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聲 而不壞耳根
在叁千大千世界以內和以外,所有一切的音聲,下至無間地獄,上至有頂處天。這位法師皆能聽到其音聲,可是也不會損壞他的耳根。
其耳聰利故 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 雖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已如是
因爲他的耳根,非常聰利的緣故,所以能分別了知。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未證得天耳通,但是用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聽到一切的音聲。爲什麼?因爲受持法華經的功德之緣故。眼有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謂“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耳也有五耳。這位法師乃是用父母所生的常耳。因爲解說法華經有功德,不但能聽到一切的音聲,而旦還能知道一切的音聲。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于叁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將前邊的道理再說一次。釋迦牟尼佛又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他們受持妙法蓮華經,不論是讀、是誦、是解說、是書寫,皆能成就八百鼻功德。用這種清淨的鼻根,可以嗅到叁千大千世界內外,乃至上下各方一切的香氣。
須曼那華香。阇提華香。末利華香。薝蔔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沈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九若塗香。持是經者。于此間住。悉能分別。
有須曼那華香,譯爲悅意華。此華又香又美,形色非常美麗,令人心悅意足,故爲此名。又有阇提華香,譯爲全錢華,華是黃色,形如錢狀,故爲此名。又有末利華香,譯爲鬘華。此華可編製華鬘,挂在身上,以爲莊嚴。現在還流行花圈,獻給客人,表示歡迎;獻給死人,表示哀悼。又有薝蔔華香,譯爲金色華,花小而香,順風遠揚,其香不散。又有波羅羅華香,譯爲重生華。因爲這種華,開過一次,能再開一次,故爲此名。赤蓮華香,就是波頭摩華。青蓮華杳,就是優缽羅華。白蓮華香,就是芬陀利華。有華樹的香氣,有果樹的香氣。又有牛頭栴檀的香氣,産于印度牛頭山,故爲此名。香氣如麝香,在四十裏以內,可以嗅到香氣。其性清涼,可冶病,做藥材。又有沈水栴檀的香氣,因爲木質堅而重,如同金屬類,放在水中,即刻沈下,故爲此名。又有多摩羅跋香,譯爲藿香,可以做藥材。又有多伽羅香,譯爲根香,它的根異常清香,久聚不散。以及千萬種的合香。或者爲末,或者爲丸,或者塗香,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就在此間住,完全能分別是什麼的香氣。
又複別知衆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又能分別知道一切衆生的香氣。好像象的香氣、馬的香氣、牛的香氣、羊的香氣。男人的香氣、女人的香氣、童男的香氣、童女的香氣。以及草的香氣、木的香氣、叢林的香氣。不論是近還是遠,所有的一切香氣,完全都能嗅到,分別是什麼香氣,不會錯誤。
持是經者雖住于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诃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诃曼殊沙華香。栴檀沈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住在人間,可是也能嗅到諸天的香氣。波利質多羅樹香,譯爲天樹王。在忉利天喜見城外,諸天衆在此樹下休息,因爲香氣撲鼻,有清涼肺腑之功效。拘鞞陀羅樹香,譯爲大遊戲樹。諸天衆在此樹下遊戲作樂。又有曼陀羅華香,譯爲小白華。又有摩诃曼陀羅華香,摩诃譯爲大,即是大白華。又有曼殊沙華香,譯爲小紅華。又有摩诃曼殊沙華香,譯爲大紅華。又有牛頭栴檀香,又有沈水栴檀香、種種的末香、種種雜華香。這些種種的天香,和合在一起,所放出香氣。這位法師,無不嗅之,一嗅就知道是什麼香氣。
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爲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于諸園遊戲時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
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又能嗅到諸天人的身香氣味。諸天的天衆,因爲持戒非常認真,絲毫不犯,所以身放香氣。我們出家修道人,一定要嚴守戒律,身體自然放香,否則就放出臭味。香代表善,臭代表惡。欲知人是否守戒,嗅其身味,一嗅便知。若行善多就香,若行惡多就臭,絲毫不會錯誤的。凡有體臭的人,趕緊守戒,多行功德,慢慢體臭會變成體香,絕對不是嚇人。過去,有位比丘尼,讀誦妙法蓮華經有若幹年的曆史,後來她的口放出香氣。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總而言之,前生是修道者,今生身體不會有狐臭的味道。釋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他管轄叁十叁天,所謂諸天。在勝殿享受五欲之娛樂和嬉戲時的香氣,或者在妙法堂爲忉利諸天說法時的香氣,或者在一切華園遊戲時的香氣,或者其余諸天一切男女的身香。這位法師,都能遙聞這種香氣,而能分別是什麼香氣。
欲界的衆生,皆有淫欲心。就是六欲天,也不例外。所謂“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相視他暫視,此是六天真快樂。”不過比人間的淫欲心減輕而已。等到色界天時,沒有食淫二欲,所以色界雖有體形,而無男女之分別,但仍有物質之欲念,所以還有樓閣宮殿。到了無色界,不但沒有食淫二欲,就是形體也沒有,只有心識而已。由此可證,修道人一定要斷欲去愛,才能超出叁界。諸天未斷欲念,故仍然有生死。
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並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于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爲他人說。憶念不謬。
這樣的輾轉,乃至色界大梵天,上至有頂天,在這中間諸天的身香,也能嗅到。不但能嗅到,而且分別很清楚,並且也能嗅到諸天所燒香之香氣。以及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所燒之香。聲聞燒的是四谛香,辟支佛燒的是十二因緣香,菩薩燒的是六度萬行香,諸佛燒的是解脫菩提香。這些香氣,雖然在遙遠的地方——常寂光淨土,但是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皆能嗅到這種四聖的香氣,而且又能知道這種香氣所在地。雖嗅此香,也不損害鼻根,也不會判斷錯誤。假使將所見的境界,分別爲他人說,他能憶念不會忘記,清清楚楚的記在腦海中,不會有錯誤的情形。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意將前邊所說的義理,再重宣說,用偈頌再詳細說明。
是人鼻清淨 于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種種悉聞知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的鼻根非常清淨。在此世界之中,或者是香物,或者是臭物,種種的氣味,完全能嗅知,不會有錯誤。 鼻根不被香塵所染,就會有六根互用的境界。何謂六根互用?眼睛能聽聲,耳朵能見色,鼻子能嘗味,舌頭能嗅香,身體能知法,意識能覺觸;這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每一根都有六根作用,你說妙不妙?其實一點也不妙,修道人修到爐火純青的時候,都會産生這種作用,沒有神秘可言,只不過生理方面起了變化而已。一般人只知眼能見色,耳能聽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意能知法。如果對他說六根互用的境界,他認爲是癡人說夢,是不可能的事。等他修到此境界時,不說也會明白了;所以佛法不在說而在行。到時候,見而不見,聞而不聞,嗅而無嗅,嘗而無嘗,觸而未觸,緣而未緣。不被境界轉,才有六根互用的成就。
須曼那阇提 多摩羅栴檀 沈水及桂香 種種華果香
須曼那華香、阇提華香、多摩羅香、栴檀香、沈水香、桂木香、種種華香、種種果香。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嗅便知是什麼草木之香。
及諸衆生香 男子女人香 說法者遠住 聞香知所在
又能知道衆生的香,如馬牛羊等的香。又能知道男子的香和女人的香。說法華經的法師,雖然住在很遠的地方,一嗅到香氣,便知香氣在何處。
大勢轉輪王 小轉輪及子 群臣諸宮人 聞香知所在
轉輪聖王分爲四種:有金輪王管轄四天下,銀輪王管轄叁天下,銅輪王管轄二天下,鐵輪王管轄一天下。金輪王爲大勢轉輪王,他有千子,又有七寶:1、輪寶。2、象寶。3、馬寶。4、珠寶。5、女寶。6、藏寶。7、兵寶。其余叁輪王皆爲小轉輪王。
大轉輪王、小轉輪王、千子、群臣、宮人等等。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他們的所在地。由此可證,鼻子也有眼睛的功能。
身所著珍寶 及地中寶藏 轉輪王寶女 聞香知所在
身上所戴一切珍寶,地下所藏一切寶礦,轉輪聖王和寶女的行蹤。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所在之處。
諸人嚴身具 衣服及璎珞 種種所塗香 聞香知其身
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他們用來莊嚴身體的飾物,好像衣服及璎珞,以及種種所塗之香。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其身的莊嚴具是什麼。
諸天若行坐 遊戲及神變 持是法華者 聞香悉能知
叁界諸天的天衆,或者行走,或者坐禅,或者遊戲,或者神變。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他們在做什麼。
諸樹華果實 及酥油香氣 持經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所有一切的樹、一切的華、一切的果實,以及酥油點燈的香氣。這位受持法華經的法師,住在此處,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其所在之處。
諸山深險處 栴檀樹華敷 衆生在中者 聞香悉能知
在深山穹谷很危險的地方,有栴檀樹開花,很茂盛很香豔。所有的衆生,在深山中做什麼,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明明白白的曉得。
鐵圍山大海 地中諸衆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鐵圍山和大海,以及地中的一切衆生。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清清…
《妙法蓮華經卷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