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義經略解 十功德品第叁▪P3

  ..續本文上一頁是經法歡喜踴躍,不但自己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何謂于經法供養?若人于經信受奉行,即無上供養),此人除自己供養外,並具足地、廣泛深入地,爲衆人分別解說。

  

  此人以此功德,即得宿業余罪重障一時滅盡。罪業受報後,尚有余罪也。重障者,如四重五逆等。以廣爲衆人分別解說是《無量義經》的功德,宿業余罪重障等,一時滅盡。

  

  便得清淨逮得大辯,大辯者,四無礙辯智也。

  

  次第莊嚴諸波羅蜜,次第清淨成就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禅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等。

  

  叁昧者定也,首楞嚴叁昧者,佛之大定也。經雲,首楞嚴叁昧有五名,即首楞嚴叁昧、金剛叁昧、師子吼叁昧、般若波羅蜜、佛性。

  

  入大總持門,即大陀羅尼門也。得精進力,速越上地。此是第九地菩薩,速越上地,是速登第十地也。九地菩薩即能分身十方國土,救度一切衆生也。

  

  二十五有者,開叁界爲二十五種果報,出于《涅槃經》。欲界有十四,即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拘蘆洲、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有七,即初禅、二禅、叁禅、四禅、梵王、無想天、淨居天。連同欲界十四有,共爲二十一有。再加上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共計爲二十五有。

  

  此二十五有,均在叁界火宅之中,故曰極苦衆生。此等極苦衆生,如是菩薩善能分身十方國土,度化而悉令解脫。

  

  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九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十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及滅度後。若得是經發大歡喜生希有心。即自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如說修行。複能廣勸在家出家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解說如法修行。既令余人修行是經力故得道得果。皆由是善男子善女人慈心懃化力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即于是身便逮無量諸陀羅尼門。于凡夫地自然初時能發無數阿僧祇弘誓大願。深能發救一切衆生成就大悲廣能救苦。厚集善根饒益一切。而演法澤洪潤枯涸。以衆法藥練諸衆生安樂一切。漸見超登住法雲地。恩澤普潤慈被無外。攝苦衆生令入道迹。是故此人不久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十功德不思議力。」

  

  第十是經不可思議功德,若人自己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如說修行,並能廣勸在家出家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如說修行,因而令一切所化衆生得道得果。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此度化功德故,即于當生得無量諸陀羅尼門。

  

  此善男子善女人,自然于凡夫地時,即發無數阿僧祇大願,救度一切衆生。漸漸厚集一切善根,饒益一切有情。

  

  同時雨大法雨,潤澤一切枯涸,令諸衆生得以複蘇。以衆法藥施一切衆生,皆令得瘥,無病安樂。練諸衆生,應爲施諸衆生。

  

  漸見超登住法雲地。法雲地者,第十地也。善男子善女人,以此《無量義經》自度化他之功德,漸次住于第十法雲地。恩澤廣大普潤一切,慈光普被無余無外。攝受一切苦惱衆生,悉令入于修行佛道之正途。

  

  道迹者,即修佛道之正途也。學佛人修行道迹者,八正道也。《阿含經》雲,無爲法,是貪瞋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無爲道迹者,八正道也。又雲,緣眼色生眼識,叁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是名苦集道迹。雲何苦滅道迹?緣眼色生眼識,叁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滅,憂悲苦惱滅。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是名苦滅道迹。

  

  所以簡單說,修學佛道的正途,便名道迹。

  

  是人既登十地,所以不久得成無上菩提。

  

  是名是經第十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如是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極有大威神之力。尊無過上。能令諸凡夫皆成聖果。永離生死而得自在。是故此經名無量義也。能令一切衆生于凡夫地生起諸菩薩無量道芽。令功德樹蔚茂扶踈增長。是故此經號十不可思議功德力也。」

  

  此一段文,結贊《無量義經》功德。此經極有大威神力,能令諸凡夫皆成聖果,永離生死,所以名無量義。能令衆生起菩薩無量道芽。功德樹者,用喻菩提樹也。令功德樹茂盛增長,喻菩提道成也。是故此經號爲十不可思議功德力。

  

  「于是大莊嚴菩薩摩诃薩及八萬菩薩摩诃薩同聲白佛言。世尊。佛所說甚深微妙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叁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衆魔群道得入。不爲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是故此經乃有如是十種功德不思議力。大饒益無量一切衆生。令一切諸菩薩摩诃薩各得無量義叁昧。或得百千陀羅尼門。或令得菩薩諸地諸忍。或得緣覺羅漢四道果證。世尊慈愍。快爲我等說如是法。令我大獲法利。甚爲奇特。未曾有也。世尊慈恩實難可報。」

  

  這一段文,是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同聲贊歎《無量義經》。並感佛恩。

  

  「爾時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于上空中複雨種種華。天憂缽羅華。缽昙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又雨無數種種天香天衣天璎珞天無價寶。于上空中旋轉來下。供養于佛及諸菩薩聲聞大衆。天廚天缽器。天百味充滿盈溢。見色聞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幰蓋。天妙樂具處處安置。作天伎樂歌歎于佛。又複六種震動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亦雨天華天香天衣天璎珞天無價寶。天廚天缽器天百味。見色聞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幰蓋天妙樂具。作天伎樂歌歎彼佛及諸菩薩聲聞大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

  

  講經之初,動地供養;今講說既畢,複動地供養。同時十方佛國,悉皆動地供養,用表此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佛佛道同也。故曰叁世諸佛,所共守護。

  

  「爾時佛告大莊嚴菩薩摩诃薩及八萬菩薩摩诃薩言。汝等當于此經應深起敬心如法修行。廣化一切勤心流布。常當殷勤晝夜守護。普令衆生各獲法利。汝等真是大慈大悲。以立神通願力守護是經勿使疑滯。于當來世必令廣行閻浮提。令一切衆生使得見聞讀誦書寫供養。以是之故。亦令汝等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此是付囑流通也,故自此以下,應屬流通分。佛以此經付囑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廣化一切衆生,勤心流通布敷也。晝夜勤加守護,俾令一切衆生,各各皆能獲得法利。所謂法利者,此《無量義經》具有十不思議功德力,能使衆生斷煩惱離生死,得法得果得道。

  

  汝等真大慈悲者。佛言,汝等若能如是守護流布此經,便真是大慈大悲。以普度一切衆生故。故應立神通願力守護此經,勿令衆生不信,致令此經留滯不能流布。于未來世,當令此經廣行于閻浮提。使一切衆生,見聞信受,乃至讀誦書寫供養。因爲這種功德之故,亦能令汝等,速成無上菩提。

  

  「是時大莊嚴菩薩摩诃薩。與八萬菩薩摩诃薩。即從座起來詣佛所。頭面禮足繞百千匝。即前胡跪俱共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快蒙世尊慈愍。爲我等說是甚深微妙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敬受佛勅。于如來滅後。當廣令流布是經典者。普令一切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唯願世尊。勿垂憂慮。我等當以願力。普令一切衆生使得見聞讀誦書寫供養。得是經法威神之力。」

  

  大莊嚴菩薩與八萬菩薩,即從座起,來到佛的面前。頂禮佛足,繞佛百千匝。胡跪同聲白佛,領佛意旨,流通此經。令一切衆生,普能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得此《無量義經》威神功德之力。

  

  「爾時佛贊言。善哉善哉。諸善男子。汝等今者真是佛子。大慈大悲深能拔苦救厄者矣。一切衆生之良福田。廣爲一切作大良導。一切衆生大依止處。一切衆生之大施主。常以法利廣施一切。爾時大會皆大歡喜。爲佛作禮。受持而去。」

  

  佛贊歎大莊嚴等諸菩薩,善哉善哉,汝等能弘揚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利益一切衆生,今者真是佛子,續佛慧命。汝等真是大慈大悲,拔救一切衆生。爲一切衆生作良佑福田,爲一切衆生作大良導師,爲一切衆生作安隱大依止處,是一切衆生之大施主,能將佛法利益普施衆生,使衆生得以見聞信受奉行,因而得法得果得道,離生死,獲解脫。

  

  此《無量義經》,有不可思議功德,大莊嚴菩薩等發願代佛弘宣,所以蒙佛贊歎。

  

  于是大會中一切聖衆,皆大歡喜。于此《無量義經》,信受奉行。向佛作禮而去。

  

  謹申無量義玄旨至此。深感經義甚深,淺智莫測。如有謬解,尚希來賢斧正。

  

  佛于說此《無量義經》以後,即接演《妙法蓮華經》,故《無量義經》可謂《法華》始唱,而《法華》者可謂《無量義經》之廣演也。願誦《法華》者留意之。

  

  

  

《無量義經略解 十功德品第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