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王是初禅天的天王,叫大梵天王,「應以梵王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就現梵王身給他說法。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爲說法。
「帝釋」,就是阿彌陀經上的釋提桓因,欲界天分六層,這是欲界第二天的天王,叫做帝釋天。「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爲說法。」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爲說法。
自在天,這是欲界第六天,欲界天頂,那麼應該現「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爲說法」。
所以我剛才講,你不要一定說他是叁十二應身,那是大數,他既然現帝釋身,既然現自在天身,那麼中間叁個天身他不現嗎?還是要現的,這就是把它略過去了,說其大數而已。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爲說法。
「大自在天身」,梵語魔醯首羅天,就是色界天頂,色界十八層,最高一層。「大自在天」跟前面「自在天」不同,自在天是欲界天頂的天王,這是色界天頂的天王。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爲說法。
現天上的將軍身,四天王天有天將軍,帝釋天有天將軍,現天大將軍身而爲說法。
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爲說法。
這是欲界第一層四天王天,這是北方天王,梵語叫做毗沙門天王,翻成中國話叫多聞天王,四大天王,他聞的佛法最多,所以以他爲首領,叫做多聞天王。應該以四大天王身得度,即現四大天王身而爲說法,這裏只說一個北方多聞天王。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爲說法。
這是現人間的人身,小王是一國一國的國王,不要解釋錯了,不要以爲小王,是國王的太子,他是國王。他跟轉輪聖王相比,叫小王,就是一國一國的國王。應該現小王身得度,即現小王身而爲說法。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爲說法。
就是有道有德的一個長者,給你現長者身說法。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爲說法。
這個居士也不要解錯,我們現在是在家佛弟子,優婆塞、優婆夷都叫居士,佛經不是這樣講,優婆塞、優婆夷下面還有,這個居士,是居家修道之士。有的人歡喜親近居家修道的人,所以觀世音菩薩就現居士身給他說法。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爲說法。
社會上的人尊敬長官,你這個出家人給他說法,他還不接受呢!可是長官給他說法,他就愛聽,所以觀世音菩薩便現長官身給他說法。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爲說法。
梵語「婆羅門」,翻成中國話爲淨裔,淨是清淨,裔是後裔,清淨是指著大梵天,這一類的民族,他認爲是大梵天王的後裔,叫淨裔。婆羅門是印度九十五種外道的第一種,有的衆生歡喜學外道,觀世音菩薩也得應他的機,現外道身給他說法,身相是現的外道身,說法,說的是佛法,這就是方便之力。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爲說法。
這是現佛的四衆弟子身,梵語比丘,翻成中國話有叁種意義:第一、怖魔,第二、乞士,第叁、破惡。比丘受比丘戒登壇的時候,魔宮要震動,受恐怖,這叫怖魔。比丘出了家,把家裏的産業都舍掉,以乞食爲生活,叫做乞士,但他不是個討飯的人,士,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是乞食的一位士,士、農、工、商的士,乞士。比丘出家乞食過生活爲什麼?爲破除煩惱,叫破惡,具足這叁種義叫比丘。比丘尼,尼是女也,叫做比丘尼,也是具這叁種義。
優婆塞、優婆夷,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受叁皈、五戒的在家弟子,應該見比丘得度,即現比丘身;應該見比丘尼身得度,即現比丘尼身;應該見優婆塞得度,現優婆塞身;應該見優婆夷身得度,即現優婆夷身,各現其身而爲說法。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爲說法。
前面現的是男長者、男居士、男宰官、男婆羅門。這是現婦女,應該是男長者的婦女、男居士的婦女、男宰官的婦女、男婆羅門的婦女身,觀世音菩薩即去現,現婦女身而爲說法。
觀世音菩薩跟我們娑婆世界衆生有緣,在我們中國感應很多,你看感應傳,差不多都是看見老太太,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所現的婦女身。觀世音菩薩不是老太太,可是感應傳上差不多是見到老太太,這就是應該現婦女身,觀世音菩薩即現婦女身。塑的觀世音菩薩像,是年輕女子菩薩像,那是表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觀世音菩薩不是女身,他是菩薩身,婦女身,是示現的婦女身。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爲說法。
注意解釋,童男、童女,不是兒童,是不結婚的男子,不結婚的女子,現在的名詞就是抱獨身主義的男女,叫做童男、童女,衆生應該見童男、童女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童男、童女而爲說法。
應以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爲說法。
下面再現天龍八部的身。「應以天」,天身,前面有天王,欲界天王、色界天王說了幾個,其實一切天人都示現。「龍」,龍王、龍衆。「夜叉」,前面夜叉是惡夜叉,叫做夜叉鬼,吃人的,翻成中國話是疾捷鬼,他飛得很快!他聽了佛法以後皈依佛法,皈依叁寶,他是八部護法之一,這個「夜叉」是護法夜叉。「幹闼婆」,翻成中國話叫做香陰,他聞香氣滋養他的五陰,不要吃東西就可以活著,聞香氣就飽了,這是帝釋天唱歌的神。「阿修羅」,六道之一,有天之福,無天之德,翻成中國話叫非天。「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緊那羅」,翻成中國話叫異人,長得像人,頭上有一個角,這是帝釋天的音樂神。「摩睺羅伽」,翻成中國話叫腹行,用肚子走路,沒有腳沒有腿,這就是大莽神。
再總結,「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爲說法」,或者現人身,或者現非人身得度。「即皆現之」是總說,不是叁十叁應身,不是叁十二應身,應該見什麼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什麼身而爲說法。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爲說法。
帝釋天、四天王天都有金剛神衆很多,他是一衆,手裏拿著金剛杵,我們現在寺院裏供的護法韋陀尊天,就是示現的天大將軍身,也是示現的執金剛神身,他手裏拿的兵器就是金剛杵,天上不是那一個執金剛神,很多,不過是護法韋陀尊天現身那麼一尊來護法的,觀世音菩薩也應示現執金剛神給你說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衆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下面把它總結起來。「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應以何種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給你說法,觀世音菩薩成就了這種現身的功德,應機示現。「以種種形,遊諸國土」,答複無盡意菩薩的問題:「雲何遊此娑婆世界?」他以種種形,遊諸國土,不是單遊一個娑婆世界,各世界都要去遊化,去遊化說法「度脫衆生」,度脫一切衆生。
「是故汝等」,這是再勸我們,「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你們應當供養觀世音菩薩,要一心供養,包括前面說的,應當常念、恭敬、供養、禮拜,都要一心。
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爲施無畏者。
「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觀世音菩薩這個大菩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後面說到叁十二應身,說法度衆生,接前面救苦救難的經文,在文法上,叫前後呼應,釋迦佛會說法,當然也要前後呼應,前面說救苦救難做什麼呢?爲度衆生說法。他遭了災難,你怎麼跟他說法?他掉到大火裏要燒死,你怎麼說法?掉在大水裏要淹死,你怎麼說法呢?先救他的怖畏急難,再給他說法,這就是方便之力,觀世音菩薩能布施你無畏,畏就是怖畏,「在怖畏急難之中」,他能施給你無畏。
「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爲施無畏者。」釋迦佛現在娑婆世界說法,所以指著娑婆世界的衆生,娑婆世界的衆生都尊敬觀世音菩薩,送他一個德號,叫施無畏者。布施有叁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觀世音菩薩他能做無畏的布施,叫施無畏者,者是指人之詞,就指著觀世音菩薩,是一個布施無畏的菩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衆寶珠璎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聽了世尊的開示:你們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馬上就實行,這就是給我們作榜樣,給我們學樣子的。我們聽到這裏,我們就要供養觀世音菩薩。
「即解頸衆寶珠璎珞」,這菩薩有璎珞的莊嚴,「璎珞」是衆寶珠串出來的璎珞珠,在頸項上挂著,解下來頸項挂的璎珞。「價值百千兩金」,極其名貴,「而以與之」,交給觀世音菩薩。「作是言:仁者!」仁者,尊稱觀世音菩薩,是仁慈的菩薩,稱他爲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你接受我的法施珍寶的璎珞。這個地方要注意一個名詞,「價值百千兩金」,再名貴還是個財物,是財施,怎麼叫「法施」呢?無盡意菩薩他不著相,財施就變成法施。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要注意這句經文,觀世音菩薩還講客氣嗎?因爲有世尊在,世尊是師長,觀世音菩薩示現的是弟…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道源長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