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器回轉己
今于誓等淨持護
我們的農作物常會遭到水災、旱災、霜雹種種災害。以前那個時代沒什麼工業,商業本身畢竟是比較小的,不管是東方也好,西方也好,都是以農作物爲主。如果以現在來說,應該不限于這個霜雹自然災害,像我們這裏是亞熱帶,所以霜雹之害很少。霜雹是兩種狀態,有一種是忽然之間天氣變冷,一凍,很多東西就受害了。我在美國的時候,有一年寒流來得特別早,結果橘子經寒流一凍,都壞掉了。至于冰雹來的時候更可怕,因爲不曉得什麼時候來,有時候谷都熟了,第二天馬上要收成,忽然之間來陣大冰雹,毀得一樣都沒有了。臺灣這裏有的是臺風、地震,和霜雹一樣的可怕。通常臺風來的時候,緊跟著是水災。臺風還好一點,水災來的時候,就更可怕,同樣的,地震來也是一樣。除了這些災害以外,現在我們還有一個自然災害│蟲害。以前蝗蟲來的時候,忽然之間會滿天遍野像雲一樣,要不了半天,所有綠色植物都吃的光溜溜,地上只剩一片土,就是這樣可怕與嚴重。
這種天災來的時候原因是什麼呢?以世、出世間二方面來說,世間的人不遵守道德操守,國家的法律沒人遵守了;以及出家人不守所發的誓願和戒律,都是發生災禍的原因。這主要是偏重于共業方面來說。不過現在我們講共業中也有別業,校長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年達隆沙拉下暴雨,水從山上沖下來,所過之處,村落房子統統沖光,非常可怕!結果水沖過西藏兒童之家,水進去了,房子卻沒有被沖走,只是裏邊積了很多土,後來印度人說,因爲西藏人一天到晚搖鈴、供僧,所以多多少少有一點效應。我也有一個印象很深的故事,時間是四十多年以前,樂果老和尚在埔裏的觀音山上搭一個茅蓬,八七水災發生那一年(四十八年),水沖到下遊,經過彰化一帶,樣樣東西都沖了掉了。埔裏在上遊,山上石頭都沖了下來,結果水沖到茅蓬來的時候,忽然分成兩路,繞過小茅蓬,沖成很大的兩條河流,茅蓬的草統統沒有了,可是大殿一動都沒動,就是現在佛光寺大殿的位置。所以業真是不可思議,共業當中還是有別業。
凡是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原因是什麼?以戒律來說,就是出世間人的道德標准沒做好;對世間的人來說,是世間人應該遵守的道德沒守好。在《王公鳳儀一生行誼》這本書上有這麼一個故事。民初大善人王鳳儀的弟子張雁僑常在東北一帶講病,有一次山東一個地方,蝗蟲災害非常厲害,聽說張雁僑能夠講病,很神奇,便老遠跑去求他幫忙。張雁僑說∶「你有病我可以講好,可是對蝗蟲我可一點辦法都沒有!」大家至誠恭敬的求他,張雁僑被求得沒辦法了,就試試看,他一去就發現那地方的人不能夠遵照傳統的「八德」來行。⌒那是民國初年,當時的人比起現在人已經是好太多了,而且那時候的標准也比現在遠來得高。︶所以他就對村人說∶「你們這裏的人不忠不孝,當然上天要以這種災禍懲罰你們,如果你們願意忏悔,答應以後要盡忠盡孝,我才替你們求。」因此他問衆人∶「你們是不是願意改過?」大家大聲說∶「願意!」喊完叁聲以後,忽然滿天蝗蟲飛走了。這是不久以前的事情,也許你把它當成故事看,實際上如果真正深入的時候,你會感覺事實就是這樣。可惜的是我們的信心不純,因爲信心不純所以得不到感應,如果有感應,卻是壞事樣樣有,好事樣樣沒有。現在了解了這一點,要怎樣去努力的扭轉,才是我們眼前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偈叁十七
貪者資財匮損時
昔未施衆供叁寶
惡業利器回轉己
今應勤作供施行
這偈頌說∶我們眼前一貧如洗,窮得實在可憐,而內心貪欲非常的強烈,樣樣都想要,可是一樣東西都沒有,而且就算是有一點點,內心也不知滿足,因爲不知滿足,貪欲心特別強,但是又特別窮,這主要是什麼原因呢?就是我們因地當中吝啬、小氣,遇見人家來要東西時,我們不願意施舍,所以等流的心不知滿足,然後所感得的果報便是貧窮。現在我們應該放開心胸去布施,把這個吝啬的心拿掉,把守財不舍的行爲拿掉。而且上要至誠恭敬的供養叁寶,下要救濟貧窮、乞丐。
偈叁十八
身醜貌陋遭輕淩
不莊嚴像昔怒焚
惡業利器回轉己
今應耐心塑佛身
這偈也是我們學佛的弟子容易不知不覺會犯的。就是說我們身相醜陋,常常被別人輕視,天生長得就這麼怪、醜,到哪裏都被人家討厭、嘲笑,這有特別的原因,就是我們因地上對聖像、對佛菩薩像妄意的批評。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妄意批評,我不會啊,如果我們認真去檢查的話,我們會的。《阿底峽尊者傳》上有這麼一段公案∶有人要供養阿底峽尊者一尊菩薩的聖像,問他說∶這個好不好啊!阿底峽尊者說∶「佛菩薩聖像哪有不好的?絕對好,只是雕塑菩薩聖像的匠人手藝有好不好的分別。」現在我們看佛菩薩聖像,通常會對這聖像品頭評足。錯了!所以校長特別叮囑我們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像阿底峽尊者那樣。因爲經論上告訴我們,佛菩薩是無所不在的,特別是聖像,我們本來就是要當作菩薩那樣,好壞只是雕塑者或畫者的手藝問題,如果我們要談聖像好不好的話,應該談這一點,這是我們要特別小心的。我重新再說一下,我們務必要記著沒有一位佛菩薩是不究竟、不圓滿的,聖像不管畫、塑得好壞,本身都是佛菩薩。
現在我們還應該注意一件事情∶我以前看見一些人想練字,就拿經來抄,他可能也聽說抄經很有功德,所以就抄經練字,練完以後就把字紙揉成一團,往字紙簍一丟,這樣麻煩就來了。還有,也許你今天很高興,恭恭敬敬地抄好了經書,可是人家一看覺得醜陋,一丟就丟掉了,會不會有這樣的狀態?要注意哦!我們常常容易犯這個毛病。學畫的人也是一樣,自己畫得不很高明,偏偏又要畫佛菩薩,自己覺得還可以,希望周遭的人尊重你,便留給別人看。可是別人一看了會産生怎樣的影響?所以校長在很多地方特別的叮咛∶我們千萬不要隨意妄爲,成爲別人造罪的助緣。我們常常無意之中自己做了促成人家造惡緣的業,這一點是我們平常要很注意的一件事情。因爲我們一時的好意,因此假定我們做了,便盡可能的有頭有尾,把事情弄到很好的結果。既然我們現在要處處地方盡量防止我愛執,便要處處地方愛他人,代別人著想,將心比心地作意這樣一件事情。
偈叁十九
任作何事貪嗔擾!
惡毒心續堅植故!
惡業利器回轉己,
今應盡拔惡心汝。
平常我們在一般狀態當中,不是嗔心很強,就是貪心很盛,或者因爲貪心很盛,貪不到就發嗔心。我們雖也想盡辦法去醫治它,但是怎麼做都沒有用。在我周圍有不少這種人,未嘗不知道自己貪著,未嘗不知道自己的嗔恚、忌妒,但是沒辦法,越想去醫治,越不靈光,這是什麼原因?這是我們自己的等流!就是我們宿生對這件事情太習慣了,這是一種很強盛的串習而出現的。這種事情不必談前生,我們這一生也看得見,平常我們聽完佛法以後,便會談論∶「某人就是這個樣子、某人就是那個樣子。」大家仔細想想有沒有這種狀態?這就是我們的串習,心裏自然而然、不知不覺現出的都是這個,所以,緣的是這個,這可以舉很多例子。校長以前講我愛執的時候,曾經說∶現在很多人修慈悲心,他的慈悲心很強盛,看到人就覺得∶哎呀!這人好可憐啊,然後自己就覺得很慈悲,結果不知不覺當中「我」越來越大,而且覺得人家越來越「小」。平常我們很多情況之下,會不知不覺犯這種狀態。
我們因地上很強盛的串習這種等流,又因沒有正確的方法醫治,所以這一世怎麼醫治都沒有用。就像中國曆史上夏禹的父親│鲧治水用防堵一樣,水是擋不住的,要有正確的方法疏導才行。我們既然看見自己有這樣強盛的串習力,也很幸運的遇見了佛法,以後應該怎麼辦呢?一定要找到病根在哪裏,然後努力去策勵。不過有人說∶「對呀!我現在聽見了佛法,也很有心地努力去做,可是就是做不到,怎麼辦?」校長在這裏給我們很好的解答∶「像這種事情沒有旁的辦法好想,你必須要有意志力。」但是這裏最主要的還是看什麼?看你自己的惡業的程度。有的是惡業非常強盛,不知不覺就被牽走了。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偈都是強調宿生帶來的等流習氣。例如有人動不動就想到歪的地方。現在我們學到正確的方法,也曉得什麼是煩惱的行相、煩惱的過患,也曉得對治的方法,爾後就要去做,因爲所有的聖賢佛菩薩沒有一個例外,都是走過這條路的,我們今天知道了,如果還不能努力去做,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關鍵所在,原因很簡單,一切都是業感的,這一世如果不好好的努力去修,請問你有沒有集下一世對治的因?沒有!如果你只是隨順著自己的業煩惱走而已,下一世就沒有機會了。因爲這一世你知道了原因都還不能對治,下一世難道不知道原因就能對治嗎?有這種事情嗎?如果有這種事情的話,大家都不願意學佛法,我也不會在這裏講說了。《利器之輪》是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輔助教材,只要努力去找,一定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乃至于我們祖師的用《前世今生》,或者用佛經,或者用祖師的論著,以及世間許多的例子,這些都有針對著我們現在這種毛病,只要不放棄,認真努力去做,一定會出現好結果。
《前世今生》的作者後來又出了一本書叫《生命輪回》,裏邊有一段故事,敘述作者找到了他的前世。在巴比倫時代他是一個宗教師,是底格裏斯河及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最早的古文明時代,那個古文化現在已經消滅了〈就是現在的黎巴嫩、中東一帶〉,這是非常古老的優越文化,《前世今生》的作者,在當時是一個很出色的宗教師,可是他並沒有盡到宗教師應盡的責任,他結交很有財勢的人,到臨終的時候,非常富有,拿現在來說,他是個出…
《利器之輪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