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齋淨土詩白話淺譯▪P2

  ..續本文上一頁佛頭頂上的肉髻放出光明千道,其座位乃是壓在極樂世界蓮華錦簇中的一叢。處處可以高登親臨于七寶樓閣,其中充滿了亮麗的真珠及璀璨的玉玲珑。

  每爲娑婆苦所萦,誰聞淨土不求生。天人皆是大乘器,草木亦稱叁寶名。

  處處園林如繡出,重重樓閣似生成。諸賢莫怪歸來晚,見說芙蕖始發榮。

  每每爲娑婆世界的痛苦所纏萦,有誰聽聞了極樂淨土而不想求生。諸天人民皆是大乘的根器,花草樹木也會稱念叁寶之名。處處皆有的七寶園林就如同七彩缤紛的錦絲所織繡而出,重重的樓閣亮麗清淨像似天生而成。極樂世界的諸位賢者莫怪我歸來的晚,現在正在言說之間有些芙蕖正開始發芽而欣欣向榮呢!

  卻望金蓮寶界遙,樓臺一一倚雲霄。黃莺韻美春長在,玉樹枝柔歲不凋。

  流水有聲隨岸轉,好華無數逐風飄。野人自選歸來日,何待諸賢折簡招。

  在娑婆世界的境界中回首仰望金色蓮華與七寶的世界便在西方之遙,其樓閣寶臺一一皆高聳而入于雲霄。輕盈的黃莺音韻美妙而春天常在,珠玉的樹枝柔軟搖曳而終年不凋。細細的流水有潺潺的音聲隨著蜿蜒的河岸而轉,美好的香華無盡無數地隨逐著微風而輕飄。野人我自知而選定歸來西方的時日,何必等待諸位賢人折著書信而殷勤相招。

  此邦潇灑樂無厭,遙羨諸人智養恬。座用真珠爲映飾,臺將妙寶作莊嚴。

  純金細礫鋪渠底,軟玉新梢出樹尖。眉相古今描不盡,晚來天際月纖纖。

  此極樂蓮邦潇灑自在而快樂無窮,遙望欣羨諸上善人智慧高超而安樂恬靜。人人的座位皆是以真珠爲映照裝飾,蓮臺則用種種微妙的七寶而作莊嚴。純金的石礫細沙鋪滿于水渠之底,軟玉所成的新芽嫩枝細梢突出于樹尖。阿彌陀佛相好莊嚴的眉相古今以來無人能描繪贊歎得盡,夜晚來臨時在清涼天際的月兒明亮而柔和纖纖。

  參差寶構倚層虛,縱有丹青畫不如。林影交飛金孔雀,水光倒浸玉芙蕖。

  分明池上佛身現,宛轉眉間毫相舒。百億叁千大千界,盡令方寸攝無余。

  各個高低而參差的七寶樓臺互相依倚而間隔出層層的太虛,縱使有丹青顔料來描摹彩畫也大大不如。在樹林影蔭間交相飛翔的是金孔雀,于水光中顛倒浸潤的是潔淨的白玉芙蕖。佛身分明閃耀地于水池上顯現,宛轉旋繞于眉間的白毫相廣闊而舒展。即使是百萬億的叁千大千世界,盡令阿彌陀佛的白毫光之方寸收攝而無余。

  放下身心佛現前,尋常盈耳法音宣。風柯但奏無生曲,日觀長開不夜天。

  行趁玉階雲冉冉,坐依珠樹月娟娟。凡夫到此皆成聖,不曆僧祇道果圓。

  只要能夠放下虛幻的身心世界、阿彌陀佛便能于當下現前,在極樂世界中尋常充盈于耳際的都是法音之流宣。微風吹動樹林的音聲只有演奏無生之曲,阿彌陀佛佛日之觀想長時可以開演就如同不夜之天。行走漫步于白玉之階臺時雲霧輕飄而冉冉,靜坐休息依靠著珍珠寶樹之時皎潔的月兒明亮娟娟。凡夫到了此極樂世界之後皆成了聖人,不必曆經阿僧祇劫之久而佛道即可自然功成果圓。

  妙明覺體即如來,暫借蓮華養聖胎。瑞相且分叁十二,流光何止百千垓。

  莊嚴寶具相隨到,細軟天衣不假裁。上品上生生死絕,塵塵刹刹紫金臺。

  衆生的妙明本覺之體性即是如來,只是暫時假借極樂世界的蓮華以長養聖胎。凡是往生者色身的瑞相莊嚴也有叁十二種,流散之光明何止遙遠如百千萬垓。種種莊嚴的七寶器具隨著色身而到,微細柔軟的天衣不假工匠費力地剪裁。上品上生之人不但輪回生死已經斷絕,並且可以在塵塵刹刹分身作佛而端坐于紫金臺。

  未歸極樂尚閻浮,漂泊風塵更幾秋。殘夢頻驚蕉葉雨,故鄉只在蕅華洲。

  屈伸臂頃無多地,高占人群最上頭。二大士心憐老病,何妨攜手上層樓。

  還未回歸極樂世界而崇尚于娑婆世界南閻浮提,那麼漂泊于風塵俗世不知道更要經過幾秋。殘缺的美夢頻頻驚醒于突然打在芭蕉的夜雨,西方的故鄉只在于充滿蓮蕅妙華的水洲。屈伸臂頃之間不必經曆許多他方遠地,便可高占于人群當中最上而超卓的西方枝頭。觀音、勢至二位大士憐憫我色身的衰殘老病,何妨攜著我的手讓我更上極樂世界的一層高樓。

  紙畫木雕泥塑成,現成真佛甚分明。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還從自己生。

  萬樹華開因地暖,千江月現爲波清。朝參暮禮常如此,在處皆通極樂城。

  不論是由紙畫、木雕或是泥土所塑成,即是現成的真佛而且甚爲分明。皈依于佛不是他家之事,福德還是要從自己的心地而生。萬千林樹的華朵盛開皆是因爲地氣漸漸轉暖,千江當中的月影顯現都是因爲水波變爲澄清。晨朝參拜夜暮頂禮而常常恭敬如此,在在處處不論何人皆可通于極樂國城。

  念佛功深罪自除,身歸極樂國中居。叢林草木璚瑤接,大地山河錦繡舒。

  香界來從移步後,寶蓮結自放華初。玉毫炳煥黃金面,天上人間總不如。

  念佛的功德深厚罪業自然能夠消除,此身即可歸于極樂國土之中舒適安居。極樂世界的叢林草木皆是種種美玉璚瑤所生長連接,廣大的土地山河就如同美麗的錦繡所鋪陳展舒。在我們移步求生西方之後充滿芬芳香氣的世界便跟從而來,七寶蓮華之結成來自于開始發願而綻開蓮華之初。白玉毫相炳亮煥然于黃金色之顔面,無論是天上或人間比起極樂世界總是大大不如。

  天人莫不證神通,一一黃金色相同。散衆妙華爲佛事,盡塵沙界起香風。

  身光觸體成柔軟,樂具流音說苦空。卻倚雕欄望寶樹,無邊佛國在其中。

  極樂世界諸天人民無不人人證得神通,一一皆有如黃金的色身相好而人人等同。可以遍至十方散布種種妙華供養諸佛而廣作佛事,窮盡如塵沙的世界皆飄散著極樂世界清香之微風。阿彌陀佛的身光放射照觸于人們的身體則人人無不身心柔軟。種種樂器流散之音樂無不演說無我與苦空。返身倚靠于樓閣雕欄而仰望于七寶妙樹,無量無邊的佛國便顯現于其寶樹當中。

  經行地上盡奇珍,異草靈苗步步春。國界初無叁惡道,莊嚴自有衆天人。

  長空落日如懸鼓,大聖無時不現身。從曠劫來今始悟,故鄉曾不隔纖塵。

  經行的地上盡是微妙的衆寶奇珍,奇異瑞草及靈秀的花苗使得步步皆似踏著早春。極樂淨土國界之內根本就沒有叁惡道,國土中正報的莊嚴自有衆多的天人。西方長空的落日如同懸挂的大鼓,彌陀大聖無時無刻不感應而現身。無量廣大劫以來的生死如今始得覺悟,極樂故鄉原來從來不曾隔離于纖毫微塵。

  滿目池臺錦繡橫,祥光瑞霭滅還生。了無酒色離煩惱,雖有天魔絕鬥爭。

  渴飲醴泉多舞鳳,高棲璚樹足流莺。待吾托質蓮華後,卻向琉璃地上行。

  極樂世界的蓮池樓臺如同錦繡般滿目縱橫,到處充滿了祥光瑞雲暫滅之後還又再生。完全沒有酒色昏迷而遠離了種種煩惱,雖然尚有天魔可是卻斷絕了鬥爭。渴時而前來飲用醴泉甘美之水的多是飛舞的鳳凰,高棲于瓊枝玉樹而充滿的都是流動跳躍的黃莺。等待我往生西方托質于蓮華之後,即可向著琉璃的大地之上而前行。

  池上蕅華華上人,佛光來照紫金身。更聞妙法除心垢,盡救迷情出苦輪。

  舉步遍遊塵點國,利生終滿涅槃因。娑婆界上光陰短,極樂知經幾劫春。

  水池上有蓮蕅而蓮華上有人化生,阿彌陀佛放光來照射往生者的紫金身。更在聽聞妙法之後除去心中之煩惱汙垢,阿彌陀佛盡能救拔迷情的衆生超出于生死苦輪。往生後舉步便可以遍遊于塵點之數的國土,于十方世界利益衆生最後便能圓滿涅槃之因。娑婆世界之上的光陰極爲短暫,極樂世界不知已經經過了幾劫而依然萬古長春。

  淨士真爲不死鄉,雲霞影裏望殘陽。珠樓玉殿空爲體,翠樹金華密作行。

  款款好風搖菡萏,依依流水帶鴛鴦。分明記得無生曲,便請知音和一場。

  西方淨土真是爲不死之鄉,我時時在白雲彩霞之間望著天際殘存的夕陽。極樂世界珍珠的樓閣、白玉的殿堂皆是以虛空爲體,翠綠的林木、金色的樹花細密而排列成行。柔柔款款的好風搖動著飄香的美麗菡萏,依依回轉的流水漂帶著各色鴛鴦。心中分明而記得無生妙曲,便請知音之人也同來唱和一場。

  一個浮泡夢幻身,如何只是縱貪嗔。好尋徑直修行路,休學愚癡放逸人。

  護戒還同冰雪淨,操心要與聖賢親。明明指出西飛日,有識還令達本真。

  一個如同浮泡危脆的夢幻之身,如何卻只知道放縱欲望貪嗔。趁著年少健好早日尋個徑直的修行道路,休要學習那些愚癡而放逸之人。護持戒律令其還同冰雪般清淨,操持心志節製妄念使其與聖賢之心相親。明明白白指出向西飛行所依止的佛日,如果有一同見識之人皆能令其通達于本有之真心。

  幾回夢到法王家,來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寶蓋似雲霞。

  鴛鴦對浴金池水,鹦鹉雙銜玉樹華。睡美不知誰喚醒,一爐香散夕陽斜。

  幾回夢見來到彌陀法王之家,來去之事相極爲分明而路途也清晰不差。出于水面的摩尼珠寶幢如同亮麗的日月,排列于虛空的寶蓋聚集猶如雲霞。鴛鴦對對地沐浴于金沙池水,鹦鹉雙雙地銜食著玉樹妙華。睡眠中正夢得甜美之時不知道是被誰喚醒,一爐香煙正飄散于夕陽的斜照之下。

  風滿瑤臺水滿池,華開菡萏一枝枝。細聽凫雁鴛鴦語,正是身心解脫時。

  璎珞自然成寶玉,袈裟全不假機絲。如來相好瞻無盡,所得明門誓憶持。

  微風吹滿于美麗的玉樓瑤臺而八功德水盈滿于蓮池,水池中正盛開著菡萏蓮華一枝又一枝。細細地聽聞凫雁鴛鴦的啼聲鳴語,當下正是我身心自在解脫之時。身上的璎珞自然成就而由寶玉所裝飾,袈裟全部是由天衣所成而不必假借機杼織絲,彌陀如來的相好令人瞻仰而無窮無盡,于佛前所得的種種明門功德誓願恒常深刻地憶持。

  遙指家鄉落日邊,一條歸路直如弦。空中韻奏般般樂,水上華開朵朵蓮。

  雜樹枝莖成百寶,群居服食勝諸天。吾師有願當垂接,不枉翹勤五十年。

  遙望而指著家鄉就在落日之邊,極樂淨土的一條歸路端正筆直就如同琴弦。…

《西齋淨土詩白話淺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