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的人特别的紧张,结果单位就把他淘汰掉了,对我来说就特别的松散,单位就给个最好的岗位,因为心松散,他感觉你容易放心,没有什么挂碍。但要特别贪财,特别想什么利益的时候,心很紧,别人不愿意接受,我们那就给他优化组合掉了,拿掉了。
4、真正实践佛法的人决定衣食受用无穷
我们要真正做为一个学佛人,心里充满了安详、平和、宽松,你不可能没有生活的机制,你放心吧,你会活得很大方,很如实,不可能被生活逼迫。就算生活有一点压迫我们做一点什么就过去了,工作也好,去劳动也好,去干什么,我感觉都不会成为生活的障碍,尤其真正实践佛法的人,决定衣食受用无穷。
这个我感触十分大的。我大概走了四个最贫穷的山区,最贫穷的地方,包括我以前到鸡足山这个地方,最贫穷最贫穷的,我从来没考虑过这个衣食问题。
我原来到甘肃一个地方,那里人需要化缘了,我说我来了你不要化缘了,你就好好住下来就行了,他说吃什么啊,我说我不吃,我们就住下来了,我走的时候山洞里的东西三十个人用是足足有余,单子、被子,大米白面十几袋子,油有两桶油,什么实用的东西充足的很。
因为什么呢?我感觉与我们自己的心胸宽广、无所畏惧的修持、平实面对人生有直接的关系。为什么呢?所有跟你接触的,听到你名字的这些人就感觉到很宽松,很喜悦,这些东西真不是障碍。
我到鸡足山的时间,很多出家师父说,你有这么多的人,你怎么吃?谁来供养你?这么偏僻的地方,找都找不到,你怎么生存呢?我说我不管,人不供养,天人还供养呢;天人不供养,佛菩萨还供养呢。我说这不是我的事情,我们住很多人,我从来不为这个事情考虑,为什么呢?我感觉没意思,不是我们操的心。
大家说出家这个状态是个特定的状态,其实在家人亦复如是。我在家工作了十五年才出的家,我在单位从来就是不愿意干就走了,单位让你回去还是给你一样的工作,位置一样的,从来没有因为工作逼迫过,没有感觉压力过,因为什么呢?我感觉这不是我考虑的东西。我考虑什么呢?我不能有烦恼;我考虑什么呢?人不能苦自己,不能不自尊。
我不能说我做的对,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活的安逸,去丧失安逸的根本,就是信赖、自尊。你把自尊、信赖伤害了,你得到了一点钞票,给你换来的是痛苦的东西,你再来弥补就很困难了,像我们身上落一个疤痕,再复原长好就大难了,不如我们就不要伤害它。我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就为了自己活得安乐一点,结果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不安乐的缘起,就是恶性循环,很苦的。
尤其到北京我感触的特别的大,以前没有太接触,到北京接触了一些到北京来寻求生活机制的年青人,我十分的震撼,感觉到不可思议,他们的耐力不可思议,承受力不可思议,在这里边的业缘真不可思议。有的人的确就是为了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碗饭就出卖了自己,就舍弃了自己的尊严,舍弃了自己生命的价值甚至全部。感觉到奇特,感觉到不可思议,是被逼迫的,还是自己的贪欲,还是自己虚假不实呢?我感觉到不实的东西带的伤害太多了。
我们学药师佛就是要如实的面对生活,生活得尊严。这里成年人比较多,老年人比较多,那我们能不能给自己的子孙带来这种宽容、平和呢?不逼迫他们与别人攀比,让他们忠厚、踏实、如实的生活,那可能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一环。年青人更应该爱护自己,勤奋的去生活劳动,勤奋的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树立自己的尊严,健康的心理对我们的未来来说十分的有意义,不光现下是健康的,未来也是健康的。如果我们现在被逼迫、颠倒、苦难,那未来还是苦难、逼迫、颠倒。那是必然的结果。
5、如实的面对自己踏踏实实地尊重自己最美丽
那我们来看看药师佛的第六大愿,是来弥补些什么呢?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这个第六大愿,是从我们色身的羸弱上来表示一个完整的给予。第五大愿是讲三聚净戒,令我们还得清净,若于如来法中修行时,有诸多亏欠,心地无依,破罐破摔是不行的,自暴自弃是不行的。他可以和你这样讲,你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顺性摩尼光明宝号,一时自性光明清净具足。从现在做起,无畏无惧,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认为自己没有希望。皆是圆满的、清净的,从现在可以重新做人。
那么这个愿是从色身上给我们讲了,“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所谓下劣者,就是对比而来啊,从高低上,相貌的丑美上,乃至自身的健康上。像我感觉我自身就很下劣,身体弱啊,羸弱无力啊,丑陋矮小啊。
“诸根不具”,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诸根不具,有的人眼睛不好,近视、眼花,有的耳朵不行,有的鼻子不行,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管哪一根出现问题,诸具不足。末世之人多有不具之人,六根多有毛病,就是不知道哪一个有问题,六根具足的人很少。这不是污辱我们人类,现世人中多有残缺,诸根不具。
“丑陋顽愚”,丑陋肯定是长相啊,别人的感知,自身的感知,那有的人就拼命的保持自己的容颜,希望自己青春长葆啊,能不能长葆呢?那肯定是个妄想。
在洛阳,我看到一个画家画的一个藏地的长画卷,说是我们中国最长的画卷,画家在长江地区走啊走,看到很多牧民,牧民很朴实的打扮,他把牧民饱经风霜,在为生活抗争的状态下的这种民族的气质与生活状态画出来,很感人的,并不见得是老了。
我感觉没有什么的,我感觉老也好,相貌的差别也好,都不失为一种庄严,没有什么的,你不要认为哪个状态是美,那一定会出问题的。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智慧与稳重,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青春年华,少年有少年的纯净与坦真,都有其真实的一面,真实是最美的东西。菩萨们啊,一定要看到这一点,要不然你就会伤害自己的心灵。
什么心灵?比如说老了,我不愿意老。我遇到很多人,我说你年纪这么大,头发这么好啊,他说我染发了,我说你费那力干啥;有的人年龄很大的,用激光把自己的皮剥一剥,添点东西,看着很年青了,我说你多大岁数,他说六十多了,我说看你像二十多岁一样。干什么啊?心里状态好,其实不是这样子的。
我不是说其它的,我不污辱任何人,我也不想说任何不好的话,我只希望大家尊重自己就是最美丽了,如实的面对自己是最美丽了,踏踏实实地尊重自己是最美丽了。还是从我们自性上来印契启发一下,我们长相什么样,自性都是具足的。长相什么样都具足尊重与权利,自尊的权利,如实踏实的权利,那是真正圆满的自性。
所以不要以丑为丑,以美为美;丑者是名字丑,美者是名字美;哪个美不变,哪个丑不变呢?再美丽的一个猴子你看着也不是美,再美的人来一个猴子也不会说你美,物以类聚罢了,所以莫以美为美。这样我们就活得十分的如实。
“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疾苦的来源是心里不健康,心里不自尊带来的。
这后来的大愿都是解放我们自己与他人不尊重不如实的心理状态,让我们在现下的因缘中,自己解放自己,认识自己,踏实自己。就是用平等的心、如实的心,安住在自己的现状之中,平和的延续生命,自尊的延续生命,自由的延续生命,也就是健康的、无诸疾苦的延续生命。这样我们就会很方便,很如实。
大家特别关心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来运用佛法呢?我们真正的做一个平等的、清净的、如实的、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人,不以丑美为基点,以自尊为真实,以安乐为真实,这样我们人人都清净平等,饶益一切,不骄慢、不卑贱。
你不相信你再美的人,我们随便再找个人对比就不美了;再丑的人,再找个人比对也不丑了,所谓的丑美,都是对比而来的。我们不管过去是什么样子了,我们现在要做一个无有疾病的心理,没有自我折磨的这种狭见的心智,我们有诸多不完整的地方,用健康的心、健康的自尊来做人,来延续,对待他人亦复如是。
我们也发一发药师佛这样的愿,就是我们用这样的心观察自己观察他人,那是一个健康的,如实的人,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愿,我们也来这样发愿。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六大愿就是这样一个健康的心理,对自对他,若自有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难,不自菲薄、不被他菲薄,欲令众生健康,欲令自身健康,无所畏惧,平等相施,智慧相许,这样的人在一起就会生活的很健康、尊重。
所以我们看到丑陋顽愚,多诸疾苦的人,要祝福他们,要让他们知道自性是健康的,本心是尊重的。这样如实的生活,我们应该尊重一切,包括我们自身之不足。这样我们都有一个圆满的心理,圆满的身体状态的延续,象这样的病难也是过去业缘所造就,是不自尊的心所造就的。
那我们现在的心让它自尊起来,一自尊,这个行为虽然是现状,它就会形成一种完美的感知,如实的感知,尊重的感知,尊重的感知像我们尊重佛陀世尊一样。
他丑陋是丑陋的一个样子,但他本质是完美的,具足如来智慧德相的。
我们这样看一切众生的本质,自身的本质,各得安乐,如实解脱,无挂无碍,相互尊重。这样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平白、调柔、如实,不相凌辱,相互尊重,那么你生活的环境一定宽松、智慧安乐。
这样真正做一个学佛者。大家一定要发这样的心,做这样的人,行吗?
谢谢大家!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九、把佛法真正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