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道源长老)▪P10

  ..续本文上一页人对他不起,怪那个人对他不起,他从来没有回光返照,照自己没有福气,不知道培福,整天怨天尤人,他就不做好事了,他的智慧用不到正当的地方,依着智慧去造恶、造罪。那么造到来生,智慧造光了没有了,所以偏于福不行,偏于慧也不行,一定要福慧双修。前生修的,今生还要接着修,他怎么知道修?他有智慧,观世音菩萨知道,他给你送这个男孩子,是前生修过福修过慧的,今生你生到这男孩,他还会福慧双修的。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生了男孩子,还想求个女孩子,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会给你送个女孩子来,送这个女孩子是「端正有相之女」,端正,是品行端正,有相,是相貌庄严。女孩子长得相貌不庄严,人家不爱;品行不端正,人家不敬。有端正的品行,又有庄严的相貌,有相,就是相好庄严,众人看见了又爱又敬,怎么有这么好的女孩子呢?她「宿植德本」,宿,是前生前世,植,是种植,德本,就是善根,她前生前世修的有这个善根,有这个德本,所以今生今世出世为人,转了个女孩子,相貌、品行都好,人人看见,人人爱;人人看见,人人恭敬。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众生修行没有了生死,没有超出三界,他还是要在轮回里受生,但是他有修行,他应该在人道里受生,就找一个佛化家庭去受生。他自己还没有这个功夫,那个转生的修行人,他自己还不会拣择父母,观世音菩萨替他拣择一个佛化家庭,拜观世音菩萨的这个母亲,既然女人能拜观世音菩萨,是在家里面拜,丈夫当然也是信观世音菩萨的,这就是个佛化家庭。

  这个女人你想求男得男,想求女得女,观世音菩萨就给你送这么一个修行人,宿植德本的人,男子也是宿植德本,女人也是宿植德本,观世音菩萨有这个力量。我们现在供观世音菩萨像,有抱一个小孩子的观音像,那叫送子观世音,就是依普门品求男得男,求女得女造的像。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这再广结,你求什么都能满你的愿,只要你「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若有众生,你有所求、有所愿,观世音菩萨都能满你的愿。「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空过,就是你所求的福不会空过,只要你有感,一定有应,你礼拜要恭敬,要「恭敬礼拜」。你把感这方面做到了,观世音菩萨一定有应,「福不唐捐」,不会叫你空过的。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是总结前面二求的文,还广结到一切众生求什么都能满愿,再劝导我们要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我前面讲,你礼拜供养,要带着「常念恭敬」,这个结词上就有「恭敬礼拜」,「恭敬」两个字说出来了,再劝导我们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不是常念吗?不是说礼拜供养就不常念、不恭敬,要常念恭敬,再礼拜供养。「受持」两个字怎么讲呢?领纳于心曰受,忆念不忘曰持。你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从心不从口,口叫称名,这个念从心里念,领纳于心曰受,我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领纳到我自己心里,领受、纳受,领纳到我自己心里,这叫受。忆念不忘,常常想到观世音菩萨,没有忘记,这叫持,这叫心念,也就是一心念,要常常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皆应受持」,每一个众生都应当受持,但是他得闻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才能劝你怎么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闻」得有善根,没有善根,跟他说他不做,闻到了,劝你一定要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要常常一心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

  这是再较量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的功德,为什么一再的劝导我们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呢?怎么不劝导我们受持其他菩萨的名号?功德不同,听释迦牟尼佛的话不会错,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本师的话你不听,你听谁的话呢?你受持其他的菩萨,受持得多,六十二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菩萨的名号。印度有一条恒河,恒河里面沙子无量数,我们凡夫不知道它有多少?但是佛知道,这一条恒河有多少沙?不只一个恒河沙、两个恒河沙,有六十二亿恒河沙,一粒沙子算一位菩萨的名字,那么你受持了。这是假设之词,事实上不会做到,假设你能做到,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那么多菩萨的名字。不但受持名字,还要供养,尽形寿的供养,有我身形在世一天,我供养一天,这叫尽形寿的供养。还要四事的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把菩萨都当做出家人供养,供养出家人就是用这四种供养品。

  「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这个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名字,还尽形寿四事供养这么多的菩萨,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得的功德多不多呢?「无尽意言:甚多!世尊!」无尽意说:那太多了,世尊!

  下面佛再比较了,「佛言:若复有人」,更有一个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他只受持一位菩萨的名号,这个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乃至一时礼拜供养」,一时,在印度那个时候,叫日三时,夜三时,白天分成三个时,这一时,就是白天的三分之一,也不必算那么清楚,就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来供养观世音菩萨。「是二人福」,这一个人念一个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礼拜供养很短的时间,跟前面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尽形寿四事供养的那个人比较,一样多,「正等无异」,没有两样。

  「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说这两人得的福,正等无异,都得到了大福,这福有多大呢?尽你一生享受不完这个福,二生享受不完这个福,乃至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你得了无穷尽的福。这个很容易做到,你去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名字,根本做不到,做到了也跟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一样。念一个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很容易做到,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的,你怎么不听呢?你应该好好的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并且要礼拜供养,那你所得的福就不可穷尽。

  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前面说个数目,「百千万亿,不可穷尽」,这地方就换了一个名字叫「无量无边福德之利」,无量无边的福德利益你都得到,你怎么不去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所以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一再的劝导。

  这一大段经文,就是问答,「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为观世音?」能救苦救难,能去除贪、瞋、痴的烦恼,能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结果所得的,是无量无边的福德之利,这一大段经文讲到这里总结一下,下面是第二段的问答。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这里提出来三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他到我们娑婆世界来,等于旅游一样,观音菩萨旅游,他不是观光,他来干什么?他游方教化,走来走去叫「游」,走到哪里都是教化众生,叫游方教化。

  「云何游此娑婆世界?」怎样游化娑婆世界呢?「云何而为众生说法?」他游行就是要说法教化,怎么说法呢?说法直来直去,众生不能接受,他得有方便,「方便之力,其事云何?」这三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就是问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在十方世界怎样游方教化,这里是指在我们娑婆世界,怎样游方教化?有何方便之力?

  下面这一段经文就是三十二应身,有人说算一算普门品,有三十三应身,因为楞严经是三十二应身,普通人说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实际不要限定这个数目,三十二应身、三十三应身,都是标其大数,实际众生根机无量,观世音菩萨现身也无量。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叫他一声。「若有国土众生」,国土,就是世界,除了娑婆世界,十方世界无量数。假若虚空之内,有一个国土,有一个世界,那个国家的众生善根成熟,应该见佛得度,这时候那个世界没有要成佛的等觉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去应机示现。

  「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就到那个国度里给他现个佛身,就像我们释迦牟尼佛出世了,现八相成道,给他们说法,说的是什么法呢?他应该见佛身得度,说的是六度万行,大乘之法。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在文字上,上面「若有国土众生」,那一句把它冠下来,若有国土的众生,他应该见辟支佛身得度,梵语「辟支佛」,翻成中国话叫缘觉,观世音菩萨就现缘觉身给他说法,说的是什么法呢?说十二因缘法。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小乘圣人有两种:一种缘觉,一种声闻,我们也翻译叫阿罗汉,给他说的是什么法呢?说的苦、集、灭、道四谛法,连佛合起来,现三种圣人。圣人有四种,怎么不现菩萨呢?现,就是示现,示现就是变化,观世音菩萨本身就是个菩萨身,不要再去示现变化菩萨了,所以是示现三种圣人。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现天身,天分三界: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下面只现欲界天身、色界天身,没有现无色界天身,是什么道理呢?无色界,没有色身,没有身相,用不着去示现。

  这个梵王呢?色界天一共有十八层天,分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梵…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道源长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