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P54

  ..续本文上一页够处逆境不退心,学世尊、学忍辱仙人、学舜王,这都是我们的榜样。在眼前的李炳老是我们的榜样,他只是个没有剃头的出家人而已,相是在家相,他的生活纯粹是出家人生活,甚至於我们出家人做不到他的样子。第二就是:

  【不观种性者。】

  这个底下说,『不得观种性』就是不得观其,拿我们现在来讲他的身分,或者是家庭背景。那个某人出身富有之家,或者出身贫贱之家,或者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他没有念过书,「种性」,这些都是包括在种性里头。不要看那个人好像呆头呆脑,好像没什么知识,比我们自己差得远,说不定将来他成佛在我们之前。不但对人不敢轻慢,对於畜生也不敢轻慢,蚊虫蚂蚁不能轻慢,说不定什么?它一转世就做人了,这一修行就成佛。说不定我们堕三途,它不会堕,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非常可能。不要认为我们现在很聪明、很伶俐,不见得。底下就举出例子说:

  【托龙女以明其事也。】

  『龙』是畜生,畜生比不上人,这个底下说得很清楚。经里面多宝如来表的是实相之体,智积菩萨表实相之用。

  【白佛欲还本土者。摄用归体之象也。】

  诸位合在经里头一看意思就明了。在这个地方特别注意是它的表法,我们往往读经不晓得经里面表法的义趣,死在经文里面,这个得不到受用,不会开悟的。

  【释迦不许。当与文殊论明妙法者。不废大用之象也。】

  大家只注重这两句就好,『摄用归体,不废大用』,佛法有体有用,「体」是清净无为,「用」是无所不为。体是根本智,用是后得智;体上讲真空,用上说妙法。但是诸位要晓得,体与用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就可以废用,因为它是一,一就不能废用,所以体与用是一不是二。底下说的:

  【文殊与无数菩萨。俱从大海涌出者。】

  这是表:

  【智行皆依心海出生之象也。】

  要注意表法的意思,『文殊』是表智,『无数菩萨』就是表行,大智与大行都是从心生出来,心太大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海』就是比喻。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真心变现之物,都在真心之中,绝没有跑到心的外面去。你要不信,可以从梦境里头做比喻,你晚上睡觉作梦,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变的,那个梦境绝没有超出心外。梦境里面梦到自己,那是你自己,梦到一切人物还是你自己,你自己心变的,梦里面山河大地还是自己,梦里面的虚空世界也是自己,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我给你讲的这些话容易懂,为什么?你曾经做过梦,醒过来想想是的,不错,统统是自己变现出来的。梦里面梦到一个很爱护你的人,你感激得不得了醒了,有什么感觉?那人是自己,自己爱自己,有什么好感激的。梦中梦一头老虎要吃掉自己,诸位知道,老虎是自己变的,自己吃自己也不害怕,就这么回事情。现前这个境界就是在做大梦,你梦还没醒。你现在睡觉作那个梦是第六意识起作用,我们世间所讲的是下意识起作用。现在我们作的梦,梦里现的相是阿赖耶识起作用,阿赖耶识的作用,阿赖耶识一旦要是省悟过来就叫大圆镜智,《证道歌》里头「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要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皆是我们梦中所现的境界。你要是觉悟,虽然现在还没醒过来,在梦里头一下觉悟,我现在在作梦觉悟了。

  梦里头也有时候知道自己在作梦,但是没醒过来。菩萨就是这样并没有醒过来,自己晓得作梦,晓得作梦什么?他态度就不一样,慈悲心现前,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现前,晓得一切众生与自己是一体。像《老子》所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知道是一体。所以他对於逆境能够容忍,那是自己变现的,不是外面的;顺境他不贪恋,因为也是自己变现的。所以顺逆境界他就等观,平等观,在这里面不动心了,渐渐功夫深,就慢慢醒过来超越!佛经就是给我们启示。所以诸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最大的功德唤醒梦中人,使我们自己晓得我们在作梦,这是说明『皆依心海出生之象』。所以既然是平等,都从心海里面出生,哪里有什么凡圣!所以这凡圣是方便说,对还没有觉悟的人,没有觉醒的叫他做凡,已经觉醒的就称他作圣。实际上在体性上来讲,没有什么分别,是一样,只是现象上有迷悟不同而已。既然没有凡圣可分:

  【人龙之可分耶。】

  这个话是比喻六道,『人』是人道,『龙』是畜生道;换句话说,哪有人畜之分?

  【以不可分故。即彼龙类而修菩萨行。】

  诸位要晓得,畜生里面修菩萨行的很多,不但是这些灵性高的畜生类里面修菩萨行,我们知道很多,还有这些低等动物也有修菩萨行。灵性高的,大概晓得龙是灵性最高的,畜生里面最高的狐狸灵性高的,猩猩灵性都很高的。除这个之外一般的畜生修菩萨行也不少,你们看看我们佛教里有小册子,《物犹如此》,也许你们有人看过这本书,那里面专门记载过去现在这些动物,它们学佛,它们的成就,畜生修行往生的也很多。我是前一个月在高雄讲经,高雄就发现了一桩很奇怪的事情,在高雄有个草衙,那有个什么庙我一下忘掉了,就在今年前几个月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这个庙里头有一条小狗,它这个小狗通灵性,每天寺庙里头早晚课诵它都来,来的时候它站在当中,到打三皈依了它就走,一打三皈依就走,早晚课都不缺。所以有人就很奇怪,这个小狗会做早晚课,可是到打三皈就走。有一天有个外地的法师从那里过,听说这个事情要随喜课诵,看到小狗到打三皈依它要走了,他就叫它住,「你不能走,你怎么可以走?你要晓得你现在的身分不是住持,打三皈走是住持和尚,你不是住持,你要把课诵做完了你才能够离开。」这个小狗听了乖乖的,课诵完了才走。

  这个小狗就是这个庙里头以前的住持和尚,死了之后投胎还到他的庙里,还跟著大众课诵。人家晓得以前这个和尚人非常好,投落到畜生道,讲什么好像它都知道。所以诸位这不简单,这还是个好的榜样,如果落到饿鬼道、畜生道恐怕不晓得了,这千真万确的事实。一讲它就觉悟,它就知道自己的身分不对,现在是条狗!所以你们要晓得,寺庙里有的时候看到小狗、小猫,甚至於老鼠,乃至於更下一点蟑螂,许多都是本庙以前的出家人。在家也不例外,家里养的这些动物,可能都是过去的老人转世,因为什么?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家,他留恋。留恋怎么样?又得不到人身,罪业深重得不到人身,五戒不全得不到人身,那怎么办?就投到畜生道里,它还认定了这是它的家。有的时候它对前世的因果还不昧,在它自己还感觉到,我的儿孙对我不孝顺,天天打我、骂我,又不给我吃。它家里人哪里晓得是老人,不知道,只是把它当畜生养。

  我在过去还看到一段文章,文章上写的也是一个事实,它是讲一个人记得三世,记得三世的事情。他前一世是个修行人,修行得很好,死了以后,他的神识隔了很多年都没有去投胎,他神识在什么地方?就在他自己书房里,白天就藏在书架的后面,晚上就出来。他修行有功夫,所以并不是四十九天就投胎,他隔了很多年以后投胎了,投什么胎?投鸡,公鸡,那个鸡就在他家里,它很清楚。每天那个鸡又往桌子上跑,又要往床上跑,它那个媳妇、儿子来赶,它总觉得媳妇、儿子不孝顺它。原来是它自己的床,它要上去的时候人家把它赶下来,那个桌子从前是它读书的桌子,它跑到上面去看看,人家也把它赶走,所以它就很生气。到后来发现这个鸡太讨厌,它的媳妇就把它杀掉杀了吃好了,媳妇把它杀掉。杀掉以后又投胎了,这次投了人胎,都记得清清楚楚,当中堕落是鸡,被他媳妇杀了。如果他媳妇要晓得,那个鸡原来是她公公,那她对它就很尊重,就不会那么虐待它了。所以说总是把它当畜生来看待,不会把它当人看待。佛经里面常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六道是永远在那里轮回,我们千万不要欺负那畜生,说不定畜生前世是有恩於我们的人,是我们的相识。我们没有天眼通,没有宿命通,如果有天眼、有宿命,你再一看六道里头多少畜生,与我们都有亲属关系。

  【龙乃异类。女非男子。】

  这龙女年岁才:

  【八岁非耆德。】

  并不是年岁很大,『八岁』,龙女八岁成佛。

  【刹那非久修。】

  这是说明什么?说明修行成就,实在讲是没有时间的短长,问题就是在你悟不悟?前面给大家讲的,看破放下关键就在此地。看破了叫解悟,放下了叫证悟,所以悟有两种,解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好比是什么?解悟好比是认识路,路虽然认识你没走,你还在老地方,你没走;证悟是走到了,说得有道理,所以说悟有两种。禅宗里面常讲「悟后起修」,就是指解悟以后才开始修行,悟后起修他们修行快。为什么?他们认识路,有方向、有目标,进展得快,不走岔路,不走冤枉路,不走迂回路,不退转,所以很容易成就,绝非盲修瞎练。不认识路的人那个修行就盲修瞎练,不认识路也不晓得这个目标在哪里,对於教义不能够通达,这麻烦在此地。世尊四十九年讲经,目的就是叫我们认识路,认识之后这个路是自己走的,无需要老师带我们走。所以这个悟就是刹那之间,每个人悟都是刹那之间。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悟?你要找出自己不悟的原因,把原因消除掉,那你一刹那之间也开悟,这很简单的道理。我们之所以不开悟,就是对於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还没看破,不肯放下,这个东西就是堵塞了你的悟门。我们为什么没看破?为什么不肯放下?不晓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真相,不晓得。如果晓得它的真实相立刻就看破,立刻就放下,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看破放下。

  不了解真相,以为这一切法是实实在在有的,不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假的!好比作梦一样,在梦里头不知道是作梦,把那个梦的境界都当作真实的,不晓得是作梦。如果你要是晓得作梦,梦里头有人送给你一个金山,你也不会欢喜,晓得这是作梦不是真的,梦一醒来之后什么也没有,那得了金山有什么欢喜。梦里…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