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常到臺北監獄布教。有一次和趙茂林居士,一齊到無期徒刑的獄房探視罪犯黃君,黃君向我們說明夢中之境,及所遭遇之事,必定是菩薩的解救無疑,所以就把它錄出來做參考。黃君說:他本來是一個被判極刑的囚犯,而他是獨生子,他的母親爲愛子心切,且素有信仰,就虔誠的祈求菩薩的解救。就在他被判極刑不久的時候,黃君夢見,他自己駕一部吉普車,其母坐在車內,因爲後面有人追他們,所以就開足馬力向前駛去,但走到一段路之後,前面有一條大河,而又沒有橋梁可以通行。後面有人緊追,前面又沒有路可走,就在這進退兩難的時候,在河中忽然現出一個白衣婦人,揮手向他們招呼說:來!來!我可解救你們。就在這時候,黃君忽然從夢中醒來。過了不久,黃君承恩特赦,從死刑降爲無期徒刑。夢中這位白衣婦人必定是觀音菩薩無疑。因爲黃君得到菩薩的解救,所以就很虔誠的信仰佛教,雖在獄中,也過著很安樂的生活。
或有人問:受冤枉的,菩薩來解救他,乃是理所當然,而自己犯法而受刑,乃是因果報應,理所當然的,爲甚麼菩薩也來解救他呢?這豈不是讓那些惡人更加無所顧忌嗎?關于這道理,在長行文中已有解釋,請自己檢閱。長行文說: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彼此文字的意義雖有出入,也同是說明免刑難的道理。
庚叁 免枷鎖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上面已經把“免刑戮難”偈文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免枷鎖難”的偈文。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忸械:“囚禁”是被監禁在牢獄裏,“枷”是挂在頭頸的架,“鎖”是鎖在身上的煉子,“杻”是手栲,“械”是腳鐐。或者有人被囚禁在牢獄裏,頭頸被“枷”架著,身體被“鎖煉”鎖著,手被“手栲”栲著,足被“腳鐐”鐐著,是爲:“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被人囚禁在牢獄裏,被杻械枷鎖系縛的時侯,也是無法脫離囚禁之難的。但只要被囚禁者,能虔誠的稱念觀音聖號,就能仗著觀音菩薩威神之力,而釋然得到解脫了。所以說:“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釋然”是解散的意思。“解脫”是解散了杻械枷鎖的系縛,而脫離囚禁之苦。長行文中說:“設複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這正是這一句偈的意思。
庚四 免毒藥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
上面從“免怨賊難”到“免枷鎖難”叁科偈文的意義,都在長行文中所有,是重複申明長行的意義,所以都名爲“重頌”。這一科偈文,是在長行文中所沒有的,是孤獨而起的,所以名爲“孤起頌”。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咒詛”是用咒語、邪術、咒水等,驅役鬼神,以詛害于人。“毒藥”是有毒性的劇藥。毒藥的種類很多,所以叫做“諸毒藥”。“咒詛諸毒藥”都是足以致人于死地,而所以施用“咒詛”或“諸毒藥”的用意,也是企圖傷他人身命的,所以說:“所欲害身者”。如果遭受惡人暗中以咒詛毒藥,要加害的時候,也是不容易脫離災難的。但被害者,如果能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話,被害者不但不會遭受毒害,且其“咒詛諸毒藥”還會回轉來,著在謀害者的本身呢?所以說:“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
所以會“還著于本人”,一方面表示,觀音菩薩解救被害者——即是菩薩攝受衆生的慈悲。另一方面,表示觀音菩薩對謀害者的譴責——即是菩薩折伏衆生的威德。如果謀害者,不但不能害人,還害自己,就會恐懼而改悔行善,這豈不也是得到觀音菩薩教化的利益嗎?佛菩薩的“慈悲攝受”,或“威德折伏”,都是爲了能得教化的功效。因爲衆生的根機不同,所以佛菩薩,就對機施教,該攝受的就攝受,該折伏的就折伏,慈威兼施之耳。蘇東坡居士以爲“還著于本人”偈,未免違背了佛教慈悲的精神,所以就把它改爲“兩家俱免難”。這好像有片面的道理,但這乃不知佛法“攝”、“折”二門的意義。又從因果的觀點來說,害人反害自己,乃是必然的道理,所以對于“還著于本人”之偈,並沒有不妥善的地方。
我曾聽家師白公上人說:在大陸時有一位同參道友,是棄邪歸正來出家的。這位法師有一次回故鄉,順便去探訪從前所親近的外道邪師。而這位外道師,對其徒弟的出家,仍含恨在心,乃起惡念想要害他。于是外表假裝善意,留他住宿。這位法師不疑有他,就接受其好意而住宿下來,但到了深夜,好像有一個很重的輪子,壓著他的身體一樣,被壓得透不出氣了。這位法師心裏猜想,諒必是他的外道師,施用咒詛謀害他的,于是趕快默念大悲咒。大悲咒一念,壓在身上的東西就沒有了,而休息不念的時侯,就又壓下來了。于是這位法師,就起來端坐念咒,一夜不敢入眠。到了明天,天已大亮,但他的外道師未起床,這位法師就要去探視他。可是,一到了其外道師的房門外,就聽到外道師,在床上呻吟叫苦,這位法師,起初以爲其外道師是患甚麼急症,但他的外道師,卻哀求他說:“法師呀!希望你看在我們從前師徒的情份,原諒我,救我的命吧!”。這位法師再探究其原因,其外道師說:“我昨夜念咒役使鬼神,要去傷害你,但這些鬼神,卻反過來對付我,這必定是你的法力比較大的關系。我已經痛苦得快要死了,希望你不要再施法術,救救我的命吧!”。這位法師聽了以後,才恍然了悟昨夜之事,也證驗了大悲咒的威力。于是再念大悲咒,爲其外道師解除苦厄,果然大悲咒一念,其外道師身上的痛苦全消。以後其外道師,也就改邪歸正,而信仰佛教了。
這段因緣,正是“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的明證,也證明了“還著于本人”的教化之功效。
庚五 免羅刹難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惡羅刹”是凶惡的羅刹。“毒龍”是有毒氣的龍,“諸鬼等”是其他所有的凶惡鬼神。羅刹本來就是食人的鬼,再加上凶惡,更是遇者必被食害無疑。毒龍和諸惡鬼,也是會傷害人的性命的,如果遭遇到惡羅刹,或毒龍諸鬼,豈不是必死無疑嗎?
“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只要被害者,能稱念觀音聖號,就能夠仗著菩薩威神之力,而免除傷害。“時”是就在被害者念聖號之時,“悉”是統通,就是所有遭遇到的惡羅刹、毒龍、諸鬼等,“不敢害”是不敢來加害你。因爲被害者,能夠稱念觀音聖號,就能得到菩薩智慧光明所普照,慈悲神力所保護,所以羅刹龍鬼就不敢來傷害了。
長行文中也說:“若叁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因此,這一科偈頌,仍是重頌。
庚六 免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這科“免惡獸難”偈文的意義,也是在長行文中所沒有的,所以這一科也是“孤起頌”。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惡獸”是凶惡的獸類,諸如:豺、狼、虎、豹等,能傷害致人于死地者,就是惡獸。“利牙爪”的“利”是銳利,“牙”是口內的牙齒,“爪”是手指的爪甲。牙爪都很銳利,所以叫做“利牙爪”。惡獸就是靠著它“利牙爪”來傷人的,這“利牙爪”是很可怕的東西,所以說:“利牙爪可怖”。當你被惡獸圍繞著,它們現出銳利的牙爪,要來傷害你的時候,是可怖也是很危險的。
“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疾走”是很快的走開,“無邊方”是無有邊際的地方,這是形容地方的遙遠。當遇著惡獸包圍,將被其爪牙加害的時侯,只要能記得這位救世大悲主——觀音菩薩,而稱念他的聖號,那些惡獸就能受著菩薩慈力的感伏,而即時遠走。它們都不敢再留在你的身邊,何況敢來傷害你呢?因此,就能得到解脫了,所以說:“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據南海慈航載:在福建省,有一個燒木炭的人,名叫雷法震。他的家裏,有一支鴨欄木,因爲看到這支木材的紋理很精細,就想要拿來雕刻觀世音菩薩,以便供奉,但都因工作太忙,以致未能雕刻。後來,有一天法震入山燒炭,從荊棘叢中,突然間跑出一只猛虎,向雷法震撲來。正在這危險緊急的當兒,忽然間來了一位婦人,當著猛虎叱責一聲,虎即跪下,叩頭而去。法震很感激這位婦人的相救,並請問其姓名。該婦人說:“我是你家中的鴨欄木。”,說完後忽然之間不見了。法震到此才回想從前擬用鴨欄木,雕刻觀音聖像的事,于是,回家後就把它拿來雕刻觀音聖像,並且終身持齋禮敬觀音菩薩。
這位雷法震,只在心裏想雕刻形像,尚且能得菩薩的感應,何況志心稱念聖號?願望信仰觀音菩薩者,生起決定信心,切莫半信半疑,必能感應道交,而得法益。
庚七 免毐蟲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蚖、蛇、蝮、蠍,都是毒蟲類的動物。念觀音聖號,可以免除這些毒蟲之害,所以科名曰:“免毒蟲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蚖”是四腳的蟲類,其形體像壁虎,而比壁虎還要大。“蛇”有“有毒”與“無毒”之分,這裏是指有毒的蛇。“蝮”與“蠍”,也都是毒蟲之類,有雲大毒蛇叫做“蝮”。“氣毒”是氣有毒,也就是說,這些毒蟲之類,都是有毒氣的。“煙火然”是說像煙火一樣。這些毒蟲之類,會吐出像煙火一樣的毒氣,所以說:“氣毒煙火然”。這是說明毒蟲毒氣的厲害,只要被其毒氣觸到,就會被侵入身體內,中毒而死。
“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蚖、蛇、蝮、蠍,吐出如煙火的毒氣,要來加害的時候,也是很危險的,但只要志心念觀音聖號,都能得菩薩的慈力加庇,使那些毒蟲,一聽到念觀音聖號的聲音,就自己回避而去,而免遭其災難。所以說:“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說(淨心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