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特殊才能和能力呢?
邊沁在四歲時能夠讀和寫拉丁文和希臘文。
巴炳頓·馬可梨在六歲時寫了一本世界曆史的撮要。
湯姆士·馬可梨像成年人一樣,當一歲半的時候能寫又能讀,在七歲時寫曆史。
貝多芬在七歲的時候演奏。
莫劄特在六歲以前寫樂譜。
瓦爾泰叁歲時能讀芳田寓言。希恩尼肯出生幾個小時內能夠說話,能夠讀一段聖經。兩歲時能回答任何地理上的問題,叁歲時能說法語和拉丁語,到四歲時就是一名哲學系的學生。
米爾叁歲能讀希臘文。
威廉·詹姆士·斯比斯兩歲時能讀能寫又能說法語、俄語、英語和德語,八歲時又能懂得拉丁語和希臘語。
英國外交家哈密爾敦叁歲能說希伯來語,七歲據說比一個大學生對這一科的知識更有研究,包括波斯語、阿杜、印度語在內,能說十二國的語言。
意大利男孩波可年僅四歲便能指揮交響曲的演奏。
意大利女孩狄馬可年僅八歲便能指揮倫敦慈善音樂演奏會。
能夠從天才兒童的父母那裏知道他們的父母本身並未具備這種才能,那是很有趣的事。
解釋天才兒童看來好像是科學家的一個大問題,有些醫學人員的解釋天才兒童是從反常的松子腺的肥大而來。某種個人的腺的特別肥大,也可以歸因于過去的業所造成。然而科學家們不去解釋爲什麼腺只有少數人之中肥大,而不在一般人之中肥大。真正的問題留待解釋。
推測這些天才兒童和非凡的兒童在他們前生如何獲得這種技巧,它是有理由的嗎?他們的才能解釋爲在過去生中極力培養的後果。對這種特殊的才能看來好像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釋。
十四、記憶過去事
(甲)潛意識的人和記憶
如果再生是事實,那麼爲什麼大多數的人不記得他們的前生?多數的人類甚至記不得他們嬰兒時代的細節,也想不起來他們出生是那一天。大家相信如果當他們再生爲人類時,下面的人想記憶他們的前生也是困難的:
一、年紀輕而喪生的小孩。
二、那些衰老而死和虛弱而死的人。
叁、那些耽溺于麻醉劑和興奮劑的人。
四、那些他們的母親當在懷孕時有病或過度疲勞,或者在懷孕時魯莽的和輕率的。
五、那些孩子在母體時受了驚慌或發楞而失去過去生所有的知識。
事實這樣保留著,人類的心看來好像是在這樣的一種態度中活動,因此它記不得所有過去生的事情。這個心和它的工作平常不會被大多數的人所了解。我們很少知道這個潛意識,它是心的主要部份,我們平常是不能發現它的用途,在心的這部分潛伏著我們所有過去生中包括我們前生中的經驗與記憶。
西方的科學已經科學化地證明我們普通的意識只是我們潛意識的一種反映作用,當它和太陽光比較時,不會比月的光在實際上更重要;在這個比喻中,月的光代表普通的意識,而日的光代表潛意識。近代科學也接受這個假說,認爲在這個潛意識中,有完全的記憶,不但是我們現在生中最微少細節的全部,而且是平衡于我們現在生中意識世界的過去財産。
那是好事,我們記不得我們過去生中的錯誤、悲哀和偏見,因爲他們會使現在生困擾。在非人類世界中有再生,那種的印象不是清楚地記錄在意識之中,一連串的這種生命,將要完全地失去所有的記憶。
十五、那些稱爲記憶過去事的人
再生的證明是從那些稱爲自然地記憶和他們過去生的事實中獲得。在這種個案上,前生的記憶自動自發地來自正常的和意識的心。
關于那些記憶他們過去生的小孩的真實報告,不但來自印度和佛教國家,而且也來自歐洲和美洲的基督教國家,那些地方是不相信再生的,有才能的調查者已經查證過這些小孩子們的記憶,並且發現他們某些是明顯的和真實的。根據有關連的報導,有些特殊的人物,尤其是小孩自然地發展他們前生的記憶,在正常的意識之下以及給予多數細節之下,那些能夠回憶他們過去生的孩子和其他人的記載有無數個案。這些個案之中有些曾經調查過,由有才能的研究工作者證明和確定,維吉尼亞大學的史蒂芬生博士提及四十四件這種的個案,並且在他的書“再生”中討論過。
史蒂芬生是美國科學家,是“再生二十一件個案可作參考”的作者,他說多年來研究這種再生的問題已經使他深信“死後生命的可能性”。史博士自從一九六一年當他第一次訪問印度的時候,設法去研究再生的學理,直到現在他和他的電腦已經調查過,並且科學化地分析一千二百件再生的個案,其中包括一百七十件從印度來的,史博士說,大多數他研究過的個案是再生的參考,再生個案的數目來自印度、斯裏蘭卡(室利楞伽即獅子國亦即錫蘭)、泰國、緬甸、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以及大多數那些能記憶他們再生事的是小孩。史博士說,沒有理由輕視地把再生的主張作爲迷信,同時再生的價值嚴重地作爲理論的研究。他說,在某些個案中,出生標志的起源,像黑痣和疣一樣,可以追溯到在前生接受的暗傷或者刺傷等。
有關一個學生的前生事,一件簡單的正如這樣充分證明的個案足以相信。
十六、沒有靈魂
佛教對再生的教理必須與其他的,推測一個永久的靈魂存在的轉世,或者再生的學理不同,然而佛教否認輪回,或者永久靈魂的存在。
證明居住在一處永遠的天堂一次無限的快樂,和一處永久在地獄中無窮的苦惱的存在。那是絕對的需要推測一個不朽的靈魂的存在,否則在世界上犯了什麼罪要到永久的地獄被罰?
羅素說:“它一定是這樣,在于靈魂和身體之間,它的舊特色已經消失,正如“物質”因爲已經失去它的堅固性,也正如心靈已經失去它的精神價值一樣。心理學家正如科學的開始一樣,在心理學現在的情況中,相信精神不朽無論如何從科學中不能獲得支持。”
根據“宇宙之謎”這位飽學的作者說:“神學的證明人格的造創者吹出一個不朽的靈魂(一般地認爲神聖的靈魂的地位)成爲一個人完全是一種神話。宇宙學的證明——世界上道德的情況需要人類靈魂永久的持續時間——是一種沒有根據的學理。神學的證明——一個人“更高的命運”包括他探測的成就,世間上的靈魂遠離開墳墓,停止在一個錯誤的人類超自然的理論上。道德學的證明——世間上存在的缺點和不滿足的欲望必須由永久方面補償的公平來履行——只不過是虔敬的願望。人格學的證明——精神不朽的信仰是一種固有真理,它是普及于所有人類——事實上是一種錯誤。
十七、了解無我的教理
想要了解再生,一個人必須首先了解無我的教理。
一個人如果看不到事物的形態和運動,那麼他將要永遠地不會了解佛陀無我的教理,人們打破他們自己身心不斷地思想的習慣,以及將外在的世界作爲不可分的單位那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這就是人們爲什麼不耐煩地提出問題,如果沒有持續的實體,沒有正如無我不變的原則,那麼此時和此後什麼是行爲的後果的經驗呢?換句話說,是行爲的造作者或者是第二個在來生收獲它的後果的人嗎?如果說一個播種的人是絕代地和收獲的人一樣那是一個極端。如果說播種的人和收獲的人完全不同,又是另一個極端。這種簡單的道理是這樣,我們所謂的生命就是身心的作用或精力,它是不斷地生起和停止的流動。因此很不可能地說,造作者本身去經驗他的後果,因爲他現在每分鍾改變他的生命然而生命是繼續的程序,小孩和青年人不一樣,而青年人和成年人也不一樣,我們既不一樣也不是完全的不同的人,只是身心過程的流動。佛鳴在清淨道中說:
“沒有造作者的動作,
沒有一個人經驗它的後果,
赤裸的現象流動著,
這點單獨地是正見。”
生命的改變和連續能夠以蝴蝶可觀的發育說明。在他的初期,蝴蝶是一個卵,然後變成一條毛蟲,這種的進行引發生在一生時間的過程中,蝴蝶既不是同樣,也不和毛蟲完全的不同,它有生命的連續改變或連續性。
十八、人類:心理的過程
人們相信在他自己之內有某些永久的實體,他以不同的名稱稱呼這些不同的實體,例如:靈魂、我、私我、自我、主動的我、被動的我、人格、生物等等。佛陀這樣教導我們,我們執著什麼是永久的東西,僅僅地是心靈與物質的力量,或者精力(能)的結合的變遷。這些心靈與物質的力量或精力的變遷過程不是靜止的,而是常常流轉和消逝的,這種心靈與物質的結合也叫做“五蘊”。什麼叫做“生物”?其實不是什麼東西,而是這些曾經變遷的積聚體或者精力的結合:物質的集合(色),感情或感覺的集合(受)、知覺的集合(想)心理的組織的集合(行),以及意識的集合(識)。“生”就是這些五種集合(五蘊)的存在,“死”就是這五種集合(五蘊)的解散,“再生”就是這五種集合的再結合。
佛教並不是完全排斥人格上一種經驗意識的存在,在一種最高的,意識裏,它排斥一種與永久實體認同的生物,但它並不否認一種在過程上的繼續。對于一個主體,佛教哲學上的稱謂是“相續”——那是一種流動或持續性。這種不斷的流動或由于業力所限製的心靈與物質現象的持續,在無始以來沒有顯而易見的來源,在將來對它的繼續性也沒有任何的結果,除非是:“八聖道”;這種流動是佛教永久的自我的代表,或者在其他宗教的組織上是永久的靈魂。
十九、再生沒有一個靈魂
爲著了解再生,怎樣能夠說沒有一個靈魂來再生的可能性,一個人必須了解佛陀對人類的分析,正如一個心靈與物質的過程一樣(或曾經變遷的蘊的結合)。
根據佛法,出生就是成爲生物的變易。
正如自然界的生起是由于先前境界的受到限製一樣,即使這樣,這種心靈與物質現象的外貌是受到先前的出生的因所限製,生死流轉出現的過程是前生貪求的後果,目前顯著的貪求是來生有條件的生命。
因爲一生時間的過程是可能的,沒有一個永久的實體,由一個思想時刻到第二個思想時刻中經過,一連串的生命過程是可能的…
《你相信轉世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