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下)▪P2

  ..续本文上一页佛所教无异。

  在下文余将论及依照仪轨第二至第十三节所应观之诸色。

  

丙、 第二节及其光

  当观空性本体时,如前述为蓝色。在空性缘起出生后,显现五种主色之光。由于所有人物都互相照映,此五色交织混同,不只是在水平面上,并且在垂直面上。因此这五色不仅形成次要诸色,而且形成无数种色,甚至多于科学家已辨别之二百六十七色。了解光之互相渗透之原则比知晓各个人或物之诸色更为重要。因此在解释此仪轨各节中人或物之颜色之前,必须介绍光之渗透与连系之原则底理由:

  

  1、 由于仪轨中题及之所有人、物皆由同一如来藏或无我空性中现出,因此所有光皆能互相渗透与连系而无有障碍。

  2、 因为所有人、圣众及物皆无自我中心之无明,故所有光皆在

  对真理中运动自如。

  3、 由于所有法之因缘皆相依与相关,故所有光皆相关且和谐。

  4、 因佛性及万法皆为公共所有,故所有光亦复如是。

  5、 因为坛城据说为一神圣奇妙之幻相,故其光皆属神圣真理,并且可现任何颜色而无限制。

  6、 因坛城及居住其中之圣众皆如实相镜中之影,故其光可向任何方向照射。

  7、 由于神圣的大觉是所有圣光之总结,而此等圣光已知是无限的,故无光不现,他们全组合成和谐的整体,而不能为因或果所分开。他们皆在空性之唯一真理中。以中国成语说即是:「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因以主色含杂色;杂色反映主色。

  8、 因为证得佛光是究竟的且包含一切,故能随其意变化各种光。

  9、 因为本尊之密法功用是来自神通,所以光之变化必随其意。

  10、 因为佛之通力包括前五种(译者注: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且含最后一种称为漏尽通,邪漏俱尽,故能十分自在地变化圣光。

  

  已了解所有这些理由及原则的读者,可以接着就以下各节中所题及诸光分别作观。当依此等原则观之,而不以各色为独立者。至于各个人、物应观为何色,详如下述:

  

  (一)、 羯摩杵有五色如下:中心蓝色。不论世间方向如何,本尊前方为东,白色。本尊右手边为南,黄色。本尊后方为西,红色。本尊左手边为北,绿色。

  (二)、 诸墙之色:诸墙之外有五大围绕,空大蓝,水大白,地大黄,风大绿,火大红。髑髅墙白色,莲墙白色,杵墙为黄或五色。

  (三)、 坛城之地由各种珠宝镶成,各有其色,例如中央由蓝色珍宝、蓝宝石或土耳其玉做成,东边是由白色之银、水晶、珍珠或玛瑙贝做成。南边是用黄色的金或琥珀做成。西边是由红色之玛瑙、珊瑚或红宝石做成。北边是由绿色的玉、翡翠或绿柱玉做成。

  

丁、 本尊之光

  白观音白色,红观音红色。皆戴五佛宝冠,其色依次为蓝、白、黄、红、绿。

  白观音为瑜伽部之本尊。其身内应观心轮如莲。此莲为白色或杂色;莲上月轮白或浅蓝色;月上有白色或红色之种子字啥。月轮边上有六咒字围绕,其色依次为白、蓝、杂、黄、红和绿。

  以红观音为本尊通常是在无上瑜伽部修的。但有些上师喜欢传瑜伽部的红观音仪轨,如上册所述,作为已受无上瑜伽部灌顶而尚无力实修二、三灌者之前行。红观音体内诸光与白尊同。惟其咒字有十,前四字:嗡白、阿红、吽蓝、啥红。若欲知二灌红观音身内诸色,应观:顶轮白、喉轮红、心轮蓝、脐轮黄、密轮绿。三脉:右红、左白、中脉外白内红。众小轮:右臂者皆白,右脚黄,左脚红,左臂绿。十指及十趾各有三小轮,由根至尖端皆依次分别为红、白、蓝。

  

戊、 七供之光

  两种水皆为白色;花红;香黄;灯蓝;涂香

  或绿;食子则白色表素,红色表荤。食物供品普通谓之三白三甜。三甜之中,糖白色、黄糖棕色、蜂蜜黄色。奶油、牛奶及乳酪皆白。

  外供为供化身佛者,杂色。内供肉为红色,酒黄色,以供非素食之化身佛。密供为五色,来自吓鲁嘎变身之莲、杵,以供报身佛。密密供为常寂光,浅蓝或白色如秋空,以供法身佛。

  至于音乐,七基本音各有其色,恰如牛顿色板:「

  」红色,「雷」橘色,「咪」黄色,「发」绿色,「索」蓝色,「拉」靛色,「梯」紫色。因此一曲可展示此七色多次。

  己、 第十二节归空之光

  此光与第一节中空性之光相同。正如牛顿之七色板,当空性圆满时,智慧完全化光,以光速进行,到达其极致。表面上只有白或蓝光,如秋空,实际上则七色均已收入此最极之白光内。在第一节中空性发自尘世邪恶之业及人物,而彼等之色亦为七种或五种混杂,但均带有黑色。第二次归空来自坛城圣众及圣物,而其各色皆十分明亮纯洁。

  

庚、 在十三节中由空性第二次重现之光,此光与前面诸节所述相同,但较前更光明纯洁,有如银污去尽,较前洁白多多。本尊及坛城之外观亦更清晰纯净,救渡事业更加方便自在。

  所有各节中已述之种种光及色构成一个和谐交织之组合。故法界有如一透明水晶球。其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如六镜。各色光自坛城中所有人、物及事业放出,或为七色群或为主色群中之多种光束,如我在各节中所指出者。多种各色光线由东方成群照射出来,然后由西方反射,同时并将西方之光色传东方。然后此两方合光照向南方,而使南光照临北方。如此四方之光彼此互映。其色不仅为主色且成次色,进而成为杂色。由四方合光照向上方,并使上方之光遍照四方,然后此各色光再照向下方。由上下两方色光变更复杂,其色调变化无穷,岂止科学家所说之二百六十七种。

  我们总是谈到圆满的正觉(Full Enlightenment),这个英文字的字根是「光」(Light)。故知若有人真能证到如此完满交织普照之光,则无疑即将成佛了。

  

  第四章 此注解之总结

  普通一个注解只解释术语、定义、发音及科判。本注解则不同。我要指出本仪轨所依据之所有哲理背景及其密法之善巧。

  密法是一种瑜伽,亦即哲理与实修之合一,使抽象之理论成为具体之证量而达到成佛之最终目的。

  我已解释过所有的术语、观想和咒语。但〈百字明〉则故意在早先的说明中略去,以便在本章中以所有原则与哲理之摘要来结束本注解。

  

甲、 首先让我来解释〈百字明〉,它是金刚萨埵之咒。金刚萨埵既是专名,也是所有菩萨的通称。在四加行中,此咒属专名之金刚萨埵而不属其他菩萨。因为本仪轨是属伟大的古代菩萨观世音,故此咒中之名字不是金刚萨埵,而是观音菩萨。有些仪轨中此名并未换过,这并不是错误,因为每一本尊都是一尊金刚萨埵,而金刚萨埵是每一密宗吓鲁嘎的共同名字。如果其名改为本尊之名,尤其是在本仪轨中,则更有效而易感应。我已在仪轨第九节中列出全咒,且每句皆加以编号,现依次解释各句:

  1、 嗡、阿哇落底贴瓦拉、沙麻雅。呼其名及沙麻雅。此处沙麻雅意为其誓句、大愿或戒律。无论何时一尊之名被呼,则其高尚的品格即与之完全相连而蒙感召;无论何时任何人祈请及尊重本尊的沙麻雅,其誓言即化为行动,而其大愿则圆满达成。其戒律即依其真正传统而持守,毫无变更。如果仅称其名而不及其誓句,他可能降临但不一定真正相助;如果你两者都呼吁,则他必须帮助你,因其愿已被同时祈请。正如你呼唤爱人之名,她会来就你,但如果你说:「你还记得当我们初见之时,你说:『爱我当如细水长流?』(誓句) 」她会记得而立刻拥你、吻你!我们敬爱我们的本尊亦应如是;他经常依照他的誓句来加持我们。这是无可置疑的。

  2、 妈努扒拉亚。请让我不要忘记我纯真的自性,或是,由于你的誓句请保持我于纯真的自性,即空性之中。这是有关于第一节观空的。当一个人住于空性时,他是被本尊所保持的,他与本尊同体。他永不为本尊所遗忘。他与本尊合一。

  3、 阿哇落底贴瓦拉、贴诺扒替渣。请赐给我成就金刚萨埵,此处金刚萨埵指金刚总持,他是五方佛之上师。这是一种菩提心,在修任一法之前必先发起的。为救所有众生,必先成佛方能从事所有神圣之救渡事业。普通一般仪轨在第二节观想坛城之前先列四无量心。但本仪轨是为已修四无量心者所着,故从略。据说〈百字明〉可用以补足任何仪轨之任何欠缺。

  4、 济捉米巴哇。请坚定我的空性。这显然地指出应坚定地住于空性,本仪轨中以下所有观想有如层层楼房筑基于空性之盘石上。

  5、 苏托给由米巴哇。请赐我瑜伽之受用。此与三灌之金刚爱有关,亦即红观音之密修。然而白观音之空悲双运亦属一种瑜伽之受用。

  6、 苏波给由米巴哇。请赐我不违背空性;就是说,纵在大乐中仍能配合空性。密勒日巴尊者对金刚爱之秘密教授强调:「大乐生起时要享受空性;空性生起时要享受大乐!」此处虽然我们只谈到观想,我们在观想由空性缘起之事物时,应保持空性;并且在想到空性时,保持观想。第十三节之本尊再显即属此种合一。至于空悲不二,我得更加仔细解释,因为它的极端重要性影响所有过去诸佛之证果,并为所有古德所强调者。

  

  凡夫之圆觉乃为罪所障。事实上每一个人违背空性时多多少少有罪。罪因即是不能保持空性而放弃之;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明烦恼而造损人之恶业。了知违背空性之危险,一个人就永不会造罪。当一个人住于空性时,彼即无自我,又何必要去造罪?当一个人的自我消失时亦无有他人,更有何人可被损害?!此亦为大悲之根源。由众生共有之空性本体而在个人心中唤醒同体大悲。谁会以己手自伤其腿?此亦无缘大悲之根源。这不是像一个丈夫只爱其妻。当所有众生同体则不需其他特殊条…

《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二十一度母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