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恶业,将来都到人道受报,人道哪里来的?心造出来的。六道都是我们心造的,再简单说:「心造天堂,心造地狱。」天堂是我们的心造的,地狱也是我们的心造的,所以叫做妙法,这个心法不可思议。
再讲心造四圣,你看三界以内的众生,都在受苦,不但在三恶道受苦,在人间也在受苦,生到天上也得受苦。二乘人声闻、缘觉,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他认为三界有六道轮回,生死受苦无穷,生死是个冤家对头,所以一定要修行用功,超出三界,了脱生死,叫做二乘。菩萨,我要救度众生要紧,于是就发慈悲心,要修六度万行,救度一切众生,这就成了菩萨。菩萨修行功德圆满,就成了佛。菩萨跟佛从哪儿来的?心造出来的,所谓:「心造小乘,心造大乘。」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种圣人,也都是我们的心造的。
讲这个心法是个妙法,对我们有什么利益呢?佛说的妙法是利益众生,当然有利益,而且有大利益。怎么大呢?能够成佛,我们有一个成佛的心可以成佛,你为什么不去成佛呢?你能一念相信,就修六度万行,修得功德圆满,不就成了佛吗?这就是认清楚我们自己有个成佛的心,这个成佛的心,说个粗浅的话,就是成佛的本钱,我有这个大的本钱,怎么不赚大的利益呢?有个成佛的心,为什么不去成佛?我们要是没有讲到这个妙法,这个心法之妙,你相信了佛,皈依了三宝,天天烧香,天天拜佛,佛在哪里呢?佛在佛殿里,你就把佛法当成外道法。外道,其他一切宗教我们给它取个总名,都叫外道,外道两个字怎么讲呢?心外求道,名为外道。佛法者,心法也。佛在哪里?佛在我心里,那你学到佛法了,所以你了解妙法两个字,就是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真心,你就回光返照,你不要认为妙法是在你的心外,不要以为佛在你的心外,佛在我心里,妙法就是我自己的心,那么你成佛有份了。
我们以前没有听讲过这个妙法,连佛是我自己的心造的,以前也没有听到过,想也不敢想,现在才听到,我们假若每天晚上做晚课,每天放蒙山,你是天天在念,不过你没有了解,放蒙山开头先念四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偈颂出在华严经,要放蒙山先念华严经的四偈颂做什么呢?因为要放蒙山,接着下面就是念破地狱真言,念召请真言,把地狱打开,把地狱的众生都召请来,请他吃我的甘露法食,给他授三昧耶戒,把他超度成佛。这里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地狱的众生,以前都是无恶不作,他造的恶业太重,才堕地狱,地狱打得开吗?一切唯心造啊!怎么打不开?第一个问题,我有这个本事打开地狱。第二个问题,地狱的众生业障太重,我能度得了吗?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怎么度不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所以要你先作华严观偈颂的观想:「若人欲了知」,假若你这个人,要想明了知道。「三世一切佛」,过去世的佛、现在世的佛、未来世的佛,三世一切诸佛。「应观法界性」,法界性,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心,也叫做佛性。「一切唯心造」,三世诸佛从哪来的呢?我的心造出来的,心能够造三世诸佛,不能够破地狱吗?不能度地狱的众生吗?一定可以的,心力不可思议!所以念蒙山施食的法师,先念华严观偈颂的观想文,现在不讲放蒙山,我们就证明三世诸佛是我们心造的,心既然能造个佛,我为什么不去造个佛出来呢?为什么要造个凡夫出来呢?你为什么要造个地狱的凡夫?那不是愚痴颠倒吗?
讲到这里,明白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心,有个不可思议的真心,就是有妙法,可以成佛的一个法。说到这里,就是要相信自己,尊重自己,要自尊自重,那么自尊自重有什么好处呢?听佛法的人,我们在座的大家,都有了信仰心,听到哪里信到哪里,可是不相信的人呢?你向他说了,他还是不相信,他说你们佛法谈来谈去都是一些空话,对于社会有什么利益?对于国家有什么利益呢?他如果问你这个问题,你怎样答复呢?要对社会有利益,先得社会安定;要对国家有利益,先得国家富强,对不对?国家如何才能富强呢?要社会安定。社会怎么才能安定呢?人人都做好事,不要出坏人,不要做坏事,这个社会就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就富强,那么佛法用得上用不上呢?人人都相信自己有个真心,相信自己能够成佛,人人自尊自重,他还会做坏事吗?成佛,还不是成阿罗汉,他还要度众生,度众生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要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就是在社会上先要帮他人的忙。像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苦难,人人都去帮他人的忙,就不会害人,这个社会不就安定了吗?社会安定,国家不富强吗?你还怕佛法没有用吗?因为他不了解佛法,佛法是安定社会的力量,可以利益国家的力量。
现在再以事实证明,譬如志莲精舍现在讲经,警察不会来问,他知道这里讲经不会有问题。又比如一个传戒的法会,受戒有四众戒子来了四、五百人,每天打斋供众的好几百人,每天有一千多人吃饭,警察也不会问,知道这是佛教传戒没有问题。
现在讲妙法,就是人人本具的心法,成佛的一个妙法,妙法两字讲好,再讲「莲华」两字是个比喻,世间的花千差万别,各色各样,大概分三种,第一种开花不结果,第二种先开花后结果,第三种是花果同时。第一种先开花不结果,大家都看见过,只开花,开了花,花谢了就没有了,没有结果出来,这是比喻外道,外道不是不修行,修行结果证不了圣果,等于世间开花不结果的花。第二种先开花后结果,就是先修因后证果,等于人乘法、天乘法二乘法。第三种花与果同时,就是莲花,莲花不开则已,一开你看里面有一个莲蓬果,有莲子的叫莲蓬,也叫莲台,这叫花果同时,这就是妙法莲华经的「妙法」,它是因果同时的。
妙法这两个字不可思议,是讲众生的心法,怎么不讲佛的心?佛的心还可思可议吗?他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修成了佛,当然他的心不可思议。众生心不可思议,众生心里具有佛性,你只要明白这个理,当下成佛,即因即果,是心是佛。这个道理难懂,你看莲花就好懂,用莲花来譬喻妙法,来譬喻众生的心。莲花不可思议,怎么不可思议?莲花从哪儿生出来呢?它是从莲根上,莲根我们叫莲藕,藕在哪里呢?藕在淤泥里面,单有淤泥没有水,也生不出来莲花,要有淤泥有水,可是莲花是超出淤泥之上,而且超出水面之上,它不但不沾淤泥,连水都不沾,这就不可思议了。
佛教讲这个妙法,讲这个理妙,就是超空超有,而且是中道妙理,这个超出空有之上的中道妙理,还是但中,但独的中道,叫但中,是天台家的专有名词。要讲圆教的中道,它是即空即有的。这个有是凡夫法,凡夫法什么都有,有善有恶,有因有果,有事有理,什么都有。二乘法是空法,它要一切法都空掉,这个不高明。要是大乘的佛法,它讲的是中道,中道讲的是超有,超过凡夫法之上,而且超空,超过二乘法之上,那么用莲花来譬喻,淤泥就是凡夫法的有法,水比喻二乘的空法,这莲花,不但超出淤泥之上,而且超出水面之上,超空超有,所以这个法妙了。
这个但中还不是妙法,妙法的圆中,圆满的中道,圆满的中道的道理,才叫做妙呢!它是即空即有,莲花不是超出水面之上吗?它可离不开水,它超出淤泥,它离不开淤泥。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回光返照,照自己的心,我们是个凡夫就在淤泥里,淤泥有莲花的种子在里面,就能开出莲花出来,莲花一开,里面有莲蓬果,你只要悟到这个道理,你立地成佛,所以叫做圆满的中道,叫圆中。
以上讲来讲去讲的是理,用到事实上,要想成佛,你得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就得度众生,众生在哪里?众生都是凡夫,都在淤泥里,你天天就在淤泥里面度众生,你要是害怕淤泥染污了你,你就落入二乘,小乘圣人,不是大乘圣人,你那个法不妙。在淤泥里度众生,你自己不会染污,而且度来度去,你自己成了佛,为什么?因为你要度众生,你度众生用什么法度呢?用六度法门。第一、行布施,你劝导众生行布施,你自己不要行布施吗?你天天行布施,你不是功德圆满要成佛吗?你度众生要劝众生持戒,你劝众生持戒,你自己不持戒吗?所以你自己持了戒,一切恶不做,一切善奉行,你因位满了,因缘果满,你不成佛吗?所以你天天在淤泥里面跟众生打滚,滚来滚去,你自己滚到水面上,开了一朵莲花,所以这个法才妙呢?这叫不可思议,这叫做妙法。
「妙法莲华」,妙法是法,莲华是譬喻,法喻并举,这是别题,「经」字是通题,具足贯、摄、常、法四个字,贯是贯穿诸佛的义理,摄是摄化众生的根机,叫贯摄,常是三世不易,过去是这个道理,现在、未来还是这个道理。法是十方皆准,此世界、他世界共同作标准,具足贯、摄、常、法叫做经。梵语修多罗,翻成中国话叫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叫契经,略称叫经,是一切经的通题。合起来这五个字是这部经的总名,总题目叫「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妙法莲华经」是这一部经的总题,上次已经讲过,再简单的讲两句,把讲过的温习一下,「妙法」就是我们众生的心,前面讲过,要说是佛的心,佛的心妙,这个还可思议?佛修了三大阿僧祇劫,当然他的心不可思议!讲我们众生的心,众生的心是个妄想心,但是妄想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你把妄想心透过了,本体自性就是真心,真心与佛无二无别,我们的心就是佛。众生的心,怎么叫做妙法呢?「是心是佛,心佛不二。」是心是佛,有两个法吗?没有两个法。心佛不二,不二,就是平等之义,无差别之义,我们众生的心,跟佛的心平等平等,这叫做「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我们凡夫份上,我们真心虽然流转生死,它没有减少。在圣不增,圣就是圣人,圣人就是指佛,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成了佛,它也没有增加一点。成了佛就是完全证得真心了,他修行三大…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道源长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