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楚楚,不会错误。
阿修罗男女 及其诸眷属 斗诤游戏时 闻香皆能知
阿修罗的男女,都有争胜斗狠的心理。如有不如意,就发脾气。好像释提桓因的夫人——阿修罗王之女,她非常嫉妒,常和天主发脾气,甚至发生战争。阿修罗的男女和眷属,在游戏时,以斗争为娱乐,以发脾气为消遣,习以为常,不足为怪。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就能知道他们的情形。
旷野险隘处 师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闻香知所在
在旷野无人住的地方,或者在最危险狭隘的地方。或有狮子、大象、老虎、豺狼,或有野牛、水牛等等。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就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
若有怀妊者 未辨其男女 无根及非人 闻香悉能知
假使有女人,已怀胎孕,无法辨别是男是女,或者是鬼胎,或是怪胎。这位法师,因受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一嗅香气,完全能晓得清楚,不会判断错误。
以闻香力故 知其初怀妊 成就不成就 安乐产福子
因为用嗅香气力量的缘故,能知道孕妇怀胎的情形。成熟了还是未成熟?一嗅香气便知。好像水果,熟了可以摘下来,未熟不可摘下来,所谓“瓜熟蒂落”。这是自然现象,不可用强迫手术来催生,对母子皆有危险性。现在流行堕胎,这是最不人道的事。那些谋财害命的医生,皆种下罪大恶极的因果。
胎儿在母腹中住十个月才成就,可以生出来,母子一定平安。若是在七个月生出来,那是不成就,婴儿的生存率很低。女人在生小孩子的时候,十分危险,在生死关头徘徊,生命和阎罗王只隔一屑纸那样的近。如果皈依三宝,读诵经典,就能安乐产生有福报的儿子。
以闻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痴恚心 亦知修善者
因为嗅香力的缘故,能知男人所想念是什么?又能知女人所想念是什么?不外所想的是染欲的事。因为愚痴的缘故,才想男女之事。得者欢喜,失之嗔恚。这种种心理,这位法师完全了解,也知道那一个人是修善法的行者。
地中众伏藏 金银诸珍宝 铜器之所盛 闻香悉能知
又能知道地下所藏的宝矿,或者是金矿,或者是银矿,或者是珍宝等。在铜器皿中所盛是什么东西?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
种种诸璎珞 无能识其价 闻香知贵贱 出处及所在
有种种的璎珞,璎珞是用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所编制成串,悬挂在衣服之上,成为装饰品。好像现在女人所戴的项炼一样。当时(佛在世时)印度贵族男女皆佩之,表示庄严的意思。你们看!所有的菩萨,身上都有璎珞。在普门品上说:“无尽意菩萨,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供养观世音菩萨。” 璎珞的价值,凡夫是无法估价,不知是贵,不知是贱,无法知道值多少钱?可是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是贵是贱,珠宝的出产在那里,现在在那里?
天上诸华等 曼陀曼殊沙波利质多树 闻香悉能知
忉利天有很多种华树,好像小白华和小红华,以及天树王等。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
天上诸宫殿 上中下差别 众宝华庄严 闻香悉能知
忉利天上,有许多宫殿,但是分为上中下三等,各有差别。无论那一种宫殿,都用种种宝和种种华来庄严。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能完全知道。
天园林胜殿 诸观妙法堂 在中而娱乐 闻香悉能知
忉利天的花园中,所有的大树,皆用七宝所庄严,其枝干是用玉所成,其叶是用金银所造,其华是用珍珠所造成的,其果是用玛瑙所造成的。园中的胜殿,是天人娱乐之处所。诸观和妙法堂,是天人论事如法不如法之处所。这位法师,一嗅香气,便知天人在其中娱乐的情形。
诸天若听法 或受五欲时 来往行坐卧 闻香悉能知
诸天的天众,来到妙法堂听释提桓因讲佛法,或者在胜殿享受五欲娱乐时。或者来,或者去,或者经行,或者坐禅,或者是卧,或者是立,种种的姿态。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
天女所著衣 好华香庄严 周旋游戏时 闻香悉能知
天女所穿的衣服,既轻又艳丽,皆用上妙的华香来庄严,芬芳扑鼻,令人陶醉。她们不但美丽,而且庄严,她们周旋于游戏之间,翩翩起舞,快乐无比。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她们游戏时的情形。
如是展转上 乃至于梵世 入禅出禅者 闻香悉能知
这样向上发展,乃至到色界梵世,或者入禅定,或者出禅定。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天上的人,皆修禅定,按照禅定的粗细深浅来决定或升或降。初禅天名为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欲界众生的快乐,而生特别的快乐。二禅天名为定生喜乐地,在定中得到无比的喜乐。此时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不饥不渴。三禅天名为离喜妙乐地,离开二禅的境界,得到妙不可言的快乐。四禅天名为舍念清净地,把快乐的念也舍弃了,到达无为而无不为的地步,心中非常清净,而无杂染。这是禅定初步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境界,并非圣人的境界。若继绩努力,再接再厉的用功,到五不还天时,才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
光音遍净天 乃至于有顶 初生及退没 闻香悉能知
一般人只知头上的天,而不知天外有天,在宇宙之间,有无量的天。以佛经所说,在欲界有六天,在色界有十八天,在无色界有四天,共二十八天。这是狭义的说法,若是广义来说则有无量的天。在每一天之中,便有一个天主。外道只知有一个天主,其实有无量的天主,天主并没有特别的了不起,如人间皇帝一样的普通平常。天主在佛教中,不过是个护法神而已,地位甚低,在佛前只有站着的身份,没有坐着的资格。为什么?因为他是护法神嘛!好像韦陀菩萨、伽蓝菩萨,手持金刚宝杵,站在佛前来保护佛。光音天是色界第六层天,此天人用光来说话,代表音声。遍净天是色界第九层天,此天人普遍得到清净的安乐。有顶天是无色界第四层天,也就是三界二十八层天,最高一层天,名叫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天的寿命有八万大劫,可是到堕落时,照样受轮回之苦。外道认为这是最高的境界。出了此天,才能了分段生死,到无学位,证得四果阿罗汉,将见思二惑断尽。所谓“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己办,不受后有。”这是阿罗汉的境界。我们所见的天,是四王天。东边是持国天王,南边是增长天王,西边是广目天王,北边是多闻天王。每位天王有八员大将军,镇守忉利天的四方,防御阿修罗兵的侵犯。现在护法韦陀菩萨,就是三十二员大将之一,他在贤劫千佛中,将为最后一位佛,名号为楼至佛。四王天一昼夜的时间,等于人间五十年。此天的寿命是五百岁,那么,计算有人间九百十二万五千年。其它天寿,按此数次第加倍计算之。从最初生到天上去,以及到退没——五衰现象发生为止。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道,清清楚楚,没有错误。
诸比丘众等 于法常精进 若坐若经行 及读诵经典
一切比丘和一切比丘尼等,他们对于佛法勇猛精进,修持学习,没有懈怠的时候。或者是坐禅,或者是经行,或者是读经典,或者是诵经典,非常用功,没有躲懒偷安,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或在林树下专精而坐禅 持经者闻香 悉知其所在
他们或者在林中大树下,专一精进在坐禅。因为林中清净,空气新鲜,容易得到轻安三昧,有人问:“入定和睡觉有何不同?”入定时,心中明白,端然正坐,身不动不摇,头不低不偏。这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境界。睡觉时,什么也不知道,甚至鼾声如雷,姿势恰好相反。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一嗅香气,完全知道他们所在之处,修持什么法门。
菩萨志坚固 坐禅若读诵 或为人说法 闻香悉能知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他们的志愿非常坚固,无论遇到什么障碍,不会生退转心。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论是坐禅,或者是读诵经典,或者是为人说法。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晓。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众而说法 闻香悉能知
在十方世界中,无论在那一方的世尊,皆为一切众生所恭敬。佛怜愍众生的缘故,所以为众生演说了生脱死、离苦得乐的妙法。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晓佛在那一方。
众生在佛前 闻经皆欢喜 如法而修行 闻香悉能知
所有的众生,在佛座之前,聆听佛演说经典,皆大欢喜,甚至踊跃。听经之后,如法修行,依教奉行。这位法师,一嗅香气,完全能知晓。何人如法修行,何人不如法修行,悉知悉见。鼻子就有眼睛和耳朵的功能,能看能听,你说妙不妙?妙法莲华经处处是妙不可言!
虽未得菩萨 无漏法生鼻 而是持经者 先得此鼻相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虽然未证得菩萨无漏法生鼻。因为受持此经典的缘故,好像已先得到此鼻相。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
把前边的道理再说一次。佛唤一声常精进菩萨!假使有受持的善男子和受持的善女人,他们若能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或者读此经、或者诵此经、或者解说此经、或者书写此经。依照法华经的道理修持,能证得千二百舌功德。舌不但能说法,而且又能说圆融无碍的妙法,所以舌的功德最大,具足圆满。
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有一万二千的罪过。为什么?因为舌能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越造越多,造成无量无边那样多的过错。造恶业的舌,吃东西不辨味,分不出苦辣酸甜碱五味。无论如何香的食物,也不知香。若是造善功德的舌,能知食物的味是好(美)的,还是丑(不好)的。无论是美的,或者不美的;不管是苦味,还是涩味,一到舌根,饮食皆变成无上妙味,好像是甘露那样的甜美而清香,没有不美好的妙味。
这个苦字,可以当苦…
《妙法莲华经卷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