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紅、白觀音儀軌陳氏注解(下)

  曲肱齋中文小冊叢書第十四種

  紅白觀音儀軌陳氏注解(下)

  CW3406b

  英著:陳健民

  中譯:關 忠

  校譯:林钰堂

  

  紅、白觀音儀軌陳氏注解 (下) 目錄

  

  第叁章 光及其色

  甲、 空性之光

  乙、「吽」字之光

  丙、 第二節及其光

  丁、 本尊之光

  戊、 七供之光

  己、 第十二節歸空之光

  庚、 在十叁節中由空性第二次重現之光,此光與前面諸節所述相同,但較前更光明純潔,有如銀汙去盡,較前潔白多多。

  第四章 此注解之總結

  甲、 首先讓我來解釋〈百字明〉,它是金剛薩埵之咒。

  乙、 現在我將說明本咒之意義或要旨,依照瑜伽部密宗之所強調。

  丙、 總括言之,此咒之功用有叁:忏罪、加持及補遺。

  丁、 現在我以之總結此注解,可作爲拙著中之一新功用。

  戊、 茲將本儀軌外延至較低層修法,而于修此儀軌前應有之前行或輔助加行,介紹于下。

  己、 茲介紹本儀軌延伸至較高級修法如下:

  

  庚、 西藏上師通常不將無上瑜伽部生、圓二次第傳授新到之西方人。

  第五章 證量

  甲、此處證量僅就本儀軌而言,並不推及較其爲高之修行。

  乙、向上延伸修途之證量

  

  

第叁章 光及其色

對于嬉皮及好奇者,光似爲十分稀有神聖之物。然而光有許多種類且來源各異。或來自疾病,或來自邪魔,或來自罪業,或來自實修之叁摩地。首先須知即使昆蟲亦有光。由發光生物學中讀到造物中的蝦、水母、章魚、軟體動物、原生動物、鞭毛動物皆有光。彼等皆爲發光之有機體。因此人體發光有何不可?更無論聖者如觀世音菩薩,彼據稱原系古佛,爲救衆生而示現菩薩相。本章不論及各種光之分辨,以此已在拙著之《佛印密宗辨微》中說明故。此處余僅指出照此觀音儀軌修法,于各節中應現何種光色。

  

甲、 空性之光

  空性之光源于自然或真理之靜態叁摩地,正如秋空澄藍而無絲毫爲雲所障。密乘中有此教授。依本人之經驗且如古德所說,天空僅爲上方而非空性光明之全部。余在此特加形容以彰此點,不僅是頂上,亦且是底下;不僅是由中國到秘魯,而且是由地獄到佛之淨土。不只是能觀者所觀之對象,並且包含能觀者,而無觀者與被觀之物。有如一無表面之圓球。但僅憑重複修習儀軌,如一般喇嘛與俗人所爲,並不能證得稱爲「常寂光」或「法身」之光。前者與淨土有關,後者與佛身有關。因佛在法身境界無能所之分別,故此光可安以此二名。然而由于本儀軌屬果位報身佛所傳之密法,每種經驗行者皆可預言。在修完生起及圓滿次第後,行者可能具體地得證此果德之光。

  

乙、「吽」字之光

  吽字包含五部。

  分別代表五智之一與五大之一。各部有其本色之光。依次如下述:一、藍或白,二、白或藍,叁、黃,四、紅,五、綠或黑。密宗下叁部通常傳授兩個根本或種子。其一稱爲中央根本或種子。于修中央種子之本尊時,中央爲白色。因此白藍二色可互換。密宗無上瑜伽部比日本之密宗下叁部有更多的調換。五部之中任一部可爲本尊居中,而以其他四部爲本尊四方之空行。假如以阿彌陀佛爲本尊,則中央爲紅色,而西方應爲藍色。其他叁部顔色如常,一如前述。讀者或問其他四種顔色如何能由空性之白或藍色中産生?這是相當科學的,並且已經由研究專家證明。科學家用七色板(Newton”s disk)來顯示日光之諸色;當此儀器快速施轉時,顯而易見日光是白的。但于其靜止時,其七彩間隔分明。故此全由速度而定。科學家言光速快于音速,故吾人見閃電于聞雷聲之先。但科學家從未研究思想或智慧之速度。佛法中認爲其速高于一切。

  此點曾蒙大瑜伽士密勒日巴顯示,當時有一外道要求他比賽攀登喜馬拉雅群山之某一高峰。密勒日巴只需一念即可達彼;于想到該峰頂之同時,他已到達。每一聖者皆被稱爲空性之行者。當他在靜態之叁摩地中,光爲藍色;當他在空性緣起之動態叁摩地中,其光則隨其渡生事業之作用而異。兩者皆屬空性,可以互換。

  再者,根據科學,光是由種種波長之電磁輻射波動所構成,且如將一束光經叁棱鏡折射,則彼即依各種不同之波長而現一相對應之光譜。光譜之長波端爲紅及黃色輻射光,其短波端則爲黃綠,綠,藍綠及藍。當物體之表面被白光照射,光譜中部份光色即爲彼吸收,視表面及其染色之分子結構而定。因此紅色表面會吸收長波之光。各種顔色之光度或色調不同且與白光之混合度亦異。

  科學家亦承認顔色爲視覺感受之一種性質,但不知當視者見色時腦中顯示甚麼。

  吾人應知在佛法意味中此叁棱鏡即空性之叁層面所構成之叁角形。亦即叁解脫:無生、無願、無相。此叁皆爲空性之特征。吸收即空性之叁摩地。波之長短象征行者證入空性之程度。科學家對于光之了解只限于物質、物理方面,或心理學中觀察並辨別不同顔色之展示所造成之情緒沖擊。只有佛教密宗強調心物二種範圍之本性相同。因此光及其色是以心物並重的方式來描述。較之科學更加真實完整。

  再者科學認爲電磁波之放射是由于發射體原子狀況之改變,並且常法是以加熱來激動物面使其發光。但聖智光明源于非原子之空性叁摩地。並且亦心亦物之聖智光明乃由拙火,或智火激起。拙火所由來亦是融合智慧、瓶氣及空性定之叁摩地。科學從未證此。然而在孟賽顔色系統中,曾提到關于視察種種飽和色之心理及物理意義,但未及空性之智慧。故前者爲業力無明系統中之一種人類心理學,而後者爲無我之明行系統,其智大異于任何科學。

  若再問何以孟氏色系中列有二百六十七色,而佛教密乘中只有前述之五種顔色?

  這是因爲佛法之哲理包含五大及五智,且本尊身中有五大之氣及五輪,加上五是佛法中常見的吉數。佛教中主色有五,但輔色則較之多多,而雜色又較輔色更爲繁多。彼等僅由神通而示現于壇城或報身佛。修法只需五種主色。吾人雖僅修習五方佛或五嚇魯嘎之儀軌,並不表示僅有五佛或五嚇魯嘎。藏文書《死籍》中曾題及百佛,且大乘經典中有《千佛名經》。事實上佛數無量。光或色亦複如是。但爲便于修法僅重五色,即使外道亦複如是。

  再者,個人對某種顔色之反應不能可靠地預測,因其業報各異之故。但聖光之真義及效果則爲確定而決無混淆。

  很多科學家企圖描述見色之過程,但他們之間彼此不能同意。哥斯泰(Goldstein,1942),傑拉(Gerad 1957),墨錄龐錐(Merleau Pontry 1962)及歐特( Ott 1968)各持異議,且做過很多實驗發表一些理論。基本上各有各的人生觀及宇宙觀。悲觀者偏好深暗色,如藍、黑及深綠色,且其人亦顯得愁悶不振。樂觀者較喜淺色,如淺黃、白、粉紅及淺綠,且興高采烈。同一紅色對于共産黨徒好象戰士的顔面,而對于遭其摧殘之受害者則如血汙及殘忍。赤色中國與自由中國之國旗皆有紅色。臺灣居民稱赤匪之旗爲血腥旗,而自認其旗爲青天,白日,紅色爆竹滿地的自由快樂之旗。同一黃色,對于某些有成見者,似含有色情之意味,或作嘲谑之用,如「黃色新聞」,而對于小乘佛教之比丘則爲非常高尚與神聖,此即钖蘭比丘著黃色袈裟之原由。

  黑色對于罪人有偷偷摸摸之意,因而有財貨之『黑市』。嗜鴉片者通常于暗室以小燈吸

  。因此《新約》約翰叁、19:「人們愛好黑暗甚于光明,因其行爲邪惡」。但對于護法聖衆,黑色象征不變之節操。因此有許多護法,如麻哈卡拉,是畫成黑色的。這也是何以培根(Francis Bacon)說:「所有顔色在黑暗中都會調和」。把任何顔色加入黑色,都會變成黑色,反之則不然。因此黑色性如鑽石,喻如金剛之不壞,亦表空性之包含一切。各人的個業好象一副眼鏡,或綠或黑或白,由之視物,不論其原色爲何,無非同色。例如本爲白色,透過黑鏡則所見都是黑色。因此人類所見諸色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所以約翰‧格陵力夫‧菲替爾(John Greenleaf Whittier)曾作下列詩句:

  

未來生命紗

  全以己色紡

  于命運田中

  今收昔所種

  

  至于拿他麗亞‧可蕾因(Nathalia Crane)則曰:

  

虛弱童貞女 郁郁疑真理

  淪落愛紅顔 紛擾終無已

  

  然而佛所見之光與人類所見者全然不同。必先消除主觀,也就是我執。如莫文(W. W. Merwin)曾說:「沒有人是他自己的光,即使太陽也如此」。「見聖光最佳方法是熄滅你自己的燭光」。此則爲湯馬斯‧福樂(Thomas Fuller)所強調者。釋尊成佛以後曾毫無主觀地經驗了各種光,他教我們客觀真理之確定性中的功用及玄妙。此種客觀並非真正與主觀對立,而是無有主觀之我執及其微細汙染之殘余。因此各種佛光自然調和而無衆生個業之差別。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業、習慣、感受與情緒,這些都由我執與無明而生,亦皆于其對顔色之感受中反映出來,有的人以爲綠色代表新鮮,而其他人則覺得是羨慕與嫉妒,有的人以爲白色代表純潔,而其他人則覺得是表示死亡;多數東方人于父母喪時穿戴皆白色,而西方則以黑衣表示哀悼。有些人覺得黃色代表懦弱與懼怕,而其他人則認爲黃色象征快樂與幸福。

  然而佛教徒中能依照佛法而不爲過去生之業力所控製者,根據佛教密宗之哲理而有關于光與色之正見。他們對于光之反應總是彼此相同,並與曾在果位中體驗此等之報身…

《紅、白觀音儀軌陳氏注解(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二十一度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