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肱斋中文小册丛书第十四种
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下)
CW3406b
英着:陈健民
中译:关 忠
校译:林钰堂
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 (下) 目录
第三章 光及其色
甲、 空性之光
乙、「吽」字之光
丙、 第二节及其光
丁、 本尊之光
戊、 七供之光
己、 第十二节归空之光
庚、 在十三节中由空性第二次重现之光,此光与前面诸节所述相同,但较前更光明纯洁,有如银污去尽,较前洁白多多。
第四章 此注解之总结
甲、 首先让我来解释〈百字明〉,它是金刚萨埵之咒。
乙、 现在我将说明本咒之意义或要旨,依照瑜伽部密宗之所强调。
丙、 总括言之,此咒之功用有三:忏罪、加持及补遗。
丁、 现在我以之总结此注解,可作为拙著中之一新功用。
戊、 兹将本仪轨外延至较低层修法,而于修此仪轨前应有之前行或辅助加行,介绍于下。
己、 兹介绍本仪轨延伸至较高级修法如下:
庚、 西藏上师通常不将无上瑜伽部生、圆二次第传授新到之西方人。
第五章 证量
甲、此处证量仅就本仪轨而言,并不推及较其为高之修行。
乙、向上延伸修途之证量
第三章 光及其色
对于嬉皮及好奇者,光似为十分稀有神圣之物。然而光有许多种类且来源各异。或来自疾病,或来自邪魔,或来自罪业,或来自实修之三摩地。首先须知即使昆虫亦有光。由发光生物学中读到造物中的虾、水母、章鱼、软体动物、原生动物、鞭毛动物皆有光。彼等皆为发光之有机体。因此人体发光有何不可?更无论圣者如观世音菩萨,彼据称原系古佛,为救众生而示现菩萨相。本章不论及各种光之分辨,以此已在拙著之《佛印密宗辨微》中说明故。此处余仅指出照此观音仪轨修法,于各节中应现何种光色。
甲、 空性之光
空性之光源于自然或真理之静态三摩地,正如秋空澄蓝而无丝毫为云所障。密乘中有此教授。依本人之经验且如古德所说,天空仅为上方而非空性光明之全部。余在此特加形容以彰此点,不仅是顶上,亦且是底下;不仅是由中国到秘鲁,而且是由地狱到佛之净土。不只是能观者所观之对象,并且包含能观者,而无观者与被观之物。有如一无表面之圆球。但仅凭重复修习仪轨,如一般喇嘛与俗人所为,并不能证得称为「常寂光」或「法身」之光。前者与净土有关,后者与佛身有关。因佛在法身境界无能所之分别,故此光可安以此二名。然而由于本仪轨属果位报身佛所传之密法,每种经验行者皆可预言。在修完生起及圆满次第后,行者可能具体地得证此果德之光。
乙、「吽」字之光
吽字包含五部。
分别代表五智之一与五大之一。各部有其本色之光。依次如下述:一、蓝或白,二、白或蓝,三、黄,四、红,五、绿或黑。密宗下三部通常传授两个根本或种子。其一称为中央根本或种子。于修中央种子之本尊时,中央为白色。因此白蓝二色可互换。密宗无上瑜伽部比日本之密宗下三部有更多的调换。五部之中任一部可为本尊居中,而以其他四部为本尊四方之空行。假如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则中央为红色,而西方应为蓝色。其他三部颜色如常,一如前述。读者或问其他四种颜色如何能由空性之白或蓝色中产生?这是相当科学的,并且已经由研究专家证明。科学家用七色板(Newton”s disk)来显示日光之诸色;当此仪器快速施转时,显而易见日光是白的。但于其静止时,其七彩间隔分明。故此全由速度而定。科学家言光速快于音速,故吾人见闪电于闻雷声之先。但科学家从未研究思想或智慧之速度。佛法中认为其速高于一切。
此点曾蒙大瑜伽士密勒日巴显示,当时有一外道要求他比赛攀登喜马拉雅群山之某一高峰。密勒日巴只需一念即可达彼;于想到该峰顶之同时,他已到达。每一圣者皆被称为空性之行者。当他在静态之三摩地中,光为蓝色;当他在空性缘起之动态三摩地中,其光则随其渡生事业之作用而异。两者皆属空性,可以互换。
再者,根据科学,光是由种种波长之电磁辐射波动所构成,且如将一束光经三棱镜折射,则彼即依各种不同之波长而现一相对应之光谱。光谱之长波端为红及黄色辐射光,其短波端则为黄绿,绿,蓝绿及蓝。当物体之表面被白光照射,光谱中部份光色即为彼吸收,视表面及其染色之分子结构而定。因此红色表面会吸收长波之光。各种颜色之光度或色调不同且与白光之混合度亦异。
科学家亦承认颜色为视觉感受之一种性质,但不知当视者见色时脑中显示甚么。
吾人应知在佛法意味中此三棱镜即空性之三层面所构成之三角形。亦即三解脱:无生、无愿、无相。此三皆为空性之特征。吸收即空性之三摩地。波之长短象征行者证入空性之程度。科学家对于光之了解只限于物质、物理方面,或心理学中观察并辨别不同颜色之展示所造成之情绪冲击。只有佛教密宗强调心物二种范围之本性相同。因此光及其色是以心物并重的方式来描述。较之科学更加真实完整。
再者科学认为电磁波之放射是由于发射体原子状况之改变,并且常法是以加热来激动物面使其发光。但圣智光明源于非原子之空性三摩地。并且亦心亦物之圣智光明乃由拙火,或智火激起。拙火所由来亦是融合智慧、瓶气及空性定之三摩地。科学从未证此。然而在孟赛颜色系统中,曾提到关于视察种种饱和色之心理及物理意义,但未及空性之智慧。故前者为业力无明系统中之一种人类心理学,而后者为无我之明行系统,其智大异于任何科学。
若再问何以孟氏色系中列有二百六十七色,而佛教密乘中只有前述之五种颜色?
这是因为佛法之哲理包含五大及五智,且本尊身中有五大之气及五轮,加上五是佛法中常见的吉数。佛教中主色有五,但辅色则较之多多,而杂色又较辅色更为繁多。彼等仅由神通而示现于坛城或报身佛。修法只需五种主色。吾人虽仅修习五方佛或五吓鲁嘎之仪轨,并不表示仅有五佛或五吓鲁嘎。藏文书《死籍》中曾题及百佛,且大乘经典中有《千佛名经》。事实上佛数无量。光或色亦复如是。但为便于修法仅重五色,即使外道亦复如是。
再者,个人对某种颜色之反应不能可靠地预测,因其业报各异之故。但圣光之真义及效果则为确定而决无混淆。
很多科学家企图描述见色之过程,但他们之间彼此不能同意。哥斯泰(Goldstein,1942),杰拉(Gerad 1957),墨录庞锥(Merleau Pontry 1962)及欧特( Ott 1968)各持异议,且做过很多实验发表一些理论。基本上各有各的人生观及宇宙观。悲观者偏好深暗色,如蓝、黑及深绿色,且其人亦显得愁闷不振。乐观者较喜浅色,如浅黄、白、粉红及浅绿,且兴高采烈。同一红色对于共产党徒好象战士的颜面,而对于遭其摧残之受害者则如血污及残忍。赤色中国与自由中国之国旗皆有红色。台湾居民称赤匪之旗为血腥旗,而自认其旗为青天,白日,红色爆竹满地的自由快乐之旗。同一黄色,对于某些有成见者,似含有色情之意味,或作嘲谑之用,如「黄色新闻」,而对于小乘佛教之比丘则为非常高尚与神圣,此即钖兰比丘着黄色袈裟之原由。
黑色对于罪人有偷偷摸摸之意,因而有财货之『黑市』。嗜鸦片者通常于暗室以小灯吸
。因此《新约》约翰三、19:「人们爱好黑暗甚于光明,因其行为邪恶」。但对于护法圣众,黑色象征不变之节操。因此有许多护法,如麻哈卡拉,是画成黑色的。这也是何以培根(Francis Bacon)说:「所有颜色在黑暗中都会调和」。把任何颜色加入黑色,都会变成黑色,反之则不然。因此黑色性如钻石,喻如金刚之不坏,亦表空性之包含一切。各人的个业好象一副眼镜,或绿或黑或白,由之视物,不论其原色为何,无非同色。例如本为白色,透过黑镜则所见都是黑色。因此人类所见诸色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所以约翰‧格陵力夫‧菲替尔(John Greenleaf Whittier)曾作下列诗句:
未来生命纱
全以己色纺
于命运田中
今收昔所种
至于拿他丽亚‧可蕾因(Nathalia Crane)则曰:
虚弱童贞女 郁郁疑真理
沦落爱红颜 纷扰终无已
然而佛所见之光与人类所见者全然不同。必先消除主观,也就是我执。如莫文(W. W. Merwin)曾说:「没有人是他自己的光,即使太阳也如此」。「见圣光最佳方法是熄灭你自己的烛光」。此则为汤马斯‧福乐(Thomas Fuller)所强调者。释尊成佛以后曾毫无主观地经验了各种光,他教我们客观真理之确定性中的功用及玄妙。此种客观并非真正与主观对立,而是无有主观之我执及其微细污染之残余。因此各种佛光自然调和而无众生个业之差别。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业、习惯、感受与情绪,这些都由我执与无明而生,亦皆于其对颜色之感受中反映出来,有的人以为绿色代表新鲜,而其他人则觉得是羡慕与嫉妒,有的人以为白色代表纯洁,而其他人则觉得是表示死亡;多数东方人于父母丧时穿戴皆白色,而西方则以黑衣表示哀悼。有些人觉得黄色代表懦弱与惧怕,而其他人则认为黄色象征快乐与幸福。
然而佛教徒中能依照佛法而不为过去生之业力所控制者,根据佛教密宗之哲理而有关于光与色之正见。他们对于光之反应总是彼此相同,并与曾在果位中体验此等之报身…
《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