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法無行經淺解 解經文 卷上▪P11

  ..續本文上一頁非識心所能思。是故法名種性也。

  

  文殊師利菩薩問,雲何僧爲不動性?

  

  不動性者,即種性也。因爲種性即畢竟空性。畢竟空性,即不動性。如前文佛言,文殊師利!汝今谛聽!當爲汝說不動種性法門。是知不動性即種性也。

  

  佛言,聖衆安住畢竟空中,畢竟空即如法性,即實際,即平等性。聖衆安住如是平等性中,則如實知智慧愚癡,解脫煩惱皆悉平等。

  

  心平等,則一切法平等;若心不平等,只要求法平等者,無有是處。心雲何平等?心無所住,便自然平等了。故曰住平等性者,于一切法中,心無所住也。因爲一切法皆畢竟空,于畢竟空中,住不可得故。修如是無住行者,是名聖衆,是名爲僧。是故僧名不動性也。

  

  「文殊師利。一切法行處名爲不動。世尊。雲何是事名爲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虛空行處不可思議行處斷行處。無根本無別異。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行處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無緣名不動相。世尊。雲何是事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無依止無住處無緣無順。離諸緣故。是故一切法無緣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不取不舍相名不動相。世尊。雲何是事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皆歸于如同于法性。是法不可取不可舍無求無願諸願斷故。從本已來常寂滅相同于虛空。是故不取不舍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無咎名不動相。世尊。雲何是事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無垢無所有。清淨顯曜如虛空無翳。諸罪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無咎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無歸處名不動相。世尊。雲何是事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空無根本故無歸處。是故無歸處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無學名不動相。世尊。雲何是事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性無學。不應學。不應修不應思。不應念不應住。不應發不應行。不應斷不應證。不應語不應言。不應求不應說。不應取不應舍。不應離不應除。何以故。文殊師利。一切諸相畢竟離故。從本已來無所取常是舍相。諸法非智慧所及。非愚癡所及。是故無學名不動相。」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一切法行處名爲不動相。何以故?因爲一切法性空寂,等同虛空。是虛空行處,是不可思議行處,是斷行處。

  

  所謂斷行處者,即是行處不可得的意思。所以一切法行處,無根無本,無有分別差異。因爲一切法行處不可得故。如此一切法行處,名爲不動相。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一切法無緣,名不動相。

  

  所謂緣是分別義、取相義、能所義,是不空義,是有義。諸法畢竟空,畢竟空中,無有分別,離一切相,不得能不得所,一切法皆空,無一法可得。如是則爲一切法無緣義。以無緣義故,是名不動相也。

  

  因爲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無依止、無住處、無緣、無順。無順者,無和合也。以一切法離諸緣故,無分別故,所以一切法無緣名不動。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一切法不取不舍相,是名不動相。

  

  何故一切法不取不舍?一切法性畢竟空寂,如是空相,不二不別,無取無舍故。是以佛告文殊師利,一切法皆歸于如,同于法性。

  

  皆歸于如者,一切法皆歸于不二不別也。法性無性,猶如虛空。故同于法性者,同于虛空也。

  

  既然一切法不二不別同于虛空,如此之法,不可取,不可舍,不可願求。因爲是諸法空相中,無求無願。故曰諸願斷故。

  

  以如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常寂滅相,等同虛空。是故名不動相也。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一切法無咎,名不動相。

  

  所謂咎者,過咎也,罪相也。換句話說,一切法罪相不可得,是名不動相也。雲何一切法罪相不可得?因爲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是知法由心生,法本無咎,咎由一念妄動。若得妄念不動,則一切法本來清淨,何咎之有?

  

  佛告文殊菩薩言,一切法無垢,無所有。貪瞋癡爲心垢,心垢者妄心自生,非關于法。法者常空,常寂滅相,因爲法等虛空故,無所有故。如是之法,清淨顯曜,如虛空之無翳。

  

  至于一切罪,皆妄心所造。自心若迷,則六道宛然;自心若覺,則大千湛然。是故一切法無咎,名不動相也。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一切法無歸處,名不動相。因爲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有根本,是以無歸處。以無歸處故,是名諸法不動相也。

  

  根本者,能生義也。一切法無根本者,即是說一切法無生也。一切法無生,無生則無滅。一切法無生無滅,故無歸處。以如是故,名諸法不動相。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一切法無學,名不動相。

  

  學者有修有證也,有思有念有住也,有發心有起行也,有斷妄有證真也,有語句有言說也,有上求有說教也,有取上有舍下也,有離苦有斷集也。然于畢竟空中,無如是等分別。故曰一切法性無學,不應學,不應修,不應思,不應念,不應住,不應發,不應行,不應斷,不應證,不應語,不應言,不應求,不應說,不應取,不應舍,不應離,不應除。

  

  何以故?一切諸相皆是虛妄,畢竟離故。畢竟離者,一切法實相無相也。

  

  一切諸法從本已來,無所取,常是舍相。常是舍相者,諸相清淨也。

  

  諸法非智慧所及,非愚癡所及。因爲諸法空相無相,不可取不可舍故。是故無學名不動相也。

  

  

《諸法無行經淺解 解經文 卷上》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