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佛十二大願開示 叁、打七要把自己的心搞明白▪P2

  ..續本文上一頁盡種種辦法換取大家的誓言就是不欺騙,結果沒做到,總是看到欺騙,不斷的被欺騙,因爲這個國家事相上看著大家都在欺騙,整個城市的人職業就是欺騙,他就去把那個不被欺騙的人的石碑拿出來看看寫的什麼?這段話就給拿出來了,上邊只有一句話:“不欺騙之心,永遠無有欺騙。”

  那我們做爲一個學佛人要知道,要有一個覺悟的心,自尊的心,那你永遠是自尊的,真正的自尊。佛陀的願望爲什麼真實不虛?他用願來代表事相,凡夫有情都是顛倒妄想,都是貪嗔癡慢疑不正見,佛陀不用事相來取用我們,他直接看信願,把他的信願告訴我們,引導我們,引導我們這些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的衆生,來認識自心,來了解自心,用一個真實不虛清淨的心再來做事情,而不是看我們的事相,看我們的業緣,若是這樣,佛陀永遠沒法幫助我們,永遠沒法成就我們。

  何以故?因爲我們的業已經成爲事實,像我們在娑婆世界,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已經成爲我們現在的事實,若是佛陀看我們這些事實,我們永遠沒法度脫,我們永遠沈淪在這些貪嗔癡慢疑不正見之中。所以佛陀以他的願力,無礙的願力照耀我們,回施我們,以喚醒我們心中如實的、本質的願望,自性的願望,佛性的願望,那我們就得到度脫,得到成佛,這實在是大家應該審視的一個發心。 

  我們若不這樣發心,是永遠無以成就的,要懷疑衆生的事相,他人的事相,你永遠會被欺騙,會被欺辱,會被傷害,若在自己如實的心願中,如實的抉擇,那你會影響周邊有情,不被周邊景色事相所影響、所侵奪、所動搖,所以常能轉境而不被境轉。

  4、沈浸在事相上就無法成就一個清晰的出離的心智

  我們打七的目的就是堅固我們的發心,透視我們的發心,認識我們的發心,成就尊重我們的發心,抉擇自心,永遠再也不動搖了。

  這中間再來看世間凡夫有情,就具足悲泯,具足無染無著,無染無著就是智慧心,千變萬化總是不染著,衆生千變萬化莫不是事相之合和,無有實質,那麼勸化業相有情走出業相的逼迫與傷害,再不會爲衆生的業相而沈淪,這樣你做爲一個佛子,就有所成就了。就會用種種慈悲方便,饒益這些沈浸在事相,沈浸在業緣中的苦難有情,令其出離,令其成就,這樣我們打七十分有意義。

  貪嗔癡慢疑相報,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就這樣無窮的糾纏下去,你無法成就一個清晰的出離的心智。

  那我們學佛就要在現生中,這一生中,打七這一刻中要把這個心搞明白。

  搞不明白的話要問問這個心,爲什麼要有一個佛心,爲什麼我有凡夫心,凡夫心爲什麼苦,爲什麼沈淪,佛心究竟是什麼心?佛願究竟是什麼願?佛願的力量究竟何在?我們能不能用佛願來做自心?我們的心是什麼樣子?應該怎麼來用它?你的心是什麼樣的心?

  有的人說是紅心,有的人說是蘭心,我們說應該是佛心啊!應該是個無畏的心,琉璃光的心,影暢表裏的心,能轉化環境不被環境所轉的心,要不然我們真正辜負自已,辜負了自己這個難得的機遇。

  常住提供這樣的方便,有溫暖的環境,讓我們有機會來交流,談論這個心,實在是大家的福報!實在是你的福報!因爲我們平時不認識自己的心,也不願意了解自己的心,也沒有機會去談論這個心,也可能我們在念佛,在拜佛,但了解自己心的機會十分的少,了解自己的心,是學佛的根本,若不了解這個心,沒有信願,你再學佛,你就會走很遠很遠,不相應。

  雖然是四十五分鍾,我很尊重大家的機會,這次打七我們沒有太多的磨合、商量,這是大家的因緣,也挺好。佛法的機製就是大家的需要,也是大家的福報,就這樣子了,能做到這樣很好了,有一個知道自己的心,一人成佛,兩人知道自己的心,兩人得度脫,不要管其他人的事情,你要管自己的心念,叁人四人五人是了不起的事情。

  釋迦牟尼佛在人壽百歲的時候一個人成佛,度脫了多少衆生啊!就一個人明白了自己的心,輔助了多少人啊,一直到所謂的末法一萬歲中,釋迦文佛法還在傳播,還在度化著我們。

  一萬年,因緣就是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壽十歲,再增到人壽叁十歲,還在教化,還在傳播中。這就是我們大家在人壽卑劣中,遇到佛法,釋迦文佛教育我們,的確是福報,在佛的經典中,在賢劫中,釋迦文佛法在人壽百歲所宣化的,一萬年以後,釋迦文佛法就泯滅了。

  再到彌勒佛出生,那時人壽八萬四千歲,人高ffice:smarttags" />四十八米,彌勒佛就降世了,人壽最低八萬四千歲,人的個子最低也是二十四米高,二十四米有多高我不知道。人壽最低時人高一肘,馬大如狗啊,就是騎的馬如狗一樣,現在的狗就是未來我們的馬就這麼大。一百年就這樣減下去,在減劫中就是我們人心越來越迷失,越來越迷茫。

  5、我們一直在一步步走向刑場一步步走向死亡

  從現在就正視自己的心,就會走出這種迷茫,不再被環境業相所纏縛。早走出一天就少受一天罪,晚做智慧者,你就晚得解脫一天。所以各各爭先識自心,走出輪回,不落後于他人,做一個智者、悲者,不應該再沈淪了,再沈淪下去越來越苦,你放心吧,會越來越苦,越來越累。到人壽八萬四千歲,沒有一個會半路死掉的,都活滿八萬四千歲,其它任何疾病都沒有。你看我們現在有多少疾病,感冒了,是災難病,這兒不好那兒不好,有人得癌症的有人得這個病那個病的,無量無邊的病,所以說,都很苦的。

  現在還不警覺自己,不光病還會老、還會死,陷在裏邊真是苦啊,怕是我們陷到裏邊,無有出期啊,就怕後面無明果報,相互纏縛無有出期啊!那真苦了,一失人身萬劫不複啊!聞法不聞法尚不可知,你還有沒有機會聞法?我真不知道。人身十分難得,刹那之間,轉念即失,不相信你就到火葬場呆一天,那什麼樣的都有,男女老少,你拉開單子一看,黃泉路上無老少。

  我小時候在醫院長大的,經常去太平間去看,那時沒有冰櫃,很陰森,小孩子都去太平間去玩,拉開單子看老少什麼樣的都有,我們想象中的只有老人,不是的。

  我們真想體會到死亡的逼迫就到醫院去看看去,到太平間裏去看看去,到火葬場看看去。警策警策自己,在這種地方去修無常無我,修持修持出離心。

  我們漢人多在安逸的地方修行,像過去的漢地出家人要在井邊、樹下,墳墓旁邊去坐一坐體會體會生死無常。

  學佛人不能麻痹自己,不能貪圖一些我念念佛我就安穩了,我的病就好了,你一定是自己在欺騙自己,我們一直在一步步走向刑場,也一直在一步步走向死亡,人人都是這樣的,你放心吧,你念一千句一萬句也是這樣的結果。

  要不然我們就會生不正見,以無常身以爲有常,以期待有常,以苦爲樂,那我們能不能真正逾越了善惡是非無常對待,不再被境轉,生起真正的喜悅、正定之樂、出離之樂、慈悲智慧之樂,那真是樂,那個樂是真實不虛的。

  我們在世俗中對待心智中求健康不健康,吉祥不吉祥,這樣是不能真正的有樂,不能有真正的喜悅的。

  爲了這次法會,當家師專程去海城把我請來,給大家結這麼個緣,這六七天,一瞬間就過去了。能不能我們在這幾天把自己的心搞的明白,運用得清楚,那就看藥師佛本願了,藥師佛的願就是你的願,就明白自心了,明白真心。

  我們的貪圖安逸、貪圖長壽,貪圖家庭順利,可能是個妄心,你可以觀察觀察。若我到這就是來求長壽求健康的,我就是來求吉祥來的。什麼叫真正的吉祥,什麼叫真正的健康,你一定要認識的清楚。

  我們一定要正確面對佛法,這樣大家的機遇是真實的,是不可思議的。真正的佛法是但明自心,無染無著,所立的大願,利益世間,利益有情,令其離苦得樂,那真正是個學佛的人,學佛要做佛啊!學佛要發佛的誓願,要做佛的事業。

  我們念藥師真言咒心“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叁沒揭谛,莎诃”我們在這裏念過,在海城叁學寺念過,在叁學寺打七的時候,有一個老師,打完藥師七就很少報醫藥費去了,原來醫藥費一年要花幾萬塊錢。我們要真正用喜悅的心,無染著的心去念佛,反而健康了,那個調子比較喜悅,所以希望大家在誦經念佛拜佛要用喜悅的心,主動的心,尊重的心,利益社會的心,那再念就十分有意義了。

  ……

  

  6、學佛一定要解決自己的生死煩惱問題(問答)

  大家見我一次很難,我見大家也很難,再談佛法最難,尤其是談論佛法,其他倒沒有好壞,就是在于談論佛法最難,要不是談論佛法我感覺就容易了,到處都是人,那很容易,見任何人都容易,因爲不談論佛法,都是容易。一旦談論佛法,這機會難之又難。外邊千千萬萬個人,見過很多遍了,那大家坐下來談論佛法,認認真真的,尊重的,用幾天時間談論佛法,是最難的了。哪怕一天是用十分鍾,認真的談一次佛法就很難了。你不相信看看,你觀察觀察,我們幾十年都沒有接觸這樣的機會了,我很尊重大家也尊重自己,大家給我結一個法緣,或者說給大家交流佛法的這樣一個機製。

  有些居士提了些問題,問修破瓦法的問題,我們漢地五十年代的一個老禅師,這個事情我很受震驚,我講一講,因爲是我經曆的,五十年代的老禅師,就是虛雲老和尚在世的時候,一個禅堂的班首,一座就是一星期,在禅堂一上座可以一星期不下座的,解放以後他還是參禅打坐的,後來就接觸到藏傳佛法開始學破瓦法,在色達灌頂學了十年。

  我在到雞足山的時候,這個菩薩就給我打個電話,讓我去看看他,我就去回去看他,他已經病倒了,他病倒了大概有半年時間,吃不下飯,肚子很大,脖子很瘦,像個餓鬼一樣,癱在那個地方,屋裏的味很難聞,長時間沒有剃發也沒有洗過,我幫他剃剃頭,洗洗臉,我說我馬上要閉關了,來看看你,你有什麼就跟我講,需要什麼就跟我講。

  我看他很虛弱,看周圍那麼多吃的,我就給他拿,問他吃什麼,…

《藥師佛十二大願開示 叁、打七要把自己的心搞明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