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年齡大、文化不高,聽法聽不懂、也記不住,又沒辦法讀經、磕大頭,這種情況該怎麼修行?
◇仁波切:聽法很重要,聽不懂也有益處。在印度的曆史上有個世親論師,他每天念經背經。他的屋頂上有一只鴿子每天聽他背經,但在他背律藏時,鴿子做窩下蛋去了,沒聽到。後來鴿子死了,投生到一家,有一天他對父母說要找世親論師,父母按照他說的地方真的找到了。去了以後,這孩子學什麼都快,就是到了律藏學不下去,背不下來。這說明,能聽到佛法就已經很難得了,聽不懂也有很大的益處,有沒有聽過將來的悟性是絕對不一樣的。鴿子都如此,何況人呢?聽法,會使你了解許多修習方法,你慢慢就知道怎麼去修了。
你可以多修一些道次第裏面的實修法,願意的話可以修無量壽如來的法,念佛號,以十念心來念佛號,十念心要按照《大寶積經》所說的去念,總之一心一意皈依叁寶,多積福德資糧,以七支供的方式來消業障,造福德智慧資糧,如法依止善知識,最終你一定會很好的。不在于你年齡多大,而在于有多大的虔誠,要是有了非常大的虔誠之意,臨終的時候一定會很好。
◆居士問:我還在工作,是個醫生,作爲居士沒有太多的時間修法,僅念一些咒可不可以?
◇仁波切:可以,但你要學些具體的東西。如打坐、觀想、持咒,但光持咒是成不了佛的。你學佛了,就不要講名利了,你不要想我搞技術治病與名利有什麼矛盾,世俗界也有著非常深的道理。《英雄》那部片子裏有一句話,含義非常深,說什麼呢?說最下水平的人劍對劍;比他高的人,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再上層的人,手中、心中都無劍。這說的是很深的道理。貪圖名利的時候,你反而得不到名利。只要真心爲病人著想,不想自己的名利,你的名利反而有了。再進一層,連名利都不要講了。
所以,首先要克服對病人的那種醫患關系,如果由于某種原因從心裏排斥病人,那你就治不好他。要說服自己,他也是你無始以來的父母,想他對自己有非常大的恩德,糾正自己那種排斥的態度。要知道,不好的感覺只是自己內心對事物的敏感性,不要逃避它、排斥它,反而要對治它,罵自己:你怎麼瘋了,你怎麼能不管病人的痛苦呢?
談到對治,我們要像本貢甲大師那樣:他爲了對治自己的惡習,准備了一盤黑石頭,一盤白石頭,當心裏一生邪念,他就往盤裏放一個黑石頭;心裏生起善念,就往盤裏放一個白石頭;當白石頭多起來時,他就贊歎自己;當黑石頭多時,他就罵自己說:你還算人嗎?因爲你的惡念,在苦海中輪轉了多少世,還嫌受苦少嗎?過去你傷害了我,現在你還在傷害我,難道以後你還想傷害我嗎?以這種形式對治自己的貪、嗔、癡等惡念。他說:我學佛法,用正知正念的矛,守在六識的門口,它硬著來,我也硬著來,它退卻,我也放松一些。你說學佛越做越難,我說不難,如果天天做,你就會習慣的,你心裏接受了就不感到難了。有時間好好的聽聽《修心七義》,對你很有幫助的。
◆居士問:如何修“十六觀”?
◇仁波切:按照《佛說無量壽經》的內容來說,阿彌陀佛是金色的,諸菩薩也都是金色的,但是金色也有些差別。據我所知,好像阿彌陀佛的顔色是金色當中最好的純金色,叫瞻部洲河流裏的金。這種金的顔色據說是比較暗的或者稍微深的一種深黃。西藏許多無量壽佛的佛像把它形容成紅色的。爲什麼把它形容成紅色的呢?來源于五方佛,因爲五方佛代表著息、增、懷、誅,息的顔色是白的,增的顔色是黃的,懷的顔色是紅的,誅的顔色是綠的,殊勝成就的顔色是藍的。從這個角度出發,阿彌陀佛的顔色是紅的也不矛盾。但是《佛說無量壽經》說的一般是深金黃的,其實金黃色與紅色也很相近。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據說雖然是黃的,但裏邊透一點紫色的金,這是《佛說觀無量壽經》說的。
我現在想說一下十六觀修行的內容:第一是日觀,第二是水觀,第叁是地觀,第四是樹觀,第五是八功德水觀,第六是總觀想,第七是華座想,第八是像想,第九是遍觀一切色身想,第十是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第十一是觀大勢至菩薩色身相,第十二是普觀想,第十叁是雜想觀,第十四是上輩生想,第十五是中輩生想,第十六是下輩生想,總共十六個。當然十六觀中有一個問題我要和你們說一下,下輩、中輩、上輩修的時候,從下輩、中輩到上輩這樣修行。爲什麼想的時候上輩在前面,中輩在中間,下輩在後邊呢?因爲上輩是最殊勝的,放在前面,然後再觀中輩,下輩是最次要的放在後邊。可是在我們修的時候,一定要下輩在前、中輩、上輩在後的順序。爲什麼呢?因爲我們有了比較低的心念,才能生起中等的心念,在中等心念的基礎上,才能進入上等的修習,所以我們修的時候,要以下、中、上的順序去修,想的時候以上、中、下的順序去想,這就是十六觀的修法。
第一是日觀,又作日想觀,是什麼呢?謂觀日落。觀想極樂世界之所在,即正坐西向,谛觀于日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己閉目開目皆令明了,這是第一個觀。其實這個就是修禅定的一種方法。當每天日落的時候,你就到能夠看見日落的地方,往西方日落的地方念想著打坐,先用眼睛看一看太陽,因爲我們白天看太陽看不了,太刺眼了,可是日落的時候,太陽雖有光芒也不那麼刺眼,看她整個形象的目的是:看太陽整個的光明和亮,你把這種眼睛裏看到的既亮又有光明的太陽牢牢地記在心裏,然後打坐,你不要把眼睛全部閉起來,要想極樂世界就在西方,如同太陽一樣發射出光明,爲什麼要想呢?因爲在《佛說無量壽經》裏都是在說,極樂世界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佛刹土,那麼你第一個接觸到的應該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光明,要接觸到這種光明,你首先要念想光明和觀光明,如何觀呢?以日落爲所緣境,來設想西方極樂光芒的樣子,然後來觀,當你觀到九住心裏所說的:斷除了一懈怠,二忘失教授,叁斷除掉舉沈沒,四斷除不作行,五斷除作行爲止,能夠達到斷除五過,修八斷行,達到九住心,並且直至身心輕安爲止,方爲所緣,開目閉目都能達到如同陽光普照一樣光明,而且所緣非常清楚,這就是第一個日觀。
第二是水想觀。謂見冰映徹之相,觀極樂國土琉璃地。亦即先見水澄清,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水觀是你念想在這個光明之中,一個透明清澈如同水一般的一塊琉璃大地,念想它就是西方極樂的大地,直到剛才所說的斷五過行八斷,達到九住心的身輕安及心輕安爲止,這個你會修得很快,因爲最難修的就是前面的光,那時你還沒修成禅定,所以你剛開始修起來很困難,可是一旦達到了日觀的禅定之後,其實下面的水觀就很簡單了,很快很快了。當你能想象到非常精美的冰映徹琉璃相之後,就做地想觀。
第叁是地想觀又作地觀,謂觀極樂國土之琉璃地,由七寶金幢所擎,又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地有黃金等各種奇珍異寶,琉璃光是它的基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這裏有各種七寶組成的大地、草原、樹木、蓮花等等,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這叫地觀。
第四是寶樹觀。觀極樂國土有七重行樹,具足金銀珠寶等七寶華葉,一一華葉作異寶色,一一樹上有七重網。如同《無量壽經》裏說的一樣的各種寶樹,這叫寶樹觀。
第五是寶池觀。觀極樂國土到處有八池水,有河流,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海,但有河流。河底的沙是金色,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的蓮花池,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又有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等等,這就是寶池觀。
第六是寶樓觀,又名總想觀或總觀。謂觀衆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中樓閣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第七是華座觀,觀佛與二菩薩所坐之華座,即觀其蓮花有八萬四千葉,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一一摩尼放千光明,蓮花的每一片葉都各由七寶所成,而這個蓮花發光,每一個光箭上都有諸佛,乃至施作種種佛事到一切世界去度化衆生等等,如同《無量壽經》裏面所說的這種蓮花觀。
第八是像觀,又名像想觀,或佛菩薩像觀,觀想在蓮花座觀真身之前,當先觀像,即觀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華上,觀音、勢至二菩薩像隨侍左右,各放金光之上的阿彌陀佛以及衆菩薩整體的像觀,要記住這時不牽涉看每一尊佛和每一位菩薩的細節,大概的比較粗的一種像,這叫像觀。
第九是真身觀,又名佛身觀或佛觀,觀無量壽佛的真身。即觀無量壽佛身呈閻浮檀金色,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諸毛孔所放光明,猶如五須彌山,有衆多化佛化菩薩,皆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照十方,攝取念佛衆生而不暫舍。從整體觀轉到觀阿彌陀佛從頭到腳爲止的整個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好的相,這叫真身觀。
觀達到了身輕安及心輕安之後,開始修第十觀觀音觀。因爲觀自在菩薩站在阿彌陀佛的左邊。觀觀世音菩薩身呈紫金色,高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頂有肉髻,項有圓光,天冠中有一立佛。眉間毫相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恒以寶手接引衆生。
達到成就後,再觀大勢至菩薩在阿彌陀佛的右邊的第十一觀。勢至觀,是觀大勢至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叁塗,且天冠中現十方佛國之相,于肉髻上有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然後再修第十二觀普觀,又名自往生觀,或普往生觀。觀自生極樂,于蓮華中結跏趺座,蓮華開時,五百色光來照身想,乃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衆多的菩薩,以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代表的無數諸佛菩薩以及聲聞緣覺徒衆,中間有蓮花池,內有蓮花,其上自己作金剛跏趺坐,花開突然看見了無量壽如來以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一切比丘衆、菩薩衆和凡夫衆等等西方極樂佛國所有…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實修指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