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打七要把自己的心搞明白
第二天下午(錄音對應2-2)
1、把無始業緣處理在每個當下每個現緣
佛法在我們每個現緣中,佛法沒有說什麼樣可以是佛法,什麼樣不可以是佛法,我們把每一件事做的恰如其分就是佛法,通過一個事情來覺悟人生,通過解決一個事情,來明確自心,來歡喜地、清晰地面對它,解決它,不讓它阻礙我們,在每一個事情面前行的無礙、行的喜悅、行的自主,那就有佛法、佛法的利益、佛法的作用。
把我們無始以來,把我們多生以來,把我們現生以來,把我們多年以來、多日以來、多時以來、所積攢的困惑、所有事情受的傷害處理掉,處理在每個當下,處理在每個現緣之中。
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功德願力,所親證的果地覺悟,就有這樣實質的內容與作用。我們每個人也可以用藥師琉璃光如來不可思議的願力心力,來使自己的心力、願力純熟起來。就是有一個喜悅的人生,做一個喜悅的自我把持者。
在每一個問題現前之時,把它清晰地、無礙地解決掉,清晰地、無礙地來運用它,主動地、透視地來面對它,無所畏懼地面對它。
我們做爲一個人,人生都很短暫,很多苦樂的逼迫會傷害我們的。那我們在人生中,主動起來,明了起來,修法打七就是爲了使我們主動明了地認識人生,主動地把握自己的現在、當下。
那麼過去的已經的確是過去了,你再染著它只帶來一個負重,不染著它就十分鮮白、清涼、真實。我們當下無挂無礙,用十分的抉擇,正確的面對,無所畏懼,你就十分的安樂。對未來的期盼,這未來還沒有現前,這期盼往往造成我們的迷茫,放下未來的期盼,守護當下的清靜與自主,無畏的面對當下,那你就是一個平和真實的人,正直的人,有智慧的人。
我們打七常規的目的,就是爲了讓我們在每一個當下、當事來運用佛法,運用佛的力量、願望、心智,來解決我們多生以來,多時以來所積累的一些業障,不能認知,不能出離,不能消除的障礙。通過大家的念誦力與諸佛的加持力、願力、認知力,使我們一一的識破它、逾越它,了解它本來的無自性的原來的狀態,就是我們每一個事情原本是沒有障礙的,原本的確都是很清淨的。
但我們在執著、染著、在延續,在不斷的虛妄繁衍過程中,産生了許多的塵垢、扭曲、痛苦與被迫。我們要把這些痛苦被迫放得下,怎麼放下?識它的本質。
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藥師琉璃光本來就是我們大家的心,也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本質,萬事萬物的本質就是琉璃光,影暢表裏,我們的心本來得不到,也失不去。
人的心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人說某人是壞人,某人是好人,某人有智慧,某人很愚癡,某人很善良,某人嗔恨心很大。但這是某個階段、某個事情、某時的表達、,並不是真正他就是這樣子,永恒不變的。
若事物是永恒不變的,那我們這人,那你是個女人永遠是女人,你是老人永遠是老人了,年青人小孩子永遠是年青人小孩子了,這是不可能的。時代在變化,我們人心也在變化,感覺也在變化,但這都是無常無我的,無常無我不可執死的。它本身就是所謂的影暢表裏,無有自性。
此藥師是治療我們本身現前的病,什麼樣的病?固執,把一個事情當成死的、確定的事,不允許它改變,這種心理是強製心理,給我們帶來很多痛苦,也會給你強製的對象帶來痛苦。學佛的人就是要走出這種強製自已的心,強製他人的心理,把這種業放得下,識得過,解放出來,自己解放自己,也要解放周邊有情,令我們大家真正的離苦得樂。
這個強製心理是十分苦的,不管你用什麼樣的,冠上什麼樣好聽的名字。好比說我是學佛的,或者佛法中的戒律,說這個人不好,犯戒了,強製這個人,很苦,被強製的人也很痛苦。
所以佛教有戒律,犯錯誤了,給自己帶來傷害,給他人帶來傷害,應該忏悔,應勸犯者向大家忏悔。而我們現在的人不是這樣的,你犯過失,你就是壞人了,他犯戒,他破戒,他是糟糕的人,把他定死了,不允許他改正,犯錯的人痛苦,不允許的人也痛苦,這樣就不是智慧的人所行。
佛教中很慈悲廣大的因緣,正確的善良的你去做,發揚光大它;大家認爲錯誤的,其實原本沒有對錯,大家認爲不相應的,應該提出來,令其改變,就是站起來,令其得安樂,要不然大家就給你一個壓力製約。
所以我們學佛人的心要象琉璃光一樣,影暢表裏,內外透明,沒有那種強製自心,強製他人的這種執著,這種強製給你帶來十分不可思議的苦難。
你這樣的思維觀察,我們所有的痛苦來源來于自身自心的強製,強製確定,強製別人,別人表達出來,這種強製是萬苦之本,皆因妄想執著帶來的苦,帶來的無明。
2、坦坦蕩蕩地面對老病死面對你自己周邊的變化
“藥師”二字實在是我們的本性之光、自性之光、具足之光,藥師七佛世尊給我們證實一個什麼呢?我們人人本來沒有病的,人人本來應該是健康的,病是我們執著造就出來的,虛妄執著造就出來的,強製造就出來的,你故意造就出來的。
好比說人都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本來也可以不當成病,當成一個過程。你害怕老,就說不要老不要老,但他一天天還在老,衰老直至死亡,這是個過程,你知道無常無我,這是必然的,你反而就放心了,你就會很松散,活的就很自得。
要不然你就拼命的鍛練,練健美體操,我們國內的幾個體操的運動員,我也知道,也接觸過,他們都是叁十多歲四十多歲就死掉了。
因果跟生死直接聯系的,而不是說我們能鍛煉什麼,有人說吃藥能使人長壽,有人說鍛練能使人長壽。
有個健康的心理,普通的心理,看到一切過程皆無常無我的心理,這就是無量壽無量光,是沒有死的。
沒有死是我們智慧本源的心智,是沒有老、沒有病。那我們的這色身都是無常的無我的,都會死掉的老掉的,這是決定無疑的,你不用再找辦法了,也不用再打什麼主意了。你就放棄這主意就對了,心裏就坦蕩了。把這有限的生命做出一點有益他人的事情,有益于社會的事情,有益于自己的事情。
做一個善良的寬松的心理,先要原諒自己,你再拼命的爲了自己身體,就想活一百歲,結果你在拼命的時候,它背棄了你,它會老死掉,會病掉。
這樣你就踏實了,你將這個有限的生命,寬容它,讓它自身正確的不畏懼的面對老、面對病、面對死,坦坦蕩蕩的面對老、病、死,坦坦蕩蕩的面對你自己周邊的變化。若這樣我們就活得寬松,那就是琉璃光,你就是表裏一如,你就會得安樂。
那我們打七就有意義了,這就是南無藥師琉璃光,我們念消災延壽藥師佛,延什麼壽啊?你再念,你這個色身多說一百歲也就死掉了,我們難得見到百歲老人,一般七八十歲就沒了,甚至更小就沒了,我見十幾二十歲就死掉的到處都是,都沒了。
我們的生命在做些什麼呢?還愚癡的、拼命的爲自己的這個色身,拼命的爲他索取、奔波,爲他化妝,爲他勞動,爲他滋養,結果他唯一報答你的就是病、老、死。
老,決定會天天老;病,一定會出現;死亡,決定跟隨。
你一定要確定這些東西,你若不確定,你就會欺騙你自己,然後會拼命的爲欺騙服務,做到老死,送到火葬場,看著他成灰了,你就會苦。
我們拿這個有限的生命,原諒他,讓他做一點寬松的事情,讓他做一點對自身,對他人有益的事情。
怎麼對自身,要原諒他、寬松他,不要怕他老,不要怕他病,更不要怕他死。他會老的,他會病的,還會死的,但你要理解他,要寬容他,你不要拼命的說我把他搞的不老,不病,你放心,那真是個大的彎路、大的妄心。千百萬年來,人們都在做這個努力,希望他不老、不病、不死,但自古以來,人人都是生老病死。
世尊早看到這一點了,所以告訴我們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什麼如來?要了解這種心理、這種業相,你就是個智慧的人,你就了解了佛陀的願望,反過來再看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願,我們就知道也是我們的願望,什麼樣的願望呢?不怕自己老,不怕自己病,也不怕自己死。
在自己未有老、未有病、未有死、還能做事情的時候,多做一點寬松自己,原諒自己的事。就是允許他老,允許他病,允許他死;不要怕他老,不要怕他病,不要怕他死。來面對世間,這十分重要的,要不然你就會走一個思想的彎路。
這時候再來看佛陀的願望,你就明白佛陀爲什麼發這些大願,是爲衆生而成佛,爲饒益有情而成佛,爲光耀世間而成佛,爲衆生離苦、爲衆生的健康而成佛。
3、佛陀如何使我們得到度脫
我們現在許多人到寺院保平安,求健康,求家庭和睦,最大的和睦你先要寬容你自己,我們平時若不尊重自己不寬松自己,平和不得。要寬容自己,理解自己,尊重自己,那你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別人,你一定會尊重別人,你不得不尊重別人,你沒有理由不尊重別人。我們自己不尊重自己才不尊重他人呢,不信賴自己才會不信賴他人呢。你信賴誠實了、如實了,那信賴一定會在周邊建立。
我很小的時候讀書的時間,看過一本莊子的故事,講中國古代一個信賴別人的人的一個故事,後來他就不信賴了造成的結果。他信賴的時候入火不焚,墮高不死,入水不溺,他原來就是摔不死、燒不爛、水也淹不死,因爲他信賴別人。後來因爲知道別人騙他了,他學精明了,開始怕火、怕水了、也怕高了。
在古埃及有個古老的故事,講一個永遠沒有被欺騙的人的故事。有個魔鬼欺騙城,誰到那都會被欺騙,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被騙,社會的行業就是欺騙,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欺騙、相互欺騙,把欺騙當成生活的一個規範,所有的人想盡辦法沒有不受欺騙的。
有一個人在那生活了十幾年,很多人都感覺他沒有受過欺騙,他自己也感覺自己沒有受過欺騙,他就把他不受欺騙的口訣寫在一個石碑上,然後隨他一起下葬。有一個西方的旅遊家也到魔鬼城,他用…
《藥師佛十二大願開示 叁、打七要把自己的心搞明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