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以喻之:“不可說不可說!”娑婆世界就是我們所住的這個叁千大千世界,爲一佛之所攝化。梵語娑婆華言堪忍,也就是說我們所住的這個世界的衆生,對于貪嗔癡種種苦患,能堪忍受。又菩薩化導一切衆生,爲欲利樂一切衆生,所以對種種嫉妒怨恨衆苦逼惱,堪能忍受而不生怠退之心。“他方國土”就是除了我們娑婆世界以外,虛空中尚有無量世界的國土,爲一切有情所居住的地方。無量億天龍鬼神:無量億形容數目很多,天界果報殊勝妙樂,系由往昔修五戒十善及諸禅定所感得來。這裏泛指叁界諸天。龍屬水中之王,龍王有大神力,能夠變大變小。爲八部衆之一,能保護國人擁護正法。鬼的種類很多,大致分兩類:一有福報的鬼,如夜叉羅刹有神通力能害人,享受人間祭祀。二是無福報之鬼,如餓鬼、咽喉如針,饑火熾燃。神,指有靈妙莫測之德者的通稱,具大勢者能夠移山倒海,小勢力者能夠隱顯變化。在天的神叫天靈,在地的叫地祗。在人間的叫做鬼神,這麼多無量億天龍鬼神,通通聚集到忉利天宮來了,這個有無量億的天龍鬼神,也還是總表。
下面就別名,都來些什麼天衆呢?“所謂四天王天”這個天呀分叁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所謂超出叁界就是指這叁界的天給超出。而六道輪回都在欲界裏,且有欲界的天衆。欲界天有六層,第一層就是四天王天,第二層就是忉利天,忉利華言叁十叁,也就是佛說地藏經的地方。這兩個天叫地居天,沒有離開地,四天王天在須彌山半山腰。忉利天在須彌山頂,沒有離開地。須焰摩天華言時分天,爲欲界第叁層天,日月光所不能照,這個天上有蓮花池,以蓮花開合分晝夜,天人身上自己有光明,所以不要日月之光。從這個天以上的天都是這個樣子。“兜率天”亦叫兜率陀天,華言知足天,爲欲界第四層天,分內院外院,外院是天人住的地方,內院是補處菩薩住的地方,佛陀未下生人間之前也是住在這內院。現在彌勒菩薩住在那兒,這個天的天人受補處菩薩的教化,對于五欲都知足,所以叫知足天。“化樂天”此天五欲之樂自己能隨意變化,叫化樂天,此天一晝夜等于人間八百年,是欲界第五層天。“他化自在天”,這一層天就是欲界天的天頂,梵語婆舍跋提,華言不勞做作,奪他人所化而爲自由自在的受用,故叫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就是這個天的天王。所謂欲界天就是指這個天尚有男女的淫欲心。這個色界天的色不是指男女之色,而是指色身,指色身非常清淨,所以叫梵天也就是清淨的天,這個色界天分四禅十八重天。
“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這是指初禅的叁天,亦即離生喜樂地。也就是說初禅的天人,已經脫離了欲界淫欲等粗重雜惡諸趣,而得生在色界寂靜清淨無染的梵地,心中喜悅快樂,所以叫離生喜樂地。前面六欲天以十善戒行即得感生。梵天則除十善戒行外尚須兼修四禅八定等法。梵衆天系指梵天裏面的庶民百姓。梵輔天系指梵王的臣佐官員。大梵天系指統攝梵天庶民的大王。
“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是二禅的叁天,亦即是定生喜樂地。二禅的天人,禅定勝進,定水滋潤心田,發明本有慧光,由于慧光明照,覺觀俱離,是以一切憂懸所不能逼。定久功深,故能調伏粗漏,因得此定,生極喜樂,因此叫做定生喜樂地。少光天因喜相初生,所發出的慧光尚劣,不能遍照,所以叫做少光天。無量光天,由于定功漸深,慧光漸勝,由于定中所發出的光明,隨著定的境界,遍照無窮無盡,所以叫做無量光天。光音天:二禅天天人無前五識,但用光明表達言語。以光爲音所以叫光音天,又叫極光天,是二禅天天王所居住的。
“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是爲叁禅的叁天,亦即是離喜妙樂地。由于叁禅天的天人永離喜動,隨順勝定享受勝妙的快樂,所以叫離喜妙樂地。滅卻二禅天的喜動,而生出淨妙的快樂,這種樂趣不是境界,乃系出乎淨性,然而定妙淨空的樂初顯,未得廣大周遍,所以叫少淨天,是叁禅天的庶民百姓。當定心輾轉增勝,能夠引發這定中的淨樂,擴充到廓然廣大,無邊無際,所以叫無量淨天,是叁禅天中的臣佐官員所住。當身心遍于依正,淨樂圓融,世界身心無處不遍,因觸處都是淨樂所以叫遍淨天,是叁禅天的天王所住。
第四禅中,總共有九天,前四天爲實報凡夫天人所居,後五不還天,爲叁果聖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後五天亦名聖人天。“無想天”,外道修無想定生到這個天,又叫外道天。這第四禅天,苦樂雙亡,心念都絕,一切妄想雜念,舍棄無余,所以此天亦名舍念清淨地。
第四禅苦樂等受俱舍,修殊勝的靜慮,得上地定,具殊勝的福力,而得往生,故名“福生天”。禅天的壽報長遠,動經劫數,所經時間既久,所修福德必多,這些福德是人所愛樂的,也是人所愛求,既是從人積聚福德愛樂而生的所以叫“福愛天”,是四禅天中的臣佐官僚。初禅戒勝,二禅定勝、叁禅慧勝、是則淨德圓明。至福愛天以後,更增勝定,由于廣大福德所感召的果報,得生勝處,所以叫“廣果天”。是四禅天中的天王。
“無想天”系外道修無想定生到這個天,所以又叫外道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這五天爲純叁果聖人所居的地方,這些聖人以斷除欲界九品思惑而得生此,以後永遠不複再往欲界受生,因此叫五不還天,因爲這些天人已經離卻欲界染汙,獲得清淨之身而居于清淨之處。所以這五天又叫五淨居天。色界天天頂就是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華言大自在,別于那個他化自在天,大自在天,就是色界的天主。“非想非非想處天,”乃是無色界天最後一天。“乃至”是超略概括之意,尚有:
(一)、空無邊處天:因修空定,空掉了色界天人的色身。
(二)、識無邊處天:因色空的粗緣已無,即轉心而緣識,心與識法相應,所以叫識無邊處。
(叁)、無所有處天:今則空色俱亡,識心亦滅,能所緣寂,則一無所有,故十方寂然。心與無所有法相應,故名無所有處。
(四)、非想非非想處天:也沒有思想,亦非無思想,因爲不存若盡,但無下地粗想,故雲“非想”。因爲存而非盡,而又不達妄想無性,不入涅槃真真無想之道,故曰“非非想”,修這種定功,得生“非想非非想天”,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處,到此已經是無色界最高的一層了。
一切的天衆、龍衆、鬼神等衆這八部衆,因宿植善根,所以幾乎佛每在一法會說法,他們都莅臨壇場,維護道場聽佛說法。天衆龍衆,也在這八部衆之內,不是八部之外另有天衆龍衆。因爲天衆龍衆最大,就標這天龍。第叁是夜叉衆,華言叫飛行鬼,系飛行空中的鬼神,它飛得很快。第四乾闼婆,華言香陰,是帝釋天的音樂神,“陰”是指他的五蘊身,這一類衆生,不須段食飲食,他聞香之氣,就可長養五陰之色身。第五叫阿修羅,華言非天,舊譯無酒,新譯爲非天,或無端正,有天之福,無天之德。福報與天人一樣,卻無天人的德性,因嗔業所感,容貌醜陋,因此又叫無端正。有天修羅、人修羅、畜修羅、鬼修羅四類。天類阿修羅有大勢力,口呵日月,日月失光,手搏須彌,須彌跛蹴,立地頂天,入海齊腰。性多嗔恚,常與梵天王,釋提桓因及四大天王爭權鬥戰,勝則入天宮中奪飲天甘露味,敗則潛入藕絲孔中躲避。第六叫迦樓羅:華言金翅鳥,有大勢力,扶持正法,以龍爲食。第七就是緊那羅:華言疑人,是帝釋的歌神,形狀似人但頭有角。第八叫摩侯羅伽:華言大腹行,是一種腹行衆生,也叫莽神或蛇神。
複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衣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不但娑婆世界的,而且他方無量億國土八部衆,鬼神衆也都雲集忉利天宮參聽佛說地藏菩薩的殊勝因地與願行。管理海的神叫海神。主江的叫江神。管河的叫河神、主樹的叫樹神。主山的山神,管理我們五谷的叫苗稼神。管白天的叫晝神,如是等種種各有其司的神,有的是業報所感,但有的神是大菩薩發願,擁護諸佛道場而大權示現的神王,這麼多的神王護法皆來集會。
複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氣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更有他方國土及此娑婆世界的諸大鬼王名目。這些鬼王系由于宿世廣行布施,所以感生大鬼王,衣食充足甘美,能縱任自在而無礙,但因往昔谄曲不實的業力所牽,故而墮在鬼道,但這些惡鬼怎麼能到忉利天宮呢?那都是受了地藏菩薩的教化而來到天上。“惡目鬼王”,萬法唯心,心誠于內而形于外,心善則面目慈祥,心惡自然面目醜陋,此鬼王心存剛愎,眼睛凶惡,怒目而視如見仇敵,所以叫惡目鬼王。“啖血鬼王”:以血爲飲食的鬼王。“啖精氣鬼王”:食吸人的精氣的鬼王。“啖胎卵鬼王”:當人生産時,此鬼俟産婦旁,等胎兒出生之後,取胎衣而食。“行病鬼王”,即是施行瘟疫疾病的使者鬼,衆生沒病,他讓你生個病,佛法將滅時,惡法增長,人的福報澆薄,災難流行,疾病四起!這行病鬼下降于世,令衆生衆病侵淩,這些都是惡鬼。往下來就是善鬼他本來就善,現在又跟著地藏菩薩所以更加善良。“攝毒鬼王”:世間所有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氧,此鬼能攝住這些毒物,令其不能爲害于衆生。“慈心鬼王”:心非常仁慈,念念護持一切衆生。“福利鬼王”:衆生沒有福利了,他去給衆生福利。“大愛敬鬼王”此鬼見人持戒修善,作一切有利有益于衆生的事,都大加恭敬贊歎,愛念護持。如是等等衆多鬼王無數,僅列舉九種,所有諸惡諸善鬼王皆來集于法會之中。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诃薩: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令來集會到忉利天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