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佛七開示▪P10

  ..續本文上一頁來講二次,往後可能講一次亦不容易。即使來聞法,若不用心來聽,亦不得益,何不將心收攝回來,專心聽講,將來求個解脫。

  前面言“十惑”如十個刑警隊,跟著我們看我們造業,往叁惡道拉,故得把惑伏住,令不起作用,如何能伏住?佛法不必多,貴在實行,即“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吾人生長在此惡劣環境,只有隨緣受報而消舊業,既知要消舊業,則要覺悟改過,將十惡業改爲十善業。時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如此可消舊業。

  若貪、嗔、癡、慢、疑之念頭起時,立刻以一句佛號壓之,令其惡念不起,則將來解脫有望,否則眼前之原子彈也躲不過。佛經上雲:“共業共受”,我們同樣生活在此一時代,飽受其威脅,若能依教奉行“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則可“共中不共”。即使業報現前,吾人亦可轉變,不必共受業報,眼前可免原子彈之苦,將來可以往生西方,因吾人肯“改”,則不在劫數之內,將來一定可以解脫。

  是故“伏惑”乃必定要修之行,若“貪、嗔、癡、慢、疑”爲魔,其念頭一起,當下以佛號壓之,但魔亦有力量,愈壓愈壓不住,則須助力。行十善業,即是念佛正功夫之助力,若做十惡業,則是增加魔子魔孫之力,故多行善念佛,則不懼魔矣。

  吾人若起一妄念,立刻以“十聲佛號壓伏住”所謂:“一個妄念十聲佛,妄念不如佛號多”,大家可以回去實驗,譬如拿黑豆代表妄念,拿黃豆代表念佛,起一個妄念放一個黑豆,立刻用十聲佛號壓伏住,就放十顆黃豆,日久天長用功,黃豆即多,黑豆就少,妄念可伏,此乃“伏惑之法”。

  以黑豆、黃豆比喻妄念、佛號,用功一久,佛號多,妄念少,猶如黃豆多,黑豆少,吾人隨手一伸,拿到黃豆機會多,拿到黑豆機會就會很少。猶如臨命終時,八識田中種子一搖,其亂七八糟之妄念種子,被多數佛號種子壓住,妄念不易出來,佛號容易出來,念佛種子一出來,吾人即可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修行就成功矣。

  今日所言“伏惑”之法,非常要緊,若不用心深記,吾歲數已大,明年亦不知死活,縱令不死,吾再講十年,也是說此念佛伏惑之要緊話,希望大家好好念佛,把惑伏住,能夠往生。若要斷惑,說誠實話,現今無人能辦。

  此段所言乃“還滅門”,與前述“流轉門”不同。還滅門是不令其流轉,能“伏惑”,不隨波逐流,回過頭來自己做主,目前消災免難,將來能夠往生,即得解脫。最後說個偈子做結:

  “刑警十個常跟隨”—任何人皆有貪、嗔、癡、慢、疑等“十惑”之妄念,猶如十個刑警常常跟隨著我們。

  “前頭牽引後面催”—前面的刑警拉著我們上叁途去受苦,後面的刑警還催著我們走的太慢。

  “誠心念佛沖他散”—伏惑亦須正助雙修,念佛爲正行,十善業爲助行,猶如十位使者,幫助我們念佛之功夫。十個刑警雖然緊跟著要拉我們入叁途,但是吾人一直誠心誠意念佛,佛即放金光,將刑警沖散、沖跑了,無法靠近我們。

  “六字停時他又回”—但六字洪名若一停,不再專心念佛之時,則十個刑警立刻又會返回,再度跟隨著你,將你纏住,拉你往叁途去受苦。

  話就說到此爲止,要緊大家好好念佛,實驗實驗“伏惑”之法,上等根器在此佛七中用功,即可“伏住惑”故大家不可打擾,不可隨意上下走動,不可講話打岔,否則擾亂道人心,便是造罪。請佛七中之護七人員,好好護住佛七規矩,以成就大家道業!現在開始念佛,不可再妄動。求一心!放下萬緣|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癸亥年靈山寺佛七開示

  弟子黃泳敬記

  人身不易得 叁途真可怕

  極樂人人去 叁毒心放下

  念佛不改心 等于說空話

  心口若相應 立見佛菩薩

  諸位老師、諸位同修:今日靈山寺爲了恭祝阿彌陀佛聖誕,開始打佛七。本人在此每年都來與諸位談談話,不敢說是講“開示”,“開示”這兩個字本人擔當不起。本人在此講了叁十年,從前佛七期間都來講叁、四次,後來覺得太複雜了,就講兩次,到現在事情更多了,只講一次,此先聲明。

  打佛七講話與講經不一樣,不談道理,專談其中如何可以“一心不亂”之重要問題。叁十年來所講的話都不相同,可以說把要講的話都說盡了,這是因爲本人沒有學問的關系,倘若有學問之人,即使專談一種法門,再談叁十年也談不完。

  淨土法門,這幾年來不免有談玄說妙之處,而在臺中叁十年來講經不斷,且講大經,諸位同修也常聽經,淨土法門聽了不少,教理也聽了不少,諸位應該會有成就才對。可是看起來,叁十年間,後十年就不如前十年,前十年又不如剛開始的十年,可以說是一天一天往後退,到了今日之下就更不樂觀了。今日說話請諸位多加原諒!諸位來此是求一心不亂,若來與諸位談話的人要是講客氣話,恭維大家,對大家沒有好處,只可說說毛病,把毛病一改,就成功了,爲什麼呢?因爲在從前學佛環境較簡單,現在卻很複雜,如何複雜呢?在外國有些沒有經過字的認識,而妄作聰明改佛經,而且印出來給人看,大家若一看,心中就亂了,心一亂如何一心?這件事也怨不得別人,他們來此胡言亂道,而諸位是聽過大經及佛七之開示的,若連個邪正也分不出來,那就是對佛的信心不夠,經是佛說的,誰敢改經?文殊菩薩也不敢改,改經是大逆不道的,那不是佛教徒。

  我們淨土法門是以往生爲原則,在叁十年內,第一個十年往生的有好幾個,往生的現象很不錯,第二個十年就少了,到現在第叁個十年,就寥寥不過幾位而已,功夫已經不行了。不單是修行功夫,連平素做人也差了。佛教徒不論是在家出家,總之是以“戒”爲根本,戒、定、慧叁學,若連一個“戒”字都看不起,那還成什麼功呢?學佛之基本問題就是“戒”。把這話說出來,今天不談玄說妙,就把淨土法門的情形說個幾句。

  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祖師與經典都有說過,淨土法門是難信易行之法。要是修別的法門,麻煩透了,必得斷見思惑,見思惑懂的人就很少,連懂都談不上,如何斷?豈不成了空話。淨土法門不必斷惑,但大家不要誤會,話很不容易講,你若能斷惑那很好,當然是上品上生,若不能斷惑,連個惑都不懂,給你講斷惑,豈不是爲難你嗎?此“難信”是其一。

  第二是“易行”什麼也不必懂,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成功了,可是你就是不相信。叁藏十二部,那一個法門都好,若腳踏兩條船,船一開就掉下去了,你若踏四條船,那裏也去不了。此是易行。這句話我們博地凡夫不信是當然的,因爲到了八地菩薩還不敢說信了,但是我們要強信。佛經上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有因,都是方便法門,所謂:“方便有多門”,但是唯有淨土宗修行之因不用方便。萬法唯心,心念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個多麼准確。吾人念佛,無非是以佛心爲己心,除了佛以外沒有別的,一專心就成功了,非常簡單。

  阿彌陀經要緊的一句話,就是念到“一心不亂”,什麼叫做一心?倘若你的心除了阿彌陀佛,還有藥師佛,這就不叫一心,這叫二心,不專門。一心者,其心幹幹淨淨的,就是這一件事情,此謂之一心,念到一心你才會往生,不到一心就不會往生。你們諸位若說我們除了念阿彌陀佛以外不念別的,行否?那是很好,但是你們一天二十四小時,自己想想,念了多少時間的“阿彌陀佛”?若是每天都能念一個小時的佛,就算很不錯了,還有其他二十叁個小時在做什麼呢?

  諸位又說,那有人一天到晚有閑功夫一直念佛,不錯,沒有教你一直這樣念,經上說得很清楚,有念佛、有憶佛。諸位都念過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與憶佛不一樣的講法,“念佛”是嘴與心都念,憶佛可以嘴不念,心想著忘不了。譬如你手裏拿毛巾,我爲何拿毛巾?爲著阿彌陀佛。我爲何喝水?也爲著阿彌陀佛,一切等等不忘這個—“阿彌陀佛”,把這個阿彌陀佛挂在心上頭。這不是很困難嗎?其實不難,大家心中沒有一個人忘記吃飯,再忙、再累,即使不餓,到了鍾點還是要吃飯,吃飯忘不了,念佛卻忘了。總之無論什麼事情都別忘了要往生西方,一切皆是爲了阿彌陀佛,如此淨念相繼,心裏頭才不會去羼雜其他東西,如此才能一心。

  能夠一心是很好的功夫,但是必得去掉心中亂七八糟的念頭,如何去法?說與諸位聽聽。佛理不是我們凡夫懂的,“一心”經典上有“理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是“實相念佛”,此一般人完全不懂。“事一心”也難懂,連理一心、事一心都不懂,你算什麼一心?只要事一心、理一心就斷惑,這在彌陀經上有說,但是我們博地凡夫不懂。諸位要是一心的話,就不再打妄想,你心裏想東、想西,想著那家好、那家壞,是是非非打妄想是大毛病。禅家講的是一念不起,不打妄想就成功,這是句總話。

  但大家不能不打妄想,說實在話,大家沒這功夫,有一句話“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不怕你打妄想,一打妄想就看好:“我打妄想了,怎麼辦呢?”就得趕緊覺悟。若能伏惑,于臨命終時,大家助念就能得力,你不懂得伏惑,于臨命終時給你助念,你也不聽這一套,功夫全在平素。知道是妄念,就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妄念打跑了,此叫“伏惑”。

  說到這裏,打妄想就是六道輪回,就是叁途種子,就這麼一句話,你相信了,就得利益;你若不信,也沒辦法,事實明明如此擺著。平素同修都有很大毛病,會是是非非,爭名奪利,若都讓你稱心如意了,死的時候就是帶不去,帶去的就是罪業,這還想不開?所以還是念佛要緊。

  念佛要求得一心,往後還有叁天,前面四天我沒來,好壞我不知,今天看到了,多少可知一點。我在臺灣就講了叁十幾年,在大陸講的暫且不提,我可以說最少講了七十年,我可以多少看出點來。從前有人說靈山寺打佛七,地上掉下一根針,大家都聽得見,現在還能這樣嗎?在家裏就東扯西拉,張家長、李家短,就鬧這些事情。來了這個道場,還弄這一套,你是來一心念佛?還是來扯事情?這成什麼功?唉!說到這裏以一首偈做結束,大家求一心,不得一心,生命到了時候就入叁途。

  “人身不易得”—念佛,在六道內都可念佛往生,可是人道往生最容易,除了人以外,其他畜生、地獄、餓鬼就難了。天道也難,還不如人,因爲天享福太大了,他的心一肚子地享福,也不求往生西方,就是人最容易修行。所以偈上頭一句就說“人身不易得”,此話經上皆有提及,非只是我如此說。“人身難得”,在經典中有譬喻:在高山頂放一條長線,山下有一針,此線要穿過針孔,但是風一吹,此線不知跑到何處?莫說是一條線,即使是一千條、一萬條線,是否正好有一條能穿入針孔,其機會實在非常困難,人身之難得正是如此,現在大家都得了人身,應當尊重,因爲得人身才有機會聽念佛法門,才有機會念佛,才有機會得解脫。

  “叁途真可怕”—要知人身難得但易失,很容易就壞了,中國人喜說好聽的話,生了孩子就恭賀長命百歲,可是一百歲的人究竟有幾個?臺灣雖有,但是很稀罕,俗雲:“閻王要你叁更死,誰也留不得到天明”。經上記載,佛問弟子:“人命長短,汝知否?”有弟子回答:“人命在呼吸間”,佛說:“對了!”這口氣呼出去,未必能再吸回來,就是如此呀!這個生命誰也不敢給你保險能活多長?人身一失如何?大家注意聽,要再得人身就很困難、得不到了。那要上那兒去呢?變畜生、變餓鬼、入地獄。到那叁途壽命很長,到了地獄有八萬四千歲,受苦時間長得很,若到了那兒,苦是受不了的,給諸位說說,不用功念佛,轉眼就是叁途,叁途真可怕呀!

  “極樂人人去”—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容易去嗎?經上說過:“萬修萬人去”,誰要念到一心不亂,誰都能去,不是很容易嗎?可是要當生,這生去不了,就下叁途,就完了。全在這一生,到了極樂世界就永遠不生不滅了。

  “叁毒心放下”—去極樂世界是心去,心幹淨了才與阿彌陀佛相應,心不幹淨,如照鏡子,雖然鏡明,但有物遮,則照不了物(即不感應)。叁毒:貪、嗔、癡。貪心—什麼東西看了就想要,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皆是七寶莊嚴而成,你不會要。光看眼前,光貪眼前、眼光大小,貪戀娑婆之心要放下。嗔恨心—此最厲害,某人對不起我,他怎麼對不起你?他若對得起你,你就往生了嗎?他愈對不起你,愈好,對不起你,就遠離他,少操心,你個人就修你個人的。癡—愚癡、邪知、邪見。講因果,他都聽不進去,光看名利,看見是非,這是害你與阿彌陀佛不感應。念佛必得將貪嗔癡叁毒放下,放下則心幹淨,就能感應道交,就能去極樂世界。

  “念佛不改心,等于說空話”—此二句合著說,大家平常在家不專心念佛,來此道場還談是非,還亂七八糟,這個道場是要你求一心的,若在此還不一心念佛,在家裏之情形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說“念佛不改心,等于說空話”,若心不改,嘴光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欺騙佛,有何用處?這就等于在說空話。

  “心口若相應,立見佛菩薩”—心口若相應,就與阿彌陀佛過了電,感應就是感電,一直心口相應,立見佛菩薩。西方極樂世界,佛來接引、菩薩來接引,此大家皆知。你去不了,你不知路頭,佛來接引你,可是你不去,佛就在眼前,但你有貪嗔癡在那擋著,與佛接不上, 電。若能放下叁毒,心口相應,你立刻就可見到佛菩薩了。

  咱們念佛要緊,現在大家把亂七八糟的心,全部放下,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佛七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