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會性法師)▪P10

  ..續本文上一頁財施言,以無量身命,累劫行施。

  剝皮爲紙,析骨爲筆,刺血爲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爲重法故,不惜身命。

  爲求佛法,尊重法故,缺文房四寶,剝皮爲紙,折骨作筆,刺血爲墨,曆劫所寫經典,積如須彌山高。

  這種發心,我們做得到嗎?我認爲是“至極”之語,行菩薩道,爲重法故,尚要如是書寫,況用紙筆,乃易行之事,更當爲之。曆史上未見記載,皮剝下能否書寫?析骨能否作筆?不知道。但刺血爲墨,古德甚多,如刺舌血寫經,但是也不容易,平常不作准備,血腥味臭,不得書之,必須事前先禁堿,飲食要淡,牛乳也不可以喝,何況葷腥!至全部血液清淨,無堿味,方可刺寫。弘一大師,欲以臂血供養,請問印祖,答:“並非必需,且體弱不宜,常人不知,隨便刺血,不只不敬,反汙穢佛典。”語出文鈔,可知不易,現印刷發達,經書泛濫,不似古代,得之困難,只要心淨,認真讀誦,依法修持,等同寫經。

  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

  身命尚舍,況王位、國城村落、宮殿園林等身外之物,更不吝惜。

  “難行苦行”甚多,故雲種種,詳見佛本行經。

  乃至樹下成大菩提。

  于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子二、得果以後之大用

  示種種神通。

  佛具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盡六種廣大神通。常說,現略。

  起種種變化。

  

  大“變”小,小變大,有變無。無而忽有曰“化”。阿羅漢有十八變,如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忽現大身、忽現小身、履地如水、履水如地等。佛的神通變化,更爲殊勝,故雲種種變化。

  現種種佛身。

  現種種身度衆。常說有法、報、應叁身,本經言有國土身、業報身、衆生身、虛空身等十種,從略。佛平時現丈六金身,爲化拘屍羅長者,曾現叁尺侏儒身。

  處種種衆會。

  此句總標,下是別明。

  各種聚會,佛皆示現說法。

  “種種衆會”指下文。

  

  或處一切諸大菩薩衆會道場。

  度菩薩衆。

  或處聲聞及辟支佛衆會道場。

  度二乘人。

  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衆會道場。

  經言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爲統一天下的大國王。

  “小王”,粟散王,如周朝之東周列國諸王。

  或于轉輪王、小王之眷屬中說法。

  或處刹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衆會道場。

  “刹利”,印度之國王、武士階級。

  “婆羅門”,譯淨行,印度宗教家。

  “長者”,一般紳士,領導地方的人。

  “居士”,居家學佛之士或隱士。

  

  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衆會道場。

  “乃至”略余未說之種種衆會道場。

  

  或處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八部衆中,或在人、“非人”鬼神衆中,說法度生。

  處于如是種種衆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衆生。

  處種種衆會,以勝妙圓音,弘演妙法,如大雷震,警覺衆生,生死大夢,隨其根性,成熟菩提道種。

  乃至示現入于涅槃。

  化衆緣盡,最後于娑羅雙樹間,善巧方便示現入滅。

  癸二、總結隨學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總結隨學。凡本師世尊,從因至果,乃至涅槃,一切一切,我悉發心隨學。

  壬二、隨諸佛學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隨學。

  佛佛道同,隨本師學,也是跟十方諸佛學,一多無礙,平等無二。

  辛叁、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如是隨學,恒不間歇。

  常隨佛學,能背塵合覺,破妄顯真,轉凡成聖,終至成佛。成佛之後,國中衆生皆具無量智慧、功德、神通,猶如西方極樂世界。

  經言剝皮爲紙、析骨爲筆,非我等所能爲,但,佛亦人成,可由淺入深,常隨習之。根本說一切有部律雜事篇載:佛于舍衛國精舍,見落葉滿地,以身作則,打掃落葉,舍利弗、目犍連衆弟子見之、一齊動手,撿的撿,掃的掃,片刻,祇園潔淨,佛于講堂集衆,說掃地有五種功德:一、令心地清淨,二、令他心淨,叁、諸天歡喜,四、植端正業因,五、將來生天。可見佛並不是只坐著讓人拜,頤指氣使,佛沒架子,親自掃地,所以,清潔掃除也是常隨佛學。

  又佛親自看顧生病比丘。佛在世時,除王舍城靈鹫山外,舍衛國祇園精舍待最久,依佛製,托缽生活,佛也不例外,並五天巡寮一次,看弟子作息是否正常?道業有無精進?一日,聞末後房間有呻吟聲,尋聲往視,見一比丘臥病,穢物汙床,佛問其故,答:“平時不關心同道,今染病疾人亦不顧。”佛愍之,與阿難擡至井邊,親自汲水洗滌,淨房除垢,令阿難取食喂之。俟衆弟子回,開示曰:八福田中,看病爲第一福田,師兄弟當互相護持。佛親自照顧生病比丘,況我等凡夫,尤其出家衆,更須隨學。~出四分律~

  佛也不舍穿針之福。老比丘眼花,欲補衣不能穿針。歎息:誰願修福?爲我穿針?佛聞即曰:“我要修福,來!我爲你穿。”比丘謂:佛是一切智人,福慧圓滿,還需修福嗎?佛答:福不嫌多。故事出自增一阿含。成佛尚不舍穿針小福,況我們!

  中阿含雲:佛親自爲阿那律裁製衣服。佛製弟子,自做叁衣,阿那律因聽經好打瞌睡,佛當衆呵責:“咄!咄!何爲睡,螺蛳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發大慚愧,精進不寐七日,因而眼瞎,不能裁衣,佛爲剪裁,數比丘縫成。佛能製衣,我當如是!

  十誦律:佛在阿羅毗國精舍,見門楣毀損,開關不易,自找木材,自鋸自修。佛親做木匠,如叢林監修,整修常住物。故護修常住物,即是常隨佛學。

  增一阿含:佛製,比丘須結夏安居,依中國爲農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共叁個月。七月十五是解夏日,也是僧自恣日,允許互相舉罪忏悔。佛坐草上自恣,告諸比丘:“我無過咎于衆人乎?我不犯身口意乎?”叁個月中,你們發覺我叁業有違犯戒律的地方嗎?有侵犯衆人,影響大衆嗎?佛人格完美,豈有缺犯!靈芝律師雲:“如來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範後世故;令衆省己故;使折我慢故。”這是佛教最平等最民主的地方,完美如佛,猶須自恣,爲大衆楷模,降伏我慢心。

  上列各事,明佛住世,示同凡夫,佛非叁頭六臂的神,是究竟圓成人格的完人,太虛大師贊曰:“大哉爲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常隨佛學,只要時時檢點,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類如上說,並不困難。因地常隨佛學,果成衆德莊嚴。

  庚九、恒順衆生分叁

  辛一、牒九願名

  複次,善男子!言恒順衆生者:

  衆生根性千差萬別,恒常隨順以教化之。

  根性既異,恒順不是很難嗎?俗話說:“知性可以同居”,由身旁做起,先溝通了解,順而融洽,接引不難;否則,頭角峥嵘,互別苗頭,欲度不易。儒雲:“君子尊賢以容衆,嘉善而矜不能。”孔老夫子說:“老者安之,少者懷之”,孟子之“仁民愛物”,都是隨順之意。運權巧之法,使大家和睦共處,水乳交融,親炙佛法,便是恒順衆生。

  辛二、釋行願相分二

  壬一、正明分二

  癸一、出所順境分二

  子一、總標

  先總標出隨順境界。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衆生,種種差別。

  盡十方遍法界,無量無邊國土中,所有六道衆生,各有其種類差別。

  子二、別列分五

  醜一、受生差別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受生有胎、卵、濕、化,四種差別。如鳥、雞、鴨等,由蛋孵化而生,屬“卵生”。人、牛、馬、羊等“胎生”;依濕氣而生,如孑孓等是“濕生”,天人及地獄衆生,無而忽有謂“化生”。

  醜二、依止差別

  或有依于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

  依止安住處不同,人、畜,地水火風空,缺一不可。水族衆生依水,微細衆生或依火、依風,鳥依空等,“卉”草也。依草附木而居,律謂破壞草木,是“壞鬼神村”,乃鬼神之村落也。

  醜叁、種類差別

  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

  種類差別,多約人道而言。

  衆生種類差別很多,前說有四種,細分有十二類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種種生類”指衆生類別,天上六欲、人間四洲,乃至羽毛鱗甲,千差萬別。

  “種種色身”,如人有高、矮、胖、瘦、黑、白、黃等。畜生道大如獅、象,小若蚊、蟻、微生物等。

  “種種形狀”,人頂天立地,兩眼雙耳,鼻、嘴、四肢。畜多橫生,形狀各異。

  “種種相貌”美醜不同。

  “種種壽量”,壽命不同。或壽長如虛雲禅師百二十歲,或生即夭亡。地獄衆生長則億劫,短則一日一夜萬死萬生。蟲有朝生夕亡,龜、鶴不被捕殺則長壽,故爲人祝壽曰“龜鶴遐齡”。天,以無色界非非想處天最長,八萬四千歲。

  “種種族類”,種族類別各異,如中國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種種名號”,姓名字號。如劉備自我介紹曰:在下姓劉名備,字玄德。關公名羽字雲長。依國習,人皆有名、號,後受日治影響,名、字不分。除名號外,也有綽號,阿貓、阿狗等亂稱。昔之中國講禮,尊重故不敢直呼姓名,都稱字別,如叁國志,稱劉備爲玄德。佛教東來,隨順國俗,出家人也有法名字號,法名依字輩,號則或按輩份,或自訂立,今人多混淆,如北部觀音山與臺南開元寺,同一法派,名之字輩是“證悟會融”,外號是“圓淨妙定慧”(舉一略余),如我名會性,外號“定”,“悟”字是“妙”,“證”號爲“淨”,“融”外號“慧”。法名,唯師可稱,如我名“宗律”,沒人敢如此稱我,實際上,也很少人知道,因受戒時,皈依師已往生,依慈航法師法脈受戒。“會性”是皈依師父取…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會性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