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記(道源長老)▪P20

  ..續本文上一頁這段經文特別重要,我們佛弟子平常講,要求佛的菩提果,在佛的面前去求,學佛修行,學佛證得菩提果。不曉得菩提果,是屬于衆生的。爲什麼呢?下面再解釋,「若無衆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菩薩怎麼能成無上正覺呢?不是得把六度波羅蜜修圓滿嗎?六度波羅蜜在哪裏修呢?在衆生身上修,你六度不在衆生身上修,六度波羅蜜都不能修圓滿,怎麼成佛呢?所以菩提果是屬于衆生的。

  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解,以于衆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衆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解」,十大願王,只有第九個大願恒順衆生,再叫一聲當機者,叫他注意。對于這種義理,你應該這樣解釋。「以于衆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你對于衆生要平等心,才能成就圓滿你的大悲心。「以大悲心,隨衆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前面叫你發平等心,供養一切衆生,供養一切衆生,就是供養如來。因爲你不去供養一切衆生,如來不會歡喜的,你第叁個大願廣修供養,不能圓滿。

  下面把它結起來,總結恒順衆生第九個願。

  菩薩如是隨順衆生,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段和前面的解釋一樣,不必再解釋了。下面講第十個大願。

  複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

  第八個大願常隨佛學,是自利,第九個大願恒順衆生,完全是利他,自利利他,到這裏才回向,叁個大願合成一個回向。從第一個大願到第九個大願,我所做所有的功德,回向一切衆生。「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這是自己的功德回自向他,回向衆生得到什麼利益呢?下面說出來。

  願令衆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願令衆生常得安樂」,衆生就是求安樂的,求平安求快樂。「無諸病苦」,不要生病,生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衆生要行惡法,我回向他,要做惡法都不能成就。「所修善業,皆速成就」,衆生要行善法,我回向他,所做的善法都趕快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叁惡道的門都關閉起來,不要掉到叁惡道裏去。「開示人天涅槃正路」,我要回向善知識多開導衆生,叫他行人天福報之正路,最後入于無余涅槃,成佛,走涅槃的正路。

  若諸衆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衆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若諸衆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衆生愚癡,他要造惡業,造很重的惡業,結果感得極重的苦果,我願意代衆生受苦,這是前面法供養,代衆生受苦的願。

  「令彼衆生,悉得解脫」,希望衆生能解脫苦果。「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我願意回向一切衆生,願一切衆生都能證得無上菩提,都能成佛。

  下面把第十個大願總結起來。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段跟前面一樣的解釋,不必再講了。

  下面再把十個大願總結起來。

  善男子!是爲菩薩摩诃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

  這就是菩薩摩诃薩,所發的十種大願,都具足圓滿了。

  若諸菩薩,于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衆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知。

  「若諸菩薩,于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衆生」,你這個菩薩,要想行菩薩道度衆生,怎麼度法呢?依著這十個大願去修行。「于此大願,隨順趣入」,先是「隨順」後「趣入」,這是兩步功夫。我們最初都要學著發願,學著力行,隨順這十種大行大願,再進一步就趣入,證入了這十種大行大願。「則能成熟一切衆生」,就能令一切衆生都成佛。「則能隨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你這樣依著十個大願修行,就能利益衆生,這是利他,你就隨順無上正等正覺,自己將來也要成佛。「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這十個大願是歸納起來的,實際廣開來,諸行願就像大海一樣,無量行願,普賢菩薩的行願海,你都能成就。

  「是故,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知。」你隨順十種大願,成就一切衆生,就隨順無上正等正覺。你利益一切衆生,願一切衆生成佛,你也成了佛,以利他爲自利,你應該知道。

  下面再較量一下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衆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複有人,聞此願王,一經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七寶」是上妙的七寶,充滿無量無邊世界裏的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人天的福報,人天的安樂,是人天最勝的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衆生」,你把世界的七寶,布施給「爾所」,就是上面那麼多的世界,那麼多的衆生,布施給他們,再把人天的安樂,都布施給他們。「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你拿世界的七寶,供養一切世界諸佛菩薩,拿人天的安樂,來供養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經過這麼多的世界極微塵數的大劫,相續不斷,時間長,功德更多了。

  「所得功德,若複有人,聞此願王,一經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前面你用世界的七寶做布施,拿人天的安樂做供養,供養那麼多的衆生,供養那麼多的佛菩薩,你得的功德很多了。不如你聽十大願王聽過一遍,不要說你發願力行,不要說隨順趣入。「一經于耳」,現在講堂的在座各位,都得了無量的功德,都從耳朵聽過了。這十大願王的功德就這麼大,跟前面用世界的七寶做布施,拿人天的安樂做供養的功德相比較,「百分不及一」,前面布施功德百分,不及聞經功德一分。再比較,千分不及一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分」,就是極微細的少分,也不及一。

  下面再較量看功德大,不是我們聽了就算,「一經于耳」就滿足了。

  或複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鸠盤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飲血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或複有人,以深信心」,聽了十大願王,一經于耳,信心又深。「于此大願,受持讀誦」,十大願王,你能納受于心,「持」是憶念不忘,對本叫讀,背本叫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能夠全部寫,功德更大;不能全部寫,你寫一個四句偈。功德有多大呢?「速能除滅五無間業」,造惡業最重墮五間地獄,你能受持讀誦十大願王,寫一個四句偈,你就能把五無間罪業消滅了,這麼大的功德利益。

  「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身體生病,心理上生煩惱的精神病。「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統統能給你消除。「一切魔軍」,那些魔王魔孫都算上。「夜叉、羅剎」,夜叉,捷疾鬼。羅剎,可畏鬼,都是吃人的鬼。「若鸠盤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飲血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鸠盤茶,饔形鬼。毗舍阇,啖精氣鬼。部多,大身鬼。你深信這十大願王,這些惡鬼神,他們都不敢害你。「或時發心,親近守護。」不但不敢害你,還尊重你,變成護法善神,親近你,守護你。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于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于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贊,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衆生悉應供養。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誦此十大願王,最好你把它熟讀背誦。「行于世間,無有障礙」,說個譬喻,如「空中月出于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贊,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諸佛菩薩都要稱贊你,一切人、一切天,對你都要禮拜恭敬,一切衆生都應當供養你這個人。

  有人聽到這段的贊歎産生懷疑,我自從信了佛,尤其是出家弟子,天天做早課都念這十大願王,而且都是背誦的。我怎麼很多障礙,怎麼沒得到這麼大的功德呢?你要問自己是否以深信心受持讀誦?信心淺薄,得的功德少了,你以深信心受持讀誦,一定能得到這麼大的功德。

  此善勇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叁十二大丈夫相。

  「此善勇子」,就是受持讀誦十大願王的善勇子。「善得人身」,這個人得人身得的最好,衆生不學佛法,不知道人身難得,得到人身,他做惡業,自害害人,結果把自己害到叁惡道裏去,這就可惜了。能依十大願王來修行,這個人人身得的有價值,「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他依著十大願王來行菩薩道,把普賢菩薩所有功德都能圓滿。「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能把凡夫的身體,變成普賢菩薩的微妙色身,普賢菩薩的微妙色身是什麼樣子呢?跟佛一樣,「具叁十二大丈夫相」。

  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製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衆生供養。

  「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你在未證得叁十二相之前,常在人天道中來往,居住在人天道最勝的種族之中。「悉能破壞一切惡趣」,叁惡道都能破壞,不會墮到叁惡道。「悉能遠離一切惡友」,轉生到人道,一切惡友要害你,你都能遠離他們。「悉能製伏一切外道」,外道來降伏你,你都能製伏外道。「悉…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記(道源長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