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大意(淨空法師)▪P91

  ..續本文上一頁無始無終』。在聖不增一分,聖,我們就是講的成佛,在佛菩薩這個果位上沒有增加一分,縱然在叁惡道也不減少一分,所以說不增不減。

  『猶若虛空,求之不可,逃之不可』,我們人生活在這個虛空當中,諸位想想看,『虛空』裏面,我們在虛空裏頭能夠去求虛空嗎?能夠說是逃出虛空之外嗎?這都是愚人所做的,所以智者他是不會這麼做法的。這就是我們的真心是遍一切處,我們真心所具足智慧,般若智慧也是遍一切處,真心裏面所具足的萬德萬能也是遍一切處。但是我們現在顯得很可憐,智慧也沒有,德能也沒有,這爲什麼原因?遍一切處爲什麼原因你自己智慧德不能現前?這就是所謂說無明蓋覆,煩惱障礙,這是衆生可憐之處。但是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煩惱的根本,如果你要是能夠把煩惱的根本拔除,你的智慧萬德萬能統統起作用。像臺中李老師跟大家宣布,他一定把《華嚴經》講圓滿,講圓滿之後再講一部《彌陀經》,他才往生。照他這個進度,我跟他算一算,至少還要叁十年,他就是向大家公開宣布,他還要活叁十多年,他今年九十叁歲,他至少要活到一百二、叁十歲,經才能講完。人家就能得這麼樣的自在,喜歡住世多久就能住世多久, ,喜歡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就走得了。

  這個原因在哪裏?二障破了!破少分的二障就能夠有這樣的功德,二障全破了那成佛了,破少分這在圓教是初住菩薩的地位。我們凡夫怎麼能夠曉得?可是我們自己要發心一定要除障礙,二障的根本就是我執、法執。我執就是我貪、我愛,與第七識相應的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就是我執,特別重的就是我愛,這是煩惱障的根本。所知障的根本就是我見,見是什麼?見解,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法執的根本。在一切法裏面,我們沒有我愛、沒有我見,你就入了圓教初住菩薩,你念佛就得理一心不亂。你還要斷不了貪愛、斷不了見解;換句話說,你這兩種障礙、兩種執著永遠不能夠突破。你的真如本性雖然具足與諸佛一樣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如果你能夠把兩種執著舍棄掉了,這就是『悟自心』!自心就是真如本性,「悟自心」就是明心見性。這一明心見性你才恍然大悟,『佛元不對佛說』,「佛」是什麼?此地是能說法的佛,十方諸佛。底下「不對佛說」那個佛是什麼?一切衆生本來成佛。佛對我們說過什麼?什麼也沒說過,一切是本有的,一切是現成的,去掉了執著就證得。可是你要想去執著去不掉,你學常不輕菩薩,你才能夠去掉。

  我這一次在南部講經,昨天我回來的時候,吃完早飯有個法師來問我,就是他們彌陀院的法師,他說有人說,大概也有個老師,上課的時候給他們講。這外道是旁門左道,他的老師講旁門也是門,左道也是道,他說佛法裏面講無量法門誓願學,那旁門左道我們當然也應該要學。這個聽的人就發生疑惑來問我,他說他聽了這個話的時候很迷惑。我說他講得沒錯,旁門確實是門,左道也是道,怎麼不能學?不但要學,應當學。你看看《華嚴經》五十叁參殺盜淫妄也是道,要不要學?當然要學。但是問題在哪裏?不是現在學,你現在迷惑顛倒,你要是一學你就入叁惡道。那也是道,叁惡道也是道,地獄也是道,餓鬼也是道,畜生也是道,你這一學就入他那一道去了。菩薩要學是什麼?學了要度那一道的衆生,他不學地獄道,怎麼能到地獄裏度衆生?不學旁門左道,如何去接引旁門左道的衆生?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什麼時候學?我們念佛證得理一心以後才學,不是現在學。

  什麼學問都要學,就跟學校念書一樣,可是他的程度才在幼稚園,你跟他講大學研究所的學問都要學,他行嗎?如果要行的話,國家何必去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花那麼多錢,費那麼多精神力氣,用不著!小孩一上學就念博士班,念了幾個月博士學位就拿到了,這多輕松?辦不到!所以旁門左道要學,那是大學研究所的課程,不是學佛人當前的課程,這要曉得。這樣說起來,真正得道的這些高僧他應該可以學了,他爲什麼不學?他是學,但是他不敢示現的學,他要公開示現的學,那就把佛法破壞了。那初學的人看某某大法師都學外道,那外道一定不錯,我們大家都跟他學外道,這就把初學的人會害死了、害慘了。所以說是功夫到了的人他只有什麼?只有在某一種機緣之下他來學。所以佛法常說,佛法是因緣法,《法華經》就是講的因緣。不明了因緣,不能夠隨順因緣那就不契機,佛法講求的「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衆生可度之機」。所以經典稱之爲契經,這裏頭講求的是善巧方便,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才曉得諸佛菩薩教化衆生的一番苦心。「常不輕品」我們就講到此地。

  再看底下經文「如來神力品」:

  【千世界微塵等菩薩。】

  這是經裏面所說的,『千』就是大千世界,而且這個「千」還不是指一個大千世界,無量無邊大千世界微塵數的菩薩。這是說誰?

  【即法界衆生。】

  這個話說得不過分,《華嚴》、《圓覺》裏面說,「一切衆生本來成佛」,這個地方講他是菩薩,那怎麼會過分!老實說我們學佛可以講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自己的業障。我自己看一切人都是凡夫、都是衆生,都在那裏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看這個順眼,看那個不順眼,這是我們決定不能成就。所以我講這個大經,特別舉出常不輕菩薩,這章講得特別詳細,《華嚴經》裏面,特別著重在《四十華嚴》善財童子。如果我們真正學常不輕、學善財童子,我們這一生當中必定成佛,沒有二話說的,一定成佛。爲什麼?曉得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曉得一切衆生各個都是菩薩。凡夫是誰?我自己一個。我看這個不順眼,我是凡夫,我造罪業,爲什麼?我看佛不順眼,看菩薩不順眼,我不是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自己想成佛,你怎麼能成得了佛?自己對於一切因果、事理不通達,迷惑顛倒,大乘經論裏頭,都是給我們講這些道理,我們看了、讀了、聽了就是入不進去。爲什麼入不進去?就是輕慢一切諸佛菩薩,道理就在此地。不知道一切衆生都是諸佛菩薩,不曉得一切衆生跟自己是一體,真妄不能辨別。圓成實性是真的,依他起也是真的,虛妄的是遍計執,可是我們把圓成實、依他起都忘掉,一天到晚所起心動念都是遍計執,連學佛、誦經也用遍計執,你說有什麼辦法?這是我們造作了無量無邊的罪業。

  【因聞不輕所告汝等皆當作佛。十界同悟一心。】

  這些人聽到常不輕菩薩開示之後各個開悟,『一心』是什麼?就是理一心不亂,我們念佛法門就是理一心不亂。所以念佛法門是直截了當修一心、證一心,證得了一心,你就是佛菩薩,而且是圓教的佛菩薩。跟《華嚴經》裏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完全是一樣的境界、一樣的地位。別人一聽覺悟了,我們聽了爲什麼不悟?我再給諸位說,你要是悟了你就沒有生死,像李老師一樣自在;不悟就有生死、就有輪回,就天天造作罪業。悟了以後,悟了以後沒有生死、沒有輪回,從此以後不造罪業,爲什麼?因爲身語意叁業與一心相應。一心裏頭沒有言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像釋迦牟尼佛說經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說一個字,說而無說。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一切的造作與一心相應,一心裏面沒有造作,所以作而無作。這理很深很深,前面都跟諸位說過,爲什麼連這個意思是一絲毫都體會不到?所以聞法、讀經最忌諱的,就是依文解義、隨語分別,這是最大的忌諱,這是沒有辦法入門的原因。底下說:

  【故從無明心地湧出。】

  『湧出』什麼?開悟了,本來是『無明』,從「無明」裏頭湧現出來,現在放了光明。開悟了以後怎麼樣?還有許多人依舊被無明蓋覆住,所以同情他、憐憫他,發願弘經。這個發願是從本願裏面發生的,無始劫來就發衆生無邊誓願度,所以這是從本願而起的願。持經特別著重在弘揚,唯有弘揚才能夠利益衆生;唯有自己受持,才可以與一切衆生和光同流,入塵不染。不像凡夫,凡夫受不了,一入這個境界心就染;菩薩入那個境界心不染,不染就叫持經。譬如講旁門左道,他入旁門左道,他自己絕不會變成旁門左道,他在那裏面一切明了,如如不動,這就是入塵不染。我們一般凡夫一入那裏,他就學得又染著了,菩薩是不染著,所以不染著則能入,染著則不能入。這個經文我們不能夠按照這個一句一句講,我們因爲時間不多。底下講這個分身就是一切的經教,像佛法流傳在中國,中文翻譯的經典有叁千多部,這個叁千多部經就是如來的法身。此地講:

  【乃如來言說法身也。】

  這裏頭有幾句說明:

  【末世衆生。德薄垢重。邪見橫生。正法便泯。故言滅度。】

  佛滅度了,佛實際上哪有什麼滅不滅?衆生沒有德,德太薄了,福德太薄,沒有福、沒有德,這個沒有福、沒有德的人所表現的,就是貢高我慢。所以你看《禮記》裏面,儒家的教學特別提出來「傲不可長」,貢高我慢不能再增長,不能再增加。《易經》六十四卦,特別贊歎謙卦,謙是謙虛,六爻皆吉,這是修德求福的根本。我們如果有貢高我慢在,瞧不起別人,那就是我們『德薄垢重,邪見橫生』,「邪見」是剛才講的我見。我慢、我見、我愛你有了這些東西,諸佛正法現前,你還是住在滅法的時代。菩薩對於這種情況非常的了解,非常明白,所以他懂得自心《妙法蓮華 經》。人人本具,各個不無,一切衆生哪個不具足!所以這些持經的菩薩,他們幫助我開發自己自心的妙法,而後這才叫轉《法華》。如果我們連這點都做不到,你雖然每天讀誦《法華經》,你是爲《法華》所轉。《法華經》是什麼東西?白紙黑字是色塵,我們在這裏講演是聲塵;換句話說,你還是被六塵所轉,你是博地凡夫,這是生死邊上的事情。如果你一聞經、一讀經就開悟,你所悟的就是自心《法華》,這時候你講《法華經》,你念《法華經》,你讀《法華經》,是自心轉《妙法蓮華 經》,這是心轉《法華》,而不是被《法華》所轉。這個意…

《妙法蓮華經大意(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