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道源長老)▪P2

  ..續本文上一頁惡業,將來都到人道受報,人道哪裏來的?心造出來的。六道都是我們心造的,再簡單說:「心造天堂,心造地獄。」天堂是我們的心造的,地獄也是我們的心造的,所以叫做妙法,這個心法不可思議。

  再講心造四聖,你看叁界以內的衆生,都在受苦,不但在叁惡道受苦,在人間也在受苦,生到天上也得受苦。二乘人聲聞、緣覺,觀叁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認爲叁界有六道輪回,生死受苦無窮,生死是個冤家對頭,所以一定要修行用功,超出叁界,了脫生死,叫做二乘。菩薩,我要救度衆生要緊,于是就發慈悲心,要修六度萬行,救度一切衆生,這就成了菩薩。菩薩修行功德圓滿,就成了佛。菩薩跟佛從哪兒來的?心造出來的,所謂:「心造小乘,心造大乘。」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種聖人,也都是我們的心造的。

  講這個心法是個妙法,對我們有什麼利益呢?佛說的妙法是利益衆生,當然有利益,而且有大利益。怎麼大呢?能夠成佛,我們有一個成佛的心可以成佛,你爲什麼不去成佛呢?你能一念相信,就修六度萬行,修得功德圓滿,不就成了佛嗎?這就是認清楚我們自己有個成佛的心,這個成佛的心,說個粗淺的話,就是成佛的本錢,我有這個大的本錢,怎麼不賺大的利益呢?有個成佛的心,爲什麼不去成佛?我們要是沒有講到這個妙法,這個心法之妙,你相信了佛,皈依了叁寶,天天燒香,天天拜佛,佛在哪裏呢?佛在佛殿裏,你就把佛法當成外道法。外道,其他一切宗教我們給它取個總名,都叫外道,外道兩個字怎麼講呢?心外求道,名爲外道。佛法者,心法也。佛在哪裏?佛在我心裏,那你學到佛法了,所以你了解妙法兩個字,就是我們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真心,你就回光返照,你不要認爲妙法是在你的心外,不要以爲佛在你的心外,佛在我心裏,妙法就是我自己的心,那麼你成佛有份了。

  我們以前沒有聽講過這個妙法,連佛是我自己的心造的,以前也沒有聽到過,想也不敢想,現在才聽到,我們假若每天晚上做晚課,每天放蒙山,你是天天在念,不過你沒有了解,放蒙山開頭先念四偈頌:「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偈頌出在華嚴經,要放蒙山先念華嚴經的四偈頌做什麼呢?因爲要放蒙山,接著下面就是念破地獄真言,念召請真言,把地獄打開,把地獄的衆生都召請來,請他吃我的甘露法食,給他授叁昧耶戒,把他超度成佛。這裏有幾個問題有待解決?地獄的衆生,以前都是無惡不作,他造的惡業太重,才墮地獄,地獄打得開嗎?一切唯心造啊!怎麼打不開?第一個問題,我有這個本事打開地獄。第二個問題,地獄的衆生業障太重,我能度得了嗎?一切衆生都有佛性,怎麼度不了?這個問題解決了。所以要你先作華嚴觀偈頌的觀想:「若人欲了知」,假若你這個人,要想明了知道。「叁世一切佛」,過去世的佛、現在世的佛、未來世的佛,叁世一切諸佛。「應觀法界性」,法界性,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心,也叫做佛性。「一切唯心造」,叁世諸佛從哪來的呢?我的心造出來的,心能夠造叁世諸佛,不能夠破地獄嗎?不能度地獄的衆生嗎?一定可以的,心力不可思議!所以念蒙山施食的法師,先念華嚴觀偈頌的觀想文,現在不講放蒙山,我們就證明叁世諸佛是我們心造的,心既然能造個佛,我爲什麼不去造個佛出來呢?爲什麼要造個凡夫出來呢?你爲什麼要造個地獄的凡夫?那不是愚癡顛倒嗎?

  講到這裏,明白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心,有個不可思議的真心,就是有妙法,可以成佛的一個法。說到這裏,就是要相信自己,尊重自己,要自尊自重,那麼自尊自重有什麼好處呢?聽佛法的人,我們在座的大家,都有了信仰心,聽到哪裏信到哪裏,可是不相信的人呢?你向他說了,他還是不相信,他說你們佛法談來談去都是一些空話,對于社會有什麼利益?對于國家有什麼利益呢?他如果問你這個問題,你怎樣答複呢?要對社會有利益,先得社會安定;要對國家有利益,先得國家富強,對不對?國家如何才能富強呢?要社會安定。社會怎麼才能安定呢?人人都做好事,不要出壞人,不要做壞事,這個社會就安定。社會安定,國家就富強,那麼佛法用得上用不上呢?人人都相信自己有個真心,相信自己能夠成佛,人人自尊自重,他還會做壞事嗎?成佛,還不是成阿羅漢,他還要度衆生,度衆生要行菩薩道,行菩薩道要利益衆生,利益衆生就是在社會上先要幫他人的忙。像觀音菩薩救度衆生的苦難,人人都去幫他人的忙,就不會害人,這個社會不就安定了嗎?社會安定,國家不富強嗎?你還怕佛法沒有用嗎?因爲他不了解佛法,佛法是安定社會的力量,可以利益國家的力量。

  現在再以事實證明,譬如志蓮精舍現在講經,警察不會來問,他知道這裏講經不會有問題。又比如一個傳戒的法會,受戒有四衆戒子來了四、五百人,每天打齋供衆的好幾百人,每天有一千多人吃飯,警察也不會問,知道這是佛教傳戒沒有問題。

  現在講妙法,就是人人本具的心法,成佛的一個妙法,妙法兩字講好,再講「蓮華」兩字是個比喻,世間的花千差萬別,各色各樣,大概分叁種,第一種開花不結果,第二種先開花後結果,第叁種是花果同時。第一種先開花不結果,大家都看見過,只開花,開了花,花謝了就沒有了,沒有結果出來,這是比喻外道,外道不是不修行,修行結果證不了聖果,等于世間開花不結果的花。第二種先開花後結果,就是先修因後證果,等于人乘法、天乘法二乘法。第叁種花與果同時,就是蓮花,蓮花不開則已,一開你看裏面有一個蓮蓬果,有蓮子的叫蓮蓬,也叫蓮臺,這叫花果同時,這就是妙法蓮華經的「妙法」,它是因果同時的。

  妙法這兩個字不可思議,是講衆生的心法,怎麼不講佛的心?佛的心還可思可議嗎?他修了叁大阿僧祇劫修成了佛,當然他的心不可思議。衆生心不可思議,衆生心裏具有佛性,你只要明白這個理,當下成佛,即因即果,是心是佛。這個道理難懂,你看蓮花就好懂,用蓮花來譬喻妙法,來譬喻衆生的心。蓮花不可思議,怎麼不可思議?蓮花從哪兒生出來呢?它是從蓮根上,蓮根我們叫蓮藕,藕在哪裏呢?藕在淤泥裏面,單有淤泥沒有水,也生不出來蓮花,要有淤泥有水,可是蓮花是超出淤泥之上,而且超出水面之上,它不但不沾淤泥,連水都不沾,這就不可思議了。

  佛教講這個妙法,講這個理妙,就是超空超有,而且是中道妙理,這個超出空有之上的中道妙理,還是但中,但獨的中道,叫但中,是天臺家的專有名詞。要講圓教的中道,它是即空即有的。這個有是凡夫法,凡夫法什麼都有,有善有惡,有因有果,有事有理,什麼都有。二乘法是空法,它要一切法都空掉,這個不高明。要是大乘的佛法,它講的是中道,中道講的是超有,超過凡夫法之上,而且超空,超過二乘法之上,那麼用蓮花來譬喻,淤泥就是凡夫法的有法,水比喻二乘的空法,這蓮花,不但超出淤泥之上,而且超出水面之上,超空超有,所以這個法妙了。

  這個但中還不是妙法,妙法的圓中,圓滿的中道,圓滿的中道的道理,才叫做妙呢!它是即空即有,蓮花不是超出水面之上嗎?它可離不開水,它超出淤泥,它離不開淤泥。你懂得這個道理,你就回光返照,照自己的心,我們是個凡夫就在淤泥裏,淤泥有蓮花的種子在裏面,就能開出蓮花出來,蓮花一開,裏面有蓮蓬果,你只要悟到這個道理,你立地成佛,所以叫做圓滿的中道,叫圓中。

  以上講來講去講的是理,用到事實上,要想成佛,你得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就得度衆生,衆生在哪裏?衆生都是凡夫,都在淤泥裏,你天天就在淤泥裏面度衆生,你要是害怕淤泥染汙了你,你就落入二乘,小乘聖人,不是大乘聖人,你那個法不妙。在淤泥裏度衆生,你自己不會染汙,而且度來度去,你自己成了佛,爲什麼?因爲你要度衆生,你度衆生用什麼法度呢?用六度法門。第一、行布施,你勸導衆生行布施,你自己不要行布施嗎?你天天行布施,你不是功德圓滿要成佛嗎?你度衆生要勸衆生持戒,你勸衆生持戒,你自己不持戒嗎?所以你自己持了戒,一切惡不做,一切善奉行,你因位滿了,因緣果滿,你不成佛嗎?所以你天天在淤泥裏面跟衆生打滾,滾來滾去,你自己滾到水面上,開了一朵蓮花,所以這個法才妙呢?這叫不可思議,這叫做妙法。

   「妙法蓮華」,妙法是法,蓮華是譬喻,法喻並舉,這是別題,「經」字是通題,具足貫、攝、常、法四個字,貫是貫穿諸佛的義理,攝是攝化衆生的根機,叫貫攝,常是叁世不易,過去是這個道理,現在、未來還是這個道理。法是十方皆准,此世界、他世界共同作標准,具足貫、攝、常、法叫做經。梵語修多羅,翻成中國話叫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衆生之機,叫契經,略稱叫經,是一切經的通題。合起來這五個字是這部經的總名,總題目叫「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法蓮華經」是這一部經的總題,上次已經講過,再簡單的講兩句,把講過的溫習一下,「妙法」就是我們衆生的心,前面講過,要說是佛的心,佛的心妙,這個還可思議?佛修了叁大阿僧祇劫,當然他的心不可思議!講我們衆生的心,衆生的心是個妄想心,但是妄想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你把妄想心透過了,本體自性就是真心,真心與佛無二無別,我們的心就是佛。衆生的心,怎麼叫做妙法呢?「是心是佛,心佛不二。」是心是佛,有兩個法嗎?沒有兩個法。心佛不二,不二,就是平等之義,無差別之義,我們衆生的心,跟佛的心平等平等,這叫做「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在我們凡夫份上,我們真心雖然流轉生死,它沒有減少。在聖不增,聖就是聖人,聖人就是指佛,修了叁大阿僧祇劫成了佛,它也沒有增加一點。成了佛就是完全證得真心了,他修行叁大…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道源長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