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卷浅释(宣化上人)▪P120

  ..续本文上一页至有顶天

  皆闻其音声 而不坏耳根

   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内和以外,所有一切的音声,下至无间地狱,上至有顶处天。这位法师皆能听到其音声,可是也不会损坏他的耳根。

  其耳聪利故 悉能分别知 持是法华者 虽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已如是

  因为他的耳根,非常聪利的缘故,所以能分别了知。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虽然未证得天耳通,但是用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听到一切的音声。为什么?因为受持法华经的功德之缘故。眼有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谓“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耳也有五耳。这位法师乃是用父母所生的常耳。因为解说法华经有功德,不但能听到一切的音声,而旦还能知道一切的音声。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

  将前边的道理再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又唤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他们受持妙法莲华经,不论是读、是诵、是解说、是书写,皆能成就八百鼻功德。用这种清净的鼻根,可以嗅到三千大千世界内外,乃至上下各方一切的香气。

  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薝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九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

  有须曼那华香,译为悦意华。此华又香又美,形色非常美丽,令人心悦意足,故为此名。又有阇提华香,译为全钱华,华是黄色,形如钱状,故为此名。又有末利华香,译为鬘华。此华可编制华鬘,挂在身上,以为庄严。现在还流行花圈,献给客人,表示欢迎;献给死人,表示哀悼。又有薝卜华香,译为金色华,花小而香,顺风远扬,其香不散。又有波罗罗华香,译为重生华。因为这种华,开过一次,能再开一次,故为此名。赤莲华香,就是波头摩华。青莲华杳,就是优钵罗华。白莲华香,就是芬陀利华。有华树的香气,有果树的香气。又有牛头栴檀的香气,产于印度牛头山,故为此名。香气如麝香,在四十里以内,可以嗅到香气。其性清凉,可冶病,做药材。又有沉水栴檀的香气,因为木质坚而重,如同金属类,放在水中,即刻沉下,故为此名。又有多摩罗跋香,译为藿香,可以做药材。又有多伽罗香,译为根香,它的根异常清香,久聚不散。以及千万种的合香。或者为末,或者为丸,或者涂香,受持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就在此间住,完全能分别是什么的香气。

  又复别知众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丛林香。若近若远所有诸香。悉皆得闻。分别不错。

   又能分别知道一切众生的香气。好像象的香气、马的香气、牛的香气、羊的香气。男人的香气、女人的香气、童男的香气、童女的香气。以及草的香气、木的香气、丛林的香气。不论是近还是远,所有的一切香气,完全都能嗅到,分别是什么香气,不会错误。

   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栴檀沉水种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闻知。

   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虽然住在人间,可是也能嗅到诸天的香气。波利质多罗树香,译为天树王。在忉利天喜见城外,诸天众在此树下休息,因为香气扑鼻,有清凉肺腑之功效。拘鞞陀罗树香,译为大游戏树。诸天众在此树下游戏作乐。又有曼陀罗华香,译为小白华。又有摩诃曼陀罗华香,摩诃译为大,即是大白华。又有曼殊沙华香,译为小红华。又有摩诃曼殊沙华香,译为大红华。又有牛头栴檀香,又有沉水栴檀香、种种的末香、种种杂华香。这些种种的天香,和合在一起,所放出香气。这位法师,无不嗅之,一嗅就知道是什么香气。

  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于诸园游戏时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

  受持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又能嗅到诸天人的身香气味。诸天的天众,因为持戒非常认真,丝毫不犯,所以身放香气。我们出家修道人,一定要严守戒律,身体自然放香,否则就放出臭味。香代表善,臭代表恶。欲知人是否守戒,嗅其身味,一嗅便知。若行善多就香,若行恶多就臭,丝毫不会错误的。凡有体臭的人,赶紧守戒,多行功德,慢慢体臭会变成体香,绝对不是吓人。过去,有位比丘尼,读诵妙法莲华经有若干年的历史,后来她的口放出香气。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总而言之,前生是修道者,今生身体不会有狐臭的味道。释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他管辖三十三天,所谓诸天。在胜殿享受五欲之娱乐和嬉戏时的香气,或者在妙法堂为忉利诸天说法时的香气,或者在一切华园游戏时的香气,或者其余诸天一切男女的身香。这位法师,都能遥闻这种香气,而能分别是什么香气。

   欲界的众生,皆有淫欲心。就是六欲天,也不例外。所谓“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相视他暂视,此是六天真快乐。”不过比人间的淫欲心减轻而已。等到色界天时,没有食淫二欲,所以色界虽有体形,而无男女之分别,但仍有物质之欲念,所以还有楼阁宫殿。到了无色界,不但没有食淫二欲,就是形体也没有,只有心识而已。由此可证,修道人一定要断欲去爱,才能超出三界。诸天未断欲念,故仍然有生死。

  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这样的辗转,乃至色界大梵天,上至有顶天,在这中间诸天的身香,也能嗅到。不但能嗅到,而且分别很清楚,并且也能嗅到诸天所烧香之香气。以及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所烧之香。声闻烧的是四谛香,辟支佛烧的是十二因缘香,菩萨烧的是六度万行香,诸佛烧的是解脱菩提香。这些香气,虽然在遥远的地方——常寂光净土,但是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皆能嗅到这种四圣的香气,而且又能知道这种香气所在地。虽嗅此香,也不损害鼻根,也不会判断错误。假使将所见的境界,分别为他人说,他能忆念不会忘记,清清楚楚的记在脑海中,不会有错误的情形。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愿意将前边所说的义理,再重宣说,用偈颂再详细说明。

  是人鼻清净 于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种种悉闻知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他的鼻根非常清净。在此世界之中,或者是香物,或者是臭物,种种的气味,完全能嗅知,不会有错误。 鼻根不被香尘所染,就会有六根互用的境界。何谓六根互用?眼睛能听声,耳朵能见色,鼻子能尝味,舌头能嗅香,身体能知法,意识能觉触;这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每一根都有六根作用,你说妙不妙?其实一点也不妙,修道人修到炉火纯青的时候,都会产生这种作用,没有神秘可言,只不过生理方面起了变化而已。一般人只知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知法。如果对他说六根互用的境界,他认为是痴人说梦,是不可能的事。等他修到此境界时,不说也会明白了;所以佛法不在说而在行。到时候,见而不见,闻而不闻,嗅而无嗅,尝而无尝,触而未触,缘而未缘。不被境界转,才有六根互用的成就。

  须曼那阇提 多摩罗栴檀 沉水及桂香 种种华果香

   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多摩罗香、栴檀香、沉水香、桂木香、种种华香、种种果香。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一嗅便知是什么草木之香。

  及诸众生香 男子女人香 说法者远住 闻香知所在

   又能知道众生的香,如马牛羊等的香。又能知道男子的香和女人的香。说法华经的法师,虽然住在很远的地方,一嗅到香气,便知香气在何处。

  大势转轮王 小转轮及子 群臣诸宫人 闻香知所在

  转轮圣王分为四种:有金轮王管辖四天下,银轮王管辖三天下,铜轮王管辖二天下,铁轮王管辖一天下。金轮王为大势转轮王,他有千子,又有七宝:1、轮宝。2、象宝。3、马宝。4、珠宝。5、女宝。6、藏宝。7、兵宝。其余三轮王皆为小转轮王。

  大转轮王、小转轮王、千子、群臣、宫人等等。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他们的所在地。由此可证,鼻子也有眼睛的功能。

  身所著珍宝 及地中宝藏 转轮王宝女 闻香知所在

  身上所戴一切珍宝,地下所藏一切宝矿,转轮圣王和宝女的行踪。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所在之处。

  

  诸人严身具 衣服及璎珞 种种所涂香 闻香知其身

  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他们用来庄严身体的饰物,好像衣服及璎珞,以及种种所涂之香。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其身的庄严具是什么。

  诸天若行坐 游戏及神变 持是法华者 闻香悉能知

  三界诸天的天众,或者行走,或者坐禅,或者游戏,或者神变。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他们在做什么。

  诸树华果实 及酥油香气 持经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所有一切的树、一切的华、一切的果实,以及酥油点灯的香气。这位受持法华经的法师,住在此处,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其所在之处。

  诸山深险处 栴檀树华敷 众生在中者 闻香悉能知

  在深山穹谷很危险的地方,有栴檀树开花,很茂盛很香艳。所有的众生,在深山中做什么,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明明白白的晓得。

  铁围山大海 地中诸众 持经者闻香 悉知其所在

  铁围山和大海,以及地中的一切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清清…

《妙法莲华经卷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