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在屍陀林中修行的功德

  在屍陀林中修行的功德

  CW3404

  曲肱齋全集第27冊;陳氏英文小冊第10號

  英文原著﹕陳健民上師

  漢譯﹕孫一居士

  漢譯校訂﹕林钰堂博士

  

  今天是陰曆七月十五日孟蘭盆會日期,依據佛陀的教導目連救母的故事,鬼道的衆生可以減少很多的痛苦,因此比較可以和佛法接觸。從前中國在這個月裏,七代父母可望因此孟蘭盆會之供養而得超升,尤其今天又是DB法王的生日,所以我現在很願意來談這個題目:什麼是到墳場去爲死者祈禱的功德,我將演講的內容分爲叁大段,每一段都用外、內、密,密密四層理趣來敘述。

  

  

  一、屍陀林的功德

  一個屍陀林爲什麼有這麼多功德?究竟是那些功德呢?就外層來說,其主要的功德是使人了解「一切無常」,無常是小乘佛教修持的重點,而小乘佛教又是大乘和金剛乘佛教的基礎。正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說:「進入佛法之門的第一步,就是學習無常」。爲什麼?因爲我們每個人都執著于世間的欲望,唯有了解了無常,才能克製這種欲望的傾向,並且引導我們學習佛法,釋迦牟尼佛自己在他國都的四個城門,分別遇到老、病、死和沙門四相,從那時開始,他了解了無常,在佛道的曆程上踏出了第一步,而後繼續前進,直至證得無上正覺。所以我要成爲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必須先要了解無常的真理!

  

  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難得見到一口棺材或死人,不像在東方出殡時通過大街,經過親戚和朋友的家門,然後送到墓地,而且在東方大部份的人,都比較貧窮,一天的食物就是他們最大的欲望,他們知道也許明天就會死去,因此在東方,比較易于體會到無常及生命的短暫。

  

  在美國,人死後由一輛靈車很快地運走,對我這樣一個移民來說,幾乎無法認出,因爲一種特別車子很快地離開市區,將屍體帶到墳場火化或是埋葬這些事多已職業化,有一定的人員工作,只有死者的親屬,才有機會接近,來認識無常。

  

  美國人不論從事何種活動或在任何環境中,都可以找到欲望的滿足,而沒有無常的觀念,每個人都生活得很舒適很愉快,盡情地享受,從來沒想到有一天他會死亡,也未曾想過他應學習正法,大部份的人都無法接受小乘聖典的四聖谛,因爲他們的日常生活太容易太舒適,不了解痛苦,以致于沒有令他們發起出離心的機會。如果你不到墳場去,你幾乎已忘掉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件事叫「死亡」還有一個東西叫「屍體」。

  

  不論你的日常生活有多快樂當你來到屍陀林中,看到那麼多人被埋在地下,不論貧富,都是一樣的待遇,你會不由自主地生起無常之心。當我們來到屍陀林拜訪這些已死的朋友,他們好象對我們說:「啊!你們一定要精進地學習佛法,我們已經太遲了,但你們可能還有一些希望。從前我們的皮膚也和你們的一樣細白,而現在我們的身體已在地下分解了,你們要警惕無常啊!」我們可在墳場中爲他們祈禱,來幫助他們。然而事實上,我們從他們那兒得到的,比我們能給他們的更多,他們又似乎對我們說:「不要管你們薪水賺多少;或女朋友漂不漂亮;或是世間任何欲望,因爲到最後,每件事、每個人都會離開你們而去。不是因爲你富有,或是你有很多愛人,就可以免去死亡。到臨死的時候,一樣的要後悔,有什麼益處呢?我們必須在死亡來臨以前,精進修行才對。

  

  我們什麼時候死是難以確定的,佛陀之所以選擇在人間降生,就是因爲人的死期無有定時,因而無常心容易生起。有些人在娘的子宮裏就已死去,有些人在搖籃裏死去,有些在童年死去,有些在成人後死去,我們已經這麼大年紀了,還剩多少時光呢?事實上,死亡隨時都有可能,就在出入息之間。進一步說,死亡並不是死的那一天才發生的,而是每個月,每一天,每一時都在進行中,一天過去了,就絕對不會再回來。因此你必須經常保持這樣的無常心,而不要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終必拋棄的世間欲望中。我們必須認識、什麼事情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什麼事情是沒有意義是浪費時間的。當我們來到屍陀林,就自然會思考這些事情,並且選擇有價值的去實行。總結地說:幫助我們生起無常心,由無常心生起出離心,並精進學習佛法,這就是屍陀林外層的功德。

  

  譬如:我們要曬幹一件濕的袍子,就必須將袍子放在陽光下一整天,但是如果早上八點有陽光,九點卻下雨,十點再天晴,十一點又下雨,這樣就算過好幾天,袍子也不會幹。同樣,我們的修行也是如此,必須精進,從早到晚要繼續下去,甚至在睡眠中,中陰身時,死亡時,亦是如此。這樣的精進,從那裏來呢?從無常心來!你必須經常地想,我很可能不久就要死亡,所以現在必須要好好地修。很多聖人的傳記,描寫他們精進的實例。從前有一位聖者在岩洞中修行,有一次他到洞外去小解,他的袍子被纏在一根樹枝上,他想把它解下來,接著他又想,我應趕快小解完,然後回到洞中去修行,何必浪費這個時間來解開袍子,所以他將袍子從樹枝上扯下,就回岩洞去了,就連這樣短的時間,都不願意浪費,多麼精進。

  

  非常多的世事纏繞著我們的身心,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我們必須反省,一寸光陰一寸金,如果只是一天中斷了修行,都有很大的害處。今天我們浪費時間,明天也浪費時間這樣縱使活上一百歲,我們的時間也被浪費盡了。應經常如此思考,如此自憐,如此下決心!一定從此時此地我就要努力地修,這種精進心皆是由無常心而起的。以上,是就外層環境和物欲來說的。

  

  無常心能克服九住定的叁種敵人─昏沈、散亂和失念。如果你的無常心強,則不欲追求世間的欲望,那麼散亂心自然減少。如果你平時欲望多,看看這個廣告,看看那個新裝,那麼當你打坐時,這些思想仍會繼續出現,這就是散亂心。其次由追求欲望而感到疲勞,因疲勞而想睡眠,昏沈就來了。如果你有無常心,就會想:「啊!我就快死了,迫求這些東西幹什麼呢?我要好好地打坐,這一點珍貴的時間,對我太重要了」。如果這樣想就不會感到太疲勞了。至于失念,是內心愚癡的反射,如果你真正有了無常心,則會生出智慧,而經常保持覺醒,不被欲望所惑。因此,心能經常保持清明,與真理相應,失念就不會有,這是無常心對修禅定的好處。

  

  禅定是內層的意義,所以現在我們已經講到第二項內層了:內層是指我們的心靈和精神的狀態,如果學習密宗,我們會用到佛菩薩的壇城,壇城表示佛陀的淨土,和我們的心靈狀態有關。在壇城的最外一圈,是畫的五大〈地、水、火、風、空〉,次內一圈則是八大屍陀林,這個屍陀林不是外在的屍陀林,而是我們內在心靈狀態中的屍陀林,因此即使是佛陀的淨土,當畫壇城時,也是被屍陀林環繞著,這八大屍陀林中,每個屍陀林都有聖者在修行,有塔,有空行母和護法之鬼神等,這就是告訴我們,心靈的升華是從無常心開始的,你必須由這兒走過,然後才能得到內在的快樂、智慧和覺悟,這就是爲什麼密宗每一尊佛陀的淨土壇城,都被八大屍陀林環繞,這是內層功德的意義。

  

  在密層來說,無常最重要的標志,就是人的腦殼,現在我們的墳場都十分現代化、科學化,每件事都處理得很快、很幹掙,然而在東方,人死後有四種葬法,第一、土葬─將屍體埋在土裏,腐爛後仍留腦殼和骨頭。第二、天葬─將骨和肉施給天空中的大鳥吃。第叁、水葬─屍體拋于水中喂魚。第四、火葬─燒成灰。在過去地廣人稀,故大部份是土葬,每一具土葬的屍體都有一個腦殼,所以腦殼是屍陀林的重要標記。

  

  腦殼的第二個意義,是它在壇城中的標志,佛陀淨土的宮殿,由叁重圍牆所圍繞,第一層圍牆是由腦殼堆積而成的,表示法身的保護,這比內層的功德更深了,爲什麼是法身,而不是報身或化身呢?事實上,這叁重牆就代表了法身,報身和化身,第一層「腦殼」表示空性是法身,第二層「金剛杵」表智慧是報身,第叁層「蓮花」表出離是化身。

  

  爲什麼腦殼表示法身的保護者呢?因爲法身是建立在空性的哲理上,而對空性了解的第一步,就是無常,有了無常的觀念,你會想:這些事情都是短暫的,會毀滅的。漸漸的,你會體會到空性。當然空性的深層意義並不完全是這樣的,然而由于體會到,萬事萬物的無常、無我、空,你會逐漸不執著于世間,最後能真正了解空性。法身即建立在空性上,這就是腦殼之所以爲法身標志之理由。以上是密層的功德意義。

  

  腦殼和骨頭常常做爲佛陀和空行母的裝飾品,表示一切法都是建立在空性上。空行母有一頂腦殼做的寶冠,它代表人類各種不同的心理狀態,譬如:貪、瞋、癡、慢等,這些心理狀態必須被超過,並且升華進入空性後,方可做爲裝飾。也就是以腦殼之寶冠來表示佛之五智,將五十一種心所升華進入空性妙用的意思,這是密密層功德的意義。

  

  屍陀林中最神聖的標志,是佛陀所戴由五個腦殼做成的寶冠,這表示佛陀已將人類的五毒轉成了五智,要成爲真正的佛陀,你必須有這頂寶冠!這五智是非常深奧的,就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和法界體性智。另外一個有關腦殼的標志,是蓮花生大士的手杖,其頂端有叁個腦殼,第一個腦殼表法身,因此可知,腦殼之標志是有很深意義的,而這些腦殼都和屍陀林有關。

  

  上面已由四個角度說明了腦殼的意義與屍陀林的關系,如果你能常常到屍陀林去,你會很容易得到這些成就的標志。

  

  

  二、爲死者超度的功德

  現在,我們在此地爲死者祈禱,究竟有什麼功德呢?對此問題,我也用外、內、密、密密層理趣來分析。

  

  第一、頗瓦超度法外層功德之意義。我們來到此地了解了「無常」之重要,我們看到這些已死的人,心中很難過,希望盡可能清淨他們的罪業。在外層方面,我供養此地的地神及…

《在屍陀林中修行的功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綠度母的修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