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論玄義記 五、釋本文 甲一、通序大歸 乙二、別釋破邪顯正 丙二 顯正▪P4

  ..續本文上一頁 偏釋用正

  問:既雲真俗,則是二邊,何名爲正?答:如因緣假有,目之爲俗,然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不可言其定無,此之假有,遠離二邊,故名爲正。俗有既爾,真無亦爾。假無不可定無,假無不可定有,遠離二邊,故目之爲正。

  此一問答,釋成二谛之用爲正。問意說:通常的說法,非有非無,雙離二邊,可是中正,真俗二谛,既是空有二邊,何得名爲中正?回答說:要知道中觀宗所談的二谛,與衆不同。例如成實家,俗谛說有,一定是有,真谛談空,一定是空。唯識宗說,真谛是有,俗谛爲空,或者說:唯有內識是有,都無外境爲空。不管怎麼說,既存有定義,即偏于二邊,不得爲中爲正。今宗所談二谛,皆是因緣假名,緣起假有,無有實性,既無實性,豈定是有?假有也不是空,既是緣起,哪是空無!所以即此假有,雙離二邊,即是中正。真谛假無也是如此。既稱假無,豈定是無?假無也不是有,既是假無,哪能是有!故此假無,雙離二邊,即是非有非無中正。叁論宗常講叁種中道,謂世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非真非俗中道。非但有非真非俗二谛合明中道,並說即真俗二谛本身就是中道,名爲中道二谛。雖有叁種中道,不出體用二正,非真非俗名爲體正,真俗二谛稱爲用正。只是名義開合有所不同,分開名爲叁中,合並即是二正,意義是一致的。

  醜叁 明立二正意

  問:何故辨體用二正耶?答:像末鈍根,多墮偏邪,四依出世,匡正佛法,故明用正;既識正教,便悟正理。

  這一問答,說明施設體用二正的意義。爲什麼要建立體用二正?回答說:像法末法的衆生,根性暗鈍,學習佛法多墮在偏見邪見的知見中,龍樹出世,爲了扶持佛法,糾正對佛法不正確的認識,著重申明教意,就叫用正。既認識什麼是正教,便能由教悟理,悟得正理,便是體正。識教悟理,目的成就佛法,證大菩提,這就是施設體用二正的用意。文中“像末”二字,謂像法、末法。佛教從來就說,佛法流傳在世分叁個時期,即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所謂正法五百年,佛滅度不久,人們的根機比較明利,修行得道者多,稱爲正法。五百年後,人根逐漸暗鈍,實修者漸少,重在分別法相名教,多墮在偏執邪見。如《中論》初品長行說:“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見疑……龍樹菩薩,爲是等故,造此《中論》。龍樹、提婆,是像法時人,比正法時代,人根已是暗鈍,我們現代時值末法,人根就更鈍了,不但實修得道者寥寥,就是深入學習教理的人也不多見了。

  醜四 叁種正義

  但正有叁種:一對偏病,目之爲正,名對偏正;二盡淨于偏,名之爲正,謂盡偏正也;叁偏病既去,正亦不留,非偏非正,不知何以美之,強歎爲正,謂絕待正也。

  正義不同,略有叁種:即對偏正、盡偏正和絕待正。第一,針對凡夫小乘人的定性偏見,贊揚大乘的中道知見爲正,對偏說正,名對偏正。第二,破盡偏病,唯有純一中正,名盡偏正。第叁,對著偏才說爲中,對邪才說正,偏邪都不存在了,中正的名稱,也無從安立、無從說起。無從說起爲離言,無所對待是絕相,非偏非正,離言絕相,才是純 客觀的中正實相。這種理境,不知用什麼來贊美它,勉強贊美它爲中正,因爲絕諸相待,所以名爲絕待正。這叁種正義,就淺深易難以爲次第,對偏名正,義淺易解,故列于初;次破盡偏邪,立名正義次深,故居于中;第叁,非偏非正,離諸相待,最爲深難,故在最後。

  子二 約觀論釋體用

  在正既然,觀論亦爾。因于體正,發生正觀,名爲體觀,藉二谛用,生二谛觀,名爲用觀,故觀具二也。觀辨于心,爲衆生故,如實說體,名爲體論,若說于用,名之爲用論,故論具二也。正有對偏、盡偏、絕待,觀論亦然,類前可知。

  今《玄義》敘述《叁論》大綱,爲破邪顯正。破邪是破內外大小衆家的偏邪,顯正是顯《中觀論》叁義的中正。吉藏大師章疏中,常稱一家相承,以無得正觀爲宗,經常宏宣正觀思想,常將《中觀論》稱作《正觀論》,意謂中觀即是正觀,正觀即是中觀,今《玄義》顯正,依《中觀論》叁字名題談正,又是一例。上來顯正,明有體正用正二義,就是闡述《正觀論》的“正”義明體正用正的,以上的“正”明體用已畢,今文就“觀論”二字說明,同樣具有體用兩種意義。故言“在正既然,觀論亦爾”。

  “因于體正,發生正觀”者以下,說明“觀”具體用,因觀正道理體,發生正觀,就叫體觀;觀二谛教,生二谛觀,就是用觀,故觀有體觀用觀。“觀辨于心”已下,明“論”具有體用。觀與論的不同,存在于心叫觀,說出于口爲論,故言“觀辨于心,爲衆生故,如實說體”。“如實說體”就是如實地說出正道理體,就叫體論;若說二谛教,就是用論,故論有體論用論。次雲:“正有對偏、盡偏、絕待,觀論亦然”者,這是說,顯正有對偏、盡偏、絕待叁種,觀與論都有叁義,觀有對偏觀、盡偏觀、絕待觀叁種,論也有對偏論、盡偏論、絕待論叁種,《正觀論》名題叁字,皆有對偏、盡偏、絕待意義,同類相推,便可得知。今宗破邪顯正,主要是依據《中觀論》爲根本,破邪是依《中觀論》爲本,顯正還是依《中觀論》爲本,所以《叁論玄義》古代又稱《中論玄義》,叁論宗又名中觀宗,這說明《正觀論》是今宗的根本依據。

  

《叁論玄義記 五、釋本文 甲一、通序大歸 乙二、別釋破邪顯正 丙二 顯正》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