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谛闲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译成进上也。

  译经

  甲一 长文

  乙一 结前起后——序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此文虽是大部最后一品,而文义三分宛然。此段文结前起后,即当品之发起序。初二句,结前所说已毕。谓说偈称赞如来殊胜功德,大概如是而已。告诸下二行,重宣佛德无尽,叹莫能穷。当时普贤菩萨,告现前海会诸大众,及当机善财童子言。善男子,丈夫之美称也。调柔为善,挺特名男。假使,犹言设若。不可说不可说,是极大数之名词。谓如来胜妙功德,不可思议。莫道我普贤叹莫能穷,设若尽十方一切诸佛,以无碍辩才之口,经如许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尽将佛剎,磨成微尘,一微尘为一劫,极微尘数劫,日日无间,相续演说,亦是说不穷尽也。若欲下二句,正当发起序之正意。谓如来胜妙功德,是全性起修;性既无尽,修亦何穷?所以说佛功德,不可思议;纵佛口宣说,亦不能穷尽也。汝等现前大众,若欲成就如来胜妙功德门者,应当如我所修十种广大行愿,称性发愿,依愿立行,则如来胜妙功德,不期圆成而自然圆成矣。序分竟。

  乙二 正说行愿——正宗分

  丙一 正示行愿

  丁一 菩萨征列名数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首句,征词。一者下,正列。谓菩萨列示行愿十种,以表称性所修,竖穷横遍,无尽无尽。

  丁二 当机按数征释

  戊一 当机总征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戊二 菩萨别释

  己一 礼敬诸佛愿

  庚一 牒初愿名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言礼敬者,礼属身业,谓合掌、低头、曲躬、俯伏、反掌接足,俱身分事也。敬属意业,谓收摄妄想,端秉一心,虔诚恭谨,摄散破昏,皆意地事也。但礼不敬,劳而无功。是故大疏,列十种礼:一、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二、唱和礼,高声喧杂,词句浑乱,如僧赴应,身不端肃,意不虔诚。三、恭敬礼,五轮着地,捧足殷重。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五、起用礼,虽无能所,普运身心。六、内观礼,但观内心,不观外像。七、实相礼,实相无相,内外一如。八、大悲礼,随一一礼,普代众生。九、总摄礼,摄前六门,以为一观。十、无尽礼,普为法界,无尽无尽。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释所礼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境,即称性修成事造之境也。理性横遍竖穷,故事造之境亦尽空遍界也。十方是横遍,三世是竖穷;三世无际,十方无边。一切剎海,无涯无畔。而现坐道场之诸佛世尊,如空中微尘之数,大似帝网之珠,主伴互映,无尽无尽。

  辛二 释能礼因心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境与心,原非二物;境既普周,心亦如是。众生繇迷覆障,不隔而隔,焉得自知?故假普贤行愿法力,并繇自心深信解力,故得明明了了,如对目前也。大经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亦此意耳。

  辛三 释能礼心相

  壬一 总明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身体拜,口称名,意作观。三业所对,无非佛境,故云悉净。时不间隔,故云常修。身净无三恶,口净无四过,意净无三毒,故悉净也。时有间隔,即有染污;今既相续,故常修也。

  壬二 别显

  一一佛所,皆视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佛。

  前既一身之前,能现多佛;今则一佛之前,能现多身。身是法界身,佛是法界佛;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身礼一佛,即前十礼中第三礼。多身礼多佛,即第十礼也。

  庚三 结显无尽

  辛一 显无尽

  壬一 别名虚空

  癸一 反显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

  意谓虚空原无有尽,礼亦无有尽也。今云虚空世界设使有尽,故云反显。

  癸二 顺释

  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言虚空界既不可尽,我礼如何肯尽,是顺释也。

  壬二 例显余三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如是二字,承上文意,不是结词。乃至二字,并非超略,是转语词。

  辛二 彰无间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相续,即无间也。自非普贤观行之力,如何得念念无间?愿智者审谛思惟,幸不以生灭之心,取相之礼,而修持之,自然不生疲倦之心,不起厌足之念。以下九门,可以例此。

  己二 称赞如来愿

  庚一 牒二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言称赞者:称,谓称扬;即称述圣德,宣扬优美。赞,谓赞叹;即赞颂德大,褒叹功高也。如来为十号之首,乃仿同先迹号也。金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指法身如来也。转*轮经云:「一切智名如,正觉名来。」指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指应身如来也。虽云三身,实非定三。法身,如净月;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亦非定一。若说是一,三义宛然;若说定三,同是一月。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明所赞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此所赞境文,较前所礼境文,宽廓广多。观此,可见前后文辞,俱有影略。释义,照前例知,可不繁赘。

  辛二 释能赞因心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此文较前,亦有影略。前科,彼略此详;此科,彼详此略。谓略法力,但心力也;今既言悉以,即亦含在其中矣。

  辛三 辨能赞舌相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此文有四义:初至言辞海三句,标能赞相。称扬句,正辨称赞。穷未句,赞所经时。末句,明其周遍。言出过等者,大部出现品中,有一天女,有妙舌根。经云:「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彩女,名曰善口;于其口中,出一音声,其声则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彼天女者,出妙音声,不过但合天乐;今以普贤胜解力,所出音声,遍合法界,云出过也。余如文不赘。

  庚三 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前文释,可以例知。

  己三 广修供养愿

  庚一 牒三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言广修者,谓广罗五尘贵品,修饰百味珍馐,陈供法界如来,奉养十方海会。

  庚二 释行愿相

  辛一 正名供行

  壬一 明所供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释义例前。

  壬二 明能供因心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例前可知。

  壬三 例所供物品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首句,总标。诸供养具,不出五尘;如文所显。须知一切诸佛,历劫行因,皆修品物,供养世尊。如我释尊,第二僧祇,放燃灯佛前,买华布发等;乃至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所谓下,别释。华,眼根所对,色尘也。乐,耳根所对,声尘也。香,鼻根所对,嗅尘也。衣,身根所对,触尘也。诸香与灯,俱触尘所摄。所谓者,原上诸供具之说,而进显之词也。一一云天,非人间贱品,表尊贵之意。一一云云,表品物之多,周遍之意。如须弥山,高大意也;如大海水,宽广意也。文中所出,犹是略举。如是众多品物,供养诸佛,一一皆有广大果报。香言种种者,谓沉、檀、薝卜、龙涎、金馥等。华言种种者,谓须曼那、阇提、末利,及天上波利质多罗树、拘鞞陀罗树等。涂香者,谓和合诸香,煎成香水,以涂身手。行者当供养时,一一俱当发愿。供涂香时,作是愿言:愿无漏涂香,磨蓥热恼者,脱彼诸地狱,一切炎蒸苦。供烧香,当愿云:由我供焚香,得佛无碍智,愿回此香云,气馥寒冰苦。灯供养时,作是念言:由我献灯明,获佛智光照,照彼阿修罗,永改骄狂性,傍生鞭挞苦,互相害吞啖,愿得慈惠心,常生人天路。余如大经云云。

  壬四 明正供养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问:如上所列多多供品,如何辨得?假使能办,又如何能常供养如上所列多多佛耶?答:须知一香一华,无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尽虚空界;即假故,如云普遍;即中故,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一品物,无不称于真理。各各等虚空界,即以全法之身,游诸剎土;称真之物,供养诸佛。是故菩萨,不虚行于所修,常值诸佛,恒不失时;一切品物,常称真而成就也。幸勿生疑。

  辛二 校量显胜

  壬一 校量

  癸一 举所校量

  子一 总标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谓以前所列供养虽多,一一无非世间财物,总属有为。何如以法供养之为愈乎?…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谛闲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