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上▪P11

  ..续本文上一页非识心所能思。是故法名种性也。

  

  文殊师利菩萨问,云何僧为不动性?

  

  不动性者,即种性也。因为种性即毕竟空性。毕竟空性,即不动性。如前文佛言,文殊师利!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不动种性法门。是知不动性即种性也。

  

  佛言,圣众安住毕竟空中,毕竟空即如法性,即实际,即平等性。圣众安住如是平等性中,则如实知智慧愚痴,解脱烦恼皆悉平等。

  

  心平等,则一切法平等;若心不平等,只要求法平等者,无有是处。心云何平等?心无所住,便自然平等了。故曰住平等性者,于一切法中,心无所住也。因为一切法皆毕竟空,于毕竟空中,住不可得故。修如是无住行者,是名圣众,是名为僧。是故僧名不动性也。

  

  「文殊师利。一切法行处名为不动。世尊。云何是事名为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虚空行处不可思议行处断行处。无根本无别异。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行处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依止无住处无缘无顺。离诸缘故。是故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不取不舍相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皆归于如同于法性。是法不可取不可舍无求无愿诸愿断故。从本已来常寂灭相同于虚空。是故不取不舍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垢无所有。清净显曜如虚空无翳。诸罪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归处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空无根本故无归处。是故无归处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学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性无学。不应学。不应修不应思。不应念不应住。不应发不应行。不应断不应证。不应语不应言。不应求不应说。不应取不应舍。不应离不应除。何以故。文殊师利。一切诸相毕竟离故。从本已来无所取常是舍相。诸法非智慧所及。非愚痴所及。是故无学名不动相。」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一切法行处名为不动相。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性空寂,等同虚空。是虚空行处,是不可思议行处,是断行处。

  

  所谓断行处者,即是行处不可得的意思。所以一切法行处,无根无本,无有分别差异。因为一切法行处不可得故。如此一切法行处,名为不动相。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

  

  所谓缘是分别义、取相义、能所义,是不空义,是有义。诸法毕竟空,毕竟空中,无有分别,离一切相,不得能不得所,一切法皆空,无一法可得。如是则为一切法无缘义。以无缘义故,是名不动相也。

  

  因为一切法空,故一切法无依止、无住处、无缘、无顺。无顺者,无和合也。以一切法离诸缘故,无分别故,所以一切法无缘名不动。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不取不舍相,是名不动相。

  

  何故一切法不取不舍?一切法性毕竟空寂,如是空相,不二不别,无取无舍故。是以佛告文殊师利,一切法皆归于如,同于法性。

  

  皆归于如者,一切法皆归于不二不别也。法性无性,犹如虚空。故同于法性者,同于虚空也。

  

  既然一切法不二不别同于虚空,如此之法,不可取,不可舍,不可愿求。因为是诸法空相中,无求无愿。故曰诸愿断故。

  

  以如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常寂灭相,等同虚空。是故名不动相也。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

  

  所谓咎者,过咎也,罪相也。换句话说,一切法罪相不可得,是名不动相也。云何一切法罪相不可得?因为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是知法由心生,法本无咎,咎由一念妄动。若得妄念不动,则一切法本来清净,何咎之有?

  

  佛告文殊菩萨言,一切法无垢,无所有。贪瞋痴为心垢,心垢者妄心自生,非关于法。法者常空,常寂灭相,因为法等虚空故,无所有故。如是之法,清净显曜,如虚空之无翳。

  

  至于一切罪,皆妄心所造。自心若迷,则六道宛然;自心若觉,则大千湛然。是故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也。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无归处,名不动相。因为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有根本,是以无归处。以无归处故,是名诸法不动相也。

  

  根本者,能生义也。一切法无根本者,即是说一切法无生也。一切法无生,无生则无灭。一切法无生无灭,故无归处。以如是故,名诸法不动相。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无学,名不动相。

  

  学者有修有证也,有思有念有住也,有发心有起行也,有断妄有证真也,有语句有言说也,有上求有说教也,有取上有舍下也,有离苦有断集也。然于毕竟空中,无如是等分别。故曰一切法性无学,不应学,不应修,不应思,不应念,不应住,不应发,不应行,不应断,不应证,不应语,不应言,不应求,不应说,不应取,不应舍,不应离,不应除。

  

  何以故?一切诸相皆是虚妄,毕竟离故。毕竟离者,一切法实相无相也。

  

  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无所取,常是舍相。常是舍相者,诸相清净也。

  

  诸法非智慧所及,非愚痴所及。因为诸法空相无相,不可取不可舍故。是故无学名不动相也。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上》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