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熟了就可以了。
172.問:現在有時不像從前那樣有個觀照的心,是怎麼回事?
答:從前觀得生一點,用心提,現在觀得熟一點,不用心提了。如果時常忘記,還是要用心提一些,要善調節。像我們念咒一樣,生的時候用心念咒,要念得清楚;熟了,如不用心就油了,嘴裏念,心裏不念了。油了就不容易入定,身體化不空,咒與念頭分開了,念頭就流了。所以念咒時要聽得清楚,攝住念頭,慢一點沒關系,到時自然脫掉。不要有個“要化空”的妄念,那就自然入定了。
173.問:有時打坐觀照時,有事要做,但就有股力量不讓動,還是坐在那裏。
答:這是觀照有了一定的定力。但事情來了還是要做,要活潑,不能死定在那裏,動一下就出定了。人情味少了好,但事情還是要做的。
174.問:座下感十分輕安,不覺有身,眼睛視力也提高了,頭頂百會處有氣向上沖頂之感。
答:一切變化,均不要管它,隨其自然,即無偏頗。修法時色身自有變化,但不可追求。
(叁)種子翻騰與座下觀照、見性與保任
175.問:修心中心法當種子翻騰猛厲,忍無可忍時,怎麼辦?
答:不要怕,只須出聲持咒,即能化去種子。經過千百次的翻騰上下,便可證入不動。
176.問:座上有時種子翻騰劇烈;有時一座卻十分空淨;有時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悶、難受。這是爲何?
答:種子不是一下子即能消光的,要不斷在事境中鍛煉,所以不可大意、驕傲。功夫沒有到落堂的地步,總不免有反複,所以你要努力上進,不可懈怠呀!
177.問:一直修第四印,是否可以把種子翻光?
答:不可以,還須在事上磨煉。不過打坐修法可以幫助你在事上透過去。打坐是修定,事上磨煉是修慧,要定慧雙修才好。
178.問:修法至一階段後,反複出現心似刀割,心情煩燥,著急之狀況,該如何對治?
答:八識種子在翻動,故有此感受。修行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耐心闖過這波濤起伏的難關,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又,難過時,出聲持咒,容易度過難關。
179.問:我在修行中時常因身虛心煩而進進退退,是不是應堅持加坐?
答:免不了的。功夫未到不動地,總是要發生進進退退的煩惱現像,因八識田種子被般若火薰起,翻騰而使然。種子翻騰起來很難受,覺得退了,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睡也不是。此時要頂得住,不被嚇倒,要透得過,其實這是進步。可加修第叁印,出聲念咒。但如實在感到身體不支,也須稍放松,減少打坐的時間。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抓緊用功啊!
180.問:每次月經前幾天明顯感到心力不夠,不像平時能觀照住,想往外面跑。這次竟然想說是非,明明覺得不該這樣,可控製不住自己,反被外境所轉。實在慚愧,有負師父的教誨。
答:這是生理的反映,不要緊,就到外面走走,散散心好了。女人到了更年期,生理反映特別強。尤其用功人種子翻騰厲害,就更不能作主了,過了這一階段就不妨事了。觀照要松緊適度,不可過緊。
181.問:打坐後覺得睡眠不太好,還會做夢。
答:覺不要睡得很死,做夢是在翻種子,是好事。
182.問:種子翻騰如何調伏?
答:修學佛法不是一帆風順的,功夫沒有到徹底的時候,會有反複,就是這樣一浪一浪的。要督促自己不要跟種子翻動的妄念跑。所以過去的大禅師都念楞嚴咒心,用楞嚴咒心來調伏這個種子。最壞的種子是淫欲心,這是最深的生死根本,這個根子斷了就好了。如種子翻騰得厲害,不打坐,只念咒,也可出去散散心,過去了就再來打坐。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太多了,所以明心見性後還不能了生死。很多明心見性的人還要犯錯誤,因爲種子埋伏在裏面,碰到緣就起現行,翻出來了。因此要明白這個道理,要在事上磨煉,將種子磨光才行。
183.問:至今修法已有6個月,有些問題祈請師父開示:打坐一段時間就出現煩躁情緒。心煩意亂,愛發脾氣,不由自主,但過後自己又很後悔。煩躁出現過好幾次,導致停坐兩次,共五天,好像這個臺階總是越不過去。近一兩座,座上也有些煩躁。該如何對治?
答:這是你心神不穩,種子翻騰所致。此時可出聲持咒,度過此關,千萬不可停坐不修。
184.問:雖然加坐,煩惱似乎並未因此減少多少,而且經常心頭發悶,厭人恨己,是否由于坐得太久了?
答:打坐應該是一種享受,無半點煩惱,你倒煩悶欲絕,走到反面去了。似應調劑一下,去外面遊山玩水,再來打坐吧。多和知友談談,交心也不失爲一種調劑的好辦法。應病與藥,法無定法。總之打坐用功,應該是心態平靜,安穩、舒適,而無煩惱。縱然種子翻騰,有進退失據之感,只要出聲持咒一番,即能安然無恙。“厭人恨己”是你心量小的舊習翻出來之故,趕快呵斥自己,放下這一切不應有的惡習。
185.問:近來碰到點逆緣,一直子氣得我妄念紛飛,膩透了,想盡快搬家去淨土。雖明白諸法皆幻,卻仍有所希懼。
答:唉!要成佛,不是圖舒服快樂,而是不怕吃苦。因爲佛是入世度衆生的,不是厭世逃避的。佛是二足尊,你不吃苦,福德從何積聚?!沒有福德你怎麼成佛,更如何出離六道?!所以要出苦就要不怕吃苦。在苦難中鍛煉,才能將執著消光,而恢複本性光明。
186.問:有次因一點小事和人家頂撞起來,當時我自知不好,但按捺不住。這都是我心量小,愛面子的結果。這又是修法的大忌,該怎麼辦?
答:這是觀照不得力之故。人人都有愛面子的習氣,其實這是最愚蠢的,就是爲這莫須有的面子,把自己拉到生死之中去。要問怎麼辦?就是趕快放下。
187.問:除習氣是否不能太著急,著急本身也是習氣。
答:對!不能著急,你心空了,還有不好的行爲嗎?講對治就落下乘了。當心動時,只“呸!”一聲就完了。
188.問:只要時時心空淨,做到“念起不隨”就行了,其實也沒有什麼“習氣”,是嗎?
答:習氣就是著境,隨境轉。能不隨境轉,則習氣自除矣。
189.問:證悟本來後,最難的就是除習氣,我一直以爲自己能放下名利,可一聽說可免費考讀研究生,心就動了。好幾天一上座就被“去,還是不去?”的念頭困擾著。
答:這叫做“當斷不斷,反遭其亂。”也。一切境界皆如空花水月,不可得。我們只遊戲其間,不執不廢。不做亦得,有什麼放不下的?學佛就要潇灑自在,要坐就坐,要行就行,毫無拘束,方無礙也。
190.問:有時忍不住發怒怎麼辦?
答:發怒時持咒,念起不住,念起不執。
191.問:弟子修法已有百座左右,因自己業習深重,定力仍然很差。但我感覺還是有進步,內心比以前安穩多了,平靜了。
答:那也不錯呀,用功功不唐捐,不會白費的。何況是修這樣的,怎麼會一點沒進步呢?做功夫不能性急,須耐心堅持下去,始有成就。因我們多生曆劫的習氣深重,不是短期內就可以消除而親證佛道的。努力用功吧!
192.問:若精誠修法,待智慧開啓,是否業障即除?然修法以發心爲首,不得不爲之慮,敬乞賜教。
答:果然精誠修法,化空妄念,心且不有,又何有障?!所謂障者皆妄心作祟也。你如真發心學佛,即能精誠修法,切忌空談,貢高我慢。
193.問:愚現在修法,以穩妥前進爲原則,下座後注意飲食及休息充足,以爲助力。此是否屬身執?
答:修法本應注意保養色身,所謂借假修真,何有身執之嫌?
194.問:我這星期覺得障重,天天在修第二印,准備修一至二星期,可以嗎?
答:可以。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什麼叫障重?“障”沒有個東西,你把它拿出來看看。所以說障是虛幻的,還是心啊,是心著相了。還是心沒死透,心死透了就有力量了。所以,月藏問文殊菩薩:“明知生死本空,爲什麼我偏偏受生死流轉呢?”文殊菩薩說:“其力未充。”力量從何而來?關鍵在于心必須死透。如果真知道這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空的,那自然就有力量。但是如心不清淨,沒死透,沒有真正知道這本性是不垢不淨、不生不滅的,則不行。所以還是理性認識不夠。禅宗講:大死之後才能大活。你死得不透,或半死半活,不行啊!所以我們一定不能著相啊!
195.問:如何保護?
答:開悟並不難,但要保護它卻不易。不保護它就會跟著念頭跑,雜念紛飛,亂七八糟的事全了。所以必須綿密保護,才能將妄習消光。但護念不可死,更不可執著。只一覺,拉回來即可。這就是念起不隨。外面的事情都是空花水月。《圓覺經》說:“知是空花,即無輪轉”。緣起性空,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不跟妄念跑。一切隨緣,因緣是這樣,我們就這樣做。盡管做事,一點不動心,爲了衆生做一切事而心不粘著。能時時這樣做,不須幾年,即“皮膚脫落盡,唯露一真實”,就能大放光明,神通顯現了,但也不能執著神通。識得本來後,還沒有歸宗,跟念頭跑時,要像牧牛一樣,用鞭子打它。哪個祖師不是這樣做功夫的?我們修心中心法,打開了,見到本性,與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時也沒兩樣。但要親證一回。噢!原來什麼都沒有,而了了分明。開悟是方便的,但要綿密保護,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夾山和尚在船子和尚那兒開悟後,趕快到山上去保護十八年。識得本性後打坐與沒有識得打坐是兩樣的,識得後打坐就是保護它了。念頭來了不睬它,行住坐臥中,時刻保護,保護自己不要著相。
196.問:上座安心修法,下座綿密觀照,時時讓自性現前,如此用功下去,時節因緣到來,就不愁不開悟了。以上知見正確嗎?
答:知見不錯。
197.問:心中心法後半部如何修?
答:觀念頭起處,不跟念轉,差別境當前也不爲之心動。這就是禅宗保護本性的修法,這樣修下去,也能了生死。
198.問:關于“心念耳聞”,我感覺若注意“耳聞”,…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修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