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殿一起飛行。凡是天人都可以飛行自在,不但如此,他們還可以隨身帶著宮殿一起同行,非常方便自在。接著他們又用衣服盛滿了天華,一同到西方去,尋找此光明的來源,見到大通智勝如來,在一棵菩提樹下的道場,坐師子之座。當時一切的天衆、龍衆、幹闼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都一起來恭敬和圍繞著佛。他們又見到佛的十六個王子,在請佛轉大*輪。
即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其所散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世尊甚希有 難可得值遇 具無量功德 能救護一切
天人之大師 哀愍于世間 十方諸衆生 普皆蒙饒益
我等所從來 五百萬億國 舍深禅定樂 爲供養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宮殿甚嚴飾 今以奉世尊 惟願哀納處
這時所有諸梵天王,都頭面接足,恭敬頂禮佛,然後又圍繞百千匝,用他們的天華散在佛的身上,所散下來的華猶如須彌山的數量那麼多,又用天華來供養佛的菩提樹。這棵菩提樹高達十由旬,如是供養之後,諸大梵天王各自將其最喜愛的宮殿奉獻于佛。然後說:“請佛慈悲哀愍我們,饒益我們,及接受我們所奉獻的宮殿。”說完了之後,一切諸天王,就跪在佛前,一心異口同聲,說一首偈頌:
世尊!您是世上最稀有、最難遇見的一位聖尊,佛是具足無量功德而成佛,我們一切衆生也必須要具足無量功德,才有機會遇見佛。佛能救護一切衆生,他是人天的導師,佛能慈悲哀愍世間一切衆生,能普遍利益一切衆生。我等一切諸梵天王從五百萬億的國土而來,因爲看見此種光明,故頓然舍棄甚深的禅定樂。修道人若一天沒有證到禅定樂的境界,態度總是馬馬虎虎,真正得到禅定樂的人,最喜歡參禅打坐。看一切世間萬事萬物都很安樂,而這些天人雖證得此種禅定,猶未了生死,脫離叁界,于是當他們見到此種光明,個個都願舍棄禅定樂而極盡他們的神通力去尋找此光明的來源,也因爲要供養佛而來,又對佛說:我等從前在因地所修福報,才能得到此美麗莊嚴的宮殿,現在既能見到佛,我們願把最心愛的宮殿奉獻予佛,准願佛能哀愍和接受我們的供養。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于*輪。度脫衆生。開涅槃道。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世雄兩足尊 惟願演說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惱衆生
當爾之時,諸梵天王用一首偈頌來贊歎佛之後,他們一起對佛說:“惟願世尊能爲我們轉大妙*輪,度脫一切受苦衆生,請佛慈悲開示涅槃的大道。”這時諸梵天王,又一心同聲,而說出一首偈頌:
世尊!您是世間無上的大聖雄,萬德圓滿,福慧雙足。惟願世尊爲我等衆生演說妙法,希望能以世尊大慈悲的力量,來度脫我們一切受苦纏縛衆生,皆出離生死苦海,早登覺岸。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又諸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希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時彼衆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爲諸梵衆而說偈言。
是事何因緣 而現如此相 我等諸宮殿 光明昔未有
爲大德天生 爲佛出世間 未曾見此相 當共一心求
過千萬億土 尋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度脫苦衆生
當爾之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緘口,答應諸大梵天王的請求,佛就說:在東南方有五百萬億國土,所有一切大梵天王都親自見到他們自已的宮殿,現出光明和照耀,從未曾有的,因此他們都非常歡喜踴躍,生出稀有心。他們聚合在一起,共同討論此問題,就在這時候,在集會中,有一大梵天王,名大悲,就爲一切諸梵天衆而說出一首偈頌:
此件事必因殊勝的因緣,故能現出如此的瑞相,照射著我們的每一個宮殿,這種光明是從來所未有過的,必定是有大德從天上降生了,或者是有佛出現于世,這是我們所未曾見過的境界,應當共同一起推測他的來源。于是經過千萬億國土,去尋找此光明之來源。照我的推測,這多數必定是有佛出現于世,爲度脫一切苦惱衆生吧!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襟盛諸天華。共詣西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于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幹闼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輪。
這時,東南方的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和他們所住的宮殿,一起去找尋這種光明。每一位大梵天王的衣服盛滿了天華,准備要用來供養十方諸佛,他們向著西北方去找此種光明瑞相。複見到有一佛的國土,即是大通智勝如來所住的道場。佛坐在菩提樹下師子座上,所有一切的諸天、龍王、幹闼婆(作音樂的神)、緊那羅(大鵬金翅鳥)、摩侯羅伽(大蟒蛇)、人非人(包括其它種種的衆生)等,都恭敬圍繞著佛,又見到大通智勝佛的十六個兒子,在請佛轉大妙*輪。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爾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時所有的大梵天王都頭面接足頂禮佛,又繞百千匝。繞完了之後,就用他們所帶來的天華,散在佛身上,所散的天華供佛猶如須彌山那麼多,不但供養佛,而且也用天華來供養菩提樹。供養了之後,每一位大梵天王都把他們所帶來的宮殿奉獻于大通智勝佛,且說:“唯獨請佛慈悲哀愍我等,饒益我等,我們現在所獻給您的宮殿,即是我們最寶貴的宮殿,請佛接受這一個供養。”這時,這五百萬億的大梵天王,就在佛前,一心異口同聲,用偈頌來贊歎大通智勝佛。
聖主天中王 迦陵頻伽聲 哀愍衆生者 我等今敬禮
世尊甚希有 久遠乃一現 一百八十劫 空過無有佛
叁惡道充滿 諸天衆減少 今佛出于世 爲衆生作眼
世間所歸趣 救護于一切 爲衆生之父 哀愍饒益者
我等宿福慶 今得值世尊
佛也叫聖主,即是聖中之聖,天中之天,故又叫天中王。迦陵頻伽是梵語,翻譯爲好聲鳥。在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有這種鳥,常用它美悅的聲音來宣暢法音,佛說法的聲音令人喜聞。聞得心靜,好比這種鳥聲音好聽一樣,而佛是哀愍一切衆生的大慈悲音。我們五百萬億諸梵天王現在向您世尊敬禮。世尊!您是很希有的,是多麼的難遭難遇啊!因爲佛經久遠的劫數,才出現于世。依我們所知道,在一百八十劫中,都沒有佛出現于世。由此衆生墮落于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中,一天比一天多,但是諸天衆們一天比一天減少了。現在佛出現于世,而從前墮落于叁惡道的衆生,皆由于他們聞不到音,不辨是非黑白,造諸惡業,因爲沒有人引導他們,所以在黑暗中摸索迷失。佛即是一切衆生的明眼善知識,所以當佛一出現于世,一切衆生即可得到佛的指引,脫離黑暗危險之道。這叁惡道的衆生會減少,而叁善道(天、人、阿修羅)的衆生,就會增加了。
一切世間的衆生都會歸依佛,趣向菩提善道,佛救護一切衆生,所以佛即是我們的大慈悲父,而我們都是佛不孝之子,但是佛是多麼的哀愍饒益我們,願度我們早登覺岸。我等天衆皆因在宿世曾做過功德和善事,所以今世才這麼幸運能遇見佛,這是很值得慶賀的。現在我們能聽到佛說法,都是宿世的善根、福德和因緣所致。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哀愍一切。轉于*輪。度脫衆生。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大聖轉*輪 顯示諸法相 度苦惱衆生 令得大歡喜
衆生聞此法 得道若生天 諸惡道減少 忍善者增益
這時,所有東南方五百萬億的大梵天王,用他們的偈頌贊歎佛之後,就說:“我們現在只希求,佛哀愍一切的衆生,爲我們轉大妙*輪,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離苦得樂。”當時所有的大梵天王,一心異口同聲,而說出一首偈頌:
我們現在請佛轉大妙*輪,爲教化衆生。顯明的告訴我們一切法的實相,來度脫苦惱的衆生,令衆等得大歡喜。衆生悉聞佛所說法,便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若能修道即可生到叁善道去。那麼墮落叁惡道的衆生就會減少。能修忍辱、持五戒修十善的人則日日增加。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希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此光曜。時彼衆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爲諸梵衆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無因緣 是相宜求之
過于百千劫 未曾見是相 爲大德天生 爲佛出世間
當爾之時,大通智勝佛就默默答應。佛即說:“各位比丘!在南方五百萬億國土的諸大梵天王,各都親自看見自己的宮殿光明照耀,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此種瑞相,于是他們都十分歡喜和踴躍,生出希有心,皆集會在一起,共同商討此一件事情:是什麼因緣我等宮殿有這種光明呢?”這時候,會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字叫做妙法,乃爲會中所有的諸梵天衆而說出一首偈頌:
我們現在所住的宮殿,發出很威耀的光明,此種光明是從來沒有過的,這必定有一種大因緣,所以我們要去求知如此光明瑞相的因緣。因爲在過去百千劫裏,都未曾見過如此的勝相,這大概是有大德行者從天上生到人間,或者有佛出現于世了。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襟盛諸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于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幹闼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輪。
當爾之時,在南方所有五百萬億的諸梵天王,帶著他們的宮殿,所有天人的宮殿都能遂心如願的跟隨他們,而彼等天衣都常盛滿了天華,身體都…
《妙法蓮華經卷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