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答疑解惑(2)▪P2

  ..續本文上一頁們的心裏會怎麼想的方式來約束自我的行爲、言談舉止、起心動念乃爲愧,叫因他而愧。

  七慧,就是智慧。智慧可分爲四:廣大智慧、甚深智慧、明細智慧和速疾智慧。

  廣大智慧者:是無所不知,任何道理都非常通達,非常了解,博學多才;

  甚深智慧者:對任何事物的了解,不是停留在表面上,既知其表,也知其裏,也就是表裏都能非常明了,乃甚深智慧;

  明細智慧者:不但對表面和深層都能了解,而且每個問題的每一個細節都能了解的非常清楚,乃明細智慧;

  速疾智慧者:反應非常迅速,就是了解的非常快,很快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乃速疾智慧。

  這四個智慧加起來爲智慧,或者也可以把它分成爲世間和出世間智慧,或者分爲現前的名言智慧和究竟智慧。

  名言智慧者:是對一切萬事萬物的現象緣起、因果不虛之理明了通達;究竟智慧:是不僅對此通達明了,而且能覺悟其本性如夢如幻、無自性、無體性的道理。所謂聖者七財:是指聖人所擁有的財富那就是信、施、戒、淨聞、慚、愧、慧等等;凡夫所謂的財富乃金銀珠寶。各位居士應想辦法多掙點聖者的財富,少蓄積凡夫無用之財。

  ◆居士問:請問什麼是性罪和遮罪?

  ◇仁波切:佛教裏把所有的罪分成爲兩種:一種叫性罪,一種叫遮罪。性罪指的是體性就是罪。比如說,五戒裏邊,殺生就是性罪。因爲殺生直接造成了對他人的傷害。遮罪是什麼呢?比如說飲酒。喝酒本身沒有什麼罪,可是因爲喝酒而說了不該說的話,産生了貪心、嗔恨心,導致了許多許多的罪過,所以它就是遮罪。

  

  ◆居士問:我常感到被一些非人控製,該怎麼辦?

  ◇仁波切:你這種認爲被非人控製的想法多半是精神上有些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念經。而且,毅力要堅強起來。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念《宗喀巴大師祈禱文》,然後念《成就盛宴》裏邊大威德金剛的咒。毅力要堅強起來,要注意鍛煉身體,這樣的話就算是叁界萬魔圍繞在你的周圍,他也奈何不了你。只有當你的身體、毅力不牢固的時候,他才會乘虛而入。

  

  ◆居士問:弟子心中有“異物”,求活佛給除去。

  ◇仁波切: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異物,有好的、也有壞的。好的異物不能除去,比如說慈悲、智慧、德能、寬容,這些是不能被祛除的;壞的異物是應該去掉的,比如貪欲、嗔恨、愚昧、自私、我慢等等。

  可是我只能教你如何祛除,真正祛除這些還得靠你自己。經中說“佛非水洗衆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移于彼,唯爲說法令解脫”。就是說,如來無法用水洗去衆生的罪障,也無法用手去掉衆生的苦難,更無法將如來所得的證悟遷于其他衆生的心間,唯一的辦法,就是給衆生講如何脫離一切痛苦和達到安樂的正法,給衆生指一條路,讓衆生按照這條路走下去,這個過程必須由衆生自己來完成,別人是無法替代的。 

  

  ◆居士問:走路誤踏死蟲子,是不是有過失?

  ◇仁波切:只要不是有意的就沒有過。如果你看到滿地都是蟲子,卻有意的去踩踏,那就有過失。只要你不知道,也沒看見,也沒有有意地踏,就沒有過失。

  平常人認爲身體的行爲是身業,語言的行爲是口業,這是錯的。身體的行爲永遠也不會有罪的。身體的行動它是一種被動的,如果說你的身體有殺生之過的話,就如同拿刀殺人,刀子有殺人之過一樣。讓你動手殺人的是你的心、你內心的殺念,由此引起殺生。

  第二我們所說的思已業,是指心念支配下所産生的語言和行爲,也稱爲意所生業。比如心指示身體完成殺業,這個心支配下所造的殺業就屬于思已業。意業是心,身語二業也是心。“話”本身有罪嗎?嘴巴有罪嗎?沒有,因爲它是被動的,但是令你的嘴巴完成說話行爲的這個心——本身就想說謊話的心,這種心念是有罪的。起殺念的這個心它是意業;有了殺心之後,支配身體去行動,令身體完成殺生的這個心,它就是身業,也就是思已業。想說謊話的這個心,它造的是意業;那麼想要說謊話以後,令這個謊話的語言完成,支配者這個心造的就是口業。

  所以你誤踏蟲子沒有支配者也就沒有罪。念一些咒之後,誤踏在腳下的這些衆生也許可以往生叁善趣。

  

  ◆居士問:家庭當中産生過一些矛盾,我沒辦法做到不嗔恨、不憤怒,做不到平靜和寬容,無法自拔,怎麼辦?怎麼對治?

  ◇仁波切:這時你就想,如果你願意擁有幸福的家庭,那麼你要學會寬容他人、包容他人、要學會諒解他人。中國有句俗話:“人非草木,孰能無過,知錯必改,善莫大焉。”其實每個人都可能做錯事,哪個人不會犯錯誤啊?難道自己沒有做過任何錯事嗎?天下沒有一個人不做錯事。自己一次的錯誤而被他人窮追不舍,永遠不寬容,永遠不包容,你心裏又做如何感想啊?因此,要學會寬容。

  第二個,對于一個家庭、一個寺院、一個單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你盼公平還不如盼和諧,因爲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比如一家人吃飯,有的人可能吃兩碗飯,有的人就只能吃半碗飯,這不就不公平了嘛,哪有公平啊?難道你這一點也計較?諒解才是最應期盼的,寬容才是最公平的,包容才是最公平的!

  一個人只看別人的過失,從不去觀察自己的過錯、過失和缺點,注定他這一輩子永遠也不會幸福;一個人不去觀察他人的缺點,而觀察自己的缺點和漏洞,這個人注定今生幸福美滿。因爲你觀察他人的缺點越多,你會越鬧心、越不愉快、越是痛苦。

  再說,人們常常以自己的價值觀做爲標准,來衡量他人有沒有錯,一旦發現與自己的價值觀相違背的時候,他就認爲別人是錯的,一但發現與自己的價值觀相同,就認同他沒有錯。你想一想如果你的價值觀有錯誤,那你衡量他人對和錯的工具本身就出錯了,因此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他人錯還是對,人與人之間要達到百分之百相同的價值觀、倫理觀、世界觀是不可能的,只有一個可能,就是當你成了佛的時候。在此之前,即便是菩薩與菩薩之間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觀。那麼夫妻之間、兒女和父母之間、朋友之間也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相同的價值觀。

  要學會“求同存異”,凡是“存異”的東西淡化它,不要去說它、不要去想它、不要去在意它、不要去計較它;凡是相同的部分要提倡它、贊揚它、推及它,唯有這樣,一個家庭,才能夠確保白頭到老、幸福美滿,一個企業才能夠順利發展,一個國家才能夠繁榮興盛,一個民族才能團結和睦;所以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他人的行爲、言談舉止和內心的起心動念。

  其實,當你越愛某一個人的時候就越容易産生離別、背叛。如果你太愛太愛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你就把他當成了你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他身體的一切行爲、語言的一切言談、內心的一切動念必須符合你的價值觀。一旦不符合你心意的時候,你就會感到很失望、很難受、很痛苦,有背叛的感覺。如果這個孩子所有的意識形態被你架空了,他只能選擇叁條路:第一就是跟你對著幹;還有一種選擇就是聽你的,我再也不去想問題了,這樣他就成廢人了,成爲根本沒有任何獨立思維能力的人了;第叁個結局就是跟你明著做一套、暗著做一套,在這種情況下,千萬千萬小心不要讓孩子學壞,你想要這叁種結果嗎?如果你想要,你可以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給他的身上。

  對于夫妻又何嘗不是這個樣子呢?治理一個國家也是這樣的。皇帝也要學會寬容民衆,一方面積極引導,另一方面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不然他們會造反。要學會佛教裏面所提倡的寬容、包容和諒解,同時積極地引導而不是強迫。你聽說過佛教曾經強迫人修行嗎?沒有。佛教曆來都是跟你講道理,你覺得有道理你就去修,聽不進去也沒關系,你什麼時候覺得有道理你可以再來修。佛教兩千五百年了,從來沒有利用權力迫使民衆修佛法,也沒有利用武力來消滅異教徒。到目前爲止,佛教還沒有引發過任何一場戰爭,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有,它是完全自由、寬容和包容的,咱們學佛者也應該這樣做,這很重要。

  

  ◆居士問:自己以前做過許多錯事,如爲治病拜仙堂、嗔恨金剛兄弟、殺過無數的蚊子、蟑螂等,請問師父這些罪業能忏悔盡嗎?

  ◇仁波切:能的,一定能的!

  你知道這些是罪過,太難得了,我隨喜你的功德!只要認真忏悔一定能夠忏悔掉。不過忏悔要具足四力:第一個就是能破力,要知道它是罪,而且也知道將來會帶來什麼樣的惡報;第二要産生非常強烈的後悔之心,一次又一次的立誓。在心裏面下定決心以後絕不再做,此爲遮止力;第叁個就是要在佛面前跪著,一定要把佛像看成是真正的佛,然後在佛面前立誓,這叫依止力;第四個就念《忏悔文》等而忏悔,此爲對治力。如果你能這樣做,一定能夠消盡一切罪障。

  

  ◆居士問:夏天有蚊子、蟑螂怎麼辦呢?

  ◇仁波切:和平相處吧。

  

  ◆居士問:學佛法應注意什麼問題?

  ◇仁波切:要注意身體的一舉一動,不要令它做任何一個惡業;注意說的每一句話,不要讓它有任何一句妄言、惡口、绮語、兩舌等等的惡語;注意自己的心,不要讓它生起任何一個貪、嗔、癡、慢、疑等邪見;這是學佛者應該注意的叁個問題。

  

  ◆居士問:怎樣看待打坐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現象?

  ◇仁波切:這太普遍了。什麼樣的現象都有可能出現。一旦出現不是自己原來確立的所緣境,應立刻放下來,重新按照自己鎖定的目標去觀想,不要讓它隨意變換。我們修禅定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控製自己所有的起心動念,如果你讓它控製了你的心,你就會變成神經病,所以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這樣!

  ◆居士問:抄寫佛經時寫錯字兒的紙燒掉可以嗎?

  ◇仁波切:可以,沒問題。

  

  ◆居士問:真言燒成灰給人治病,這樣是否有罪?

  ◇仁波切:這太可怕了!我給你們講個故事。我的…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答疑解惑(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