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但不會騎的人騎它時,很快便會掉到溝渠內。
如果我們走上密乘修行之途,應特別注意波羅提木叉(戒律)、菩薩和密教的誓願。執金剛佛對上述誓願及密乘經典從不教人掉以輕心、低估或違犯佛陀的囑咐,在密乘而言這樣做是根本墮落。在此必須強調,值此五濁惡世,醉酒不恥之徒反被稱揚,而大善知識備受冷落。
米拉日巴尊者說:「欲正確的訓練氣脈必須具足叁個條件:共同訓練、領受灌頂、維護誓言。
未合格者修行此法門就有如在地獄中攀爬劍山一樣。」
假如可能的話,我們應依據古哈叁摩哲密乘根本經典裏的忠告來修行。外現爲無懈可擊的聲聞僧,而內在則有喜空之證悟。
068
我們重視個人的利益與成功,而無視于作爲一個大乘行者的事實:承擔利益一切衆生,並把所有損失皆歸諸于已。我們試圖找他人來承擔錯誤,並爲自已的壞名譽尋找代罪羔羊。
我們不可以使別人成爲自已的代罪羔羊。--不可以說:「我做了很多,而他卻沒有,所以一事無成。」這是心智訓練的二十二條戒律中的一條。所有這些墮落皆是由我愛造成的。「踐踏這個使我們無解脫機會的破壞者。」
069/070
其次是要譴責那些僧衆,雖然身著黃袍卻不依循叁寶,反而尋求魔鬼的指示。舉例來說,當一個僧人尋求神谕及衷心地尊崇禮拜邪魔時,便是與他的皈依相違了。
我們既然已經發了叁皈依的誓願卻不遵守戒律,行爲如惡魔般邪惡。這些錯誤是由我愛態度所引起--「踩它!踏它!……」
071
正試圖隱居時,我們卻常常上街並沈迷于世俗的享樂,同時又自稱爲隱士。雖然我們接受了偉大的教法,卻不曾嘗試去實踐它,反而繼續從事星相、問蔔和爲俗人作佛事。我愛必須承擔這些過咎。「讓我們在它頭上跳舞……」
072
假使能堅守戒律便可以獲得解脫,但我們卻放棄持戒。如此一來,就是放棄了解脫及其善因。追隨苦惱使我們失去了尋求現世和永恒解脫的良機。理解了這愚蠢的行爲是因我愛而起,「讓我們在它頭上跳舞並去除它。」
073
佛法乃解脫之門,正如運河是水和通路一樣,但是我們阻絕它,並以商務的追求來取代它。放棄佛法又不在乎蒙受痛苦和災難,于是我們去從事商業活動並製造往生惡趣的因。
074
同樣,我們放棄陪伴教導我們的精神導師,而甯願浪費時間在集市中玩樂。這也是源自我愛,「踐踏它的頭並撕碎它的心。」
075
我們把食物和貴重物品悄悄地收藏起來,還剝奪僧伽的供養和生計,更甚者是犯了偷竊等罪。這些墮落皆因我愛而起,「踩它!踏它!……」
076
我們期望擁有神通,而神通的主因是經由打坐而來,然而我們並沒有足夠的忍耐力。我們希望獲得神通,不外是想藉此來顯示自已和騷擾他人。其情況是:我們可能反被邪魔幹擾,
並經曆巨大、奇異的幻覺。盡管如此,根據戒律:公開宣揚自已已經證悟是一種墮落。
假如我們真的能如此快速地做到禅定,我們應該可以即刻達到證悟。但在倉卒之間,我們根本還未達到初禅。此時此刻,我們也許正在印度、美國、菩提伽耶和世界各地的妄念、幻覺、夢想中飛速「證道」。我愛態度是其因,「踩它!踏它!……」
077
別人給予我們有利的勸告時,我們不但充耳不聞還嚴厲地加以反擊。我們從沒有說過一些關心別人的話,然而別人以阿谀之詞來欺騙我們,我們卻沾沾自喜。我們這些俗人沒有能力分辯善惡,我愛是其根源。「踐踏它並在它的頭上跳舞……」
078
我們予以信賴托付秘密的心腹隨從,卻倒戈投向我們的死敵;同樣地,愛徒們會將上師的秘密教導泄露出去。
我們應該保守機密,因爲一旦透露出去,它勢必會傳開,而當初托予你的人將對你失去信心。仲敦巴尊者曾說過:「如果你能保守秘密,使得令郎也不知曉,你就能貫徹始終。」
從前有一位傳教士欲試探他妻子的忠貞,他先隱藏了國王最珍愛的鳥,然後又另外殺死一只鳥,將鳥肉攜回家中。他向妻子解釋:該肉即爲國王最珍貴的鳥的屍身,爲了他們二人的生命請她務必保密。之後,國王宣告愛鳥失蹤,並以高價或皇後的皇冠懸賞提供該鳥下落的人。
妻子終于出賣了先生,身陷囹圄的傳教士托出實際的原委之後,他反而因爲睿智而獲晉升。
我們與他人爲友並視爲知已,之後卻挑剔他人的毛病而與之決裂。這種人實爲被我愛所左右的心賊。「讓我們在它頭上跳舞……」
079
當我們似邪靈一樣生氣和和妒嫉時,就容易被他人所惱,甚至于看到我們就感到不舒服;我們被疑心及迷信所淹沒,因而導至他人的不友善及不適應,這是我愛作祟之故。「讓我
們在它的頭上跳舞……」
噶當派的喇嘛說:「我們就該對他人采取友善和開放的態度並以關愛待之。」
080
雖然我們被勸導要遵行戒律,但是我們不但忽視它,而且還惡意地背道而馳。當有人欲接近我們來尋求意見時,我們理應對他仁慈,可是我們反而想方法與他作對並羞辱他,這也是我執在作祟,「踐踏它並撕碎它的心……」
081
當我們發覺他人的活動對我們形成幹擾,並且爲他的所作所爲惱怒時,便會對他的言行産生感受、繼而心懷敵意。聖者龍樹菩薩曾說過:「誓言有二種:其一,如把文字刻于石上,另一種如寫于水上。我們消極的誓言如寫在水上的文字,而積極的誓言如刻在石上的銘文。」
我們應該信守自己皈依、發心的誓言,對他人的懷恨應歸咎于我愛的態度,「踩它!踏它!……」
082
對他人努力用功及修行所獲得的崇高地位,我們常常有壓迫感。我們不但不能分享他的喜悅,甚至因妒嫉他而加以毀謗。將聖者視爲具有威脅性的敵人,而不是被尊敬的對象。同時我們又被赤裸裸的貪欲所蒙蔽,而隨意尋求性伴侶。這些皆因「我愛」而産生,「讓我們踐踏它並撕碎它的心。」
本注釋的作者說:「每當大學者們在大殿裏雄辯時,我總是感到欣喜,並希望自已有一天也能如此。我對他人的演說感到歡喜,並且祈求寶座的擁有者能佑我也有如是成就,我從未對他人的高位心懷惡念。」
083
我們因朋友的小瑕疵而無法友誼長存,並對新朋友冷熱無常,而且不信守承諾。我們起初發現對方很吸引人,但不久卻因我愛而與他疏遠,「踩它!踏它!……」
084
我們沒有神通,卻從事占蔔。由于虛假的預言,我們終究要面對果報。如果我們夠慈悲就會避免傷害自已的同伴。如果完全缺乏或微具善心,那麼當被人傷害時,我們便會試圖報複。忘恩負義的態度是不可取的。
在此五濁惡世,找尋一位具有大慈悲心的上師是很重要的。因爲我們十分愚鈍,只有他才會關心我們。同時,應視我愛的態度爲最大的敵人,要不遺余力地將它根除。
085
由于我們把教義當耳邊風,所以經常還未澄清即予以推測。我們研討只爲打發時間或者欺騙、取悅他人。日後,當我們自已教導別人時,錯漏百出讓飽學之士尴尬不已。我們只學到經典的皮毛和接受些微傳承就質疑它們的價值;又因見聞曆煉淺薄,而以邪見誤導徒弟。
例如告訴他們:學習不是必須的,只要一味枯坐。這是我愛之故,「踩它!踏它!……」
086
若有人想證取無上正覺,就必須對教義多聽聞、多思考、融會貫通。然而我們習于發怒、感情用事,這樣所學便有偏差。每當我們與對手討論佛法時,總變成惡意相向。又因爲善嫉,我們往往對他人的過失過度誇張及反應。這是因爲我愛所至,「在它頭上跳舞……」有人曾經是粗俗不堪,但在經過修持以後,精神境界已提升不少,可我們仍然懷疑他、對他無法信任。佛陀都曾爲凡夫,所以我們不該因某人過去的紀錄而藐視他,而應以他目前的作爲來論斷。我們應該知道自已是多麼幸運,並以此教義來訓練個人的心智。
偉大的龍樹菩薩曾說:「若你爲自已及他人證取正覺,就應加強菩提心的根本修行。」這是因爲在過去諸世中,我們太慣于和憎恨、貪欲爲伍而蔑視他人、自以爲是,這也是我愛之故。
憎恨是增長和發展菩提心的最大障礙,尤其是當我們不斷地傷害他人,並且暗中破壞他人的優點時。我們並非有意滋生妒嫉心,而是不習慣于見他人好。《菩提行經》中雲:「當爲一切有情發菩提心,令諸得快樂,雲何忌有情
」
然而,因爲善嫉,使我們對他人加以否定、毀謗和淩辱。我們有時高估了人、有時又輕視他人誇張其短處、低估其長處。這些皆是由我愛所引起,所以我們應在這逆賊的頭上跳舞,是它使我們喪失最終解脫的良機。
087
因爲未經廣泛的研習,使我們低估了學習的價值;因爲未經透徹的了解,使我們對有必要學習的特殊領域發表不當的言論;因爲不尊重善知識,所以輕視他們的傳法。我們對灌頂、傳承等觀念很荒謬,並且將偏見轉告他人,實在是爲害最深。如果不渴求與夠資格的善知識交往,就無法獲得佛法上的體證。《華嚴經》及其他經典上記載:陽光具有能使棉花燃燒的能源,但是如果沒有放大鏡將之彙聚一處,就不可能産生火,作不到這些是因爲我愛在作崇。
我們「應在這自私的念頭上跳舞……」
088
我們的教導與經、律、論叁藏大相徑庭,由于與之大唱反調,我們宣稱具有來自夢中和天書幻像的體驗.。此種不實的「自我體證」是極端有害的。我們沒有增長他人的善念,反而
采取冷嘲熱諷的態度。對于他人的教理與修行,我們應存善念。因爲種種的錯誤皆來自我愛,「讓我們在它頭上跳舞……」
089
對違背佛法的作爲,我們不但不排斥,反而一廂情願地贊同它,正如我們回憶起自己對所厭惡者惡言相向時的沾沾自喜,我們以傷害他人爲樂事。同樣地,當我們終于捕捉到一只
惱人的虱子時,卻很高興地把它捏死。這也是我愛之故,「在它頭上跳舞……」
090
既…
《劍輪修心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