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紅、白觀音儀軌陳氏注解(下)▪P2

  ..續本文上一頁佛所教無異。

  在下文余將論及依照儀軌第二至第十叁節所應觀之諸色。

  

丙、 第二節及其光

  當觀空性本體時,如前述爲藍色。在空性緣起出生後,顯現五種主色之光。由于所有人物都互相照映,此五色交織混同,不只是在水平面上,並且在垂直面上。因此這五色不僅形成次要諸色,而且形成無數種色,甚至多于科學家已辨別之二百六十七色。了解光之互相滲透之原則比知曉各個人或物之諸色更爲重要。因此在解釋此儀軌各節中人或物之顔色之前,必須介紹光之滲透與連系之原則底理由:

  

  1、 由于儀軌中題及之所有人、物皆由同一如來藏或無我空性中現出,因此所有光皆能互相滲透與連系而無有障礙。

  2、 因爲所有人、聖衆及物皆無自我中心之無明,故所有光皆在

  對真理中運動自如。

  3、 由于所有法之因緣皆相依與相關,故所有光皆相關且和諧。

  4、 因佛性及萬法皆爲公共所有,故所有光亦複如是。

  5、 因爲壇城據說爲一神聖奇妙之幻相,故其光皆屬神聖真理,並且可現任何顔色而無限製。

  6、 因壇城及居住其中之聖衆皆如實相鏡中之影,故其光可向任何方向照射。

  7、 由于神聖的大覺是所有聖光之總結,而此等聖光已知是無限的,故無光不現,他們全組合成和諧的整體,而不能爲因或果所分開。他們皆在空性之唯一真理中。以中國成語說即是:「因赅果海,果徹因源」。因以主色含雜色;雜色反映主色。

  8、 因爲證得佛光是究竟的且包含一切,故能隨其意變化各種光。

  9、 因爲本尊之密法功用是來自神通,所以光之變化必隨其意。

  10、 因爲佛之通力包括前五種(譯者注: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且含最後一種稱爲漏盡通,邪漏俱盡,故能十分自在地變化聖光。

  

  已了解所有這些理由及原則的讀者,可以接著就以下各節中所題及諸光分別作觀。當依此等原則觀之,而不以各色爲獨立者。至于各個人、物應觀爲何色,詳如下述:

  

  (一)、 羯摩杵有五色如下:中心藍色。不論世間方向如何,本尊前方爲東,白色。本尊右手邊爲南,黃色。本尊後方爲西,紅色。本尊左手邊爲北,綠色。

  (二)、 諸牆之色:諸牆之外有五大圍繞,空大藍,水大白,地大黃,風大綠,火大紅。髑髅牆白色,蓮牆白色,杵牆爲黃或五色。

  (叁)、 壇城之地由各種珠寶鑲成,各有其色,例如中央由藍色珍寶、藍寶石或土耳其玉做成,東邊是由白色之銀、水晶、珍珠或瑪瑙貝做成。南邊是用黃色的金或琥珀做成。西邊是由紅色之瑪瑙、珊瑚或紅寶石做成。北邊是由綠色的玉、翡翠或綠柱玉做成。

  

丁、 本尊之光

  白觀音白色,紅觀音紅色。皆戴五佛寶冠,其色依次爲藍、白、黃、紅、綠。

  白觀音爲瑜伽部之本尊。其身內應觀心輪如蓮。此蓮爲白色或雜色;蓮上月輪白或淺藍色;月上有白色或紅色之種子字啥。月輪邊上有六咒字圍繞,其色依次爲白、藍、雜、黃、紅和綠。

  以紅觀音爲本尊通常是在無上瑜伽部修的。但有些上師喜歡傳瑜伽部的紅觀音儀軌,如上冊所述,作爲已受無上瑜伽部灌頂而尚無力實修二、叁灌者之前行。紅觀音體內諸光與白尊同。惟其咒字有十,前四字:嗡白、阿紅、吽藍、啥紅。若欲知二灌紅觀音身內諸色,應觀:頂輪白、喉輪紅、心輪藍、臍輪黃、密輪綠。叁脈:右紅、左白、中脈外白內紅。衆小輪:右臂者皆白,右腳黃,左腳紅,左臂綠。十指及十趾各有叁小輪,由根至尖端皆依次分別爲紅、白、藍。

  

戊、 七供之光

  兩種水皆爲白色;花紅;香黃;燈藍;塗香

  或綠;食子則白色表素,紅色表葷。食物供品普通謂之叁白叁甜。叁甜之中,糖白色、黃糖棕色、蜂蜜黃色。奶油、牛奶及乳酪皆白。

  外供爲供化身佛者,雜色。內供肉爲紅色,酒黃色,以供非素食之化身佛。密供爲五色,來自嚇魯嘎變身之蓮、杵,以供報身佛。密密供爲常寂光,淺藍或白色如秋空,以供法身佛。

  至于音樂,七基本音各有其色,恰如牛頓色板:「

  」紅色,「雷」橘色,「咪」黃色,「發」綠色,「索」藍色,「拉」靛色,「梯」紫色。因此一曲可展示此七色多次。

  己、 第十二節歸空之光

  此光與第一節中空性之光相同。正如牛頓之七色板,當空性圓滿時,智慧完全化光,以光速進行,到達其極致。表面上只有白或藍光,如秋空,實際上則七色均已收入此最極之白光內。在第一節中空性發自塵世邪惡之業及人物,而彼等之色亦爲七種或五種混雜,但均帶有黑色。第二次歸空來自壇城聖衆及聖物,而其各色皆十分明亮純潔。

  

庚、 在十叁節中由空性第二次重現之光,此光與前面諸節所述相同,但較前更光明純潔,有如銀汙去盡,較前潔白多多。本尊及壇城之外觀亦更清晰純淨,救渡事業更加方便自在。

  所有各節中已述之種種光及色構成一個和諧交織之組合。故法界有如一透明水晶球。其東南西北上下六方如六鏡。各色光自壇城中所有人、物及事業放出,或爲七色群或爲主色群中之多種光束,如我在各節中所指出者。多種各色光線由東方成群照射出來,然後由西方反射,同時並將西方之光色傳東方。然後此兩方合光照向南方,而使南光照臨北方。如此四方之光彼此互映。其色不僅爲主色且成次色,進而成爲雜色。由四方合光照向上方,並使上方之光遍照四方,然後此各色光再照向下方。由上下兩方色光變更複雜,其色調變化無窮,豈止科學家所說之二百六十七種。

  我們總是談到圓滿的正覺(Full Enlightenment),這個英文字的字根是「光」(Light)。故知若有人真能證到如此完滿交織普照之光,則無疑即將成佛了。

  

  第四章 此注解之總結

  普通一個注解只解釋術語、定義、發音及科判。本注解則不同。我要指出本儀軌所依據之所有哲理背景及其密法之善巧。

  密法是一種瑜伽,亦即哲理與實修之合一,使抽象之理論成爲具體之證量而達到成佛之最終目的。

  我已解釋過所有的術語、觀想和咒語。但〈百字明〉則故意在早先的說明中略去,以便在本章中以所有原則與哲理之摘要來結束本注解。

  

甲、 首先讓我來解釋〈百字明〉,它是金剛薩埵之咒。金剛薩埵既是專名,也是所有菩薩的通稱。在四加行中,此咒屬專名之金剛薩埵而不屬其他菩薩。因爲本儀軌是屬偉大的古代菩薩觀世音,故此咒中之名字不是金剛薩埵,而是觀音菩薩。有些儀軌中此名並未換過,這並不是錯誤,因爲每一本尊都是一尊金剛薩埵,而金剛薩埵是每一密宗嚇魯嘎的共同名字。如果其名改爲本尊之名,尤其是在本儀軌中,則更有效而易感應。我已在儀軌第九節中列出全咒,且每句皆加以編號,現依次解釋各句:

  1、 嗡、阿哇落底貼瓦拉、沙麻雅。呼其名及沙麻雅。此處沙麻雅意爲其誓句、大願或戒律。無論何時一尊之名被呼,則其高尚的品格即與之完全相連而蒙感召;無論何時任何人祈請及尊重本尊的沙麻雅,其誓言即化爲行動,而其大願則圓滿達成。其戒律即依其真正傳統而持守,毫無變更。如果僅稱其名而不及其誓句,他可能降臨但不一定真正相助;如果你兩者都呼籲,則他必須幫助你,因其願已被同時祈請。正如你呼喚愛人之名,她會來就你,但如果你說:「你還記得當我們初見之時,你說:『愛我當如細水長流?』(誓句) 」她會記得而立刻擁你、吻你!我們敬愛我們的本尊亦應如是;他經常依照他的誓句來加持我們。這是無可置疑的。

  2、 媽努扒拉亞。請讓我不要忘記我純真的自性,或是,由于你的誓句請保持我于純真的自性,即空性之中。這是有關于第一節觀空的。當一個人住于空性時,他是被本尊所保持的,他與本尊同體。他永不爲本尊所遺忘。他與本尊合一。

  3、 阿哇落底貼瓦拉、貼諾扒替渣。請賜給我成就金剛薩埵,此處金剛薩埵指金剛總持,他是五方佛之上師。這是一種菩提心,在修任一法之前必先發起的。爲救所有衆生,必先成佛方能從事所有神聖之救渡事業。普通一般儀軌在第二節觀想壇城之前先列四無量心。但本儀軌是爲已修四無量心者所著,故從略。據說〈百字明〉可用以補足任何儀軌之任何欠缺。

  4、 濟捉米巴哇。請堅定我的空性。這顯然地指出應堅定地住于空性,本儀軌中以下所有觀想有如層層樓房築基于空性之盤石上。

  5、 蘇托給由米巴哇。請賜我瑜伽之受用。此與叁灌之金剛愛有關,亦即紅觀音之密修。然而白觀音之空悲雙運亦屬一種瑜伽之受用。

  6、 蘇波給由米巴哇。請賜我不違背空性;就是說,縱在大樂中仍能配合空性。密勒日巴尊者對金剛愛之秘密教授強調:「大樂生起時要享受空性;空性生起時要享受大樂!」此處雖然我們只談到觀想,我們在觀想由空性緣起之事物時,應保持空性;並且在想到空性時,保持觀想。第十叁節之本尊再顯即屬此種合一。至于空悲不二,我得更加仔細解釋,因爲它的極端重要性影響所有過去諸佛之證果,並爲所有古德所強調者。

  

  凡夫之圓覺乃爲罪所障。事實上每一個人違背空性時多多少少有罪。罪因即是不能保持空性而放棄之;犯了以自我爲中心的無明煩惱而造損人之惡業。了知違背空性之危險,一個人就永不會造罪。當一個人住于空性時,彼即無自我,又何必要去造罪?當一個人的自我消失時亦無有他人,更有何人可被損害?!此亦爲大悲之根源。由衆生共有之空性本體而在個人心中喚醒同體大悲。誰會以己手自傷其腿?此亦無緣大悲之根源。這不是像一個丈夫只愛其妻。當所有衆生同體則不需其他特殊條…

《紅、白觀音儀軌陳氏注解(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二十一度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