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輯要疏(谛閑法師)▪P3

  ..續本文上一頁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譯成進上也。

  譯經

  甲一 長文

  乙一 結前起後——序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此文雖是大部最後一品,而文義叁分宛然。此段文結前起後,即當品之發起序。初二句,結前所說已畢。謂說偈稱贊如來殊勝功德,大概如是而已。告諸下二行,重宣佛德無盡,歎莫能窮。當時普賢菩薩,告現前海會諸大衆,及當機善財童子言。善男子,丈夫之美稱也。調柔爲善,挺特名男。假使,猶言設若。不可說不可說,是極大數之名詞。謂如來勝妙功德,不可思議。莫道我普賢歎莫能窮,設若盡十方一切諸佛,以無礙辯才之口,經如許不可說不可說佛剎,盡將佛剎,磨成微塵,一微塵爲一劫,極微塵數劫,日日無間,相續演說,亦是說不窮盡也。若欲下二句,正當發起序之正意。謂如來勝妙功德,是全性起修;性既無盡,修亦何窮?所以說佛功德,不可思議;縱佛口宣說,亦不能窮盡也。汝等現前大衆,若欲成就如來勝妙功德門者,應當如我所修十種廣大行願,稱性發願,依願立行,則如來勝妙功德,不期圓成而自然圓成矣。序分竟。

  乙二 正說行願——正宗分

  丙一 正示行願

  丁一 菩薩征列名數

  何等爲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叁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衆生,十者、普皆回向。

  首句,征詞。一者下,正列。謂菩薩列示行願十種,以表稱性所修,豎窮橫遍,無盡無盡。

  丁二 當機按數征釋

  戊一 當機總征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回向?

  戊二 菩薩別釋

  己一 禮敬諸佛願

  庚一 牒初願名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言禮敬者,禮屬身業,謂合掌、低頭、曲躬、俯伏、反掌接足,俱身分事也。敬屬意業,謂收攝妄想,端秉一心,虔誠恭謹,攝散破昏,皆意地事也。但禮不敬,勞而無功。是故大疏,列十種禮: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詞句渾亂,如僧赴應,身不端肅,意不虔誠。叁、恭敬禮,五輪著地,捧足殷重。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普運身心。六、內觀禮,但觀內心,不觀外像。七、實相禮,實相無相,內外一如。八、大悲禮,隨一一禮,普代衆生。九、總攝禮,攝前六門,以爲一觀。十、無盡禮,普爲法界,無盡無盡。

  庚二 釋行願相

  辛一 釋所禮果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境,即稱性修成事造之境也。理性橫遍豎窮,故事造之境亦盡空遍界也。十方是橫遍,叁世是豎窮;叁世無際,十方無邊。一切剎海,無涯無畔。而現坐道場之諸佛世尊,如空中微塵之數,大似帝網之珠,主伴互映,無盡無盡。

  辛二 釋能禮因心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境與心,原非二物;境既普周,心亦如是。衆生繇迷覆障,不隔而隔,焉得自知?故假普賢行願法力,並繇自心深信解力,故得明明了了,如對目前也。大經雲:「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亦此意耳。

  辛叁 釋能禮心相

  壬一 總明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身體拜,口稱名,意作觀。叁業所對,無非佛境,故雲悉淨。時不間隔,故雲常修。身淨無叁惡,口淨無四過,意淨無叁毒,故悉淨也。時有間隔,即有染汙;今既相續,故常修也。

  壬二 別顯

  一一佛所,皆視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前既一身之前,能現多佛;今則一佛之前,能現多身。身是法界身,佛是法界佛;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身禮一佛,即前十禮中第叁禮。多身禮多佛,即第十禮也。

  庚叁 結顯無盡

  辛一 顯無盡

  壬一 別名虛空

  癸一 反顯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

  意謂虛空原無有盡,禮亦無有盡也。今雲虛空世界設使有盡,故雲反顯。

  癸二 順釋

  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言虛空界既不可盡,我禮如何肯盡,是順釋也。

  壬二 例顯余叁

  如是乃至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衆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如是二字,承上文意,不是結詞。乃至二字,並非超略,是轉語詞。

  辛二 彰無間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相續,即無間也。自非普賢觀行之力,如何得念念無間?願智者審谛思惟,幸不以生滅之心,取相之禮,而修持之,自然不生疲倦之心,不起厭足之念。以下九門,可以例此。

  己二 稱贊如來願

  庚一 牒二願名

  複次,善男子!言稱贊如來者:

  言稱贊者:稱,謂稱揚;即稱述聖德,宣揚優美。贊,謂贊歎;即贊頌德大,褒歎功高也。如來爲十號之首,乃仿同先迹號也。金經雲:「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指法身如來也。轉*輪經雲:「一切智名如,正覺名來。」指報身如來也。成實論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指應身如來也。雖雲叁身,實非定叁。法身,如淨月;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亦非定一。若說是一,叁義宛然;若說定叁,同是一月。

  庚二 釋行願相

  辛一 明所贊果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此所贊境文,較前所禮境文,寬廓廣多。觀此,可見前後文辭,俱有影略。釋義,照前例知,可不繁贅。

  辛二 釋能贊因心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此文較前,亦有影略。前科,彼略此詳;此科,彼詳此略。謂略法力,但心力也;今既言悉以,即亦含在其中矣。

  辛叁 辨能贊舌相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于法界,無不周遍。

  此文有四義:初至言辭海叁句,標能贊相。稱揚句,正辨稱贊。窮未句,贊所經時。末句,明其周遍。言出過等者,大部出現品中,有一天女,有妙舌根。經雲:「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彩女,名曰善口;于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彼天女者,出妙音聲,不過但合天樂;今以普賢勝解力,所出音聲,遍合法界,雲出過也。余如文不贅。

  庚叁 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如前文釋,可以例知。

  己叁 廣修供養願

  庚一 牒叁願名

  複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言廣修者,謂廣羅五塵貴品,修飾百味珍馐,陳供法界如來,奉養十方海會。

  庚二 釋行願相

  辛一 正名供行

  壬一 明所供果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釋義例前。

  壬二 明能供因心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例前可知。

  壬叁 例所供物品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爲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首句,總標。諸供養具,不出五塵;如文所顯。須知一切諸佛,曆劫行因,皆修品物,供養世尊。如我釋尊,第二僧祇,放燃燈佛前,買華布發等;乃至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所謂下,別釋。華,眼根所對,色塵也。樂,耳根所對,聲塵也。香,鼻根所對,嗅塵也。衣,身根所對,觸塵也。諸香與燈,俱觸塵所攝。所謂者,原上諸供具之說,而進顯之詞也。一一雲天,非人間賤品,表尊貴之意。一一雲雲,表品物之多,周遍之意。如須彌山,高大意也;如大海水,寬廣意也。文中所出,猶是略舉。如是衆多品物,供養諸佛,一一皆有廣大果報。香言種種者,謂沈、檀、薝蔔、龍涎、金馥等。華言種種者,謂須曼那、阇提、末利,及天上波利質多羅樹、拘鞞陀羅樹等。塗香者,謂和合諸香,煎成香水,以塗身手。行者當供養時,一一俱當發願。供塗香時,作是願言:願無漏塗香,磨蓥熱惱者,脫彼諸地獄,一切炎蒸苦。供燒香,當願雲:由我供焚香,得佛無礙智,願回此香雲,氣馥寒冰苦。燈供養時,作是念言:由我獻燈明,獲佛智光照,照彼阿修羅,永改驕狂性,傍生鞭撻苦,互相害吞啖,願得慈惠心,常生人天路。余如大經雲雲。

  壬四 明正供養

  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爲供養。

  問:如上所列多多供品,如何辨得?假使能辦,又如何能常供養如上所列多多佛耶?答:須知一香一華,無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盡虛空界;即假故,如雲普遍;即中故,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一品物,無不稱于真理。各各等虛空界,即以全法之身,遊諸剎土;稱真之物,供養諸佛。是故菩薩,不虛行于所修,常值諸佛,恒不失時;一切品物,常稱真而成就也。幸勿生疑。

  辛二 校量顯勝

  壬一 校量

  癸一 舉所校量

  子一 總標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謂以前所列供養雖多,一一無非世間財物,總屬有爲。何如以法供養之爲愈乎?…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輯要疏(谛閑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