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請何作上師令,
說全遵照上師令;
雙手合掌心耳一,
樂心憶持咕噜令。
(36)頌曰:
有笑嗽時上師前,
應當則以手遮口;
若有完事白上師,
當無得意軟語明。
首先必須要很恭敬的請求上師說:「請問上師,需要弟子做什麼事?」上師指導你去做的事,要很樂心的接受上師的指導,上師指導你做事的時候,必須要雙手合掌,一心恭敬聽受,盡自己的力量,去做上師所交代做的事情。
在上師的面前,如有咳嗽,就要用手遮住口。上師交代辦的事情,做完了之後,不可以有得意——很了不起的表情。應該要很樂心,而且要恭敬軟語,回報上師。
(37)頌曰:
淨心前來欲聽法,
上師前坐具威儀;
心身衣等規律正,
合掌前跪應叁請。
弟子請求上師傳法的時候,在上師的面前,要放棄一切傲慢心,所穿的法衣等衣服,必須穿得很整齊,而且很有規矩很有禮貌的,雙手合掌在上師面前,雙腳跪下,殷勤的請求叁次。
(38)頌曰:
供養上師與時時,
舍離野心驕慢心;
叁門當如初適嫁,
攝心低顔甚慚赧。
(39)頌曰:
嚴身具等生愛樂,
不得現于上師前;
余事一切自思惟,
切勿自作當遠離。
供養上師時候,弟子的身、口、意叁門,一切的作法,根本不得有驕慢心,以及恩心等。因爲對上師驕慢,在很多經論裏面說,這是非常嚴重的罪業。
供養上師或者是爲上師做事,不能有「恩心」的想法。也就是說,弟子供養上師,或爲上師做事、辦事等,不能想「我很了不起,我的功德很大,我爲上師做這麼多的事,有恩于上師。」如果有這種想法,也有很嚴重的罪業。雖然你的話沒有說出來,他人不知道你的心裏這樣想。可是,護法卻知道得很清楚。
在上師的面前,一切都要很有規矩的攝心低頭,慚愧認羞,不能有洋洋得意的心,也不能張大眼睛瞪著上師。弟子對于上師,必須要很恭敬。自己的身、口、意,所作所爲,應該要時時注意。
佛遺教經雲:「當製五根,勿令放逸……。亦如惡馬,不以辔製,將當牽人墮于坑陷。如被賊劫,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爲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製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之,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40)頌曰:
開光壇城火供等,
說法集子度弟子;
同城金剛上師居,
一切無旨不應作。
在上師的住處,或上師在的時候,沒有上師的許准,不得做開光,或加持本尊、佛、菩薩身口意的供養依,也不得做壇城、灌頂、火供、傳法等。
(41)頌曰:
開光說法等所得,
淨施悉以奉其師;
師納受後留讓財,
隨得可用自所需。
給人家開光、加持、傳法等所得到的財物,應該全部奉獻供養上師。上師也爲了增加弟子的功德,收下一部分 ,其他留下來的財物,弟子可以自用或做功德。
(42)頌曰:
師子金兄不爲徒,
自徒說法受禮拜;
接受承事禮敬等,
應止金剛上師前。
弟子不能收上師的弟子爲自己的徒弟,也不能在上師的面前,爲自己的弟子傳法,或指導弟子。
如果有自己的弟子,在上師的面前,替你穿衣服、供養、禮
拜等工作,應該要立刻阻止弟子,不可以在上師的面前,禮拜供養自己的上師。
(43)頌曰:
若物供養上師時,
或有上師所施時;
二手奉獻後頂受,
有智弟子大禮師。
供養上師的時候,或上師所讓給你的物品等,有智慧的弟子,應該用雙手奉獻或接受,然後禮拜上師。
合經經雲:「師所讓物,禮拜來收。」
六、助他人改過惡劣之行爲
(44)頌曰:
自專常憶持不忘,
專修正行當全力;
金剛兄弟非律時,
愛語相教指導他。
弟子應該要時時專心觀想上師,白天觀想上師在自己的頭頂中,夜間觀想上師在自己的心中,隨時隨地不能忘記上師。
一切皈依上師的戒律,要全力時時注意遵守,如佛經上說:「如救頭然,慎勿放逸。」也就是說:「弟了注意守護戒律,好像火在頭上燃燒,要馬上處理——息滅。
如果有金剛兄弟,對上師不恭敬,過了無間戒(破戒的意思),造了嚴重罪業的時候,應該要發起慈悲心,愛護他。幫助他改過自新,讓他回到正路。
七、何時有何種特殊許准
(45)頌曰:
若自病緣無能力,
頂禮站等上師戒;
上師所教敕無作,
有德心子無其咎。
倘若以惡劣的行爲,來破上師戒,這種人永久沒有許准的機會。可是,如果在弟子生病很嚴重的時候,沒有辦法替上師作事,或站禮等禮拜無法做到的時候,無罪。因爲這個弟子真有善心要做,只是他的身體無能爲力,所以無作無罪。
鑽石金剛精經雲:「病和缺少肢,無能子無罪。」
八:簡單總結
(46)頌曰:
此處多說無意義,
當令一切師歡喜;
離諸上師煩惱事,
一切當勤而行之。
(47)頌曰:
金剛如來親此說,
成就跟隨阿阇黎;
此明全物一切事,
圓滿歡喜咕噜師。
有關恭敬上師的事,上面說過很多,再多說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如果簡單的把它歸納起來說,主要的是,當金剛弟子的人,對于自己的上師,必須要恭敬,一切要給上師歡喜。從內心深處誠心誠意盡力的恭敬供養上師,不可以給上師生煩惱事,不要做上師不喜歡的事。
因爲此世的成就,和永久的成就,都是跟隨金剛上師而得,這是金剛佛親口所說的。所以弟子想要得到快速的成就,應當要盡力供養上師,使上師歡喜,這樣就能得到成就。換句話說:如果弟子不恭敬上師,或毀謗上師,就不能得到成就了。
有智慧真正想學金剛大乘無上密法,追求無上成就的金剛弟子,應該盡一切力量,把自己的身口意供養,使無上金剛上師歡喜。
鑽石金剛精經雲:「一切盡力法,歡喜金剛持;歡喜金剛師,歡喜一切佛。」
本法第叁——圓滿
(48)頌曰:
弟子清淨有信心,
皈依稀有叁寶後;
能後隨師咕噜法,
傳子日夜爲常誦。
(49)頌曰:
及授金剛密咒等,
令作弟子正法盆;
墮落根本十四戒,
應當觀背誦持嚴。
有清淨菩提心,信仰金剛密乘,能遵守一切戒律爲學法的根本,而皈依上師、叁寶的弟子,在未受圓滿灌頂以前,必須要晝夜六時修學上師法,並且要背誦「上師五十」法頌。
一切上師法學成、了解以後,才能進學密乘的主要部分,成熟圓滿灌頂等根本寶——四密宗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然後,才能夠聽受學習有相無相等靜學。到了這個時候,自己所喜歡學的,才可以學。
但是,必須遵守圓滿灌頂時所受的一切戒律。如果沒有遵守圓滿戒律,就沒有辦法學生起和圓滿次第,如果學的話,最少墮金剛地獄。
所以凡是金剛弟子,一定要了解一切金剛密乘的戒律,而且必須很仔細的明白,會使弟子墮落的密宗根本十四大戒的內容,一切戒律要盡力的遵守,永遠不破根斷,根本墮戒。
密宗根本十四大戒就是:
一、對于上師身口意不恭敬。
二、對顯密律師儀不遵守。
叁、對金剛兄弟起怨诤。
四、忘失慈悲心嫉有情樂。
五、畏難不度退失菩提心。
六、毀謗顯密經典非佛說。
七、灌信不具授密法。
八、損苦自蘊不如佛。
九、偏廢空有不學空心。
十、與謗佛破法惱害衆生者爲朋。
十一、自矜勝法忘失密意。
十二、不說真密法障破善根。
十叁、法器及密法材料不完成。
十四、毀謗婦人慧自性。
這根本十四戒,如果沒有嚴格的遵守,就會使學密宗的人墮落金剛地獄。所以這十四戒,是學密宗的根本大戒,凡是修學密宗的人,應該要日夜觀背,嚴格受持。
如果有人,沒有受過圓滿灌頂,而修學密乘大法,或受過圓滿灌頂之後,不知密宗根斷,根墮十四大戒等戒律的內容,或雖知道但沒有遵守戒律,這種學法,是學邪法。
學邪法的人,也有自稱「金剛大阿阇黎」,或自稱是學密宗的好學人。這種人,他表面雖然像在修持密法,其實已經離開金剛密乘萬裏之遠了。學邪傳邪,無慚無愧,貢高我慢,還敢自稱「金剛大阿阇黎」,而欺騙有心向佛的善人,大量同墮金剛地獄。啊喲!你這個人,著魔爲何如此重哉?
如果懂得自愛,想學真法的人,或想要得到成就,正正當當想學金剛無上密乘的人,請尋找正確的金剛上師,來作成熟圓滿灌頂。
如果能夠遵守密乘一切戒律,或聞思修金剛密乘,如此正確修學,此生或極短時間內,就能到金剛持地。
(50)頌曰:
依教隨順上師行學子,
一切得成無缺上師法;
我作所集無邊善德緣,
願與衆生萬速勝利成。
上面所說的本法,句句都是按照經典所說而寫成的,絕不是自作主張隨便寫的。真心求學無上密乘的人,應當要信受奉行。
能夠依教奉行,隨順上師修行學法的弟子,不可以「用書爲師」,或「從書求學」密法。真正爲求成就的人,必須正當的拜師學法,並且還要有無缺的「上師五十法」,日夜常受持,才能夠得到正確的一切成就。
我依一切經論所集成的本法——上師五十法頌,以及所有一切功德,均回向給一切衆生,但願一切衆生盡速的能夠得到金剛持的勝利成就。
上師五十法頌略釋(竟)
上師五十法頌略釋譯後記
大密根經海裏來,有學有智尊人得;
清潔力論寶庫嚴,成就如意增寶滿。
百門…
《上師五十法頌略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