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卷淺釋(宣化上人)▪P72

  ..續本文上一頁能發出種種的華香,這是他們所受的福報,此次他們也用衣服盛滿種種天華,共同到北方去尋找此光明之相,見到大通智勝如來,他的道場就在一棵菩提樹下。佛坐在一個師子座上,成道而發出此無量不可思議的光明。這時所有的天、龍王、幹闼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都恭敬圍繞著佛,又見到佛的十六個王子。這十六個王子都是生生世世發願做佛的兒子,護持道場,等佛成道之後,又爲一切衆生請佛轉大*輪。這都是有一種殊勝的因緣。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爾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時南方五百萬億諸梵天王,五體投地,必恭必敬的向佛頂禮,繞佛百千匝,又用他們所帶來的天華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華缤紛而下,如須彌山那麼多,而丘他們也供養佛的菩提樹。供養完畢後,他們又用最寶貴的宮殿奉獻給大通智勝佛,然後說:“惟願世尊發大慈悲哀愍我們一切衆生,利益我們。我們所奉獻給佛的宮殿,願佛慈悲接受這個供養,請佛住到我們的宮殿裏。”這時所有的大梵天王即在佛前,一心同聲的用偈頌來贊歎大通智勝如來。

  世尊甚難見 破諸煩惱者 過百叁十劫 今乃得一見

  諸饑渴衆生 以法雨充滿 昔所未曾睹 無量智慧者

  如優昙缽華 今日乃值遇 我等諸宮殿 蒙光故嚴飾

  世尊大慈愍 惟願垂納處

   佛是百千萬劫難遭難遇的,佛是已經破除一切無明煩惱的大覺悟者,也就是能破一切衆生煩惱的大慈悲者。我們經過一百叁十個大劫,如今才遇見佛,所有在叁惡道如饑餓口渴的衆生,都可得到佛的法雨充滿,又遇往昔未曾見過的佛法僧。無量無邊大智大慧的尊者,就如優昙缽華不容易遇到,而我等今得遇見佛。我們愛惜的就是我們的宮殿,如今遇見了佛,都願舍去宮殿,承蒙佛的光明莊嚴我們的宮殿。請求世尊發大慈悲憐愍心,惟願能接受我們所奉獻的宮殿。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于*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皆獲安隱。而得度脫。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惟願天人尊 轉無上*輪 擊于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 度無量衆生 我等鹹歸請 當演深遠音

   當爾之時,所有的大梵天王用一首偈頌贊歎佛之後,他們異口同聲的說:“惟願世尊爲我們一切衆生轉妙*輪,使一切世間、諸天衆、魔、梵天衆、沙門(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的出家修道人)、婆羅門,都得到安隱和快樂,而又能得脫離叁惡道苦。”這時一切的大梵天王,又一心同聲,用一首偈頌來贊歎佛:

   我們惟願天人所尊敬的佛世尊,爲我們轉無上的妙*輪,擊大法鼓,吹大法螺。如此的聲音能遍滿虛空界,甚至天上的天衆都能聽到此洪亮的法音。下天法雨,普遍一切處,唯有佛此種的微妙法,得度脫無量無邊的衆生。我們大家皆一起歸依佛,請佛轉*輪,當願佛能爲我等演說最深遠的法音。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複如是。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宮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希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斯光明。時彼衆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屍棄。爲諸梵衆而說偈言。

  今以何因緣 我等諸宮殿 威德光明曜 嚴飾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 昔所未聞見 爲大德天生 爲佛出世間

  當爾之時,大通智勝佛就默然許可,西南方乃至到下方,都是一樣。這時,上方有五百萬億國土的諸大梵天王,皆親眼睹見他們自已所住的宮殿,現出光明和威耀的境界,從前所未曾有,見了歡喜踴躍,生出希有心。他們都想知道此種殊勝境界的來源,于是此五百萬億大梵天王也集天王諸衆開了一個討論會。皆議論紛紛,互相詢門,是什麼因緣,他們所有的宮殿都有這種的光明呢?就在這時,在此會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叫屍棄,爲一切大梵天衆即說偈言:

  現在以什麼因緣,我們的宮殿,得此種威德和光明的照耀呢?從來沒有像如此的莊嚴,這種微妙的瑞相,是我們從前所未曾見過的,這大概是有大德從天上生到人間,或者是有佛出現于世了。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襟盛諸天華。共詣下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于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幹闼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輪。

  當爾之時,上方五百萬億大梵天王以偈頌贊歎佛之後,就隨帶著宮殿,衣服盛滿了種種天華,共同到下方去尋找此相的來源。結果,他們遇見大通智勝如來,在菩提樹下作道場。佛坐在師子座上,所有的天、龍王、幹闼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又見到大通智勝王的十六個兒子,在請佛轉*輪。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時所有的大梵天王都向佛頂禮,又繞佛百千匝,用天華散在佛的身上,他們所散下來的天華,猶如須彌山那麼多,數目是無邊無際,不但用此天華來供養佛,而且又供養佛的菩提樹。以華供養完畢之後,又各用他們最珍惜的宮殿,獻給大通智勝王佛,就一起的說:“我們一心願佛憐愍我們,饒益我們,我們願在叁寶的面前種福造功德,請佛接受我們所要供養世尊的宮殿,並住在此宮殿。”當爾之時,所有的大梵天王,就在佛前,一心齊聲的用偈頌來贊歎大通智勝如來。

  善哉見諸佛 救世之聖尊 能于叁界獄 勉出諸衆生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類 能開甘露門 廣度于一切

  于昔無量劫 空過無有佛 世尊未出時 十方常闇瞑

  叁惡道增長 阿修羅亦盛 諸天衆轉減 死多墮惡道

  不從佛聞法 常行不善事

   我們感覺十分的幸運,能遇見諸佛,佛是一位救拔世間衆苦的賢聖和尊者,能令一切衆生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叁界牢獄而了生脫死,離苦得樂。佛也是具足大智慧、慈悲,普遍天人的導師,憐愍一切有情無情的衆生,發大慈悲心,揭開甘露的法門,令一切衆生悉聞法要而反迷歸覺。佛是慈悲平等,故能廣度無量恒河沙數的一切衆生,在往昔經過了無量無邊的大劫,未曾有佛出現于世,白白的空過去了,此時十方世界一片闇瞑無光,墮落地獄、餓鬼、畜生的衆生一天比一天多,而阿修羅道就很興盛,因爲衆生只會造業,爲非作歹,不行十善,只行十惡,故諸天衆也漸漸減少。由此可見,大多數的衆生死後都墮落到叁惡道裏去。因爲一切衆生未得見佛,未得聽聞佛法,所以,也不知如何去修行,嚴持戒律,廣修善法,只懂得認賊爲子,認黑是白,造出許多惡業,自然種下許多的惡因。

  色力及智慧 斯等皆減少 罪業因緣故 失樂及樂想

  住于邪見法 不識善儀則 不蒙佛所化 常墮于惡道

  佛爲世間眼 久遠時乃出 哀愍諸衆生 故現于世間

  超出成正覺 我等甚欣慶 及余一切衆 喜歎未曾有

  我等諸宮殿 蒙光故嚴飾 今以奉世尊 惟垂哀納處

  願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與衆生 皆共成佛道

   因此我們體衰力倦,智慧也都一天比一天減少。這皆由于造許多罪惡的因緣,自性本來的安樂也失去,落于邪知邪見,不認識善知識,得不到佛的教化,生生世世都輪回于叁惡道中,佛是我們的明眼善知識,在久遠劫來才出現于世。而佛是爲了哀愍一切衆生而出現于世,修道得成正覺。我等及一切衆生都很欣慶,從來未曾如此的歡喜和贊歎。我們所有的宮殿得蒙佛的光明照耀,嚴飾得比從前更好更莊嚴,故現在我們願將宮殿奉獻和供養佛,惟願佛大發慈悲接受我們這個供養,又發願要把此供佛的功德,普遍回向于一切法界衆生,願我等與一切衆生,共同成佛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白佛言。惟願世尊轉于*輪。多所安隱。多所度脫。時諸梵天王而說偈言。

  世尊轉*輪 擊甘露法鼓 度苦惱衆生 開示涅槃道

  惟願受我請 以大微妙音 哀愍而敷演 無量劫集法

  當爾之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用偈頌贊佛之後,一起向佛而說:“現在惟願世尊,能爲我們轉大*輪,令我們得到安隱和解脫。”就在這時,所有的大梵天王,又用一首偈頌來贊歎佛:

  我們及一切衆生都樂願請佛轉大妙*輪,如擊起甘露的法鼓,能度脫叁惡道裏的一切苦惱衆生,開示我們如何去修不生不滅成佛之道路。惟願世尊您能接受我們的請求,用您不可思議大微妙的音聲爲我們說法,並請求世尊哀憐我們,而演說無量劫以來佛積集智慧資糧,能修成佛道的法門。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即時叁轉十二行*輪。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及余世間所不能轉。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當爾之時,大通智勝如來接受十方五百萬億諸大梵天王及十六位王子的請求,即時先講四谛法門,因爲四谛各轉叁次,共轉十二次,故叫叁轉四谛十二*輪。第一轉叫做示轉,即是告訴我們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轉叫勸轉,即是勸我們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第叁轉叫證轉:此是苦,我已知,不複更知;此是集,…

《妙法蓮華經卷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