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十疑論白話淺譯▪P5

  ..續本文上一頁,溪澗之北面有一石門。入石門內約五裏路,有一座寺院,以金色的字體榜題爲:“大聖竹林寺”。法照雖然親眼目睹非常分明,而心中卻懷著失落的感覺。他日用齋的時候,在缽中的五色雲彩之內,又現出了五臺山的諸多寺院,並且盡是黃金爲地,沒有山林草木的雜穢險惡,純是清淨的池臺樓觀,並以衆多珍寶莊嚴而成。文殊菩薩等一萬之聖衆居處于其中,又現出諸佛清淨的國土,等到齋食完畢後才消滅。法照大師心中疑惑而未能決了。回到僧院之後問其他的僧衆,是否有人曾經遊曆于五臺山的呢?當時有嘉延、昙晖二位法師說他們曾經到過,他們所說的與缽內所見的山勢環境,一一皆相符合,然而只是他們尚未見過有五臺山文殊菩薩之消息。

  到了大曆四年夏日,在衡州的湖東寺內有一高大的樓臺,法照在其中幾十日起建五會念佛道場。在六月二日下午的未時,遙遙見到有祥雲前來整個彌漫覆蓋了高臺寺院。雲層中有諸般樓閣,樓閣中有數位清淨的梵僧,各個皆身長一丈多,執持著錫杖而行道。衡州整個城廓內吟民衆都見到阿彌陀佛、與文殊、普賢及一萬名菩薩,都在此道場會中,其身相非常廣大。見到的人皆深深地悲泣血淚而恭敬禮拜,到傍晚的酉時才消失。

  法照大師當日晚上,于道場之外,遇到一位老人告訴他說:“法師您先前曾經發願要前往五臺山金色世界,恭敬觐見文殊大聖,如今爲何不去?”法照大師心中非常訝異而回答曰:“現在時局多有災難,道路非常艱辛,如何可以前往呢?”老人言:“只要直接立刻前去,道路途程必然沒有滯留艱難。”說完之後即消失不見。法照大師非常驚異地回入道場,重新發下至誠的誓願曰:等到結夏期滿之後,一定依約前往。就算是路程中有大火聚或大冰河,終究沒有退卻之心。

  到了八月十叁日,在南獄與一同志向者數人,很順利安然地前去,果然毫無阻隔障礙。到了大曆五年四月五日來到五臺縣,遙遙就見到佛光寺的南邊,有數道的白光。六日到了佛光寺,果然就如同缽中所見的,沒有絲毫的差異不同。當天夜裏四更之時,見到有一道光,從北邊的山上射下來照到法照大師身上,法照趕忙進入僧堂之內,乃問大衆雲:“此是何種祥瑞,是吉還是凶呢?”有一位僧人回答說:“此是文殊大聖不可思議之光,常常回應于有緣之人。”法照聽聞之後,即立刻整束容貌形儀,追尋著光明而來到寺院東北方五十裏的地方,果然有一座山,山下有一溪澗,溪澗的北面有一座石門。見到兩位青衣的童子,年約八、九歲,顔色容貌極爲端正,站立在石門之前,一個自稱爲“善財”、一個叫作“難陀”,大家相見之後非常歡喜,彼此互相問訊作禮,然後二位童子引導法照進入石門之內。向北前行五裏之後,見到一座金色的門樓,漸漸到了大門之處,乃是一處寺院,寺院前有一個很大金色字體的門榜,題字曰:“大聖竹林寺”,就如同缽中所見的一樣。其寺院的方圓大約有二十裏之廣,共有一百二十個別院,皆有種種的寶塔莊嚴。其地面純是黃金鋪成,溪流水渠寶華行樹,充滿于寺院之中。

  法照進入寺院,來到講堂當中,見到文殊菩薩在西邊,普賢菩薩在東邊,各自坐在師子之座,菩薩說法的音聲,曆曆清晰而可聽聞。文殊大士之左右有菩薩衆約一萬余人,普賢大士身旁亦有無數的菩薩圍繞。法照到了二位大聖之前禮拜而恭敬問曰:“末法時代的凡夫衆生,距離世尊在世的時間已經非常遙遠了,善知識的程度轉而比較低劣,染汙障礙更加深重,本有的佛性無法顯現。而佛法又廣大浩瀚,不知道修行要依何種法門,最爲有效切要?唯願大聖,斷除我的種種疑網。”

  文殊菩薩回答言:“汝如今念佛,現今正是時候。諸般修行的法門,沒有勝過念佛和供養叁寶的。若是想要福慧雙修,此二種法門,最爲捷徑切要。所以者何?我于過去世無數劫前,因爲觀佛的緣故,因爲念佛的緣故,因爲供養叁寶的緣故,如今得到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佛法要,般若波羅蜜,甚深之禅定,乃至諸佛成就佛果,皆是從念佛修行而生。故知念佛法門,乃是諸法門中之王,你應當常常憶念諸佛無上法王,令心念無有休息。”

  法照又問:“應當要如何念?”文殊菩薩言:“在此娑婆世界西方,有阿彌陀佛,彼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你應當淨念相繼,令其無有間斷,等到命終之後,決定可以往生淨土,永不退轉于佛道。”說完這些話之後,當時文殊、普賢二位大聖,各各舒展金色的手臂、以手撫摩法照的頭頂,爲其授予記別說:“你以念佛的緣故,不久之後當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期願速疾成佛者,沒有比念佛法門更殊勝的,以念佛故,則能速證無上菩提。”說完之後,當時文殊、普賢二位大聖,互相宣說伽陀偈頌。法照聽聞之後,心中歡喜踴躍,種種疑網全部消除,又再一次地問訊禮拜,禮拜之後合掌。文殊菩薩言:“你可以前往拜詣其余諸菩薩的別院,次第地參訪禮拜。”

  在文殊菩薩教導之後,法照即一一次第地瞻視禮拜。之後來到七寶的果園,其中的果子才剛成熟,果子碩大如碗一般,于是便取而食之。食用之後,色身與心中意念都覺得非常舒適安然。最後再到二位大士之前,禮拜告辭而退。然後又見到之前的二位青衣童子,二位童子送他到了石門外。在互相作禮之後,才一舉頭便已經消失了寺院的所在,法照心中更加地悲傷感懷,乃在當地立石頭作記號紀念,直至如今尚且存在。

  到了四月八日,法照大師于華嚴寺的西樓之下安居止住。一直到了十叁日,法照與五十多位僧人,一同前往金剛窟,到以前無著禅師見到文殊大聖之處,虔誠恭敬地禮拜叁十五佛。法照禮拜了才十遍,忽然見到其所在之處廣大遼闊莊嚴清淨,並有琉璃所成之宮殿,文殊、普賢等一萬位菩薩,以及佛陀波利尊者,居止在同一處。法照見了之後,只是心中暗自欣慶喜悅,然後隨著大衆歸回佛寺。

  當天夜裏叁更,在華嚴院的西樓之上,忽然見到寺院東邊山上的半山之中有五聖燈,其大小約一尺多四方。法照暗自咒願言:“請分出一百個燈火歸于另一邊。”燈火便如願地分開。法照重新又發願希望分爲一千個燈炬,才一說完又分成了一千個燈炬,並且行行相對,普遍于整個半山腰。法照接著又獨自到金剛窟的處所,期願能夠見到諸位大聖。叁更將盡的時候到達金剛窟,見到一位梵僧,自稱是佛陀波利,引導他進入大聖竹林寺,其中的言語盡在覺護傳,即佛陀波利傳。

  到了十二月初,于是在華嚴院,進入念佛道場,訂定期限斷食,誓願要求生淨土。到了初七日初夜,正在念佛的時候,又見到一位梵僧進入了念佛道場,告訴他說:“你所見到的五臺山境界,何故不說給他人知道?”說完話後便消失不見。法照心中懷疑此僧人之真假,仍然不准備說。到了第二天申時,正在念佛誦經之時,又見到一位梵僧,年約八十歲,告訴法照大師曰:“法師你所見的五臺山不可思議的感應,爲何不流傳宣布,普遍開示于衆生,令使見聞此說者,皆能發菩提心,獲得廣大的利益安樂呢?”法照大師說:“我實在是無心想要秘藏隱蔽文殊大士的聖道,只是恐怕讓人毀謗的緣故,所以不說出來。”梵僧說:“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現今正在此五臺山,尚且要招人毀謗其虛妄,何況是你所見到的境界呢?我們只是要使衆生見聞此事之人,能夠發菩提心,作塗毒鼓之因緣而已。”法照聽聞此言語之後,便隨其心中之記憶而記錄之。

  當時江東的釋慧從法師,在大曆六年的正月之中,與華嚴寺的崇晖、明謙等叁十余人,跟隨著法照大師前往金剛窟之處所,親自指示般若院的所在,並立起石頭以作標記。當時跟隨的徒衆,皆以至誠心瞻視仰望,心中的悲喜尚未止息,便聽到有鍾聲,其音聲優雅宏亮,章節段落非常分明。大衆全部都有聽到,于是心中更加地驚異,也驗證了法照大師所見的境界並不虛妄。于是將其全部寫在屋子的牆壁,以普遍使人得以見聞此事,一同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共同期求佛法的智慧。

  此事之後,法照大師又依照他所見菩薩所化的竹林寺題額之處,建立寺院一區,非常莊嚴而精致華麗,便號稱之爲“竹林寺”。此外在大曆十二年九月十叁日,法照與弟子八人,于東臺山目睹白色光有四次,接著便有奇異的雲彩彌漫充滿,雲開之後見到有五色光芒,光明之內有紅色圓光,文殊菩薩乘著青毛的獅子,大衆皆分明地見到。接著便霏微地飄下雪花,並同五色的圓光,普遍于整個山谷之中。其一同見到此景者有弟子純一、惟秀、歸政、智遠,及沙彌惟英、優婆塞張希俊等。法照大師後來更加堅固精進其心,一心修行無有間斷,後來不知其所終。绛州的兵掾王土詹,敘述大聖寺的記文而說此事。高僧傳叁集感通篇。

  (二)唐洛陽罔極寺慧日傳

  釋慧日、俗姓辛氏,東萊人,唐中宗的時候得度出家,隨即登壇受具足戒。後來遇到義淨叁藏,因而通達了一乘究竟之法,對于義淨叁藏能夠親自前往拜詣天竺佛國,心中一直有羨慕之意,有一日便立下誓願要遊于西域。開始前往天竺時是坐船舶渡海,如是經過了叁年,中國東南海中的諸國如昆侖、佛誓、師子洲等國家,差不多都經曆過。後來才到達天竺,隨即一一參禮釋迦世尊聖迹所在之地,探尋求訪梵文的經典,並參訪善知識,如是經過一十叁年,咨問禀受佛法之訓示。後來心中想要利益衆生,于是振錫回到東土故鄉,以獨自一人之身影長途遠征,陸行經過雪嶺及西域胡人之家鄉,如是又經曆了四年。

  慧日法師既經過如是種種的艱難痛苦,因此深深厭離南閻浮提。心中不知有國土、有何方所,只有安樂而無有痛苦?又有何法門、有何修行,能夠快速得以見佛?于周遍地參問了天竺國的叁藏學者,而其所說的皆是贊歎極樂淨土,並且合乎于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之法。念佛法門是極爲快速之法門,是一生便可得生淨土之路,盡此一生之報身,必定得以往生極樂世界,親得奉事阿彌陀佛。慧日法…

《淨土十疑論白話淺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