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下)▪P3

  ..续本文上一页件。一个人不会说:「我眼属我,但我鼻则属于他人」。因为我们皆是同一体之各部份,我们应爱护它。空性与十法界是同一体,而『十法界』是一个比宇宙或世界更广大之名词。

  有云:修空圆满时得证大悲,修悲圆满时可证空性。我的黄教上师严定曾

  述一个著名的故事,值得在此介绍:从前有一喇嘛专修大悲。因此他以观音为本尊。虽经多年专修,彼仍未得甚深之空性正见。在预备观音仪轨用之木制经板时,他想到自己之缺乏智慧。他双目含泪向观音祈祷:「若我终究能证空性,则此经板掷空而不坠,否则落下」。随即以板投空。即刻被文殊菩萨接住,并安慰这位喇嘛说:「观音与我是一,大悲与空性不二,你不久即可了知」。因此这位喇嘛终于得见空性。

  当我听完这个故事,不禁流泪很久。如今我忆及和写出这一故事时,仍然为这位喇嘛立刻得到感应而流泪。用我们普通英文来说:空性之中「无我」,「利他」即是大悲。二者有相同之特性,有如一张纸的两面,当一个人能够无我,也必能利他。前者是空性而后者是大悲;二者是同一的。

  谈到空悲不二是很容易,而圆证则十分困难,读者请参考我所着之《佛教禅定》(Buddhist Meditation:Systematic and Practical)第一、二两版中之212到216页。该处有表解,并含有我个人之部份经验。

  

  7、 阿努拉脱米巴哇。愿我不失乐之本体。此乐之本体即空性;乐本身是一种空性缘起。第六句所说,一个人不应该违背空性,是指空性之本体,而第七句则是关于空性之缘起。如密勒日巴尊者所教授者,此二者必须圆融为一。一般而言,每一缘起均应与空性配合,尤其是红观音仪轨中第三灌金刚爱之修法,空性是此修法之主。

  8、 沙哇悉地米渣亚他。请赐我圆满成就。这是综合所有的救渡事业。它包含本仪轨一切修法。除证空性之外,所有其他各节均直接或间接与大悲有关。虽仅行者依仪轨修持,然整个修持与每一众生有关且为彼等回向。我为众生而礼拜,我为众生而供养,我为众生而念诵,我为众生而忏悔,我为众生而赞佛或本尊。当所有各节均已修毕,应将此功德完全回向所有众生。如此大悲可经由这些祈祷文而达到。

  9、 沙哇卡妈苏查米。请赐我所有善行之自在,当行者下座而明显地成为本尊于日常生活中,他事实上把所有的亲戚、朋友、宗族、家人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并以种种善行帮助他们。他应以本尊之行为己行,以本尊之语为己语,以本尊之意为己意。在其善行中没有自私和无明的障碍。行者于积集功德上得自在,此即此句咒语之意含。

  10、 契蛋喜扬古鲁吽。请赐我金刚心之大勇。此亦即请求最重要的菩提心;此心含有大勇,使修法和日常生活中皆能实行大悲。一个人为何胆怯?当作善事时,他使『我不敢』耽误了『我愿』,因为他鄙俗吗?因为他有自我和自私。他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所以他怕失去他所欲求的。他已隔离空性。当他住于空性中时,我执已除,因此无欲,因而变成勇猛如狮,坚强如铜;他即是能为一切众生作所有善事的一尊金刚萨埵。因此西藏佛教称所有男性菩萨为勇父,女性为勇母。大勇是每一行者所必备的,尤其是在此邪魔充斥之末法时期。

  11、 哈哈哈哈火。请引导我得五智及其功用。梵文『哈』字有任何事物之因皆不可得之意。这五个哈字(最后火字亦以哈字为字根)代表空性之五智。本仪轨所修各项皆与五智有关。本仪轨所修五智之功用大要如下:

  (一)、第一节与第十二节(归空)之空性皆属第一智—法界体性智,其意为宇宙一体之智慧。

  (二)、在仪轨之修习之中,各部份与各种行为所放各色光皆属大圆镜智。

  (三)、第四节之灌顶及第八节中之观咒皆显示人格之特质。前者表因位及果位本尊之平等。后者表行者本尊与众生本尊之平等,故皆与平等性智有关。

  (四)、所有各节之观想皆与妙观察智有关。当知观想不类仅以众生之肉眼视物,而是以完整之五种眼而观。此是甚深佛教空性哲学之智慧,而非仅属凡夫意识之思想。

  

  五种眼如下:

  (1)、肉眼—众生所有。

  (2)、天眼—天神、天使所有。

  (3)、慧眼—罗汉所有。

  (4)、法眼—菩萨所有。

  (5)、佛眼—佛所有。

  

  (五)、所有行为如第六节与第十一节之礼拜、供养、以及第七节与第十一节之赞诵皆与成所作智有关。此即圆满自利利他双重事业之智慧。至于日常生活中之实际行为,如第十三节所强调者,本尊的行为应完全依照成所作智。这就是何以密宗为果位之教授。密宗行者不应再想自己仍是俗人。

  

  以上(一)至(五)略说五智,但五智终究是不能如此细分的。他们是一体而由空性衍生的。行者必须修空性定直到证悟;然后便得通达五智而起用。

  

  12、 巴噶温,阿哇落底贴瓦拉、妈米母查。所有诸佛及观音,请勿舍我于汝等之大事业外。此特定句意含忏悔与赎罪之功用。有云,如要忏悔还净,应诵〈百字明〉咒。但此咒全体并不只为忏悔与赎罪,如我以上所说明者。此句包含大危险,但此意含少有人知。因此我必须加以指出。我们沦于人道或其他众生道是由于离开神圣的诸佛菩萨之大事业而开始。不断的轮回不会停止,直到我们再回到诸佛菩萨的大事业。一旦我们被他们摄受或救脱时,我们就罪业得消,本性回复,与空性合一并且大悲得以滋长。所以,离则受大苦,归则成大业;何等重要!我通常诵此句则警觉垂泪。我总是想到这个譬喻:如果母亲骂我或打我,虽苦仍可忍受;但如母亲弃我而去,永不再见,则较任何处罚更为悲哀难受。所以亲爱的读者,诵此句时,不要只如风过唇间,而是要思考、警觉与注意。

  13、 阿哇落底贴瓦拉、巴哇。或离汝等之金刚自性。此处金刚自性即指空性。凡人极易违背空性,故第一节即修观空。再者,人在行善时或有偏执,亦是违背金刚自性。因此本仪轨第十二节再修归空。

  14、 麻哈、沙麻亚沙朵。令我住于广大空性之甚深三摩地。通常仪轨于归空之后要行人修大手印定。此种空乃是一种直接与法身光明合一之甚深三摩地。因此在观想各节中所放诸光,或在观空各节中法身之根本常寂光,皆与此咒有关。

  15、 阿、吽、呸。请赐我证空性「阿」,佑我得大悲之利用「吽」,及降魔『呸』。此最后三字有上述之三种功用。所以在修空性三摩地时,此咒可止于头一个字『阿』。有时为救渡他人,则可止于第二个字『吽』。如欲降魔,则高声诵第三字以诛魔或退魔。

  

  持诵〈百字明〉以作为四加行之一时,则以第一字『阿』结尾,因为『阿』为空性种子,故可净除一切罪。

  

乙、 现在我将说明本咒之意义或要旨,依照瑜伽部密宗之所强调。此部密宗现仍盛行于日本之高野山密宗大学。此项说明系得自瑜伽部密宗上师,尊贵之大居士及唐密或日本密宗之大阿阇黎,冯达庵。此咒分为七部,前五部各别与五方佛部之一有关。

  1、 第一部,由第一句至第四句。此属佛部,行者求此部之加持以得坚住空性三摩地。

  2、 第二部,第五句及第六句。此属金刚部,行者求此部之加持以得喜乐。如在三灌时诵此表金刚爱之大乐。此乃未受第三灌之瑜伽部密宗行人所未曾梦及者。

  3、 第三部是第八句,但作为第七句来诵。此与西藏之次第不同。此句属宝生部,行者求此部之加持以得无上摩尼宝或金刚杵;此在藏密无上瑜伽部三灌之密意则表男性生殖器。

  4、 第四部是第七句,他们则诵为第八句。此属莲花部,行者向此部求

  妙美好之物,或在三灌之意,则为年青美丽之空行母。

  5、 第五部是第九句。此属事业部,行者求此部之加持以得成就各种渡生之善事。

  6、 第六部是第十句。此属五部之总体—大吉祥三摩地,行者向此请求金刚心之大勇。

  7、 第七部是自第十一句到最后之第十五句。此属最终极之成就,行者向此请求空悲圆融一体的本尊三摩地。

  

  所以〈百字明〉在东密瑜伽部为本尊之修法而毫无忏罪之意。但在西藏无上密宗,此仅为忏罪之基础。已学瑜伽部者,无论在西藏或日本,皆知此咒之重要。但通常大多数西藏学者或喇嘛皆忽略瑜伽部密宗而直接从学于无上瑜伽。我提醒他们注意及此。

  

丙、 总括言之,此咒之功用有三:

  1、 忏罪之功用。此点东密行者应知,我已于前面指出有关忏罪之意义。

  2、 五方佛部加持之功用,此点西藏喇嘛应注意。

  3、 补足各种仪轨及修法之功用;任何缺漏、遗憾或错误皆可以此咒补偿圆满赎清。此项功用经常为喇嘛所实施。

  

丁、 现在我以之总结此注解,可作为拙著中之一新功用。

  以下各段

  述有关本仪轨四瑜伽之内含并外延,及其低级修途与高级修途。

  金刚乘分为四部瑜伽,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及无上瑜伽部。本仪轨究属何部?是否只属瑜伽部而与其他三部无关?不是——

  传统上有两种修习整个密法系统(四部瑜伽)之法。一为日本方式,延袭中国唐代密法,为著名之三大瑜伽士善无畏,金刚持及不空所传。他们依次分修各部,有条不紊。另一为西藏方式;其大多数仪轨试将四部瑜伽全部摄入一轨之中。现在让我指出本仪轨中所有四部瑜伽。

  

  1、 事部:在上座修此仪轨之前,行者必需准备种种供品,礼拜佛案上之本尊,以奶油及糌粑作食子以及上香,点灯;此即事部瑜伽,意为事奉诸佛。在东密中有『事佛十八道』,各道皆有其特别…

《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二十一度母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