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該走的正規的方向。
偈七十五
噫!修力微竟獲通力,
正道未入蹈無義,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前面我們一路講下來,先是講出家、講持戒,然後講修行,是有一個大致的次第一步一步上來的。修行佛法的次第在戒定慧,要戒持清淨以後,才可以學定,要得智能一定要得定。阿底峽尊者就很強調,學了定以後,可以得神通,得神通在特別的修行上有它的功效,可是真正學定的目標不在神通。這點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偈頌便特別說∶自己在修行佛法,因爲禅定條件不夠,所以定的能力很薄弱,可是他會對別人講自己有神通,見神見鬼,乃至于有其他各種的神通。實際上這種情況,他自己修行的能力非常差,原因還是由于對事情的理論看不清楚,所以急于希望得到什麼果位,希望能夠見到什麼本尊,這種時候,魔就會來障礙。結果,本尊真的顯相了,這一種情況之下,我們要了解,魔就有本事現本尊相,而且還會幫忙我們得到神通。平常我們真正修並沒這麼容易,現在他得到了,然後就非常歡喜,這一下魔來,他就上當了。實際上他自己真正的修道,在次第的道位上,一點沒進步,然後在這種情況,麻煩就來了。由于這樣的成就,他會到處跑,特別他們會跑去墳墓修,或者是到處去朝聖。因爲他已經有了一點小小成就相,再加上得到了魔的幹擾,把以前好好修行的基礎,整個散失掉了。散失掉還是件好事情,非人會來幹擾就更麻煩了。
十多年前我在洛杉矶,一位居士有一天來告訴我∶「法師,我已經差不多成佛了!」我聽了大爲驚訝,就問他怎麼知道的?他說∶「觀世音菩薩告訴我的!」後來我聽他的口氣,曉得他走岔了,當時我以直覺的反應,好意告訴他這不可能,不應該這樣。但是他很堅持,最後他提出很多證據來,原來他看大藏經,裏面有很多咒,他就自己看大藏經,念那些咒,居然念念見了效,觀世音菩薩會來告訴他,明天有人要來抄電表,告訴他這個月的電費多少錢,水費多少錢,每一件都很靈。如果觀世音菩薩來告訴你這些事,你會相信嗎?總之,他很相信。
老師也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本來佛在世的時候是滿重視墳場修行,建議我們在屍陀林修。在墳場修行有幾個特別的好處∶第一、地方很安靜,尤其到了晚上,誰都不敢去,晚上坐在那裏坐禅最安靜。第二、因爲古時墳場遍地都是死屍、骷髅,要想修無常觀、不淨觀、白骨觀是最好的地方,所以它有特別的意義。現在這些修行人由于好奇,稍微有一點功夫,或者功夫根本就沒有,就去墳場裏修行。曾經有一個人跑到墳場去修行,因爲墳場有很多非人聚集,就有個非人來告訴他,某個時候某人會死,某個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結果因爲他靠非人事先告訴他,就跑去告訴人,說你家裏某時會發生什麼事情,或是什麼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事情發生。非人通常會比人在這方面曉得快一點,所以他講的話很靈驗。因此那個人在墳場裏面修了沒有多久,並不是修了多少功夫,而是全靠非人傳遞的消息而大得名聞利養。實際上他自己的內心一點也沒調伏,反而因爲名利樣樣增長,內心煩惱也愈來愈增長,到後來非人告訴他的有一點差錯,慢慢事情不靈光了,麻煩也來了,別人就不相信他,所以他的嗔心就變得愈大,因爲他又有名又有勢,所以很多人跟著他,最後他被自己的侍者殺死了。假定他真的有神通,難道不知道那個侍者會殺他嗎?老師還說西藏有很多這種故事。像這一類的事情,都是在告訴我們:照著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次第完全不能亂,而且在走的過程當中,假如有最好的師友,固然最安全,萬一有欠缺,至少法本身要把握住。所以佛法僧,即師法友,最好是叁樣都全,若你真正能把握得住,這樣走上去自然很穩當。前面這些都是在警策我們:萬一我們走不對的時候要依靠師法友;結果有人靠不到,反而靠著非人,這樣一定會出岔。
偈七十六
饒益之語忿作仇,
欺诳無義執有恩,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一類人,你真心誠意、如理如法地規勸他,這個事情不應該做,那個事情應該做,但他聽不進去;反過來,別人用種種甜言蜜語告訴他,他聽了心裏很歡喜,因此便把真心勸勉他的人當作仇人,而真正的仇人,因爲跟他講甜言蜜語,他反而覺得歡喜。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對我們來說不會太多,可是實際上我們會遇見一種狀態,而且這個地方所謂的好壞是拿佛法標准來衡准的,就是現在我們世間常常是跟我情投意合的人,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兩個人很談得來,也許旁邊的人便會來規勸我們,我們心裏就會不能接受,會排拒,認爲這家夥來破壞我們。這種情況我們很容易犯,要特別注意,當僧團人數逐漸多起來,就比較容易這樣。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真正應該注意,這些細的行相完全要靠自己內心當中,好好地檢查。
偈七十七
親眷心語向敵宣
相交爲友盜心思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句話叫「吃裏扒外」,這個是怎樣的一個行相呢?平常家庭總有一些事情是不便讓外人知道的,但是有人把家裏這些不應該給外人知道的秘密,去告訴外面不相幹,乃至是不應該告訴的人。這個情況不僅僅是在家庭裏,在各式各樣的團體當中,都可能有這種人。碰到這種人,通常我們稱之爲「間諜」。實際上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吃這邊的,可是他的心向著外邊。這種狀態雖然不一定是間諜,也許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好,可是他卻不能忠心耿耿。所以中國傳統很強調對家庭要「孝、悌」對團體要「忠、信」,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商場上也有這種情況,做夥計的,老板好好的待他,可是他卻把店裏的秘密告訴別人。像這種恩將仇報、吃裏扒外的事情,最主要的是什麼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我愛執」。
這裏老師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的事情。西藏的叁大寺中常有辯論,有一種辯論是班與班的辯論,有時候高班的與低班的辯論,換句話說是向對方挑戰。于是在班上大家討論,想一個題目,這裏面有幾個關鍵性的問題,不能讓對方知道。對方的人,會常常來探聽,有時同班同學會賣人情,秘密就會泄漏出去,一泄漏出去,致勝機會就大大減少。這就是說明,在團體中,他不會保護團體而這樣做。另外有一種事情,譬如在政府或是在商場當中,別人信賴你,但你卻把團體重要的機密偷偷賣出去。這些情況都非常不好,這也就是第七十七偈子的內涵。
偈七十八
尋伺粗猛刻薄極
惡性常起難爲伴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種人,他的煩惱比較重,脾氣比較暴躁,總是心浮氣躁,特別是碰到一點小事,馬上就發脾氣。平常時候經常會無緣無故非理作意,胡思亂想,看見別人講話,他也會生氣,心裏面常懷鬼胎。即使沒事坐在這裏,他也會覺得外面是否有小偷來了,坐立不安。
修學佛法也是有這種狀態,盡管已經出了家,可是並不了解佛法是什麼,沒有如法的調伏自己,習性太重,最重要的是他沒有辦法真正的能夠依法如理思惟,而且心力不強,所以始終還保持著這種非理作意的情形。出了家,照理說應該好好的修行,可是因爲外面的事情少了,好像沒什麼事情忙,靜下來的時候腦筋便亂轉,然後心眼特別小,懷疑心特別重。如果你真正理解佛法,照著去做,自然而然對佛法會深入,而且理解力、思辨力都會加強。很不幸他就偏偏在這種地方走上錯路了,腦筋裏都是世俗的雜染念頭,心裏面是越來越煩惱。
校長在此特別舉寂天菩薩爲例。寂天菩薩造一本非常有名的論,叫做《入菩薩行論》,《菩提道次第廣論》上應用最多的就是這本論。寂天菩薩的出生背景非常好,出了家以後便非常用功,世間的事情根本就不管,全心全意爲佛法。這剛好跟我們前面講的情況相反,平常我們雖然出了家,腦筋裏還是想世俗的事情,胡思亂想。寺院的人都覺得寂天菩薩這個人傻傻的,給他好東西吃,他吃下去,壞東西也吃下去,從來不去計較,他的全部精神都貫注在修行、思惟,到後來寫出了非常有名的《入菩薩行論》以及《集學論》,《集學論》主要是將很多經論收集起來,《入行論》則是完全根據自己的修行經驗、思惟觀察。寂天菩薩說,《入行論》裏所寫的都是佛菩薩過去所開示過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卻全部都是新的。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透過他自己的學習、思惟、驗證、消化以後,根據他所體會、經驗的東西重新安排出來的。所以平常若沒有很深的功夫,從聽聞、思惟開始的話,一定會出岔,正因爲他有很深很廣的聽聞思惟能力,以及修證的功夫,所以他寫出來的東西,完全是新的,卻也沒有一點跟佛法違背,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的。
因爲寂天菩薩平常什麼都不管,全神貫注,別人根本看不出他在做些什麼。他住在那爛陀寺,別人只看見寂天菩薩平常就做叁件事情,吃、拉、睡。實際上除了這些必須的事情,他把所有的精神都放在佛法裏面,正因爲這樣,所以他才寫出這樣精彩的論來。此處特別指出,既然我們真正修學佛法,一旦內心真的深入去緣的話,自然會忽視外面的事物。不要說別人小小的動作,就是給你吃壞的東西,你也會吃下去,一點都不在乎。好的這樣,壞的也這樣。這故事的結果,老師沒有細說,我不妨簡單說一下∶那爛陀寺亦有互相辯論講說,有一次有人想要讓這每天只做叁件事(吃、拉、睡)的家夥出醜,于是就要寂天菩薩出來講法,寂天菩薩就傻傻的說好,大家都笑了,他照樣的不理,還說∶「既然你們要我講法,就要搭一個很高的臺才行。」大家都認爲這個家夥莫名其妙,居然還要擺臭架子搭一個很高的臺。有人想可能是寂天菩薩自己下不了臺,在高臺上萬一難堪的話,人家也看不見,于是大家就爲他搭了一座很高的臺。到講法那一天,寂天菩薩上了高臺…
《利器之輪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