了,對我來說就特別的松散,單位就給個最好的崗位,因爲心松散,他感覺你容易放心,沒有什麼挂礙。但要特別貪財,特別想什麼利益的時候,心很緊,別人不願意接受,我們那就給他優化組合掉了,拿掉了。
4、真正實踐佛法的人決定衣食受用無窮
我們要真正做爲一個學佛人,心裏充滿了安詳、平和、寬松,你不可能沒有生活的機製,你放心吧,你會活得很大方,很如實,不可能被生活逼迫。就算生活有一點壓迫我們做一點什麼就過去了,工作也好,去勞動也好,去幹什麼,我感覺都不會成爲生活的障礙,尤其真正實踐佛法的人,決定衣食受用無窮。
這個我感觸十分大的。我大概走了四個最貧窮的山區,最貧窮的地方,包括我以前到雞足山這個地方,最貧窮最貧窮的,我從來沒考慮過這個衣食問題。
我原來到甘肅一個地方,那裏人需要化緣了,我說我來了你不要化緣了,你就好好住下來就行了,他說吃什麼啊,我說我不吃,我們就住下來了,我走的時候山洞裏的東西叁十個人用是足足有余,單子、被子,大米白面十幾袋子,油有兩桶油,什麼實用的東西充足的很。
因爲什麼呢?我感覺與我們自己的心胸寬廣、無所畏懼的修持、平實面對人生有直接的關系。爲什麼呢?所有跟你接觸的,聽到你名字的這些人就感覺到很寬松,很喜悅,這些東西真不是障礙。
我到雞足山的時間,很多出家師父說,你有這麼多的人,你怎麼吃?誰來供養你?這麼偏僻的地方,找都找不到,你怎麼生存呢?我說我不管,人不供養,天人還供養呢;天人不供養,佛菩薩還供養呢。我說這不是我的事情,我們住很多人,我從來不爲這個事情考慮,爲什麼呢?我感覺沒意思,不是我們操的心。
大家說出家這個狀態是個特定的狀態,其實在家人亦複如是。我在家工作了十五年才出的家,我在單位從來就是不願意幹就走了,單位讓你回去還是給你一樣的工作,位置一樣的,從來沒有因爲工作逼迫過,沒有感覺壓力過,因爲什麼呢?我感覺這不是我考慮的東西。我考慮什麼呢?我不能有煩惱;我考慮什麼呢?人不能苦自己,不能不自尊。
我不能說我做的對,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我們不能爲了自己活的安逸,去喪失安逸的根本,就是信賴、自尊。你把自尊、信賴傷害了,你得到了一點鈔票,給你換來的是痛苦的東西,你再來彌補就很困難了,像我們身上落一個疤痕,再複原長好就大難了,不如我們就不要傷害它。我接觸了許許多多的人,就爲了自己活得安樂一點,結果給自己製造了一個不安樂的緣起,就是惡性循環,很苦的。
尤其到北京我感觸的特別的大,以前沒有太接觸,到北京接觸了一些到北京來尋求生活機製的年青人,我十分的震撼,感覺到不可思議,他們的耐力不可思議,承受力不可思議,在這裏邊的業緣真不可思議。有的人的確就是爲了一件衣服、一雙鞋子、一碗飯就出賣了自己,就舍棄了自己的尊嚴,舍棄了自己生命的價值甚至全部。感覺到奇特,感覺到不可思議,是被逼迫的,還是自己的貪欲,還是自己虛假不實呢?我感覺到不實的東西帶的傷害太多了。
我們學藥師佛就是要如實的面對生活,生活得尊嚴。這裏成年人比較多,老年人比較多,那我們能不能給自己的子孫帶來這種寬容、平和呢?不逼迫他們與別人攀比,讓他們忠厚、踏實、如實的生活,那可能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一環。年青人更應該愛護自己,勤奮的去生活勞動,勤奮的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樹立自己的尊嚴,健康的心理對我們的未來來說十分的有意義,不光現下是健康的,未來也是健康的。如果我們現在被逼迫、顛倒、苦難,那未來還是苦難、逼迫、顛倒。那是必然的結果。
5、如實的面對自己踏踏實實地尊重自己最美麗
那我們來看看藥師佛的第六大願,是來彌補些什麼呢?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偻,白癞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這個第六大願,是從我們色身的羸弱上來表示一個完整的給予。第五大願是講叁聚淨戒,令我們還得清淨,若于如來法中修行時,有諸多虧欠,心地無依,破罐破摔是不行的,自暴自棄是不行的。他可以和你這樣講,你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順性摩尼光明寶號,一時自性光明清淨具足。從現在做起,無畏無懼,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認爲自己沒有希望。皆是圓滿的、清淨的,從現在可以重新做人。
那麼這個願是從色身上給我們講了,“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所謂下劣者,就是對比而來啊,從高低上,相貌的醜美上,乃至自身的健康上。像我感覺我自身就很下劣,身體弱啊,羸弱無力啊,醜陋矮小啊。
“諸根不具”,眼耳鼻舌身意,稱爲六根,諸根不具,有的人眼睛不好,近視、眼花,有的耳朵不行,有的鼻子不行,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不管哪一根出現問題,諸具不足。末世之人多有不具之人,六根多有毛病,就是不知道哪一個有問題,六根具足的人很少。這不是汙辱我們人類,現世人中多有殘缺,諸根不具。
“醜陋頑愚”,醜陋肯定是長相啊,別人的感知,自身的感知,那有的人就拼命的保持自己的容顔,希望自己青春長葆啊,能不能長葆呢?那肯定是個妄想。
在洛陽,我看到一個畫家畫的一個藏地的長畫卷,說是我們中國最長的畫卷,畫家在長江地區走啊走,看到很多牧民,牧民很樸實的打扮,他把牧民飽經風霜,在爲生活抗爭的狀態下的這種民族的氣質與生活狀態畫出來,很感人的,並不見得是老了。
我感覺沒有什麼的,我感覺老也好,相貌的差別也好,都不失爲一種莊嚴,沒有什麼的,你不要認爲哪個狀態是美,那一定會出問題的。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智慧與穩重,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青春年華,少年有少年的純淨與坦真,都有其真實的一面,真實是最美的東西。菩薩們啊,一定要看到這一點,要不然你就會傷害自己的心靈。
什麼心靈?比如說老了,我不願意老。我遇到很多人,我說你年紀這麼大,頭發這麼好啊,他說我染發了,我說你費那力幹啥;有的人年齡很大的,用激光把自己的皮剝一剝,添點東西,看著很年青了,我說你多大歲數,他說六十多了,我說看你像二十多歲一樣。幹什麼啊?心裏狀態好,其實不是這樣子的。
我不是說其它的,我不汙辱任何人,我也不想說任何不好的話,我只希望大家尊重自己就是最美麗了,如實的面對自己是最美麗了,踏踏實實地尊重自己是最美麗了。還是從我們自性上來印契啓發一下,我們長相什麼樣,自性都是具足的。長相什麼樣都具足尊重與權利,自尊的權利,如實踏實的權利,那是真正圓滿的自性。
所以不要以醜爲醜,以美爲美;醜者是名字醜,美者是名字美;哪個美不變,哪個醜不變呢?再美麗的一個猴子你看著也不是美,再美的人來一個猴子也不會說你美,物以類聚罷了,所以莫以美爲美。這樣我們就活得十分的如實。
“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疾苦的來源是心裏不健康,心裏不自尊帶來的。
這後來的大願都是解放我們自己與他人不尊重不如實的心理狀態,讓我們在現下的因緣中,自己解放自己,認識自己,踏實自己。就是用平等的心、如實的心,安住在自己的現狀之中,平和的延續生命,自尊的延續生命,自由的延續生命,也就是健康的、無諸疾苦的延續生命。這樣我們就會很方便,很如實。
大家特別關心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怎麼來運用佛法呢?我們真正的做一個平等的、清淨的、如實的、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人,不以醜美爲基點,以自尊爲真實,以安樂爲真實,這樣我們人人都清淨平等,饒益一切,不驕慢、不卑賤。
你不相信你再美的人,我們隨便再找個人對比就不美了;再醜的人,再找個人比對也不醜了,所謂的醜美,都是對比而來的。我們不管過去是什麼樣子了,我們現在要做一個無有疾病的心理,沒有自我折磨的這種狹見的心智,我們有諸多不完整的地方,用健康的心、健康的自尊來做人,來延續,對待他人亦複如是。
我們也發一發藥師佛這樣的願,就是我們用這樣的心觀察自己觀察他人,那是一個健康的,如實的人,我們來讀一讀這個願,我們也來這樣發願。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偻,白癞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六大願就是這樣一個健康的心理,對自對他,若自有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偻,白癞顛狂.種種病難,不自菲薄、不被他菲薄,欲令衆生健康,欲令自身健康,無所畏懼,平等相施,智慧相許,這樣的人在一起就會生活的很健康、尊重。
所以我們看到醜陋頑愚,多諸疾苦的人,要祝福他們,要讓他們知道自性是健康的,本心是尊重的。這樣如實的生活,我們應該尊重一切,包括我們自身之不足。這樣我們都有一個圓滿的心理,圓滿的身體狀態的延續,象這樣的病難也是過去業緣所造就,是不自尊的心所造就的。
那我們現在的心讓它自尊起來,一自尊,這個行爲雖然是現狀,它就會形成一種完美的感知,如實的感知,尊重的感知,尊重的感知像我們尊重佛陀世尊一樣。
他醜陋是醜陋的一個樣子,但他本質是完美的,具足如來智慧德相的。
我們這樣看一切衆生的本質,自身的本質,各得安樂,如實解脫,無挂無礙,相互尊重。這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平白、調柔、如實,不相淩辱,相互尊重,那麼你生活的環境一定寬松、智慧安樂。
這樣真正做一個學佛者。大家一定要發這樣的心,做這樣的人,行嗎?
謝謝大家!
《藥師佛十二大願開示 九、把佛法真正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