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王叁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著
念佛叁昧之所以稱爲寶王者,實在是因爲在一切的叁昧之中,其乃是最上的叁昧者也。其首先獨唱于廬山慧遠大師,而後普遍流傳于天下,曆代以來所有修習淨土法門者,其往生極樂世界者非常多,記錄著作文章流傳于世間,可以證明檢驗者實在是很多。自從昔日以至今時,闡揚淨土法門的書籍非常豐富,無論是是禅宗或是教門之人,無不尊敬而推崇。不論是聖人或是凡夫,悉皆恭敬景仰。···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
明·四明鄞江沙門妙什集
法宣法師白話譯
重刻寶王叁昧念佛直指序
極樂依正第一
斥妄顯真第二(附真妄心境圖)
诃謬解第叁(堪爲前祖吐氣)
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辟斷空邪說第六
開示禅佛不二法門第七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勸修第九
勸戒殺第十
勸持衆戒第十一(皆淨業正因)
勉起精進力第十二
正行第十叁
別明客途所修叁昧第十四
叁昧儀式第十五
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十大礙行第十七
羅顯衆義第十八
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
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正示回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附: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舊跋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八
成時述曰:曾經聽聞人說,佛法外的邪異見解容易去除,佛法內的邪異見解難以滌清。這就是彌勒菩薩所謂的,毀謗菩薩藏,說相似佛法的人啊。關于淨土法門,所謂的大乘小乘、權教實教的諸般疑問,這些皆是自外而來的問題。從遠途而來侵入我境內的,可以望之爲敵國,就算其壁壘雖然堅固,也是仍然可以攻破。
唯有那些認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者,以虛妄分別的識神爲自己的本性,以胸中的六塵緣影之心當作是唯心。愚癡地執守迷妄之情想分別,狂妄的撥棄佛身與國土,此即是自內而發的邪執異見者也。以相似的佛法來謗破真正的佛法,真實的佛法與相似的佛法難以分明,其正侵襲我正法之旌旗而來,而人們皆誤認盜賊爲自己的人。在昔日像法時期,此種說法尚未熾然興盛,末法時則漸漸深入,毒氣則漸漸慘烈,古今以來的大師宗匠,尚未有人認定此病態爲時代的病症,而專門加以來對治者也。
妙喜老人痛切呵責默照的邪禅,掃蕩清理所執取的黑山鬼窟。妙什禅師著《念佛真指》,奮力地斥責于國土之外建立自心之錯謬。二位大師所對治的正是同一的病症,所投用的正是同一的藥味,其所彰明顯示的乃是同一的不可思議之心性也。然而對淨土法門來說則尤其困難,這實在是因爲“自性”這兩個文字,乃是諸禅祖師真實確有之言語,而爲天下古今之人共同引據而言說。于是奸邪生于手肘腋下之間,人們大多容易忽視而難以圖謀去除。從此舉國之人盡皆顛狂,每每有人一迷則衆人亦跟隨而嘩然狂語。我閱讀《淨土十疑論》、《淨土或問》,以至于到了《念佛直指》,深深感歎時運愈遷移,人們的根器則愈加陋劣。時日愈降爲末法,邪見的羅網日日更加擴張。
所幸至人的出世興起,恰恰應合于時節。佛門的蕭牆之內災禍生起,有賢德的佛子便誕生了。十方諸佛的廣長舌相,無處而不周遍。諸佛不可思議的恩德,其便是在此乎?因此恭敬地奉置《念佛直指》,以接次于是天如禅師的《淨土或問》而流通之,至于此書明顯與暗晦之因緣,則詳述在于別序之中。(印光大師:如今調整《西齋詩》于第七,此《念佛直指》則列次于西齋詩之後。)
重刻寶王叁昧念佛直指序
蕅益大師
念佛叁昧,所以名之爲衆寶之王者,就猶如摩尼珠,普遍雨落一切諸叁昧之衆寶。如同轉輪聖王,普遍統攝一切諸叁昧王,這是因爲其實在是至圓至頓之法門也。始自世尊最初說法的華嚴會上,終至最後的法華妙經,釋迦世尊的一代時教,無不稱贊宣揚此寶王叁昧。始自文殊、普賢菩薩,乃至于永明、楚石禅師,一切的菩薩聖者、諸宗祖師,無不修行而弘通此寶王叁昧也。
而世間的迷昧之人,猶自以爲自性彌陀,非即是極樂蓮邦之教主。唯心淨土,不在于十萬億佛土外之西方世界。虛妄認定六塵緣影之攀緣心爲自心之相,全然不知十方一切的法界,一一無非即是本心之自性也,如是可不令人哀傷哉?
元朝末年、明代之初,鄞江之處有大善知識,其名號爲“妙什”,深深憐愍衆生之邪見,著述而爲《念佛直指》二十二篇,時世既久故而失傳,是故雲棲老人(蓮池大師)每每欲親見之,而卻不可得。叫代神廟年間,古吳的萬融禅伯,偶然在亂書堆中,得到此遺留的書帙,與唐朝飛錫法師所撰寫的《念佛叁昧寶王論》同列爲一個書編,此二者皆是雲棲老人所未曾親見者。韓朝集居士,先刻《念佛叁昧寶王》論的書版,置之于雲棲寺。我則接續而刻印《念佛直指》的書版,留存于佛日寺。
我客遊在外的歲月中曾經幻居于長幹寺,有車蔤蕃居士,秉受叁歸五戒,並且聽我講《唯識心要》,以及南嶽慧思禅師的《大乘止觀》,于是從此專心修習淨土之行。今年夏季居士自我禁足九十日,執持名號一心修行,因爲思惟憶念如今時世狂妄之徒,匪薄輕視念佛法門,因此以大悲心,親手輯錄古今以來的淨土法語一冊,名之曰《念佛須知》,並且分爲信解、發願、修行、證驗四門。因爲信、願、行叁者,乃是往生西方之重要舟筏。而“證驗”者,則是舉果報以勸導因行也。節錄才完成之時,正好我應祖堂之邀請,重新來到長幹,車居士于是虛心乞求我給予檢閱校對其是否可以。
我對之曰:“居士你的志願是非常良善啊,但是淨土法門的法語,從古代以至今日,其著作充滿屋室、堆積如棟梁之高,何不擇其簡切精到者而流通之,這樣不是更容易讓人取信嗎?以我觀察居士你命名書冊、分立科章之宗旨,則與妙什禅師之《念佛直指》最爲相似。何以言之呢?
彼第一章之極樂依正,第二斥妄顯真,第叁诃謬解,乃至第八之示諸佛折攝法門,皆是居士你所謂的信解門也。第九章之勸修,即是居士你所謂的發願門也。第十勸戒殺,乃至第十八羅顯衆義,皆是活士所謂的修行門也。第十九之一願四義,即是所謂的戒、解、行、向,是重新再申明以願力攝持信行也,戒亦是行,解即是信,回向仍然是願。一願便具足四義,四義乃能圓滿一願,說明信、願、行叁者,本來就不是條然有別,願力活于其中而統攝前後,其義理便能彰顯了。第二十的示滅罪義,第二十一的示列祖行,皆是居士你所謂的證驗門也。第二十二正示回向普勸往生,比例于每一部經論都有所謂的流通分。從始至終皆能如此地雅合于居士之宗旨,居士你何不舍己而從人,樂于取人之長而爲善呢?”
于是車居士乃踴躍歡喜,一再禮拜稽首而答謝曰:“我如今乃知妙什禅師,乃是先得到我人心中之所共同然可者,又能發明我之所未能發明者也。如今我得以奉持此遺編,誓願必當刊印廣布而流通之,用來超薦先人,期求其早日生于西方淨土。又期願能夠普與法界有情,決定信入此淨土法門,永遠而得不退轉,並請師父更再序說此緣起,以作爲一同志向者之告示。”
噫!如車居士之人,也可以說是勇于自利利他者也,期願閱讀到此書之人,慎勿姑負此居士之苦心也哉!庚寅年冬十一月之吉日,古吳蕅益道人智旭,識于祖堂幽棲寺之大悲壇右。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卷上】並序
明、四明鄞江沙門妙什集
五濁佛子釋法宣白話淺譯
念佛叁昧之所以稱爲寶王者,實在是因爲在一切的叁昧之中,其乃是最上的叁昧者也。其首先獨唱于廬山慧遠大師,而後普遍流傳于天下,曆代以來所有修習淨土法門者,其往生極樂世界者非常多,記錄著作文章流傳于世間,可以證明檢驗者實在是很多。自從昔日以至今時,闡揚淨土法門的書籍非常豐富,無論是是禅宗或是教門之人,無不尊敬而推崇。不論是聖人或是凡夫,悉皆恭敬景仰。
但是末法時代的衆生善根淺薄,因爲誤用佛法之藥物而導致疾病,以至于其對極樂淨土,不求之于西方世界,而求之于在六塵中分別緣影之妄心。如今世間大多流傳此邪見,使人見之內心懷著悲痛傷感。感歎其徒然喪失其功行,雖然有修行而無法感得阿彌陀佛攝受接引。
于是乃以闡揚淨土的諸般經典,以及各家宗師的疏鈔注解,采節其深奧的義理,祖述以成爲書編。雖然其言語並沒有文采,但是也不敢以自己胸臆中之妄見而任意裁斷,只是作爲我自己的警策提醒,怎敢持之與人見聞呢?是故以《寶王叁昧念佛直指》,來編定其書名。
極樂依正第一
原夫無上正遍知大圓滿覺,至聖教主釋迦世尊,普遍順應于衆生根機之時宜,從兜率天宮降神于人世間。是故于四十年之中,說法叁百余會,皆是爲了令一切衆生,同能證得真常安樂之心性。乃至于到了最末後的靈山會上,才說一乘的法華妙義,俾令衆生能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釋迦如來出現于世之本懷,于此才能夠暢然顯露矣。非但是釋迦世尊,十方叁世的諸佛如來,莫不皆是如此。
然而于釋迦世尊一代的施行教化之法門當中,求其所謂衆生根機與適宜之法門互相感通者,衆生與諸佛因緣最深者。最爲簡便、最爲容易,其功德高廣、而路徑直捷者,沒有超越于求生極樂淨土這一個法門的了。這是由于念佛法門,首先因爲法藏比丘,在無量劫以前,爲大國王之時,聽聞到世自在王佛演說佛法,于是放棄國王之位出家而成爲比丘。其世自在王佛又爲他廣泛說明二百一十億個佛土的莊嚴景象,以及其中人天衆生爲善爲惡,生活環境粗惡妙好等不同的事相。
法藏比丘聽聞之後,即于世自在王佛之前,發起四十八種大願,願其將來成佛之時,國土之中沒有地獄、餓鬼、畜生等叁惡道衆生,並且人人沒有貪嗔癡叁毒,沒有生老病死等八苦,沒有八難、九惱、十纏煩惱等,沒有任何一切的障礙。往生于我國土者,皆能于佛法正道住于正定之聚,…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