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中心密法打七開示

  心中心密法打七開示

  元音老人主講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二月二日講于廣州

  上座前

  第一天

  第二天

  第叁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解七

  ◎上座前

  今天大家發心,用心中心密法來打七,恰是無上殊勝的因緣。心中心法是佛教密宗的一個很高深的法門,屬于密宗九乘次第的巅頂—心髓部分。它不需要在外圍兜圈子,如四加行、前行、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等,而直接進入正行,用印、咒,假佛力加持,打開本性,徹見真心。打七是克期成就的要法,大家每天坐十二小時,每一座修四小時,修叁座,前二座修第四印,最後一座修第二印,修的當中若感到手痛,也可以在最後二小時(即第十一至十二小時)改修第四印。第四印是開智慧而成道的,第二印是消障的,因爲我們多生以來,業障積習深厚,不消除它就不能開發智慧。第七天要坐十八小時,每座六小時,全部修第四印,不再修第二印了。

  打七當中不要急著求入定,更不可求神通與開悟。因爲一有求得之心,便是烏雲生起,遮蓋了本性光明,反而不得定不開悟。上座要像平常打坐一樣,如法修就行了。若有時心亂如麻,可以出聲念咒,以平妄心。打坐時若咳嗽要盡量聲小,捂住聲音,以免影響別人。若腿麻木不可忍受時,可以換一下,應盡量忍耐,手印絕對不可散開。念頭一來,看見念頭起,不跟念頭跑就行。若有看不見念頭起,跟著跑了好久才知覺,這是修法的大忌。古德雲:“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所以大家須于念來時即看見,不跟著跑。念來壓住不讓它起也不好,讓它起而不跟著流浪即是。入定時,咒念不出來了,不要著意去提它,讓它去,一提就出定了。但入定和睡著又不同。睡著了手印會散開,頭低下,沒知覺,咒不念了(這時要挺直腰,睜開雙眼,提起咒,把睡魔驅走);入定手印不散,有知覺,咒沒有了。這時看著它,如貓捕鼠,妄念一動即撲將去。妄念不起,只牢牢地看住它,看到最後,忽然能看之心與所看之境一齊脫落,就打開本來了。

  打坐中,由于障重有什麼不適的話,不要勉強,可以休息一下或少坐幾小時。打坐當中氣機發動,可能有許多感覺,都不去管它,只當自己死了,什麼事都不管就是了。

  大家本來都是佛,只因追逐外境,迷惑了本性。只要一切放下,不執著就能恢愎本來的面貌。因此大家要珍惜這個機會,把妄念息下來,認真修法,以期見到本性。更進一步保護本性,在事境上鍛煉,把自己多生曆劫的習氣掃除幹淨,圓證菩提,方不負今生來人間走此一遭。祝大家都能成就!

  第一天

  打七是不講話的,但諸位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

  問:腳、腿痛怎麼辦?

  答:腳腿酸痛,盡量忍一下。但若心亂了,因痛而散亂時,就可以換換,動動。但如結印手痛,不可以散印。對治的辦法是:把心盯在咒上,忘記手,手就不痛了。手印就如我們自己的光明能量和佛菩薩的光能聯系的導線,手印一散線就斷了,所以不能散。持咒要用金剛持的辦法,采用金剛持來念咒既不傷氣也不傷血,到一定時唇不動了,也由它去。開始時集中精力心念耳聞,念念會松一些。假如從開始一直都緊張地盯著念咒,不容易入靜。至于緊松嚴寬怎樣合適,要自己去感覺掌握。過松易睡,過緊不易入靜。如手中捉一只雀一樣,抓緊了會捏死它,松了雀又飛掉了。要掌握到不松不緊、正好合適爲度。嗝氣不用管它,不要壓製它,放屁也讓它放,只是注意不要影響別人就行。

  問:手印散沒散不知道怎麼辦?

  答:一般打坐不睡著的話,手印就不會散,氣發動起來會順著兩臂下來,會把手印緊緊地夾住,手印會結得很緊(我們修這個法氣發動起來的情景和氣功的不同,氣功的氣走向是一條線,我們是一片如蒸鍋一樣),只有睡著才松掉。

  境界現相,都是六識不清淨而現出的,是六識的反映,是虛假無自性的。“金剛經”中講一切相皆是虛妄的,所以在打坐時沒有相最好,什麼都沒有看見頂好。看見什麼並不好,說明六識沒有清淨還在亂動,于是就顯相了,所以無相最好。我們的法身本來是無相可見的,它只是一個大能量、大功能,是無相可見的。如果能看到光或看見佛像,更或牆外的東西也看見了,以爲是好,住在那裏不動了,就不行;也有的人看見了不好的境界,心裏害怕,這也是自己的妄心所致,真正證到本性是一點點相也沒有;有的人有上升感覺,升到天上去了,看見玉皇大帝了,能不能看見呢?是能看見的,玉帝是欲界第二重天界的皇帝,那裏人的衣著如同我們唱戲穿的衣服一樣。這也好也不好,好的呢,說明入定到一定程度了;不好的呢,易著相,易導致貪求神通而入魔。等于我們走路時揀到一塊金子,好呢,可以買些東西;不好呢,會因此而闖出禍來。

  問:如何觀照?

  答:如貓捕鼠,看著念頭起處,聚精會神地看著這個起處。所謂照顧話頭,就是看一念未動之前,念來即覺,覺即轉空。轉的意思是看念頭來了不睬,或用咒來轉,不跟它走就是轉。念就沒有了,空也不住,一有所住即不能徹見本心。打七的第一天比較難受,如同一只猴子平時跳慣了,現在把它關起來了,較難受。不要緊,功夫做下去,第二天第叁天就會好些,就會得到禅味的樂趣了。坐到後面逐漸化空了,感到腳沒有了,頭沒有了,都不去管它,只看著念頭,看到極處深處,妄念忽然一斷,就根塵脫落,親見本來了。

  問:爆炸是怎麼回事?

  答:爆炸是功夫做到火候上,忽然脫開的刹那爆發顯現,猶如*裝到飽和要爆炸一樣。這不要怕,我給你們講一個同仁用功的經曆供參考。陝西一個道友在打坐時,入靜以後,心如一面大鏡子,什麼東西都朗照現前了,以爲這是開悟了,其實不是開悟。光一照你,應豁然爆破,紛碎無余才對,這就是爆炸,就是脫開的那一刹那。不是另有爆炸,而是在一照之下,身心世界都化空的體現。

  問:嘴張著念咒好不好?

  答:念咒時嘴不要張開,唇微動。我們不似道教講煉精化氣,但我們也離不開煉精化氣,心火向下至胞中穴,上面有膀胱精囊,如火盆薰那壺水,于是水就因高溫而化成氣。氣上升到顱頂,化爲水,可以咽下去,對身體有好處,到深定時,呼吸好像斷了,它不從鼻子走而是從全身毛孔和皮膚走。

  我們不用那些觀想的方法,我們只用心念耳聞的方法,傾聽心念咒的無聲之聲,用耳把意根攝住,妄念就不動了。我們的六根本來是一精明分爲六和合的,原是一顆真心的分用。用最靈敏的耳根,抓難攝的意根,是修行中最易成就的方法。

  我們通常說“兄弟八個一個癡”,癡是第八識,因爲它不分好壞都收進來,所以裏面的種子多得很,是個癡子、呆子;“其中一個最伶俐”,是指第六識,難調伏;“五個門頭做買賣”,前五個識對外境,大腦跟著前五識跑,起作爲;“一個往來傳消息”,指第七識是個管傳達的,專門往來傳遞消息。

  意根怎麼抓呢?就是用耳根聽來抓它。下座後要觀照,觀即是觀一念未生之前的那個東西,那個了了分明,即是觀照自己。這個自己不是自己的肉身,而是自己的真心,一念未起之前的真心,那個靈知的心。看著它,就是觀自在,觀住在本位上不動的那個東西,這是上座、下座都很重要的功夫。打七期中不許講話,也是爲了觀那個靈知的心,就是綿密做功夫,講話就容易忘記觀照了。動靜結合就能克期得定,在七天內取得成就。

  修心中心法多用第二、第四印,打七也用二、四印。二印可以除障,能夠代替百字明,百字明不需再念了。

  問:上座當中,手臂酸疼,容易倒下,怎麼辦?

  答:有幾個師兄是這樣做的,脖子上挂一個寬帶子,或在腿上擺一個軟枕頭,手放在上面,略休息一下。手印應該是自然結緊,不要松,坐得入定,自然有氣把手印緊緊結住,越念咒越緊,不會松開,手印疼過就不疼了。要了生死,出叁界,得大自在,一定要如法修行,不斷精進。

  第二天

  現在大家把明心見性看得高得不得了,認爲很難很難,實際這是個錯誤觀點。臨濟大師說過: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赤肉團上有一個無位真人,即說我們每個人的心上都有個真人。這真人爲什麼無位呀,這真人是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的。爲什麼又說赤肉團上呢,不是矛盾了嗎?這是因爲我們有無明妄心,因無明之故,就把這個廣大無邊的佛性縮小了,拘在一定的處所,才有了住處。一個昆蟲體內也有佛性,放開它這佛性也會廣大無邊。臨濟大師的話就是要我們知道,無明的心上有一個佛性在。臨濟大師進一步又說:這佛性在什麼地方?我們怎樣見到它呢?即這聽法者是,說法者是。能說法的和能聽法的那個東西即是。我們身體不能說不能聞,他如機器人一樣,一切零部件都安裝好,不通電,還是不能動作。我們這個肉體心肝脾胃腎五髒六腑等都有,那麼電是什麼?能動、能說、能聞、能走路、能工作的這個功能、這個性能、這個能量就是電,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只要我們在動亂當中回光返照,放下,精進,就一定能成就。臨濟大師說得這麼清楚,是他自己通過修持證到,悟出來的。從前他剛出家時也不知道。開始當小和尚時,首座見他總不去問法,就問他:“喂!你怎麼不到和尚(黃檗祖師)處問法呀?”臨濟說:“你叫我問什麼呀?”首座說:“你可以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呀?”于是臨濟就去問黃檗:“什麼是佛法大意呀?”祖師聽後不講什麼就“啪”地一下打過來,臨濟便退回來。第二天首座要他再去問,結果還是被一板子打過來。如是者叁次問,叁次被打。這公案是告訴學人,佛性不在別處,就在當人面門放光,只于一念斷處,回光一瞥,猛然省悟即是。不要立相求索,這和明心見性相悖,一有所著,永遠不會見性開悟。

  所謂修行,即去掉人的執著習氣,回複我們的本來。我們本來是佛,所以成佛應沒有困難,只要回頭息妄就是如來。所謂“苦海無邊…

《心中心密法打七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继续阅读 ▪ 心經抉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