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大意(淨空法師)▪P54

  ..續本文上一頁夠處逆境不退心,學世尊、學忍辱仙人、學舜王,這都是我們的榜樣。在眼前的李炳老是我們的榜樣,他只是個沒有剃頭的出家人而已,相是在家相,他的生活純粹是出家人生活,甚至於我們出家人做不到他的樣子。第二就是:

  【不觀種性者。】

  這個底下說,『不得觀種性』就是不得觀其,拿我們現在來講他的身分,或者是家庭背景。那個某人出身富有之家,或者出身貧賤之家,或者受過高等教育,或者他沒有念過書,「種性」,這些都是包括在種性裏頭。不要看那個人好像呆頭呆腦,好像沒什麼知識,比我們自己差得遠,說不定將來他成佛在我們之前。不但對人不敢輕慢,對於畜生也不敢輕慢,蚊蟲螞蟻不能輕慢,說不定什麼?它一轉世就做人了,這一修行就成佛。說不定我們墮叁途,它不會墮,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非常可能。不要認爲我們現在很聰明、很伶俐,不見得。底下就舉出例子說:

  【托龍女以明其事也。】

  『龍』是畜生,畜生比不上人,這個底下說得很清楚。經裏面多寶如來表的是實相之體,智積菩薩表實相之用。

  【白佛欲還本土者。攝用歸體之象也。】

  諸位合在經裏頭一看意思就明了。在這個地方特別注意是它的表法,我們往往讀經不曉得經裏面表法的義趣,死在經文裏面,這個得不到受用,不會開悟的。

  【釋迦不許。當與文殊論明妙法者。不廢大用之象也。】

  大家只注重這兩句就好,『攝用歸體,不廢大用』,佛法有體有用,「體」是清淨無爲,「用」是無所不爲。體是根本智,用是後得智;體上講真空,用上說妙法。但是諸位要曉得,體與用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就可以廢用,因爲它是一,一就不能廢用,所以體與用是一不是二。底下說的:

  【文殊與無數菩薩。俱從大海湧出者。】

  這是表:

  【智行皆依心海出生之象也。】

  要注意表法的意思,『文殊』是表智,『無數菩薩』就是表行,大智與大行都是從心生出來,心太大了,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海』就是比喻。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真心變現之物,都在真心之中,絕沒有跑到心的外面去。你要不信,可以從夢境裏頭做比喻,你晚上睡覺作夢,整個夢境就是你的心變的,那個夢境絕沒有超出心外。夢境裏面夢到自己,那是你自己,夢到一切人物還是你自己,你自己心變的,夢裏面山河大地還是自己,夢裏面的虛空世界也是自己,沒有一樣不是自己。我給你講的這些話容易懂,爲什麼?你曾經做過夢,醒過來想想是的,不錯,統統是自己變現出來的。夢裏面夢到一個很愛護你的人,你感激得不得了醒了,有什麼感覺?那人是自己,自己愛自己,有什麼好感激的。夢中夢一頭老虎要吃掉自己,諸位知道,老虎是自己變的,自己吃自己也不害怕,就這麼回事情。現前這個境界就是在做大夢,你夢還沒醒。你現在睡覺作那個夢是第六意識起作用,我們世間所講的是下意識起作用。現在我們作的夢,夢裏現的相是阿賴耶識起作用,阿賴耶識的作用,阿賴耶識一旦要是省悟過來就叫大圓鏡智,《證道歌》裏頭「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要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皆是我們夢中所現的境界。你要是覺悟,雖然現在還沒醒過來,在夢裏頭一下覺悟,我現在在作夢覺悟了。

  夢裏頭也有時候知道自己在作夢,但是沒醒過來。菩薩就是這樣並沒有醒過來,自己曉得作夢,曉得作夢什麼?他態度就不一樣,慈悲心現前,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現前,曉得一切衆生與自己是一體。像《老子》所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知道是一體。所以他對於逆境能夠容忍,那是自己變現的,不是外面的;順境他不貪戀,因爲也是自己變現的。所以順逆境界他就等觀,平等觀,在這裏面不動心了,漸漸功夫深,就慢慢醒過來超越!佛經就是給我們啓示。所以諸佛菩薩對待一切衆生,最大的功德喚醒夢中人,使我們自己曉得我們在作夢,這是說明『皆依心海出生之象』。所以既然是平等,都從心海裏面出生,哪裏有什麼凡聖!所以這凡聖是方便說,對還沒有覺悟的人,沒有覺醒的叫他做凡,已經覺醒的就稱他作聖。實際上在體性上來講,沒有什麼分別,是一樣,只是現象上有迷悟不同而已。既然沒有凡聖可分:

  【人龍之可分耶。】

  這個話是比喻六道,『人』是人道,『龍』是畜生道;換句話說,哪有人畜之分?

  【以不可分故。即彼龍類而修菩薩行。】

  諸位要曉得,畜生裏面修菩薩行的很多,不但是這些靈性高的畜生類裏面修菩薩行,我們知道很多,還有這些低等動物也有修菩薩行。靈性高的,大概曉得龍是靈性最高的,畜生裏面最高的狐狸靈性高的,猩猩靈性都很高的。除這個之外一般的畜生修菩薩行也不少,你們看看我們佛教裏有小冊子,《物猶如此》,也許你們有人看過這本書,那裏面專門記載過去現在這些動物,它們學佛,它們的成就,畜生修行往生的也很多。我是前一個月在高雄講經,高雄就發現了一樁很奇怪的事情,在高雄有個草衙,那有個什麼廟我一下忘掉了,就在今年前幾個月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這個廟裏頭有一條小狗,它這個小狗通靈性,每天寺廟裏頭早晚課誦它都來,來的時候它站在當中,到打叁皈依了它就走,一打叁皈依就走,早晚課都不缺。所以有人就很奇怪,這個小狗會做早晚課,可是到打叁皈就走。有一天有個外地的法師從那裏過,聽說這個事情要隨喜課誦,看到小狗到打叁皈依它要走了,他就叫它住,「你不能走,你怎麼可以走?你要曉得你現在的身分不是住持,打叁皈走是住持和尚,你不是住持,你要把課誦做完了你才能夠離開。」這個小狗聽了乖乖的,課誦完了才走。

  這個小狗就是這個廟裏頭以前的住持和尚,死了之後投胎還到他的廟裏,還跟著大衆課誦。人家曉得以前這個和尚人非常好,投落到畜生道,講什麼好像它都知道。所以諸位這不簡單,這還是個好的榜樣,如果落到餓鬼道、畜生道恐怕不曉得了,這千真萬確的事實。一講它就覺悟,它就知道自己的身分不對,現在是條狗!所以你們要曉得,寺廟裏有的時候看到小狗、小貓,甚至於老鼠,乃至於更下一點蟑螂,許多都是本廟以前的出家人。在家也不例外,家裏養的這些動物,可能都是過去的老人轉世,因爲什麼?他舍不得離開這個家,他留戀。留戀怎麼樣?又得不到人身,罪業深重得不到人身,五戒不全得不到人身,那怎麼辦?就投到畜生道裏,它還認定了這是它的家。有的時候它對前世的因果還不昧,在它自己還感覺到,我的兒孫對我不孝順,天天打我、罵我,又不給我吃。它家裏人哪裏曉得是老人,不知道,只是把它當畜生養。

  我在過去還看到一段文章,文章上寫的也是一個事實,它是講一個人記得叁世,記得叁世的事情。他前一世是個修行人,修行得很好,死了以後,他的神識隔了很多年都沒有去投胎,他神識在什麼地方?就在他自己書房裏,白天就藏在書架的後面,晚上就出來。他修行有功夫,所以並不是四十九天就投胎,他隔了很多年以後投胎了,投什麼胎?投雞,公雞,那個雞就在他家裏,它很清楚。每天那個雞又往桌子上跑,又要往床上跑,它那個媳婦、兒子來趕,它總覺得媳婦、兒子不孝順它。原來是它自己的床,它要上去的時候人家把它趕下來,那個桌子從前是它讀書的桌子,它跑到上面去看看,人家也把它趕走,所以它就很生氣。到後來發現這個雞太討厭,它的媳婦就把它殺掉殺了吃好了,媳婦把它殺掉。殺掉以後又投胎了,這次投了人胎,都記得清清楚楚,當中墮落是雞,被他媳婦殺了。如果他媳婦要曉得,那個雞原來是她公公,那她對它就很尊重,就不會那麼虐待它了。所以說總是把它當畜生來看待,不會把它當人看待。佛經裏面常講「人死爲羊,羊死爲人」,六道是永遠在那裏輪回,我們千萬不要欺負那畜生,說不定畜生前世是有恩於我們的人,是我們的相識。我們沒有天眼通,沒有宿命通,如果有天眼、有宿命,你再一看六道裏頭多少畜生,與我們都有親屬關系。

  【龍乃異類。女非男子。】

  這龍女年歲才:

  【八歲非耆德。】

  並不是年歲很大,『八歲』,龍女八歲成佛。

  【刹那非久修。】

  這是說明什麼?說明修行成就,實在講是沒有時間的短長,問題就是在你悟不悟?前面給大家講的,看破放下關鍵就在此地。看破了叫解悟,放下了叫證悟,所以悟有兩種,解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叁界。好比是什麼?解悟好比是認識路,路雖然認識你沒走,你還在老地方,你沒走;證悟是走到了,說得有道理,所以說悟有兩種。禅宗裏面常講「悟後起修」,就是指解悟以後才開始修行,悟後起修他們修行快。爲什麼?他們認識路,有方向、有目標,進展得快,不走岔路,不走冤枉路,不走迂回路,不退轉,所以很容易成就,絕非盲修瞎練。不認識路的人那個修行就盲修瞎練,不認識路也不曉得這個目標在哪裏,對於教義不能夠通達,這麻煩在此地。世尊四十九年講經,目的就是叫我們認識路,認識之後這個路是自己走的,無需要老師帶我們走。所以這個悟就是刹那之間,每個人悟都是刹那之間。我們現在爲什麼不悟?你要找出自己不悟的原因,把原因消除掉,那你一刹那之間也開悟,這很簡單的道理。我們之所以不開悟,就是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沒看破,不肯放下,這個東西就是堵塞了你的悟門。我們爲什麼沒看破?爲什麼不肯放下?不曉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真相,不曉得。如果曉得它的真實相立刻就看破,立刻就放下,真是不費吹灰之力就看破放下。

  不了解真相,以爲這一切法是實實在在有的,不知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假的!好比作夢一樣,在夢裏頭不知道是作夢,把那個夢的境界都當作真實的,不曉得是作夢。如果你要是曉得作夢,夢裏頭有人送給你一個金山,你也不會歡喜,曉得這是作夢不是真的,夢一醒來之後什麼也沒有,那得了金山有什麼歡喜。夢裏…

《妙法蓮華經大意(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