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答疑解惑(2)▪P2

  ..续本文上一页们的心里会怎么想的方式来约束自我的行为、言谈举止、起心动念乃为愧,叫因他而愧。

  七慧,就是智慧。智慧可分为四:广大智慧、甚深智慧、明细智慧和速疾智慧。

  广大智慧者:是无所不知,任何道理都非常通达,非常了解,博学多才;

  甚深智慧者:对任何事物的了解,不是停留在表面上,既知其表,也知其里,也就是表里都能非常明了,乃甚深智慧;

  明细智慧者:不但对表面和深层都能了解,而且每个问题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了解的非常清楚,乃明细智慧;

  速疾智慧者:反应非常迅速,就是了解的非常快,很快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乃速疾智慧。

  这四个智慧加起来为智慧,或者也可以把它分成为世间和出世间智慧,或者分为现前的名言智慧和究竟智慧。

  名言智慧者:是对一切万事万物的现象缘起、因果不虚之理明了通达;究竟智慧:是不仅对此通达明了,而且能觉悟其本性如梦如幻、无自性、无体性的道理。所谓圣者七财:是指圣人所拥有的财富那就是信、施、戒、净闻、惭、愧、慧等等;凡夫所谓的财富乃金银珠宝。各位居士应想办法多挣点圣者的财富,少蓄积凡夫无用之财。

  ◆居士问:请问什么是性罪和遮罪?

  ◇仁波切:佛教里把所有的罪分成为两种:一种叫性罪,一种叫遮罪。性罪指的是体性就是罪。比如说,五戒里边,杀生就是性罪。因为杀生直接造成了对他人的伤害。遮罪是什么呢?比如说饮酒。喝酒本身没有什么罪,可是因为喝酒而说了不该说的话,产生了贪心、嗔恨心,导致了许多许多的罪过,所以它就是遮罪。

  

  ◆居士问:我常感到被一些非人控制,该怎么办?

  ◇仁波切:你这种认为被非人控制的想法多半是精神上有些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念经。而且,毅力要坚强起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念《宗喀巴大师祈祷文》,然后念《成就盛宴》里边大威德金刚的咒。毅力要坚强起来,要注意锻炼身体,这样的话就算是三界万魔围绕在你的周围,他也奈何不了你。只有当你的身体、毅力不牢固的时候,他才会乘虚而入。

  

  ◆居士问:弟子心中有“异物”,求活佛给除去。

  ◇仁波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异物,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异物不能除去,比如说慈悲、智慧、德能、宽容,这些是不能被祛除的;坏的异物是应该去掉的,比如贪欲、嗔恨、愚昧、自私、我慢等等。

  可是我只能教你如何祛除,真正祛除这些还得靠你自己。经中说“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彼,唯为说法令解脱”。就是说,如来无法用水洗去众生的罪障,也无法用手去掉众生的苦难,更无法将如来所得的证悟迁于其他众生的心间,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众生讲如何脱离一切痛苦和达到安乐的正法,给众生指一条路,让众生按照这条路走下去,这个过程必须由众生自己来完成,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居士问:走路误踏死虫子,是不是有过失?

  ◇仁波切:只要不是有意的就没有过。如果你看到满地都是虫子,却有意的去踩踏,那就有过失。只要你不知道,也没看见,也没有有意地踏,就没有过失。

  平常人认为身体的行为是身业,语言的行为是口业,这是错的。身体的行为永远也不会有罪的。身体的行动它是一种被动的,如果说你的身体有杀生之过的话,就如同拿刀杀人,刀子有杀人之过一样。让你动手杀人的是你的心、你内心的杀念,由此引起杀生。

  第二我们所说的思已业,是指心念支配下所产生的语言和行为,也称为意所生业。比如心指示身体完成杀业,这个心支配下所造的杀业就属于思已业。意业是心,身语二业也是心。“话”本身有罪吗?嘴巴有罪吗?没有,因为它是被动的,但是令你的嘴巴完成说话行为的这个心——本身就想说谎话的心,这种心念是有罪的。起杀念的这个心它是意业;有了杀心之后,支配身体去行动,令身体完成杀生的这个心,它就是身业,也就是思已业。想说谎话的这个心,它造的是意业;那么想要说谎话以后,令这个谎话的语言完成,支配者这个心造的就是口业。

  所以你误踏虫子没有支配者也就没有罪。念一些咒之后,误踏在脚下的这些众生也许可以往生三善趣。

  

  ◆居士问:家庭当中产生过一些矛盾,我没办法做到不嗔恨、不愤怒,做不到平静和宽容,无法自拔,怎么办?怎么对治?

  ◇仁波切:这时你就想,如果你愿意拥有幸福的家庭,那么你要学会宽容他人、包容他人、要学会谅解他人。中国有句俗话:“人非草木,孰能无过,知错必改,善莫大焉。”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做错事,哪个人不会犯错误啊?难道自己没有做过任何错事吗?天下没有一个人不做错事。自己一次的错误而被他人穷追不舍,永远不宽容,永远不包容,你心里又做如何感想啊?因此,要学会宽容。

  第二个,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寺院、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你盼公平还不如盼和谐,因为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比如一家人吃饭,有的人可能吃两碗饭,有的人就只能吃半碗饭,这不就不公平了嘛,哪有公平啊?难道你这一点也计较?谅解才是最应期盼的,宽容才是最公平的,包容才是最公平的!

  一个人只看别人的过失,从不去观察自己的过错、过失和缺点,注定他这一辈子永远也不会幸福;一个人不去观察他人的缺点,而观察自己的缺点和漏洞,这个人注定今生幸福美满。因为你观察他人的缺点越多,你会越闹心、越不愉快、越是痛苦。

  再说,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价值观做为标准,来衡量他人有没有错,一旦发现与自己的价值观相违背的时候,他就认为别人是错的,一但发现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同,就认同他没有错。你想一想如果你的价值观有错误,那你衡量他人对和错的工具本身就出错了,因此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他人错还是对,人与人之间要达到百分之百相同的价值观、伦理观、世界观是不可能的,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当你成了佛的时候。在此之前,即便是菩萨与菩萨之间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那么夫妻之间、儿女和父母之间、朋友之间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相同的价值观。

  要学会“求同存异”,凡是“存异”的东西淡化它,不要去说它、不要去想它、不要去在意它、不要去计较它;凡是相同的部分要提倡它、赞扬它、推及它,唯有这样,一个家庭,才能够确保白头到老、幸福美满,一个企业才能够顺利发展,一个国家才能够繁荣兴盛,一个民族才能团结和睦;所以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人的行为、言谈举止和内心的起心动念。

  其实,当你越爱某一个人的时候就越容易产生离别、背叛。如果你太爱太爱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就把他当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身体的一切行为、语言的一切言谈、内心的一切动念必须符合你的价值观。一旦不符合你心意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失望、很难受、很痛苦,有背叛的感觉。如果这个孩子所有的意识形态被你架空了,他只能选择三条路:第一就是跟你对着干;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听你的,我再也不去想问题了,这样他就成废人了,成为根本没有任何独立思维能力的人了;第三个结局就是跟你明着做一套、暗着做一套,在这种情况下,千万千万小心不要让孩子学坏,你想要这三种结果吗?如果你想要,你可以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给他的身上。

  对于夫妻又何尝不是这个样子呢?治理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的。皇帝也要学会宽容民众,一方面积极引导,另一方面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不然他们会造反。要学会佛教里面所提倡的宽容、包容和谅解,同时积极地引导而不是强迫。你听说过佛教曾经强迫人修行吗?没有。佛教历来都是跟你讲道理,你觉得有道理你就去修,听不进去也没关系,你什么时候觉得有道理你可以再来修。佛教两千五百年了,从来没有利用权力迫使民众修佛法,也没有利用武力来消灭异教徒。到目前为止,佛教还没有引发过任何一场战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它是完全自由、宽容和包容的,咱们学佛者也应该这样做,这很重要。

  

  ◆居士问:自己以前做过许多错事,如为治病拜仙堂、嗔恨金刚兄弟、杀过无数的蚊子、蟑螂等,请问师父这些罪业能忏悔尽吗?

  ◇仁波切:能的,一定能的!

  你知道这些是罪过,太难得了,我随喜你的功德!只要认真忏悔一定能够忏悔掉。不过忏悔要具足四力:第一个就是能破力,要知道它是罪,而且也知道将来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报;第二要产生非常强烈的后悔之心,一次又一次的立誓。在心里面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再做,此为遮止力;第三个就是要在佛面前跪着,一定要把佛像看成是真正的佛,然后在佛面前立誓,这叫依止力;第四个就念《忏悔文》等而忏悔,此为对治力。如果你能这样做,一定能够消尽一切罪障。

  

  ◆居士问:夏天有蚊子、蟑螂怎么办呢?

  ◇仁波切:和平相处吧。

  

  ◆居士问:学佛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仁波切:要注意身体的一举一动,不要令它做任何一个恶业;注意说的每一句话,不要让它有任何一句妄言、恶口、绮语、两舌等等的恶语;注意自己的心,不要让它生起任何一个贪、嗔、痴、慢、疑等邪见;这是学佛者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居士问:怎样看待打坐中出现的一些奇特现象?

  ◇仁波切:这太普遍了。什么样的现象都有可能出现。一旦出现不是自己原来确立的所缘境,应立刻放下来,重新按照自己锁定的目标去观想,不要让它随意变换。我们修禅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控制自己所有的起心动念,如果你让它控制了你的心,你就会变成神经病,所以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这样!

  ◆居士问:抄写佛经时写错字儿的纸烧掉可以吗?

  ◇仁波切:可以,没问题。

  

  ◆居士问:真言烧成灰给人治病,这样是否有罪?

  ◇仁波切:这太可怕了!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我的…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答疑解惑(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