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财施言,以无量身命,累劫行施。
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为求佛法,尊重法故,缺文房四宝,剥皮为纸,折骨作笔,刺血为墨,历劫所写经典,积如须弥山高。
这种发心,我们做得到吗?我认为是“至极”之语,行菩萨道,为重法故,尚要如是书写,况用纸笔,乃易行之事,更当为之。历史上未见记载,皮剥下能否书写?析骨能否作笔?不知道。但刺血为墨,古德甚多,如刺舌血写经,但是也不容易,平常不作准备,血腥味臭,不得书之,必须事前先禁碱,饮食要淡,牛乳也不可以喝,何况荤腥!至全部血液清净,无碱味,方可刺写。弘一大师,欲以臂血供养,请问印祖,答:“并非必需,且体弱不宜,常人不知,随便刺血,不只不敬,反污秽佛典。”语出文钞,可知不易,现印刷发达,经书泛滥,不似古代,得之困难,只要心净,认真读诵,依法修持,等同写经。
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身命尚舍,况王位、国城村落、宫殿园林等身外之物,更不吝惜。
“难行苦行”甚多,故云种种,详见佛本行经。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
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
子二、得果以后之大用
示种种神通。
佛具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尽六种广大神通。常说,现略。
起种种变化。
大“变”小,小变大,有变无。无而忽有曰“化”。阿罗汉有十八变,如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忽现大身、忽现小身、履地如水、履水如地等。佛的神通变化,更为殊胜,故云种种变化。
现种种佛身。
现种种身度众。常说有法、报、应三身,本经言有国土身、业报身、众生身、虚空身等十种,从略。佛平时现丈六金身,为化拘尸罗长者,曾现三尺侏儒身。
处种种众会。
此句总标,下是别明。
各种聚会,佛皆示现说法。
“种种众会”指下文。
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
度菩萨众。
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
度二乘人。
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
经言有金、银、铜、铁四种轮王,为统一天下的大国王。
“小王”,粟散王,如周朝之东周列国诸王。
或于转轮王、小王之眷属中说法。
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
“刹利”,印度之国王、武士阶级。
“婆罗门”,译净行,印度宗教家。
“长者”,一般绅士,领导地方的人。
“居士”,居家学佛之士或隐士。
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
“乃至”略余未说之种种众会道场。
或处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八部众中,或在人、“非人”鬼神众中,说法度生。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
处种种众会,以胜妙圆音,弘演妙法,如大雷震,警觉众生,生死大梦,随其根性,成熟菩提道种。
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化众缘尽,最后于娑罗双树间,善巧方便示现入灭。
癸二、总结随学
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总结随学。凡本师世尊,从因至果,乃至涅槃,一切一切,我悉发心随学。
壬二、随诸佛学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佛佛道同,随本师学,也是跟十方诸佛学,一多无碍,平等无二。
辛三、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是随学,恒不间歇。
常随佛学,能背尘合觉,破妄显真,转凡成圣,终至成佛。成佛之后,国中众生皆具无量智慧、功德、神通,犹如西方极乐世界。
经言剥皮为纸、析骨为笔,非我等所能为,但,佛亦人成,可由浅入深,常随习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杂事篇载:佛于舍卫国精舍,见落叶满地,以身作则,打扫落叶,舍利弗、目犍连众弟子见之、一齐动手,捡的捡,扫的扫,片刻,祇园洁净,佛于讲堂集众,说扫地有五种功德:一、令心地清净,二、令他心净,三、诸天欢喜,四、植端正业因,五、将来生天。可见佛并不是只坐著让人拜,颐指气使,佛没架子,亲自扫地,所以,清洁扫除也是常随佛学。
又佛亲自看顾生病比丘。佛在世时,除王舍城灵鹫山外,舍卫国祇园精舍待最久,依佛制,托钵生活,佛也不例外,并五天巡寮一次,看弟子作息是否正常?道业有无精进?一日,闻末后房间有呻吟声,寻声往视,见一比丘卧病,秽物污床,佛问其故,答:“平时不关心同道,今染病疾人亦不顾。”佛愍之,与阿难抬至井边,亲自汲水洗涤,净房除垢,令阿难取食喂之。俟众弟子回,开示曰:八福田中,看病为第一福田,师兄弟当互相护持。佛亲自照顾生病比丘,况我等凡夫,尤其出家众,更须随学。~出四分律~
佛也不舍穿针之福。老比丘眼花,欲补衣不能穿针。叹息:谁愿修福?为我穿针?佛闻即曰:“我要修福,来!我为你穿。”比丘谓:佛是一切智人,福慧圆满,还需修福吗?佛答:福不嫌多。故事出自增一阿含。成佛尚不舍穿针小福,况我们!
中阿含云:佛亲自为阿那律裁制衣服。佛制弟子,自做三衣,阿那律因听经好打瞌睡,佛当众呵责:“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发大惭愧,精进不寐七日,因而眼瞎,不能裁衣,佛为剪裁,数比丘缝成。佛能制衣,我当如是!
十诵律:佛在阿罗毗国精舍,见门楣毁损,开关不易,自找木材,自锯自修。佛亲做木匠,如丛林监修,整修常住物。故护修常住物,即是常随佛学。
增一阿含:佛制,比丘须结夏安居,依中国为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共三个月。七月十五是解夏日,也是僧自恣日,允许互相举罪忏悔。佛坐草上自恣,告诸比丘:“我无过咎于众人乎?我不犯身口意乎?”三个月中,你们发觉我三业有违犯戒律的地方吗?有侵犯众人,影响大众吗?佛人格完美,岂有缺犯!灵芝律师云:“如来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范后世故;令众省己故;使折我慢故。”这是佛教最平等最民主的地方,完美如佛,犹须自恣,为大众楷模,降伏我慢心。
上列各事,明佛住世,示同凡夫,佛非三头六臂的神,是究竟圆成人格的完人,太虚大师赞曰:“大哉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常随佛学,只要时时检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类如上说,并不困难。因地常随佛学,果成众德庄严。
庚九、恒顺众生分三
辛一、牒九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恒常随顺以教化之。
根性既异,恒顺不是很难吗?俗话说:“知性可以同居”,由身旁做起,先沟通了解,顺而融洽,接引不难;否则,头角峥嵘,互别苗头,欲度不易。儒云:“君子尊贤以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孔老夫子说:“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孟子之“仁民爱物”,都是随顺之意。运权巧之法,使大家和睦共处,水乳交融,亲炙佛法,便是恒顺众生。
辛二、释行愿相分二
壬一、正明分二
癸一、出所顺境分二
子一、总标
先总标出随顺境界。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
尽十方遍法界,无量无边国土中,所有六道众生,各有其种类差别。
子二、别列分五
丑一、受生差别
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受生有胎、卵、湿、化,四种差别。如鸟、鸡、鸭等,由蛋孵化而生,属“卵生”。人、牛、马、羊等“胎生”;依湿气而生,如孑孓等是“湿生”,天人及地狱众生,无而忽有谓“化生”。
丑二、依止差别
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
依止安住处不同,人、畜,地水火风空,缺一不可。水族众生依水,微细众生或依火、依风,鸟依空等,“卉”草也。依草附木而居,律谓破坏草木,是“坏鬼神村”,乃鬼神之村落也。
丑三、种类差别
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
种类差别,多约人道而言。
众生种类差别很多,前说有四种,细分有十二类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等。“种种生类”指众生类别,天上六欲、人间四洲,乃至羽毛鳞甲,千差万别。
“种种色身”,如人有高、矮、胖、瘦、黑、白、黄等。畜生道大如狮、象,小若蚊、蚁、微生物等。
“种种形状”,人顶天立地,两眼双耳,鼻、嘴、四肢。畜多横生,形状各异。
“种种相貌”美丑不同。
“种种寿量”,寿命不同。或寿长如虚云禅师百二十岁,或生即夭亡。地狱众生长则亿劫,短则一日一夜万死万生。虫有朝生夕亡,龟、鹤不被捕杀则长寿,故为人祝寿曰“龟鹤遐龄”。天,以无色界非非想处天最长,八万四千岁。
“种种族类”,种族类别各异,如中国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种种名号”,姓名字号。如刘备自我介绍曰:在下姓刘名备,字玄德。关公名羽字云长。依国习,人皆有名、号,后受日治影响,名、字不分。除名号外,也有绰号,阿猫、阿狗等乱称。昔之中国讲礼,尊重故不敢直呼姓名,都称字别,如三国志,称刘备为玄德。佛教东来,随顺国俗,出家人也有法名字号,法名依字辈,号则或按辈份,或自订立,今人多混淆,如北部观音山与台南开元寺,同一法派,名之字辈是“证悟会融”,外号是“圆净妙定慧”(举一略余),如我名会性,外号“定”,“悟”字是“妙”,“证”号为“净”,“融”外号“慧”。法名,唯师可称,如我名“宗律”,没人敢如此称我,实际上,也很少人知道,因受戒时,皈依师已往生,依慈航法师法脉受戒。“会性”是皈依师父取…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会性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